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人描寫冬天來了花兒

2021-05-23 07:19:05 字數 4803 閱讀 5630

1樓:相約九吧吧

擬人(personification)是指把物(包括物體、動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擬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個性或情感的這樣的修辭手段。擬人可以通過形容詞、動詞或名詞表現出來。擬人

把人以外的物當作人來描寫,賦予它人的動作或思想感情,這就叫擬人。

運用擬人,不僅可以使描寫的事物生動形象,而且能鮮明地表現作者對所描寫的事物的感情。

擬人手法又可分為三種情況。

【甲】把非生物擬人化。例如:

①波浪一邊歌唱,一邊衝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

(高爾基《海燕》)

②每條嶺都是那麼的溫柔,雖然下自山腳,上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林木,可是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老舍《小花朵集》)

③錄音機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聲,不唱了。(王蒙《春之聲》)

④街上非常熱鬧。電車不慌不忙地跑著,客客氣氣地響著鈴鐺棗一點也不性急,好像在說:"借光。呃,借光。"

(張雲翼《給孩子們·去看電影》)

⑤這時,春風送來沁鼻的花香,滿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歡笑,彷彿對張老師那美好的想法給予肯定和鼓勵……(劉心武《班主任》)

⑥一捆捆的稿紙從屋角的兩隻麻袋中探頭探腦地露出臉來……(徐遲《哥德**猜想》)

上面這些例句中,把"波浪"、"嶺"、"錄音機"、"電車"、"星星"、"稿紙"等非生物當作人來描寫,賦予它們一些人的動作和思想感情。

【乙】把有生物擬人化。例如:

①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兒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魯迅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②鳥兒將巢安放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朱自清《春》)

③青蛙唱著戀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氣裡。(老舍《月牙兒》)

④高粱好似一隊隊的"紅領巾",

悄悄地把周圍的道路觀察;

向日葵搖頭微笑著,

望不盡太陽起處的紅色天涯。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

用蒼綠的葉子撫摸著快熟的莊稼;

密集的蘆葦,

細心地護衛著腳下偷偷開放的野花。

(郭小川《團泊窪的秋天》)

⑤風雨能摧殘櫻花,但是衝風冒雨,櫻花不是也能舒開笑臉麼?(楊朔《櫻花雨》)

⑥連每一根小草都在跳舞。(王蒙《春之聲》)

上面這些例句中,把"油蛉"、"蟋蟀"、"鳥兒"、"青蛙"、"高粱"、"向日葵"、"垂柳"、"蘆葦"、"櫻花"、"小草"等有生物當作人來描寫,賦予它們一些人的動作和思想感情。

【丙】把抽象概念擬人化。例如:

①資本就是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滲透著血汙來到世間的。(馬克思《資本論》)

②這裡叫教條主義休息,有些同志卻叫它起來。(***《反對黨八股》)

③你新的中國,人民的中國呵,

你終於在舊中國的母體裡,

生長,壯大,成熟,

你這個東方的巨人終於誕生了。

(何其芳《我們最偉大的節日》)

④祖國大搞四個現代化,

科學技術興奮地趕來參加,

你的領隊是數、理、化,

理、工、農、醫都是你的戰友和部下。

(高士其《讓科學技術為祖國貢獻才華》)

⑤玻璃窗上的冰花已給太陽晒化了,窗外的積雪還是厚厚地蓋在地上,對面的屋頂也是白皚皚的。冬天全沒有離開大地的意思,好像要長久賴下去似的。(艾鞠《屋裡的春天》)

⑥正義被綁著示眾,

真理被蒙上眼睛,

連元帥也被陷害,

總理也而含冤。

(艾青《在浪尖上》)

上面這些例句,把"資本"、"教條主義"、"新中國"、"科學技術"、"數理化"、"理工

農醫"、"冬天"、"正義"、"真理"等抽象概念當作人來描寫,賦予它們一些人的動作和思想感情。

擬人是指把非人類的東西加以人格化,賦於他們以人類的思想感情、行動和語言能力。童話中擬人化的範圍十分廣泛,包括對動物、植物以及其它非生物、各種具體和抽象事物、概念、觀念、品質的擬人化。

擬人化童話中的人格化的角色,並不等於生活中真實的人。他們具備了人的某些特點,但仍然保留物的許多屬性,既是人又是物。例如《風箏找朋友》中的風和風箏,既有人的特點,又有風和風箏的特點,風對風箏說:

「你要是哭了,你的身上吸了淚水,就會變溼了,變得很重很重,我就推不動你,你也就飛不起來啦!」風要是換成雨就不能推風箏,風箏換成汽車,也不會這麼怕水弄溼,也不可能飛到天上去。太陽有很強的光和熱,強光刺得風箏睜不開眼;熱氣又像火一樣燙得風箏受不了。

假如寫月亮和星星也有這樣的光和熱,就不符合月亮和星星的屬性了。文中的月亮,身子是彎彎的,兩頭尖尖的,就像個彎鉤;星星閃亮著眼睛……

因此,擬人不僅不能違反所擬之物原來的特點,而且還要照顧到物與人,以及其他物之間原有的關係,和支配它們的自然和生活規律。假如無緣無故地叫小鳥去訪問魚兒,魚兒飛到天上去找月亮,這樣的寫法就很難認為是成功的。

擬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即把事物當作人,寫成和人一樣的有感情、有語言、有動作。

擬人手法有什麼好處?

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具體

回答方式。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某事物的某個特點+擬人特有的作用(如:使事物有血有肉有靈魂。有了人的特徵等)

誇張是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徵,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也叫誇飾或鋪張。

誇張能引起讀者豐富的想象和強烈共鳴。

設 問為了引起別人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自問自答,叫做設問。

設問除了能引起注意外,還能啟發讀者思考。

例子(1):什麼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為。

例子(2):這人是誰?不是別人,原來是大明。

例子(3):數學真的很難嗎?我看不是。

設問 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確定答案,這種修辭方式叫做設問。

運用設問,能引人注意,啟發思考;有助於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

例如:①什麼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踏出來的,從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魯迅《生命的路》)

②誰是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戰士,我覺得他們是最可愛的人。(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③啊,是誰,這麼早就把那親愛的令人心醉的鄉音送到我的耳畔?是誰,這麼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悅耳動聽的**喚來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個青年人。(峻青《鄉音》)

④蔣介石總是要強迫人民接受戰爭,他左手拿著刀,右手也拿著刀。我們就按照他的辦法,也拿起刀來。這是經過調查研究以後才找到的辦法。

這個調查研究很重要。看到人家手裡拿著東西了,我們就要調查一下。他手裡拿的是什麼?

是刀。刀有什麼用處?可以殺人。

他要拿刀殺誰?要殺人民。

……(***《抗日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

⑤日本日立公司電機廠,五千五百人,年產一千二百萬千瓦;咱們廠,八千九百人,年產一百二十萬千瓦。這說明什麼?要求我們幹什麼?(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

⑥老巖不是要在南方過年麼?為什麼提前回來了?一推門,我就看到了一個奇蹟:一把褐色的樣式古樸的陶土瓦壺,在蜂窩爐上噝噝地冒著水汽。(葉文玲《心香》)

⑦她像一隻輕捷的小鳥一樣飛走了。她剛一走,我就後悔了。晚上,校門口---這不明明是約會嗎?

萬一讓人看見了還講得清楚?她怎麼敢?到底有什麼事呢?

對了,一定是想把那張**要回去,可是**還在呂巨集手裡哩!(張抗抗《夏》)

上面例①和例②是一問一答;例③是二問一答;例④是連線三個一問一答;例⑤和例⑥是二問不答;例⑦是四問不答。前面四個例句中,先故意設問,然後再自己回答,是為了提醒讀者的注意,引起讀者深入思考;後面三個例句中,問而不答,目的是讓讀者去聯想,去回味。設問的基本特點是"無疑而問",在運用時首先要求我們對問題清晰明確的認識,心中有數,然後才能做到善問善答;還要立足全域性,當問則問,不當問則止,這樣才能使行文不呆板、有波瀾。

回到頂部

在文學中,誇張是運用想象與變形,誇大事物的某些特徵,寫出不尋常之語。

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重語氣的一種修辭手法。

反問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人們可以從反問句中領會到表達者的真意。

反問也叫激問、反詰、詰問。

反問的作用編輯本段  反問可以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

例句:(1)鋼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數十百元一具。製造雖精,世間有幾人能夠享有呢?(豐子愷《山中避雨》)

肯定句式經過反問表達的是否定的意思。

(2)我心裡在想著,寧靜的竹海里難道沒有人家?(黃蒙田《竹林深處人家》)

否定句式經過反問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

(3)聲音是不太好聽,有點沙啞,有點毛毛刺刺的。可是公開教學課難道是上臺表演嗎?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樹林子裡讀他喜歡的課文嗎?京京心理難受極了。(黃蓓佳《心聲》)

用集中反問或連續反問,表達激動的感情,以增強文章感染力。

其他例句:

(4)毆而且拉,而且搬,是有劉百昭的先例的,何以這一回獨獨"不好意思"?(魯迅《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5)池水漣漪,鶯花亂飛,誰能說它不美呢?(郭沫若《習習穀風》)

(6)"小陳"不是他的名字,只是他的姓。至於他的名字叫什麼,我也不知道。這真是件遺憾的事情!可是,這沒有關係,在我們的記憶中,這樣的無名英雄不是還很多嗎?(峻青《黎明的河邊》)

(7)歷史上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嗎?(聞一多《最後一次講演》) 反問和設問的區別編輯本段  設問和反問都是無疑而問,但是有明顯的區別:

設問不表示肯定什麼或否定什麼,反問明確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內容。設問主要是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思考;反問主要是加強語氣,用確定的語氣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設問是自問自答,有問有答,答在問外;反問寓答於問,有問無答。

例子(1):力拔山兮氣蓋世。 《垓下歌》項羽

例子(2):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杜甫

例子(3):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蜀道難》李白

例子(4):他種的瓜很甜,幾十裡外就聞到瓜香了。

例子(5):敵人處處捱打,寸步難行。

描寫花兒的句子用擬人,比喻的手法

花園裡的花朵像小姑娘一樣,時而向我點頭微笑,時而隨風翩翩起舞。她的舞姿是那麼的優美。用比喻擬人的手法描寫玫瑰 玫瑰花開了,百花叢中最美送人一朵玫瑰,給世間一縷清香玫瑰,美的無瑕,美得高貴,美得讓人陶醉 玫瑰花開了,她像是一個準備登臺的舞者,輕舒綠臂,慢提綠裙,粉色的花朵如同高傲的頭顱,微微頜首,矜持...

花兒在風中地點頭,花兒在風中點頭擬人句

花兒在風中 多情 地點頭 花兒在風中 搖擺 地點頭 花兒在風中點頭 擬人句 花兒在風中好像喝醉酒似的,不停的點頭。花兒在風中沉醉盪漾,用它帶著可愛笑容的面龐點著頭 花兒在風中微笑著向路人點頭。花兒在風中點頭郭德綱的啊 花兒在風中頻頻點頭,仿寫句子 原句 花兒在風中頻頻點頭 仿寫 蜜蜂在花叢連連跳舞 ...

如何用比喻句或擬人句描寫冬天的松樹

擬人句冬天的松樹像披上了一件白色的大衣。你瞧那個一顆顆松樹使他們成為比喻句或擬人句 你瞧那一棵棵松樹,迎風而動,宛如一支迎賓的禮儀隊,再向我們招手。你瞧那一棵棵松樹,直挺的像軍人一樣,一動不動,嚴肅極了 松樹一年四季都是綠的改為擬人句怎麼改 松柏四季披著綠色軍裝,時刻守衛在那裡。擬人句是把某件東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