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饒尚桐維
此詩抒發了作者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之情。
春夜洛城聞笛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樓:sunny桉藍
抒發作者思念家鄉和對故鄉親人的深厚感情.
春夜洛城聞笛(1)
誰家玉笛暗飛聲(2),散入春風滿洛城(3)。
此夜曲中聞折柳(4),何人不起故園情(5)。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
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3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對親戚朋友的深深懷念。
4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5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感情
6樓:匿名使用者
喝喝酒登記本嗯對不對呵呵呵呵
春夜洛城聞笛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7樓:匿名使用者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東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翻譯】夜深人靜的時侯,不知從誰家響起了悠揚的長笛聲,這美妙悠揚的聲音,隨著春風瀰漫了整個洛陽城。在這靜靜的黑夜裡,忽然聽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誰不為此勾起懷念故鄉的情思啊!
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思鄉愛國之情。
春夜洛城聞笛表達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8樓:sunny桉藍
抒發作者思念家鄉和對故鄉親人的深厚感情.
春夜洛城聞笛(1)
誰家玉笛暗飛聲(2),散入春風滿洛城
(3)。此夜曲中聞折柳(4),何人不起故園情(5)。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
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9樓:蔡傳寶
不要去害怕做一件事,不要害怕觸景傷情,不要害怕說錯話,不要害怕想起過去,不要害怕面對未來。 希望能幫到你採納哦
春夜洛城聞笛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10樓:陌憶丶
《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寫的,表達了作者客居洛陽的時候,被遠遠傳來的笛聲引起了思鄉的情感。
詩句內容: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樑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11樓:任建莉
表達了作者思鄉的情懷。
<<春夜洛城聞笛>>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2樓:亦夢之城
1、《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抒發了作者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之情。
2、《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3、譯文
是誰家的庭院,飛出幽隱的玉笛聲?融入春風,飄滿洛陽古城。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的樂曲,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的深情?
4、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遊洛城(即洛陽)時所作。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時稱東都。當時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棧裡,因偶然聽到笛聲而觸發故園情,作此詩。
5、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
13樓:小倩兒七七
抒發作者思念家鄉和對故鄉親人的深厚感情。
《春夜洛城聞笛》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4樓:佳人醉月
春夜洛城聞笛: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對親戚朋友的深深懷念之情。
15樓:合驪悟昌黎
夜深人靜的時侯,不知從誰家響起了悠揚的長笛聲,這美妙悠揚的聲音,隨著春風瀰漫了整個洛陽城.在這靜靜的黑夜裡,忽然聽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誰不為此勾起懷念故鄉的情思啊!
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思鄉愛國之情.
16樓:定華臺海秋
春夜洛城聞笛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聞笛思鄉的思想感情。
17樓:濯友瑤肇螺
抒發作者思念家鄉和對故鄉親人的深厚感情.
春夜洛城聞笛(1)
誰家玉笛暗飛聲(2),散入春風滿洛城(3)。
此夜曲中聞折柳(4),何人不起故園情(5)。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
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18樓:丘存南元忠
表達了作者漂泊在外多年,聽聞折柳之曲,思念家鄉的遊子之情。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 原文及其詳細解釋
譯文 陣陣悠揚的笛聲,從誰家中飄出?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就在今夜,聽到哀傷的 折楊柳 能不鉤起思鄉之情嗎?題解 全詩用輕快流利的語言,表達了淡淡的思鄉哀愁。折柳 即 折楊柳 古代曲名。思鄉之情 用了融情於景的表達技巧 用了所聞所見來襯托自己的孤獨 從而為思鄉做伏筆 這首詩所表達的情感在詩中的...
春夜洛城聞笛注音版式,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注音版
ch n y lu ch ng w n d 春夜洛城聞笛 t ng l b i 唐 李白 shu ji y d n f i sh ng s n r ch n f ng m n lu ch ng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c y q zh ng w n sh li h r n b q g yu ...
春夜洛城聞笛中的「折柳」又和寓意
此夜曲中聞 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故園,即是故鄉。本來李白只是在被動地欣賞著一曲從不知什麼地方傳來的悠揚的笛聲而已,但當他一旦聽清了曲子之後,自己的心情便情不自禁地被 折楊柳 的情調所深深地感染,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沉思,是誰人在這連空氣中都蘊含著無限的情思的春夜,吹起這令人感傷的曲調呀!這笛聲的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