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嫁先等獲得兩彈一星的科學家的分別為他們寫小傳然

2021-03-05 09:20:33 字數 5830 閱讀 3071

1樓:匿名使用者

一、 生平簡介

鄧稼先(1924—2023年)中國核物理學家,2023年6月25日生於安徽懷寧,祖父是清代著名書法家和篆刻家,其父是著名的美學家和美術史家。七七事變後,全家滯留北平,16歲隨其姐來到四川江津唸完高中。2023年至2023年在西南聯大物理系學習,受業王竹溪、鄭華熾等著名教授。

2023年抗戰勝利後,遷返北平,應聘於北大物理系任教。2023年到美國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學念研究生,被選入「留美科協」總會幹事會。新中國的誕生促使他決心儘早回到祖國。

2023年8月,在他取得學位後的第9天,衝破重重險阻登上了回國輪船。2023年10月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從事原子核理論研究。2023年8月調到新籌建的核**研究所任理論部主任,負責領導核**的理論設計,後歷任研究所付所長、所長,核工業部第九研究設計院付院長、院長,核工業部科技委付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付主任,是我國核**理論與技術的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

20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第十二屆中共委員會委員,中國科院學部委員。

2023年7月患直腸癌,堅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2023年7月29日卒於北京。終年62歲。

二、科學成就

鄧稼先是我國兩彈元勳,由於保密原因,不能一一列舉他親自領導和參加的各個核裝置或產品型號的名稱,也不便列出全部科研成果目錄,只能摘要列舉幾例。

他和周光召合寫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理論研究總結」,是一部核**理論設計開創性的基礎鉅著,它總結了百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既闡述了流體力學、爆轟物理、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有關基本理論,又詳細描述了原子彈物理過程的各個發展階段的圖象,並對其中的物理規律作了深入的**,諸如球面爆轟波理論,衝擊波與金屬的相互作用,衝擊波的聚焦和不穩定性,核材料壓縮度的粗估方法,裂變系統深燃耗的解析表示式等等。這部著作不僅對以後的理論設計起到指導作用,而且又是培養科研人員入門的教科書。

鄧稼先對高溫高壓狀態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貢獻。當時由於保密原因,國外不發表核材料的狀態方程,國內還不具備實驗條件。在這種情況下,鄧稼先指導科研人員從已經發表的其他金屬材料的狀態方程,推出了低壓區鈾的狀態方程,同時,他又對托馬斯——費米(thomas-fermi)理論作了修正,求出極高壓下的核材料狀態方程,並且巧妙地與低壓區狀態方程連線,給出了相當大區域之內完整的狀態方程,滿足了理論設計的需要。

為了培養年輕的科研人員,他還寫了電動力學、等離子體物理、球面聚心爆轟波理論等許多講義,即使在擔任院長重任以後,他還在工作之餘著手編寫「量子場論」和「群論」,但終因工作任務過於繁忙,再加上癌症過早地奪去了他的生命,只寫了開頭幾章就輟筆,未能全部寫成。

三、趣聞軼事

1.頂住重重壓力,為核試驗嘔心瀝血

2023年後,蘇聯毀約停援,我國又連續三年發生自然災害,在既無圖紙又無資料的艱苦條件下,我國開始了自己的核**研究。鄧稼先組織理論隊伍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的模擬計算和分析,用的是幾臺電動計算機和手搖計算機,先後共進行了九次試驗,就這樣邁開了中國自力更生研製核**的第一步。

正當第一顆原子彈**成功,集中力量對氫彈原理攻關之時,十年動亂開始,鄧稼先以自己的一片赤誠之心,把日益**、進行派別鬥爭的科研人員組織在一起,在「搶在法國人之前搞出氫彈」口號的激勵下,爭分奪秒地投入研製氫彈的最後戰鬥,這時他的家庭受到極大衝擊,但他沒有為家庭不幸遭遇所壓倒,他忍受著精神上的巨大打擊,仍然夜以繼日地緊張工作,為早日研製成氫彈而四處奔波。2023年**反革命集團的某些人利用連續三次冷試驗沒有得到預期結果的技術問題,組織不明真相的工人群眾向理論部進行批判圍攻。作為理論部主任的鄧稼先,如果在技術上說一句違心的話,他本人也許會暫時得到解脫,但很多無辜同事就將被問罪,技術問題可能被歪曲,被掩蓋,給核事業帶來重大損失。

他不管個人安危頂住了種種壓力,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做了大量耐心細緻的解釋工作,使技術問題得以解決,又保護了一大批科技骨幹,避免了重大損失。終於在2023年底,進行了突破氫彈原理的核試驗。2023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成功。

2.為了祖國強盛,甘當無名英雄

鄧稼先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為了祖國的強盛,為了國防科研事業的發展,他甘當無名英雄,默默無聞地奮鬥了數十年。他放棄了在國外優厚的生活條件,衝破阻力回國參加建設;他中止了已有相當成就的原子核理論研究,隱姓埋名投身於核**的研究事業。他常常在關鍵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出現在最危險的崗位上,充分體現了他崇高無私的奉獻精神。

他在中國核**的研製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卻鮮為人知,直到他死後,人們才知道了他的事蹟。

3.深切的悼念,崇高的評價

他的摯友、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在給許鹿希(鄧稼先的妻子)的慰問信中寫道:「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選擇他的途徑的話,他仍會走他已走過的道路。這是他的性格與品質。

能這樣估價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們應為稼先慶幸!」他說:「多從長遠的歷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恆的才是有價值的。

」國務委員、國防部長、**軍委副祕書長張愛萍在鄧稼先的追悼會上說:「鄧稼先的名字雖然鮮為人知,但他對祖國的貢獻將永載史冊。他不愧是中華民族的好兒子,不愧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不愧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

」2023年,國內公開報道了「兩彈元勳」鄧稼先的名字,當年大漠上騰起蘑菇雲的謎底終於揭開。當人們以感激的心情來頌揚這位功臣時,他卻平靜地辭世而去。而黨和國家授予他的「五一」勞動獎章和「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卻永遠閃耀著光芒。

生平 ■21歲便在****中擔任了北大教職工聯合會主席;26歲在美國成為「娃娃博士」;取得學位後第九天便回國,進入中國科學院

■2023年以後神祕地「消失」。在戈壁大漠中,創造出世界上研製氫彈的最快速度

■臨終前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鄧稼先,2023年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翌年,他隨母到北京,在擔任清華、北大哲學教授的父親身邊長大。他5歲入小學,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

2023年,他考入志成中學,與比他高兩班、且是清華大學院內鄰居的楊振寧結為最好的朋友。鄧稼先在校園中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2023年北平淪陷後祕密參加抗日聚會。在父親安排下,他隨大姐去了大後方昆明,並於2023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2023年抗戰勝利時,鄧稼先從西南聯大畢業,在昆明參加了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民青」,投身於爭取民主、反對國民黨****的鬥爭。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並在****中擔任了北大教職工聯合會主席。抱著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於2023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

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博士**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2023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後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

2023年,他與許鹿希結婚,許鹿希是五四運動重要學生領袖、後來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許德珩的長女。2023年,鄧稼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2023年秋,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徵詢他是否願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回家對妻子只說自己「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通訊也困難。從小受愛國思想薰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從事對國家有重大意義的工作,表示堅決支援。

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現在嚴格警衛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鄧稼先就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後,先挑選了一批大學生,準備有關俄文資料和原子彈模型。2023年6月,蘇聯**中止了原有協議,中共**下決心自己動手,搞出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後,一面部署同事們分頭研究計算,自己也帶頭攻關。

在遇到一個蘇聯專家留下的核爆大氣壓的數字時,鄧稼先在周光召的幫助下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從而解決了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後來稱,這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

鄧稼先不僅在祕密科研院所裡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2023年10月,中國成功**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現場取樣,以證實效果。

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於方案」,最後終於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後的兩年零8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4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2023年,鄧稼先擔任核**研究院副院長,2023年又任院長。2023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

2023年7月16日,當時的副總理李鵬前往醫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7月29日,鄧稼先去世。他臨終前留下的話仍是如何在尖端**方面努力,並叮嚀:

「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背景 ■楊振寧故意問還不暴露工作性質的鄧稼先:「在美國聽人說,中國的原子彈是一個美國人幫助研製的。這是真的嗎?

」鄧稼先回答:「無論是原子彈,還是氫彈,都是中國人自己研製的。」楊振寧激動得流出淚水

鄧稼先的一生,是中國一代優秀知識分子的光輝榜樣。他在抗日救亡的呼喊中長大,在「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的西南聯大校歌聲中走上科學之路。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抱定了以科技強國的宿願,將個人的事業與民族興亡緊密相連。

同時,他在黨的教育下知道了應該如何發動群眾進行科研攻關,為此而終生奮鬥不惜個人的生命。

中國能在那樣短的時間和那樣差的基礎上研製成「兩彈一星」(核彈、氫彈和衛星),西方人總感到不可思議。楊振寧來華探親返程之前,故意問還不暴露工作性質的鄧稼先說:「在美國聽人說,中國的原子彈是一個美國人幫助研製的。

這是真的嗎?」鄧稼先請示了***後,寫信告訴他:「無論是原子彈,還是氫彈,都是中國人自己研製的。

」楊振寧看後激動得流出了淚水。正是由於中國有了這樣一批勇於奉獻的知識分子,才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樑。

故事 ■他從美國歸來,帶了幾雙尼龍襪子送父親,還帶回一腦袋原子核的知識

■岳父支援的一點糧票,他都用來買餅乾與同事們分享;他在基地度過10年單身漢生活

鄧稼先於2023年夏天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後,完全可以留在那裡並擁有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優厚的待遇。但他毅然回來建設仍一窮二白的祖國。同年國慶節,在北京外事部門的招待會上,有人問他帶了什麼回來?

他說:「帶了幾雙眼下中國還不能生產的尼龍襪子送給父親,還帶了一腦袋關於原子核的知識。」

中國研製原子彈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尖端領域的科研人員雖有較高的糧食定量,卻因缺乏油水,仍經常飢腸響如鼓。鄧稼先從岳父那裡能多少得到一點糧票的支援,卻都用來買餅乾之類,在工作緊張時與同事們分享。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日夜加班。

鄧稼先還強除錯驗的基本原則是親臨第一線。他冒著酷暑嚴寒,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10年的單身漢生活,有15次在現場領導核試驗,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一次,航投試驗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他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裡檢驗,自己受到致命的輻射傷害

■得知患癌症,他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

鄧稼先雖長期擔任核試驗的領導工作,卻本著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的精神,在最關鍵、最危險的時候出現在第一線。例如,核**插雷管、鈾球加工等生死繫於一髮的險要時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員身邊,既加強了管理,又給作業者以極大的鼓勵。

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裡仔細檢驗。身為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彈,在鄧稼先回北京時強拉他去檢查。

結果發現在他的小便中帶有放射性物質,肝臟被損,骨髓裡也侵入了放射物。隨後,鄧稼先仍堅持回核試驗基地。在步履艱難之時,他堅持要自己去裝雷管,並首次以院長的權威向周圍的人下命令:

「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2023年,鄧稼先最後離開羅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參加會議。醫生強迫他住院並通知他已患有癌症。

他無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對自己妻子以及國防部長張愛萍的安慰,平靜地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盡了一切力量,卻無法挽救他的生命。

在鄧稼先去世前不久,組織上為他個人配備了一輛專車。他只是在家人攙扶下,坐進去並轉了一小圈,表示已經享受了國家所給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後,2023年國慶50週年前夕,***、***和**軍委又向鄧稼先追授了金質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兩彈一星的科學家有誰

獲得 兩彈一星 的科學家有23位,他們分別是 1 截至2019年4月,仍在世的元勳有3人,分別是 王希季 孫家棟 周光召。2 在世前授勳的元勳有13人,分別是 程開甲 于敏 錢學森 吳自良 陳芳允 楊嘉墀 彭桓武 朱光亞 黃緯祿 王大珩 屠守鍔 陳能寬 任新民。3 去世後授勳的元勳有7人,分別是 王...

兩彈一星科學家的感人事蹟,我國「兩彈一星」的科學家的資料

在參與中國核 研發的科學家當中,鄧稼先是最為人熟知的一位。鄧稼先擁有美國的核物理博士學位,回國之後很快便成為中國原子彈研發的關鍵人物。在接到參加原子彈研發的命令之後,因為專案本身要求高度保密的特點,他將無法和家人通訊,家人也無法知道他將去何方,幾乎等同於 失蹤 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告別了妻子,進入這個...

鄧稼先「兩彈一星」功勳章頒獎詞,鄧稼先「兩彈一星」功勳章頒獎詞100字

當大漠的蒼茫點綴了蘑菇雲的硝煙,當五星紅旗升起在聯合國的上空.是他,長空鑄劍,吼出雄師的憤怒 是他,以身許國,寫下山河的頌歌.殷紅熱血,精忠報國,他是共和國忠誠的奠基人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是中華民族不倒的脊樑 鄧稼先 他,一個忠厚朴實的人,卻毅然決然地參與了我國核研究工作 他,一個默默無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