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520天使想戀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背誦》賞析1、《七步詩》【三國·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註釋】1.釜(fǔ):古代的一種鍋。
2.煎:煎熬,隱喻**。
【賞析】前兩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寫出「萁」「豆」的尖銳矛盾,及豆萁對豆子的殘酷**。最後兩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畫龍點睛提示詩歌主題。
「同根」一語雙關,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長起來的,實際上是說自己與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責問曹丕為什麼要對同胞兄弟逼迫得這樣急。
這首詩的比喻十分貼切,淺顯生動。這首詩在情感上層層推進,且運用了比興手法,從中也可發現樂府詩歌的影響。
2、鳥鳴澗 【唐代】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作者】王維一生詩作頗豐,「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的詩常在清靈之中透出幾分禪意。在他的畫中更是著筆清新,筆墨淡出,讀他的畫,便能自然而然的體悟到雅淡之中透出的獨特藝術底蘊 。
蘇軾就曾這樣說過;「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中國畫中講究詩情畫意,王維把畫與詩相互融會貫通,其詩平實而簡遠,其畫韻味含蓄而豐富,意境清曠蒼秀,在自然之中勾畫 出屬於他自己的一方天地,他用筆隨意,墨氣沉穩,線條有力而飛揚不張,在他的空間裡,形象與筆墨相得益彰,抒發出了他對生活的熱愛與感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千里橫黛色,數峰出雲間」、「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的山水詩給我們渲染出了一幅幅美麗的山水畫卷,讓人從不同角度感受山水情韻。
【註釋】 鳥鳴澗:地名,在王維朋友的別墅附近。 澗:
兩山間的水溝。 閒:安靜、悠閒,含有人聲寂靜的意思。
空:空寂、空空蕩蕩。 月出:
月亮出來。時鳴:時,不時。
不時地啼叫。【譯文】在這個寂無人聲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輕輕飄落在靜靜的夜晚,使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驚動了正在樹叢棲息的山鳥,它們清脆的叫聲在空曠的山澗中傳響。
【賞析】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詩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在於「動」、「靜」對比襯托的詩情畫意。首句「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便以聲寫景,巧妙地採用了通感的手法,將「花落」這一動態情景與「人閒」結合起來。
花開花落,都屬於天籟之音,唯有心真正閒下來,放下對世俗雜念的摯著迷戀,才能將個人的精神提升到一個「空」的境界。當時的背景是「深夜」,詩人顯然無法看到桂花飄落的景緻,但因為「夜靜」,更因為觀風景的人「心靜」,所以他還是感受到了盛開的桂花從枝頭脫落、飄下、著地的過程。而我們在誦讀的同時也似乎進入了「香林花雨」的勝景。
此處的「春山」還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見白天的喧鬧的畫面:春和日麗、鳥語花香、歡聲笑語。而此時,夜深人靜,遊人離去,白天的喧鬧消失殆盡,山林也空閒了下來,其實「空」的還有詩人作為禪者的心境。
唯其心境灑脫,才能捕捉到到別人無法感受的情景。末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便是以動寫靜,一「驚」一「鳴」,看似打破了夜的靜謐,實則用聲音的描述襯托山裡的幽靜與閒適:月亮從雲層中鑽了出來,靜靜的月光流瀉下來,幾隻鳥兒從睡夢中醒了過來,不時地呢喃幾聲,和著春天山澗小溪細細的水流聲,更是將這座寂靜山林的整體意境烘托在讀者眼前。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是一句古語,古來好詩都是就天成好景,用妙手記敘出來。而我們在低吟淺酌之時,腦海胸襟似乎也隨著詩人的文字進入到那片清幽絕俗的畫面之中。 3、芙蓉樓送辛漸 【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註釋】1.芙蓉樓: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城樓。辛漸: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連江:潤州在長江邊。這句是說,夜裡長江上下了寒雨。吳:春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楚山。
4.洛陽:今河南洛陽,是辛漸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純潔。玉壺:冰在玉壺之中,進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譯文】一夜寒雨過後,詩人在芙蓉樓與友人話別,這時只有晨光映照著遠處的山巒。他囑咐朋友,如果遠方的親友問起我,請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傳達給他們。
【賞析】這首詩不像一般的送別詩那樣,努力抒發對友人的深深眷戀之情,而是著重講述自己的純潔感情和高尚志向。當時,詩人的朋友辛漸即將取道揚州,北上洛陽。正在江寧(今江蘇南京)任職的詩人,親自送到了潤州,在西北城樓(即「芙蓉樓」)為他餞行,並寫下這首詩。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連朦朧的遠山也顯得孤單,這種景象襯托出詩人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但詩的重點卻在後兩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陽,那裡也有詩人眾多的親人和朋友。
詩人深深思念洛陽的親友,並想象他們也同樣深深思念著自己。他囑託辛漸,當親友們問起來,就說我的內心依然純潔無瑕,就像冰那樣晶瑩,像玉那樣透亮。詩中用一個巧妙的互相映襯的比喻,來形容一種純潔完美的品格,顯示出很高的語言技巧,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4、江畔獨步尋花 【唐代】杜甫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註釋】1.獨步:一個人散步或走路。
2.蹊(xī):小路。
3.嬌:可愛的。
4.恰恰:恰巧碰上。一說鳥叫聲。
5.留連:即留戀,捨不得離去。本詩句用來形容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戀戀不捨的樣子。
「留連」是個「聯綿詞」。構成聯綿詞的兩個字僅僅是這個詞讀音的記錄,而與詞義無關,所以一個聯綿詞可能有幾種不同的書寫形式,如「留連」也寫作「流連」,詞的意義仍然一樣。
【賞析】首句「黃四孃家花滿蹊」,點明尋花的地點。「蹊」是小路。「花滿蹊」是說繁花將小路都蓋住了,連成片了。
次句「千朵萬朵壓枝低」。「千朵萬朵」形容數量之多。「壓枝低」中的「壓」和「低」兩個字用得十分貼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
這句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第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留連」是形容蝴蝶飛來飛去捨不得離開的樣子。
這句從側面寫出春花的鮮豔芬芳。其實詩人也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所吸引而留連忘返。第四句「自在嬌鶯恰恰啼」。
「嬌」是形容鶯歌柔美圓潤。「恰恰啼」是說正當詩人前來賞花時,黃鶯也在鳴叫。只因為詩人內心歡愉,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特意為自己歌唱。
這與上句說彩蝶留連春花一樣,都是移情於物的手法。由於詩人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首小詩讀起來就更親切有味。
5、石灰吟 【明代】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譯文】經過千錘萬鑿從深山裡開採出來的石頭,對烈火的焚燒看得平平常常。
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詩表現了詩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6、竹 石 【清代】鄭燮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譯文】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紮在破裂的岩石中。經受了千萬種磨難打擊,它還是那樣堅韌挺拔。
不管是東風西風,還是南風北風,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讓它屈服。7、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註釋】
1.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亂時,叛軍的根據地。公元763年被官軍收復。
2.劍外:劍門關以外,這裡指四川。當時杜甫流落在四川。
3. 薊北:今河北北部一帶,是叛軍的老巢。
4.漫卷:胡亂捲起。
5.白日:白天。
6.青春:春天的景色。
7.巴峽:當在嘉陵江上游(長江三峽之一)。
8.襄陽:今屬湖北。
9.妻子:妻子和兒女。
10.洛陽:今屬河南。
11.卻看:回過頭來看。
12.縱酒:盡情的喝酒。
13.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14.巫峽:長江三峽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處。
15. 即:立即
16. 喜欲狂:高興的要發狂
17. 涕淚:流淚
【譯文】劍門關以南的四川,忽然傳來收復薊北的訊息,初聽到這個訊息驚喜得涕淚交流,沾溼了衣裳。回過頭來再看妻子和兒女,平日的憂愁已不知跑到何處去了;我胡亂地捲起詩書高興得幾乎要發狂。白日裡我要放聲歌唱,縱情暢飲;美好的春景正好伴著我返回故鄉。
我們要立即動身,從巴峽乘船,穿過巫峽,順流直下到達湖北襄陽,再從襄陽北上,直奔洛陽。
【賞析】
杜甫於此詩下自注:「餘田園在東京」,詩的主題是抒寫忽聞叛亂已平的捷報,急於奔回老家的喜悅。「劍外忽傳收薊北」,起勢迅猛,恰切地表現了捷報的突然。
「劍外」乃詩人所在之地,「薊北」乃安史叛軍的老巢,在今河北東北部一帶。詩人多年飄泊「劍外」,艱苦備嚐,想回故鄉而不可能,就由於「薊北」未收,安史之亂未平。如今「忽傳收薊北」,真如春雷乍響,山洪突發,驚喜的洪流,一下子衝開了鬱積已久的情感閘門,噴薄而出,濤翻浪湧。
「初聞涕淚滿衣裳」,就是這驚喜的情感洪流湧起的第一個浪頭。
「初聞」緊承「忽傳」。「忽傳」表現捷報來得太突然,「涕淚滿衣裳」則以形傳神,表現突然傳來的捷報在「初聞」的一剎那所激發的感情波濤,這是喜極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現。「薊北」已收,戰亂將息,乾坤瘡痍、黎元疾苦,都將得到療救,個人顛沛流離、感時恨別的苦日子,總算熬過來了,怎能不喜!
然而痛定思痛,回想八年來的重重苦難是怎樣熬過來的,又不禁悲從中來,無法壓抑。可是,這一場浩劫,終於象惡夢一般過去了,自己可以返回故鄉了,人們將開始新的生活了,於是又轉悲為喜,喜不自勝。這「初聞」捷報之時的心理變化、複雜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寫法,必需很多筆墨,而詩人只用「涕淚滿衣裳」五個字作形象的描繪,就足以概括這一切。
第二聯以轉作承,落腳於「喜欲狂」,這是驚喜的情感洪流湧起的更高洪峰。「卻看妻子」、「漫卷詩書」,這是兩個連續性的動作,帶有一定的因果關係。當自己悲喜交集,「涕淚滿衣裳」之時,自然想到多年來同受苦難的妻子兒女。
「卻看」就是「回頭看」。「回頭看」這個動作極富意蘊,詩人似乎想向家人說些什麼,但又不知從何說起。其實,無需說什麼了,多年籠罩全家的愁雲不知跑到哪兒去了,親人們都不再是愁眉苦臉,而是笑逐顏開,喜氣洋洋。
親人的喜反轉來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無心伏案了,隨手卷起詩書,大家同享勝利的歡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一聯,就「喜欲狂」作進一步抒寫。「白首」,點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難得「放歌」,也不宜「縱酒」;如今既要「放歌」,還須「縱酒」,正是「喜欲狂」的具體表現。
這句寫「狂」態,下句則寫「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經來臨,在鳥語花香中與妻子兒女們「作伴」,正好「還鄉」。想到這裡,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聯寫「青春作伴好還鄉」的狂想鼓翼而飛,身在梓州,而彈指之間,心已回到故鄉。驚喜的感情洪流於洪峰迭起之後捲起連天高潮,全詩也至此結束。這一聯,包涵四個地名。
「巴峽」與「巫峽」,「襄陽」與「洛陽」,既各自對偶(句內對),又前後對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對;而用「即從」、「便下」綰合,兩句緊連,一氣貫注,又是活潑流走的流水對。再加上「穿」、「向」的動態與兩「峽」兩「陽」的重複,文勢、音調,迅急有如閃電,準確地表現了想象的飛馳。試想,「巴峽」、「巫峽」、「襄陽」、「洛陽」,這四個地方之間都有多麼漫長的距離,而一用「即從」、「穿」、「便下」、「向」貫串起來,就出現了「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疾速飛馳的畫面,一個接一個地從眼前一閃而過。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詩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繪實境。從「巴峽」到「巫峽」,峽險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峽」到「襄陽」,順流急駛,所以用「下」;從「襄陽」到「洛陽」,已換陸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準確。
8、己亥雜詩 【清代】龔自珍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譯文】只有風雪激盪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氣,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語終究是一種悲哀。
我奉勸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規格降下更多的人才。9、浣溪沙 【宋代】蘇軾遊蘄水①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②。
瀟瀟暮雨子規啼③。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④!
休將白髮唱黃雞⑤。【譯文】去蘄水縣的清泉寺,寺在蘭溪旁邊,溪水向西流。山腳下蘭草嫩芽浸入小溪, 松林間小路清沙淨無泥.
傍晚細雨中布穀鳥陣陣啼叫。 誰說人老不可再年少? 門前流水還能執著奔向西!
不必煩惱嘆白髮,多愁感慨時光流逝。10、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北宋】王觀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譯文】碧綠的江水,像美人橫轉的眼波;重疊的青山,像美人聚攏的眉峰。真想問問那些在路上行走的人兒要到那個方向?應該是像你一樣,急著要去好山好水的地方吧!
唉!才送走了春,如今又要送你回家鄉。朋友,回鄉時,若還趕得上江南迷人的春色,千萬住下來過過美好的日子,可別急著走呵!
六年級必背古詩詞七十首,六年級必背古詩詞七十首 百度
1 江 南 漢樂府 江 南 可 採 蓮,蓮 葉 何 田 田!魚 戲 蓮 葉 間。魚 戲 蓮 葉 東,魚 戲 蓮 葉 西,魚 戲 蓮 葉 南,魚 戲 蓮 葉 北。2 敕勒歌 北朝樂府 敕 勒 川,陰 山 下,天 似 穹 廬,籠 蓋 四 野。天 蒼 蒼,野 茫 茫,風 吹 草 低 見 牛 羊。3 詠鵝 ...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背誦裡面的古詩的意思
七步詩 的詩意 煮豆子正燃著豆秸,因煮熟豆子來做豆豉而使豆子滲出汁水。豆秸在鍋下燃燒著,豆子正在鍋裡哭泣。本來我們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你為什麼要這樣緊緊逼迫呢?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生動形象 深入淺出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鬥...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最後的古詩詞都有什麼
七步詩 三國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鳥鳴澗 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江畔獨步尋花 唐 杜甫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