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戰略與區域經濟發展,如何評價人力資源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

2021-03-03 20:53:31 字數 4200 閱讀 5541

1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沒有人為了這簡單的50分為你長篇大論的。作為一個hr從業者,如何甄別資訊渠道和綜合分析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請查專業期刊或者國家電子圖書館,在這裡你得不到滿意答案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同意樓上的觀點,建議你還是自己找資料湊吧,那樣至少你還能學點,對你以後工作還要好些,如果給你個現成的,你啥都學不著,而且網上的東西,全部複製的話,重複率太高了,你能得高分嗎

如何評價人力資源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

3樓:匿名使用者

人力資源諸要素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1人力資源數量與區域經濟發展

人力資源是生產力的主體,掌握一定知識和勞動技能的人是生產力諸因素中最為積極、最為活躍的因素,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它將成為經濟增長中最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區域經濟的發展,首先必須具有一定數量的勞動力,一個區域勞動力資源是否豐富直接關係著經濟的增長。我國是一個超級人口大國,五普資料顯示, 2023年我國人口已達到129 533萬人,比四普增加了13 215萬人,人力資源相對豐富,如果能充分利

用好這部分人力資源,必將推動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

2人力資源素質與區域經濟發展

人力資源素質指人力資源具有的體質、智力、知識和技能的總和。人才素質形成受先天影響,但主要受後天教育等影響。較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主要體現其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同時較高素質的人力資源能接受新技術能力強,能將潛在的資本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從而提高效益。

中國人力資源雖然相對豐富,但是總體素質不高,這是中國經濟向前發展的最大阻力。改革開發以來,中國經濟有了較大發展,但是人力資源代際銜接部分失調,從經濟發展的長遠目標和區域經濟的可持續性角度來考慮,中

國必須加快教育改革,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中國人口的總體素質。

3產業人力資源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

產業結構狀況是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內在標誌,中國的三大產業中,人力資源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中,東部和中部發達地區的是第

二、三產業的主要聚集地,對人力資源的吸引力和需求量很大,而西部由於在產業吸引力上相對較弱,人力資源很缺乏。這種現實狀況不利於區域經濟的平衡發展,只能使區域間的經濟發展差距越來越大。

4人力資源的流動與區域經濟發展

人力資源流動是現代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區域間人力資源流動的主要原因是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較快,區域內的人力資源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人力資源部分處於稀缺狀態,外來人力資源的流入,可以減輕人力資源供給不足,增強區域經濟的競爭能力。我國地域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使得人力資源向經濟發達地區聚集,從供給和需求來看,滿足了發達地區對人力資源的需求,增強了其競爭力。

但同時,不發達的西部地區人力資源因流動而流失,使區域經濟間的差距再次拉大,這種惡性迴圈其實是不利於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的,最終也會使區域經濟之間的互補性減弱或喪失。

怎麼從人力資源方面來論述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4樓:匿名使用者

建議論述的提綱如下:

一、人力資源狀況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

概述在普專遍理論下,人力資屬源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

1.區域經濟發展形**力資源彙集優勢;

2.人力資源彙集為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基礎;

3.人力資源發展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滯後效應;

4.區域經濟發展除人力資源因素,還有地緣、文化等其他因素,不能過份誇大人力資源的作用。

二、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

1.東西、南北區域性經濟總體狀況的不平衡;

2.產業結構的不平衡狀況;

3.未來發展趨勢的不平衡。

三、對應上述經濟發展不平衡體現出的人力資源狀況特徵1.不平衡造成缺乏吸引力;

2.不平衡造成的人力資源流失;

3.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力量弱化,進一步減少未來人力資源供給。

四、如何打破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的人力資源狀況惡性迴圈這部分論述解決措施,從地區經濟發展特殊優勢入手,創造人才吸引點,打破惡性迴圈中吸引力缺乏這一環節,逐步由點帶面,增大經濟總產出中用於吸引人才投入的比重,形成良性迴圈的人力資源成長環境。當然是「十年育林、百年育人」的浩大工程。

5樓:匿名使用者

從人力資源方面來論述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可以從以下四方面論述:

一1.歷史回原因.

2.傳統工業依答賴能源和資源,能源和資源的不平衡分佈造成區域差異.

3.進出口**的因素導致的海陸交通樞紐地區的發達.

4.產業主導因素的轉移也可以導致地域發展水平的變化,從而使得一些地區和城市建立比較優勢,比如現代的金融、軟體、生物科技。以上都是不依賴傳統區域發展因素的產業,這些產業主導的區域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先行優勢。

二 我國商業地理的現狀從來都被認為是狹長的,一直有5個發動機之說:長三角、珠三角、渤海灣、東北、成都重慶地區,這些地區都是區域發展的重心。國家各個地區發展不平衡也是很明顯的,沿海好於中部,東北好於西北。

三 消除的方法重要的就是在產業結構、經濟發展要素轉移和現有的資源及基礎條件結合,使用人口轉移、政策支援、發展比較優勢產業或者新興產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等等

6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可以抄從4個方

面來進行說明:bai

雖然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有du其zhi深刻的歷史成因,但與人才的成長dao

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從四個方面來進行論述:

1,人才的流向方面,人才總體是流向發達區域和城市2,人才的利用率方面,發達區域有比較合理的激勵方式和比較科學的手段;

3,人才的成本產出方面,高效率的人力資源的利用率,必然帶來高效的價值;

4,從人才所需要的外部環境方面,發達的區域,人資的外部環境總的來說,會好一些。

7樓:匿名使用者

經濟發達的區域更能吸引人才,人才都跑往經濟發達區域走了,這樣與經濟不發達區域的差距就更大了,經濟的發展是要靠人才來推動的,所以這樣就導致了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不平衡!

8樓:匿名使用者

說白了就是人才流失或者較為集中造成的!

怎麼重點闡述人力資源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儘量忽略其他因素

9樓:匿名使用者

1人力資源數量與區域經濟發展

人力資源是生產力的主體,掌握一定知識和勞動技能的人是生產力諸因素中最為積極、最為活躍的因素,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它將成為經濟增長中最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區域經濟的發展,首先必須具有一定數量的勞動力,一個區域勞動力資源是否豐富直接關係著經濟的增長。我國是一個超級人口大國,五普資料顯示, 2023年我國人口已達到129 533萬人,比四普增加了13 215萬人,人力資源相對豐富,如果能充分利

用好這部分人力資源,必將推動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

2人力資源素質與區域經濟發展

人力資源素質指人力資源具有的體質、智力、知識和技能的總和。人才素質形成受先天影響,但主要受後天教育等影響。較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主要體現其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同時較高素質的人力資源能接受新技術能力強,能將潛在的資本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從而提高效益。

中國人力資源雖然相對豐富,但是總體素質不高,這是中國經濟向前發展的最大阻力。改革開發以來,中國經濟有了較大發展,但是人力資源代際銜接部分失調,從經濟發展的長遠目標和區域經濟的可持續性角度來考慮,中

國必須加快教育改革,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中國人口的總體素質。

3產業人力資源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

產業結構狀況是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內在標誌,中國的三大產業中,人力資源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中,東部和中部發達地區的是第

二、三產業的主要聚集地,對人力資源的吸引力和需求量很大,而西部由於在產業吸引力上相對較弱,人力資源很缺乏。這種現實狀況不利於區域經濟的平衡發展,只能使區域間的經濟發展差距越來越大。

4人力資源的流動與區域經濟發展

人力資源流動是現代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區域間人力資源流動的主要原因是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較快,區域內的人力資源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人力資源部分處於稀缺狀態,外來人力資源的流入,可以減輕人力資源供給不足,增強區域經濟的競爭能力。我國地域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使得人力資源向經濟發達地區聚集,從供給和需求來看,滿足了發達地區對人力資源的需求,增強了其競爭力。

但同時,不發達的西部地區人力資源因流動而流失,使區域經濟間的差距再次拉大,這種惡性迴圈其實是不利於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的,最終也會使區域經濟之間的互補性減弱或喪失。

10樓:匿名使用者

書上有,上面就是書上的

怎麼從人力資源方面來論述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建議論述的提綱如下 一 人力資源狀況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 概述在普專遍理論下,人力資屬源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1.區域經濟發展形 力資源彙集優勢 2.人力資源彙集為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基礎 3.人力資源發展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滯後效應 4.區域經濟發展除人力資源因素,還有地緣 文化等其他因素...

甘肅的金昌跟武威哪個的區域經濟發展比較好

我不知道你分配到什麼企業。金昌是新型一個工業城市,街道很寬,環境也還可以。就是感覺人少了點。武威是一個農業城市,但是歷史文化名城。人很多,街道和環境很不錯。總體消費金昌的消費高於武威。金昌有汙染,基本看不到晴朗的天氣,武威的天空很藍,空氣很好。交通也很便利。金昌做火車得到河西堡鎮,需要半個小時的車程...

影響區域經濟發展和主導產業選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 區域地理特徵是否適合此類產業 2 扶持政策是否到位 3 周邊相配套的資源是否齊備 影響區域經濟發展因素有哪些?區域戰略與區域政策因素 人口 資源與環境因素 發展基礎與產業結構水平因素 區域市場化程度與制度創新能力因素 資訊化水平與科技創新能力。從我國經濟發展來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