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阿衝在江湖
義」是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涵養,我們崇尚羊的形象和涵養,要像羊一樣溫和、善良、美好
義在說文解字中是怎麼解釋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羛,《墨翟書》義從弗。魏郡有羛陽鄉,讀若錡。今屬鄴,本內黃北二十里。宜寄切〖注〗臣鉉等曰:此與善同意,故從羊。 文二 重二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己之威義也。言己者、以字之從我也。己、中宮。
象人腹。故謂身曰己。義各本作儀。
今正。古者威儀字作義。今仁義字用之。
儀者、度也。今威儀字用之。誼者、人所宜也。
今情誼字用之。鄭司農注周禮肆師。古者書儀但為義。
今時所謂義為誼。是謂義為古文威儀字。誼為古文仁義字。
故許各仍古訓。而訓儀為度。凡儀象、儀匹、引申於此。
非威儀字也。古經轉寫旣久。餚襍難辨。
據鄭、許之言可以知其意。威義古分言之者、如北宮文子云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儀而可象謂之義、詩言令義令色、無非無義是也。威義連文不分者、則隨處而是。
但今無不作儀矣。毛詩。威義棣棣。
不可選也。傳曰。君子望之儼然可畏。
禮容俯仰各有宜耳。棣棣、富而閒習也。不可選、物有其容不可數也。
義之本訓謂禮容各得其宜。禮容得宜則善矣。故文王、我將毛傳皆曰。
義、善也。引申之訓也。從我。
從羊。威儀岀於己、故從我。董子曰。
仁者、人也。義者、我也。謂仁必及人。
義必由中??制也。從羊者、與善美同意。
宜寄切。古音在十七部。羛,《墨翟書》義從弗。
墨翟書,藝文志所謂墨子七十一篇也。今存者五十三篇。義無作羛者。
葢歲久無存焉爾。從弗者,葢取矯弗合宜之意。魏郡有羛陽鄉,讀若錡。
此以地名證羛字。又箸其方音也。凡古地名多依?
俗方語。如蓮勺呼輦酌。單水呼班水。
鮦陽呼紂陽。大末呼闥末。剡呼舌剡反。
酈呼蹢躅之蹢。曲逆呼去遇。如是者不可枚數。
羛陽讀若錡,同也。然注家皆讀羛陽,虛宜切。與錡音稍不同也。
今屬鄴本內黃北二十里鄉也。近此十二字。乃後人箋記之語。
非許語也。鄴,內黃皆魏郡屬縣。羛陽??
本在內黃北二十里。司馬紹統郡國志曰:魏郡內黃有羛陽聚。
劉注。世祖破五校處。光武紀大破五校於羛陽降之。
李注。羛陽聚屬魏郡。故城在今相州堯城縣東。
諸本有作茀者,誤也。左傳。晉荀盈如齊逆女。
還。卒於戲陽。杜注。
內黃縣此有戲陽城。按漢晉皆在內黃北。魏地形志無內黃縣。
當是倂於鄴。則羛陽亦在鄴矣。故知必後人箋記語也。
戲羛音同。許宜反。左氏傳。
有戲陽速。則戲陽又為氏姓。文二 重二
3樓:匿名使用者
義,繁體,我美,我:手加伐,也就是自我不斷討伐,修正自己。美,羊+大,強壯,碩大,古時候只有雄性才叫美,肌肉發達,強健。所以古時候,義是一種省美觀,每個人都要懂得分美醜。
文學大師請進,有問題請教·
4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的世界上本無所謂 仁,所謂義,無論什麼善良,**,光榮,可恥,高尚,自私等都是虛幻的,都是對於人類來說的。
在人類還未誕生前,世界上哪有什麼美醜之分,善惡之別?若說蝗蟲是害蟲,那豈非是人類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把對於自己不利的東西稱之為害蟲?若說人類的美醜之分是天性,那為什麼唐朝的時候的美女觀念是肥胖的富態,而現在卻是嬌弱纖細?
每個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一張空白紙,當你做對事情的時候,周圍的人會報以掌聲,歡笑,與獎勵,當你做錯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們則會報以唾棄,鄙視,仇恨。久之,就是人的善惡觀念的形成。
而仁義這兩個字,也不過是人類有了意識後所建立的一個概念,而這概念只是對於人類來說的。
世界上本無仁義,何談仁義?本無善惡,何談善惡?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樓主若真想討論一下哲學的概念性問題,請看一下老子所寫的(道德經),請看原文加翻譯然後自己理解,而不是看所謂的xx評道德經的非敘說原文意思的東西
5樓:月圓之夜的橙子
仁 rén
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
《論語.顏淵》:「樊遲問仁。
子曰:『愛人』。」又「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又《衛靈公》:「子曰: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莊子.在宥》:
「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清譚嗣同《仁學.界說》:
「仁為天地萬物之源,故虛心,故虛識。」
1.同情友愛:仁心,仁義至盡
2.果核的最近部分:杏仁兒.
不仁:(1)不仁慈,無仁德如不仁不義
(2)手足痿痺,為能運動:麻木不仁,四體不仁.
3.人、仁
「最初只有人字,後以二人相愛,人旁加二為仁,故仁由人而來。仁固可作『仁義』解,也可作人解。我認為『克己復禮為仁』的仁字,宜作『人』解。
以孔子之話作本論,《論語》中如『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觀過斯知仁矣』、『井有仁焉』,這些仁字,都應作「人」解。而一般學者以其字之為仁,多曲為之解,求其說,而不得要領。故上例我以『仁』字應作「人」解。
否則,『井有仁焉』,作仁義之『仁』解,難以解通。又以其他著作為旁證,可知人、仁同義。例如《禮記表記》說,人也謂施以人以忠恩也。
人與仁同義......《論語》所謂『人者仁也』、『仁者愛人』,即本此義。皆由於人、仁同出於一源,且關係密切。把仁字均解為『仁義』,難以自圓其說、令人信服」(引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選》第464-465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3年7月)
4.仁,就是二個人字,從這個字的形我們看到了這個意思。那為什麼這樣寫這個字呢,古人的意思是什麼呢?
我認為這是對「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我害人人,人人必將害我。」的簡寫。
這句話中兩次使用二人組合。所以就是仁的意思了。仁是道的一種。
義 #yì
義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義」。
孟子則進一步闡棕了「義」。他認為「信」和「果」都必須以「義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又: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孟子.離婁上》: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6樓:我愛魚蝦
「仁」的核心思
想應該是「仁愛慈善」,
「義」的核心思想應該是「正義奉公」,
「禮」的核心思想應該是「尚禮守法」,
「智」的核心思想應該是「崇智求真」,
「信」的核心思想應該是「誠實守信」。
「仁」,是指同情、關心和愛護這樣的心態,即「仁愛之心」。關於「仁」,最早出自《尚書》。《尚書》中說:
「克寬克仁,彰信兆民」,意思是說當年商湯用寬恕仁愛之德,明信於天下的百姓。「仁」最早的涵義是「親人」的意思,《說文解字》中說:「親,仁也」,又說:
「仁,親也」。主要是指家庭成員之間、氏族親人之間要「親愛」,這種「仁愛」之情,僅僅侷限於家族親屬之間。隨著歷史演變,「仁」的涵義得到了進一步擴充套件,由「親人」發展到了「愛人」。
老子說:「與,善仁」。意思是與人交往要友愛、真誠、無私。
孔子曾說過:「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這裡「仁」已成為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為了維護「仁」,可以「殺身」,即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來維護這一道德理念。
由此可見,在「仁」的情感範圍由家族擴充套件到社會的同時,「仁」的道德內涵和道德地位也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和提升,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第一要素。
「義」,是指正當、正直和道義這樣的氣節,即「正義之氣」。「義」的原義是指人的儀表,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對親密友誼、對美好善良的追求。《說文解字》曾這樣解釋,「義(義),己之威儀也。
從我從羊。」意思說,「義」是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涵養,我們崇尚羊的形象和涵養,要像羊一樣溫和、善良、美好。這裡講的「義」,主要是指一種美好、善良的情感和氣節。
羊在我們生活中,從古至今都是六畜之首,是最美的食品。中國人非常崇尚羊,古人在造字的時候,把「羊」都用在最美好的事物上面。比如,羊與魚構成了「鮮」,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羊和魚都是最鮮美的食品,最好吃的食品。
中國人最美好的字眼「美」、「善」上面都有一個「羊」字,都是用「羊」作主要部首來構造的,這反映了人們對羊所具備的美好境界的追求,並把這種境界作為國人應該追求的品行,作為應該提倡的道德。《說文解字》把「義」同「美」和「善」聯絡起來解釋,「美」和「善」是「羊」字頭,「義」的繁體字「義」也是羊字頭。所以,義、美、善是同義的。
古人強調「義氣」,就是指這樣一種美好善良的境界和正直正義的氣節。孔子極為推崇「仁」德,提倡「殺身成仁」。而孟子非常推崇「義」德,說要「捨生取義」。
「殺身」和「捨生」是相同的意思、相同的境界,說明孟子是把「義」和「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來認識的。我們講中華傳統美德主要是「仁、義、禮、智、信」五大要素,通常也簡化成「仁義道德」,可見,在這五大要素裡最重要的是「仁」和「義」兩德,是最核心、最基本的兩大要素。古人云:
「仁則榮,不仁則辱」,「由義為榮,背義為辱」,說明中國傳統道德的榮辱觀也是以是否做到「仁」和「義」作為主要標準的。
「禮」,是指禮儀、禮貌和禮節這樣的規矩,即「禮儀之規」。「禮」最初是原始社會祭神祈福的一種習俗和儀式。《禮記·表記》中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指的就是一種儀式、一種習俗,當時還沒有把「禮」作為一種道德規範、道德準則和道德理念加以明確和倡導。
隨著社會進一步發展,關於「禮」的認識和理解也有了新的變化。《禮記·表記》中說「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說的是殷人尊神,而周人事鬼敬神而遠之,開始遠離它,並且「制禮作樂」,逐步把這些禮儀規範起來,對在哪種情況下實行什麼樣的禮節、舉行什麼樣的禮儀、講究什麼樣的禮貌進行了具體規範,提倡以「禮樂」治天下。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禮」的內容又有了創造性的變化,開始將「禮」作為道德準則加以提倡。我國最古老的詩集《詩經》中就有「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的詩句,意思就是說:看那老鼠還有一張臉皮,做人豈能無禮儀;如果一個人沒有禮儀,不去死還幹什麼?
孔子也有一句名言:「克己復禮為仁」,意思是說,每個人都應剋制自己不正當的慾望、衝動的情緒和不正確的言行,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使自己的視、聽、言、行,一舉一動都符合「禮」的規定。這說明「禮」在道德領域已經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尊重、加以規範、加以倡導。
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更提出了「禮儀廉恥,國之四維」的治國理念,把「禮」放在道德規範之首,表明「禮」已經由原來的一種習俗和儀式逐步地規範為一種道德教化和道德理念,昇華為治國的四大要素之首。中國人向來把「禮」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禮儀之邦來表明我們是文明的,不講禮儀是不文明的。由此可見,「禮」在中華傳統美德中同樣有著重要位置。
「智」,是指辨是非、明善惡和知己識人這樣的能力,即「智謀之力」。「智」作為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要素之一,很早就出現在文字記載裡。孔子常說:
「君子道有三:仁者不憂,智者不慮,勇者不懼。」《中庸》雲: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大家熟悉的《論語》中的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是講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麼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才是智慧之舉。這裡講的「是知也」就是指「這才是智慧、這才是聰明、這才是智者」。
孔子、孟子在繼承和發展唐堯、禹舜、商湯等關於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認識是非、認識善惡這樣的聰穎、智慧思想的基礎上,豐富了「智」的具體思想內容,提升了「智」作為一種道德要求在道德規範中的地位,使之成為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新的道德概念和價值取向,成為對人們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質方面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信」,是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這樣的品行,即「誠信之品」。「信」不是簡單的誠實,信用才是「信」最基本的內涵。它不僅要求人們在自己的行為上要誠實和守信,同時也反映出人們對某一個事物、某一種理念認識上的堅定可靠,反映出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相互信賴的關係。
缺乏堅定可靠和相互信賴這樣一種基礎,人們在自己的行為上也難以實現誠實和守信。關於「信」,早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認識了它,並且積極地加以提倡。歷代賢人聖哲關於「信」的強調不絕於書,甚至包括像《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一些古典文學名著裡面,也都強調「信」的道德理念,都有關於「信」的人性詮釋和故事描繪。
《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記載說:「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意思是說統治者有「信」,是立國的根本,是老百姓得以生存的基礎。老子說:
「言,善信」。意即說話要恪守信用。孔子也說,「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又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他還把「言必信,行必果」、「敬事而信」作為規範**言行的基本要求,把誠信看作做人立世的基點。孟子則把誠信看作社會的基石和做人的準則,他所謂「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的闡述,即是其證。《貞觀政要》中唐代名相魏徵說:「德禮誠信,國之大綱」,把「信」作為治國之大綱來加以強調。
《舊唐書》裡說「君之所保,惟在於誠信」。《尚書》寫道:「信用昭明於天下」。
《詩經》裡面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語叫「信誓旦旦」。像這樣一種對「信」的認識、對「信」的提倡、對「信」的崇拜,從古至今像一棵常青樹一樣存活於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繁衍的思想文化沃土中,說明「信」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歷來被人們所肯定、所推廣。
那麼,如何看待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仁、義、禮、智、信」五大基本要素呢?從五大要素的關係看,它們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相互支撐,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大廈的根基,也可以說是道德大廈的支柱。從基本內涵來看,「仁」主要是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懷、互相尊重和互相愛護的情感,是世間萬物共生、和諧相處、協調發展的一種道德規範;「義」是超越自我、正視現實、仗義公道的做人態度;「禮」是建立人際關係、社會秩序的一種標準和規則;「智」是人認識自己、瞭解社會、解決矛盾、處理問題的眼光和能力;「信」是人們交往和處事的道德準則。
「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要求,是我們要很好遵循的、最重要的五種社會道德規範。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各種組合的比較來看,「仁、義、禮、智、信」是人們應該履行的基本義務和主要品行,在道德建設中具有基礎地位。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產生、發展的歷史來看,「仁、義、禮、智、信」在中華民族道德建設的長河中具有本源地位。
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林林總總、豐富多彩的龐大體系來看,「仁、義、禮、智、信」具有主導地位。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對社會進步所產生的廣泛性、深遠性影響來看,「仁、義、禮、智、信」帶動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翻譯 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範氏之亡也 1 百姓有得 2 鍾 3 者,欲負 4 而走 12 則 5 鍾大不可負 以 6 錐 7 毀之,鍾況然 8 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 9 掩 13 其耳。惡 10 人聞之,可也 惡己自聞之,悖 11 矣!選自 呂氏春秋 自知 譯文原詞是掩耳盜鐘。範氏逃亡的時候,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想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意思是什麼
釋義 不憂慮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瞭解別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不要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要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出自 論語 學而 這段話是孔子傳授給我們的為人處世之道。君子修己的目的是要治人。要想成功地治人,就得讓自己的形象被他人認可和接受,只有這樣才能直接或間接地...
文言文掩耳盜鈴恐人聞之而奪己也的而是什麼意思
我害怕別人聽見了會來抓我,所以要掩住我的耳朵.出處 呂氏春秋 自知 原文 範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 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 惡己自聞之,悖矣。譯文 晉國的大夫範氏滅亡的時候,有個老百姓得到一隻鍾,想要把它揹走。只是鐘太大,沒法背。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