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國家先種的太空蔬菜,第一棵在太空被成功種植的是哪種蔬菜

2025-04-26 13:40:49 字數 3577 閱讀 7980

1樓:六翼天使奈影

提問者的種植太空蔬菜是指在太空裡種植蔬菜,還是指把經太空飛行器搭載至太空的種子帶回地球種植?

如果是後者的話,應該被成為太空育種。

太空育種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美國和俄羅斯三個國家成功地進行了衛星搭載太空育種:

20世紀60年代初期,前蘇聯學者就研究和報道了空間飛行對植物種子的影響。此後,美國和德國等許多實驗室研究了植物在空間條件下生長發育及其遺傳特性的變化。空間微重力、高能粒子對植物種子和植株的影響。

植物及其細胞在空間條件下生長發育及其衰老過程,低等植物在空間的生長規律等。美國等國家在各種型別空間飛行器上進行了許多植物學試驗,觀察空間條件下各種型別的植物材料發生的變化。

1984年,美國將番茄種子送上太空,逗留時間達6年之久,返回地面後經科研人員試驗,獲得了變異的番茄,其種子後代對人體無毒,可以食用。

1995年,美國航天局又在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建立引力生物學研究中心。重點研究植物對引力的感受和反應,以最終開發出適於太空旅行的植物。

1996年,俄美合作首次成功地在和平號空間站培育和收穫了150個麥穗的墨西哥小麥。俄羅斯在太空種植小麥於1999年獲得成功。

1996年,美國布魯斯·巴格比培育出太空矮稈小麥,株高只有40 cm,生育期只有60天,這種小麥產量高出普通小麥的3倍,有可能適合太空生長。美、日、西歐制定的21世紀太空計劃中,將植物在密封太空艙內的生長發育引為重點,試種和培育豌豆、小麥、玉公尺、水稻、洋蔥、蘭花、鬱金香等100多種植物,研究宇宙飛行中各種因素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

中國的太空育種始於1987年,最初只是想了解種子經過太空搭載會發生什麼變化。近年來,中國在航天育種的數量方面,一直處於世界第一位。截止2003年底,中國農科院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已經成功培育了630多個航天育種品種,佔世界航天育種總數的四分之一,主要是糧食、蔬菜、水果、油料等農作物品種,另外還有花卉、苗木、茶葉等等。

太空蔬菜種子與普通種子有什麼不同?

2樓:禾木籽

營養、口感不同。

1、太空蔬菜的維生素含量高於普通蔬菜2倍以上,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鐵提高鋅提高銅提高磷提高錳提高胡蘿蔔素提高。

2、太空蔬菜比普通蔬菜更加美味可口,如太空甜椒可直接生吃,味道微甜,清脆爽口。太空紫紅薯生食味甜,水分足,如優質水果,熟食集香、軟、甜於一體,色、香、味俱佳。

3、種子不同:太空蔬菜種子是將普通蔬菜種子搭載於航天衛星,經過太空失重、缺氧等特殊環境變化,內部結構已發生激變。

太空蔬菜安全:

在自然環境中,植物種子實際上也在發生變異,只是這個變異過程極其緩慢,變異頻率很低,一般稱為自然變異。早期的植物系統育種方法大都是對這種自然變異的選擇和利用,實踐證明是安全可行的。

航天育種是人們有意識地利用空間環境條件加速生物體的這一變異過程,這種變異稱為人工變異。這兩種變異在本質上沒有區別。由於太空種子的變異基因還是地面原來種子本身基因變異的產物,事實上它並沒有匯入其他對人類有害的新基因。

在太空飛行歸來的種子(非直接食用),經嚴格的專業檢測,沒有發現增加任何放射性。因此,食用太空種子生產的糧食、蔬菜等不會存在不良反應。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上海:都市菜園首次播種太空蔬菜。

3樓:司馬晟宇

太空蔬菜種子與普通種子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太空蔬菜種子,它是經過在太空上儲存過的也就是收到了宇宙的輻射,所以他們所生產出來的蔬菜可能會更大一些,但是這些蔬菜是不安全的,儘量少吃。

4樓:水瓶我想要說

太空中有大量射線。可以另蔬菜的基因進行有限度的突變。未必在突變時都變大。我們所看到的是成功突變的品種。

地球因為有大氣層,所以大部分射線都被大氣層削弱,一般很難引起自然的突變。要突變只會由於環境的嚴重汙染(重金屬、核洩漏)才會發生。

第一棵在太空被成功種植的是哪種蔬菜

5樓:我愛聊生活冷知識

第一顆在太空被成功種植的是土豆。

科學家們其實早就已經發現了,土豆的生存環境是非常簡單的,在未來太空當中也埋漏是可以種植土豆的,起碼按照我們現在的發現,現在月球上可以種植。太空育種即航天育種,也稱空間誘變育種,是將作物種子或誘變材料搭乘返回式衛星或高空氣球送到扮液鎮太空。

太空育種

太空育種:也稱空間誘變育種,就是將農作物種子或試管種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無法模擬的環境(高真空,宇宙高能離子輻射,宇宙磁場、高潔淨)的誘變作用,使種子產生變異,再返回地面選育新種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種的作物育種新技術。

太空育廳粗種具有有益的變異多、變幅大、穩定快,以及高產、優質、早熟、抗病力強等特點。其變異率較普通誘變育種高3-4倍,育種週期較雜交育種縮短約1倍,由8年左右縮短至4年左右。世界上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成功地進行了衛星搭載太空育種。

我國是1987年開始將蔬菜等搭載上天。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太空育種

太空裡種菜可以嗎

6樓:元寶愛生活

太空裡可以種菜。

在太空環境下,利用光合作用生長植物是維持太空人身體健康的重要途徑。但由於太空中缺乏天然光源和重力,種植蔬菜的難度非常大。不過,經過數年的研究和實踐,科學家們終於找到了一種適應太空環境的種植方式,並在國際空間站成功地種出了生菜、芥菜等蔬菜。

為解決微重力條件下的水分養分供給問題,科技工作者們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從研究的結果來看,利用人工基質進行培養是太空植物培養的主要方式,水分的運動主要依靠基質顆粒的毛細睜行作用力來進行。

栽培基質的選擇從早期的離子交換樹脂、固態化瓊脂,到後來的岩棉、蛭石、蒙脫石、p土、人桐族工燒結的陶粒等,並圍繞這些基質材料,研發了多種太空植物培養水分養分**系統,應用到不同型別的太空植物栽培裝置中,進行太空植物培養。

太空種植植物的目的

一是利用空間實驗室平臺,研究太空微重力等特局早弊殊環境對植物生長發育、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影響。

二是為航天員提供食物、氧氣和水。植物可通過光合作用吸收航天員產生的二氧化碳,生產氧氣,可一定程度上淨化密閉艙室環境,獲得清新的空氣;生產食物,為航天員提供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豐富航天員食譜;此外,通過植物的蒸騰作用,還可實現密閉系統內水的淨化,為航天員補充純淨的水。

三是植物可為航天員提供綠色鮮活的環境,通過照料植物可以緩解航天員壓力,正向調節航天員心理情緒。

太空種植蔬菜需要哪些條件 種植太空蔬菜需要準備什麼

7樓:農人紅星哥

1、種植太空蔬菜需要準備:土壤或基質、水、光照、適宜的溫度、空氣。

2、太空蔬菜不是在太空中生長的蔬菜,而是經過太空的特殊環境影響,回到地面後進行種植的蔬菜。

3、經過太空洗禮後的蔬菜種子,種出來的蔬菜經過檢測發現,很多營養價值都超過了原來同類產品的營養元素含量。

4、經過研究發現,在太空走一圈後的蔬菜種子,結出來的蔬菜微量元素大李的含量,都比正常地球的同類蔬菜高出數倍。

5、將太空蔬菜做成菜品後,品嚐的口感和味道,都要比傳統在地旦握球的蔬菜更模仿慶加可口。

第一棵樹是怎麼來的,世界上第一棵樹是怎麼來的

植物和動物一樣,從開始的單細胞沿著低階到高階慢慢進化而來.你可以看看生物方面的書籍.世界上第一棵樹是怎麼來的 有單細胞轉換為水中生物再在陸地上進行演化最終成為世界上的第一棵數。第一棵樹是怎樣來的?第一棵樹是,由單細胞進化而來的,是 苔蘚植物 被子植物 現在的樹 樹是怎樣形成的,第一棵樹起始於什麼時期...

學校甬路旁栽一行小樹,從第一棵到最後一棵的距離是80米,原來每隔2米植一棵樹,現小樹長大,改為每5米植

80以內的2和5的公倍數有 10 20 30 40 50 60 70 即10米 20米 30米 40米 50米 60米 70米處的7棵樹不用動 答 中間有7棵樹不動 學校甬路旁栽一行小樹,從第一棵到最後一棵的距離是80米,原來每隔2米植一棵樹,現小樹長大,改為每隔5米栽 2和5的最小公倍數是 10 ...

螞蟻森林和種第一棵得了證書後就再也沒有淋水了,那麼第二棵還能拿到證書嗎

螞蟻森林裡面的樹不需要淋水的,它只是收取這個能量,如果你每天啊或者是隔段時間去收取能量的話,它就會一直可以,啊,給那個小樹苗就會一直成長到了,成長到一定的時候他就會啊給你你去種樹他就會給你頒發證書,所以說這個啊交不交稅都無所謂了,都是可以領得到證書的。可以拿到的。只要你能量夠了,就沒問題。螞蟻森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