1樓:非要我設使用者名稱
騎牆(騎牆)
注音: qí qiáng ㄑㄧ
詞語解釋:採取中間立場,在對抗黨派中保持中間立場,以便顯示不偏不倚或兩邊討好。
出典及用例:
南北朝時,有一僧名為阿專師,常來攔察往於宴會、遊戲場所。後因故得罪人,被追捕而騎坐在牆上,簡明茄等確定對方真要抓他時,才以杖擊牆公升上數十仞避之。見太平廣記.卷九十一.阿專師。
後用以比喻對兩方面都討好,立場不明,態度模稜兩可。
1、醒世姻緣傳.第九十九回:「知這兩家士官,不是決意造反,也還是騎牆觀望。」
2、《智門祚禪師語錄》:「若有作者,但請對眾施呈,忽有騎牆察辨,呈中藏鋒,忽棒忽喝,或施圓相。」
3、明 寓山居士 《魚兒佛》第一齣:「幾曾有槐唯一念天堂,一念塵埃,似這般騎墻功行。」
4、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官常一》:「屬吏有謁見必有談吐,有文移必有議論,就中細細察之,有據理勢明白直截者,有不吞不吐騎墻兩顧者。」
5、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顧炎武》:「多騎牆之見,依違之言,豈真知灼見者哉!」
6、徐特立 《我的生活》:「其他卜者常驗,細究他們的判詞,發現均是兩可的騎牆語。」
2樓:萌小殤
名稱】碧冊悔:騎牆。
拼音】:qí qiáng
注音悔正】:ㄑ姿瞎ㄤˊ
騎牆的解釋及造句
3樓:優點教育
騎牆拼音。【注音】: qi qiang
騎牆解釋。【意思】:比喻立場不明確,站在中間,向兩方面討好:~派|~是不行的,第三條道路是沒有的。
騎牆造句:1、這個鋼鐵巨人也因此能夠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騎牆觀望:前者將為其帶來成長的機會,而後者將提供整合的可能。
2、那個人在辦公室管理待十年是因為它是乙個標準的。騎牆派。
3、自由黨寧可抱騎牆態度,坐待其他黨派去鬥爭到底。
4、別在所有問題上都持騎牆態度呀。
5、這種騎牆的態度,與歐洲在土耳其問題上的躊躇不前聯絡在一起,表明了乙個自相矛盾的新歐洲。
6、直到1940年,英國一直單獨對抗德國,而美國則抱騎牆態度,不肯表明自己的立場。
7、簽名吧,界限已經得出而且非常清楚。這裡不能騎牆。我們會公開此事。
8、他們先是騎牆,看到哪一方快贏了就倒向哪一方;他們對非洲進行掠奪,在拉美也是這麼幹的,根本就不尊重其他國家的**。
9、騎牆是不行的。
10、對任何事情我都不打算騎牆觀望。
11、他不是乙個屬於騎牆派的人,所以在一些問題上他不怕作決定。
12、我必須確保剷除蓄意破壞者,建立強大的追隨隊伍,並且爭取所有的騎牆派。
13、你遲早會倒向這邊或那邊,不能只是採取騎牆態度。
15、錢謙益極力鼓吹王世貞晚年「自悔」,並誇大其騎牆難下、無力迴天之尷尬,為此,遭到錢鍾書先生等人詬病。
騎牆式的反義詞_騎牆式的近義詞_騎牆式的詞語解釋
4樓:張三**
一面倒。一面: yī miàn1.
乙個方面。有時指一方的重任。 2.
指乙個方向。 3.指物體的幾個面之一。
4.一方。 5.
猶言自行,自主。 6.一次會面。
7.表數量。用於扁平的物件,亦用於成片的景物。
8.表示兩種以上的動作或活動同時進行。可單用或連用。
騎牆: qí qiáng比喻態度不明朗,遊移於兩者之間 騎牆派敏困|騎牆兩顧。
詞語解釋兼造句 5,詞語解釋兼造句
詞語解釋兼造句 成語 神情恍惚。發音 sh n q ng hu ng h 解釋 神志不清,心神不定。一位老奶奶神情恍惚的走在街上。十拿九穩。十拿九穩 sh n ji w n 解 釋 比旁陸嫌喻很有把握,十分可靠。對於叔叔回國這樁悉顫十拿九穩的事,大家還擬定了上千種計劃,甚至計劃到要用這位叔叔的錢置一...
毀壞的解釋及造句,損壞的解釋及造句
毀壞的釋義 頹敗 倒坍 拆除 銷燬。.敗壞 破壞。.枯槁,朽壞。詞性 動詞。出處 管子 八觀 宮牆毀壞,門戶不閉。史記 宋微子世家 其後 箕子 朝 周 過故 殷虛 感宮室毀壞,生禾黍,箕子 傷之。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 濟水二 城西北三里,有 項王羽 之冢,半許毀壞,石碣尚存。宋書 張茂度傳 父死還葬...
見識的解釋及造句
見識的意思是 見解 知識。指武藝。主意 計策。認識我。謂接觸事物,擴大見聞。詞性 動 接觸事物,增長閱歷。名 見聞 知識 長 出處 紅樓夢 第三十四回 這不過是我的小見識。京本通俗 錯斬崔寧 又使見識往鄰舍家借宿一夜,卻與漢子通同計較,一處逃走。晉 袁巨集 後漢紀 光武帝紀五 每幸郡國,見父老掾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