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反割臺運動是近代bai中國一次du愛國主義的壯舉,在國zhi家民族面臨dao生死存內忘的緊要關頭,在反容對帝國主義侵佔祖國寶島臺灣的鬥爭中,海峽兩岸的中國人不分彼此,同呼吸,共命運,相互支援,反映了中國各族人民維護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臺灣始終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的主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2023年馬關條約簽署後,臺灣人民紛紛拿起**反對割臺其中參加抗擊日本侵略者
2樓:楓海的影子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就在甲午戰敗,清**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的時候,一場英勇悲壯的反割臺鬥爭在臺灣了。在這場反割臺鬥爭中,從官紳到民眾,臺灣的各階層人士均發揮了不同的作用。
在清宮甲午檔案裡記載了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呼籲廢約保臺
《馬關條約》的簽訂,震驚了全國。清**各級**上至內閣大臣、御史、翰林,下到各省督撫、司道紛紛上奏,反對割臺。當時在京舉行會試的各省舉人更是痛感民族危難,請求勿割臺灣。
廣東舉人梁啟超等81人於2023年4月30日上書,深刻分析了割讓臺灣的嚴重後果,「上之慾割臺以全內地,保都城,而地更瓦裂,都亦必驚」。他們認為「不割則地或可保,都或不危」。便籲請清**抗爭到底,「日人若因此敗和,吾大兵可集激勵,忠義猶可為戰,眾志成城,敵人亦何敢遽行藐視乎」?
此時,臺灣地方**也屢次發電,奏明民眾的悲痛之情及抗日願望。2023年4月21日,署臺灣巡撫唐景崧向清**發電報指出「戰有生機,割地賠款實成絕路」,割臺「則是安心棄我臺民,臺民已矣,朝廷失人心,何以治天下」。此外,唐景崧還主張通過國際公法力主廢約保臺,「公法會通第二百八十六章有云,割地須商居民,能順從與否。
又云,民必順從,方得視為易主,等語。務求廢約,請諸國公議,派兵輪相助,並求皇上一言以慰眾志而遏亂萌」。除了積極呼籲外,他們也擔當起領導武裝保臺鬥爭的重擔。
這其中以南澳鎮總兵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最為突出,其成為臺中和臺南地區抗擊日軍的中堅力量。
士紳組織武裝保臺
在外敵入侵,清**決議要割臺自保的緊要關頭,臺灣的士紳以丘逢甲為代表,紛紛投身於抗日保臺的宣傳和組織工作中。在建立民主國、組織義軍、籌備糧餉軍械等方面,臺灣士紳發揮了重大作用,並且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在得知割臺計劃後,丘逢甲率全臺紳民請臺灣巡撫向清**代奏了他們的義憤之情,「和議割臺,全臺震駭。自聞警以來,臺民慨輸餉械。不顧身家,無負朝廷。
列聖深仁厚澤二百餘年,所以養人心士氣,正為我皇上今日之用。何忍棄之」?同時也表達了他們誓死抗日的決心,「全臺非澎湖之比,何至不能一戰?
臣等桑梓之地,義與存亡,願與撫臣誓死守禦。設戰而不勝,請俟臣等死後再言割地。皇上亦可上對祖宗,下對百姓。
如倭酋來收臺灣,臺民惟有開仗」。
從2023年9月開始,丘逢甲便組織臺民興辦團練,保衛家鄉。11月,署臺灣巡撫唐景崧奏委丘逢甲「招募義軍,以備擇調」。於是,唐景崧便正式將原先的民團改為義軍,並且還招募了一批比較有影響的人加入。
隨後,在反割臺無望的情況下,唐景崧建立了臺灣民主國,他自己為民主國大**,丘逢甲為副**併兼全臺義軍統領,奉劉永福為民主國大將軍,林維源為議長。這正是臺灣官、紳、**合抗日的最好體現,臺灣民主國作為臺灣人民的抗日**,在反割臺鬥爭中發揮了領導機構的作用。正如戚其章所說:
「臺灣民主國的成立,穩定了臺灣的局勢,形成了臺灣抗敵的新體制,又是臺灣義軍的發動者和領導者。」
民眾奮起參與保臺
臺灣人民是反割臺鬥爭中最為堅定、最為頑強的力量,他們也是反割臺鬥爭中的主力軍。對於割臺一事,臺灣人民「湧入衙署哭聲震天」。據南洋大臣張之洞所發電報稱,當地人民還請唐景崧向清**轉達:
「臺灣屬倭,萬姓不服......如赤子之失父母,悲慘曷極!」並表示:「臺灣已為朝廷棄地,百姓無依,惟有死守,據為島國,遙戴皇靈,為南陽遮蔽。
」「願人人戰死而守臺,決不願拱手而讓臺。」這封電報充分表達了臺灣人民誓與臺灣共存亡的堅定決心。日本侵略者在登陸臺灣以後,臺灣人民紛紛組織義軍,「增集臺勇七八千人次第成軍,粵勇亦陸續可到,聲勢比前壯。
臺民唯恐倭力攻臺,願投效殺賊者,日有千數百人」。當時,抗日烽火幾乎燃遍全臺。
在這場反割臺鬥爭中,臺灣官、紳、民作為三股不同的力量各盡其力,相互交織,構成了反割臺鬥爭的整體。正是由於他們的合力抗日,使得日本在進攻臺灣時遇到了巨大阻力,日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日軍登陸臺灣基隆後,也遭到臺民的迎頭奮擊,「殺敵甚多,並斬獲倭兵官三劃首級一名。
寇退至三貂嶺半山地方」。在這場攻臺戰役中,就連日軍都感嘆說:「有全臺皆兵之感。
」2023年10月,日軍完全佔領臺灣,臺灣人民的反割臺鬥爭在孤立無援,**、糧餉均匱乏的情況下,整整堅持了5個月。反割臺鬥爭儘管失敗了,但臺灣愛**民積極團結、同仇敵愾、奮力保臺,給日本侵略者極其沉重的打擊。據日方資料記載,日本侵臺的兵力有兩個師團和一個混成旅支隊,死亡人數為4800多人,傷病人員有2.
7萬多人,總計損傷3.2萬多人,約佔其總兵力的半數。這個數字比日軍在整個甲午戰爭中**的人數還多將近一倍。
臺灣官、紳、民共同譜寫的抗日保臺鬥爭,在近代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維護祖國領土、主權完整的鬥爭中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臺灣人民的反侵略鬥爭
3樓:牙牙的弟弟
1、乙未戰爭
乙未戰爭又稱乙未之役,意指中日甲午戰爭後,中國清朝於公元2023年(農曆乙未年)被迫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帝國時,所發生的一連串臺灣人民反抗日本統治的大小戰役之總稱,同時也是臺灣島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
公元2023年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後,一紙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永久割讓給日本,清廷的腐敗決定讓臺灣人民悲憤至極,而世界各國也因各自的利益袖手旁觀。
臺灣也在此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憤而自立自強,於清光緒二十一年(2023年)5月25日建立臺灣民主國,同年夏初,日軍在臺灣北部的澳底(現今臺灣台北縣貢寮鄉境內)登陸,同年秋末攻**南城,維持不到五個月的臺灣民主國正式瓦解。
至此,全臺僅剩臺灣南部六堆地區的客家軍還在跟日軍周旋,直至11月26日六堆客家軍於火燒莊(現今臺灣屏東縣長治鄉長興村)一役決戰失利後,臺灣人民抗日的乙未戰爭也隨之終告落幕。
此戰從公元2023年5月29日日軍登陸至同年11月底火燒莊戰役持續了約近6個月,共造成臺灣14000名士兵戰死、無可計數的臺灣義勇軍犧牲及臺灣人民無辜被**,而對日本帝**隊於戰役雖僅有164名的日本遠征軍戰死,卻也因為臺灣的瘴癘致使日軍4700名官士兵病死。
2、北埔事件
北埔事件是2023年11月發生於臺灣新竹北埔的反日事件,領導人為客家人蔡清琳。
蔡清琳本為基層警員,後因理念不合離職。2023年11月,他對新竹北埔山區的漢人與賽夏族原住民自稱為「聯合復中興總裁」,謊稱清廷大軍即將登陸新竹。
並利誘賽夏族大隘社頭目大打祿(漢名趙明政)加入,開出高額獵殺獎金(如「奪一把日本巡查配劍賞二十元」)。
之後他並於11月14日,****殺害北埔地區的日警與平民共57名,但蔡清琳方面卻毫無動靜。後來,附和的賽夏族人知道受騙,將蔡清琳殺害。
不久,臺灣總督府**前往北埔支援日方警力,並就此事逮捕百餘人。經審判後,該事件的首從共有9人被臺灣總督府判處死刑,有期徒刑或行政處分者則為97人。
並且祕密處死許多客家人。但由於當時對原住民採懷柔政策,對於賽夏族僅沒收其槍械。而趙明政則佯死隱居避禍。
此反日事件的起事者多為鎮守隘勇線的漢人兵勇或隘勇線外的原住民,臺灣總督府以此為借鏡多加整頓該組織,另外,也重新調整與加強理蕃政策。改採不借漢人之手,直接管理原住民的政策。不過,之後卻因此引起更大的霧社事件。
3、苗栗事件
苗栗事件是羅福星事件、臺南關帝廟事件、臺中東勢角事件、新竹事件、南投事件等五個事件的合稱。這五個事件相繼發生於1912、2023年間。
日本人將這五次抗日事件鎮壓後,合併處理,稱為苗栗事件。日本人認定羅福星是這些抗日事件的真正領導者,2023年2月16日在羅福星建立的革命中心苗栗設立臨時法庭,對五次抗日事件進行審判。
苗栗事件這次審判物件以羅福星為首,包括日本警察逮捕的抗日分子921人,其中20人被判處死刑,258人被判處無期徒刑,4人被判處行政處分,無罪的34人,不予起訴處分的578人。
4、西來庵事件
「西來庵事件」於2023年發生於中國臺灣的噍吧哖(臺南玉井),所以又稱「噍吧哖事件」,起義事件領導者為餘清芳,所以亦稱「餘清芳事件」。
這個事件是日據時期臺灣人武裝抗日事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當時餘清芳在臺南市「西來庵」王爺廟假借神佛名義宣揚抗日思想,後來又認識臺中人羅俊及楠梓人江定,於是共同密謀組「大明慈悲國」。
宣稱日本據臺20年,氣數已盡,餘清芳受王爺神示,說中國將派大軍前來支援。訊息被總督府偵知,餘清芳潛逃,日軍入山圍剿,至2023年4月事平。**者達1957人之多,其中866人被判死刑。
在**壓力下,四分之三的死刑犯被減刑為無期徒刑。
5、霧社事件
霧社事件,是於2023年在日據臺灣發生的原住民抗暴事件,地點位於今南投縣仁愛鄉霧社。
事件起因是由賽德克族馬赫坡頭目莫那·魯道率領德克達亞群各部落因不滿日本當局長期以來苛虐**而聯合起事,於霧社公學校運動會上襲殺日本人,事發後立即遭總督府調集軍警,以飛機、山炮、毒氣等**強力鎮壓。
而在2023年至2023年間,臺灣原住民死士先後發動150餘次武裝抗日行動,尤以2023年爆發的霧社事件最為慘烈。事件重要人物莫那·魯道自殺,參與行動各部族幾遭滅族,數百原住民於高壓情勢下集體自縊,餘生者被強制遷至川中島(今清流部落)。
霧社事件震驚日帝當局與國際社會,是臺灣人在日據期間最後一次激烈武裝抗日行動。臺灣總督府理蕃政策遭到挑戰,造成臺灣總督石冢英藏與總務長官人見次郎等重大**因咎去職。
後世尊稱「臺灣文學之父」的民族詩人賴和事後撰寫《南國悲歌》,悼念抗日原住民的壯烈靈魂。
簽訂《馬關條約》的時代背景,馬關條約 簽定的背景
日本明治維新後,蓄意對外擴張,逐漸形成了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 大陸政策 1894年,以朝鮮東學黨起義 朝鮮 向中國請兵為契機,日本派大軍進入朝鮮,並挑起了甲午中日戰爭。中日兩軍在陸上的主要戰役有成歡之戰 平壤之戰 鴨綠江江防之戰 金旅之戰 遼東之戰等,海上的主要戰役有豐島海戰 黃海海戰 威海衛之戰等,...
為什麼說簽訂《馬關條約》的,只能是李鴻章人去
因為當時抗擊日本海軍的是李鴻章一手創辦的北洋海軍,所以日本以後,所有要求與中國談判的國家包括日本,在談判時都會點名讓李鴻章去談。兩百年的養尊處優,讓他們經不起任何風雨。大部分的王爺們連面對洋人的勇氣都沒有,更別提讓他們去與船堅炮利的洋人討價還價了。而且,明知簽了這些個條約註定是要揹負罵名的,清廷更不...
甲午中日戰爭簽訂的《馬關條約》中哪一款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危害最
允許日本人在中國bai通商du口岸設立領事館和zhi工廠及輸入各種機器 便利dao了帝國回主義對中國答的資本輸出。從此,帝國列強取得了在中國直接投資開辦工廠的權利,剝削廉價勞力和掠奪原材料,嚴重阻撓了中國初步形成的民族工業的發展。這應該是危害最大的一條。允許日本在華設廠,如此日本便可以進行資本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