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政策常識有哪些

2021-05-26 14:42:39 字數 5318 閱讀 5092

1樓:瓷萃**

一、民族平等政策

1.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異同,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員,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國家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各民族依法享有相同的權利,履行相同的義務。

2.馬克思主義的民族平等觀

(1)馬克思主義民族觀,是指馬克思主義對民族和民族問題的總體看法和基本觀點,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制定民族綱領和民族政策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認為,民族不論大小,發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2)民族平等是無產階級革命政黨解決民族問題、處理好民族關係的一個總原則。

3.黨和國家的民族平等政策

(1)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異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國家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權利,履行相同的義務,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

(2)黨和國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②各民族在一切權利上的完全平等;③幫助一切民族實現民族平等權利,對弱小民族的平等權利給予更多保護;④各民族履行相應的義務

4.我國民族平等的特徵

我國的民族平等具有權利的廣泛性、權利的真實性、權利的徹底性、權利的完整性、權利與義務的一致性等特徵。

5.民族平等是我國建立和諧社會、促進各民族繁榮發展的重要前提。

二、民族團結政策

1.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和諧相處。它是處理我國民族關係的另一個總原則。

2.黨和國家的民族團結政策

民族團結作為我國民族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反對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

(2)維護、促進各民族之間和民族內部的團結;

(3)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促進祖國的發展繁榮;

(4)反對民族**,維護祖國統一

3.各民族要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各民族團結的意義)

(1)各民族的團結是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也是各民族共同發展的基礎。(2)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是新世紀新階段民族工作的主題。

(3)各民族的團結合作,不僅推動了本民族的發展,而且促進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是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必由之路。

4. 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三原則之間的關係?

①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民族平等,就不會實現民族團結;

②民族團結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結果,是促進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③各民族共同繁榮是實現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物質基礎,也是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最終目的。

5、 應當怎樣維護民族團結;

**方面:

①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因地制宜、優勢互補」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縮小地區差距,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

②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③堅持依法治國,依法打擊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的犯罪分子,維護民族團結。

④發展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開放的心態,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珍惜、保護各民族優秀文化。

公民(青少年)方面:

①要熱愛祖國的民族大家庭,自覺擁護我國的民族政策;

②要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多做有利於民族團結的事;

③在學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學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責任和義務,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以實際行動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光榮義務:④積極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作鬥爭。

三、民族區域自治政策

1.地位: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共產黨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必須長期堅持和不斷完善。

2.什麼是民族區域自治

(1)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

(2)我國民族分佈具有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

(3)從我國各民族分佈的這一實際情況出發,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據人口的多少和分佈範圍的大小,設立自治區、自治州和自治縣(旗)**民族自治地方,最大限度地保證少數民族實行區域自治,充分行使自治權,以實現民族平等。

3.民族區域自治在我國的推行

民族區域自治在我國的推行經歷了實踐、確立和發展完善三個階段。

(1)實踐階段。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我黨在陝甘寧邊區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成立了一些自治政權,進行了具體的實踐。2023年5月1日,誕生了中國第一個省級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內蒙古自治區。

(2)確立階段。2023年9月2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義制定的、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宣佈了國家統一和各民族平等的原則,這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的指導原則和法律基礎。2023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又把民族區域自治作為國家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確定下來。

3、發展完善階段。到目前為止,我國已有44個少數民族實現了民族區域自治,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共155個,其中自治區5個,自治州30個,自治縣(旗)120個。佔全國總面積的64.

3%,總人口1.6億人。

4.民族區域自治的優越性

第一,有助於國家的集中統一和少數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第二,有助於把國家的方針政策同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特點有機地結合起來。第三,有助於把國家富強和民族繁榮結合起來。

第四,有助於把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的感情和熱愛本民族的感情結合起來。

5.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主要內容

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和行使自治權,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主要內容。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前提,行使自治權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核心問題。

6.關鍵:培養少數民族幹部

7.核心: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權

四、少數民族幹部政策

1.大力培養任用少數民族幹部包括各類專門人才,是我們黨的一貫方針,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是黨的民族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民族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2.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幹部的方針政策

(1)自治機關的主要領導人主要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

(2)普遍且大量地培養少數民族幹部

3.培養和選拔少數民族幹部的重要性

(1)振興民族地區經濟的需要;

(2)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現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需要;

(3)鞏固和發展團結、穩定的政治局面的需要;

五、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政策;

1.黨和國家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的方針政策;

(1)堅持自力更生與國家幫助相結合的原則;

(2)組織發達地區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對口支援,加強橫向經濟聯絡的方針;

(3)堅持因地制宜與優先照顧的政策;

2.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的重要意義

(1)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直接關係到我國整個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實現;(2)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是消除各民族間發展上的差距,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根本途徑;

(3)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有助於充分開發和利用少數民族地區的自然資源,實現互利共贏;

(4)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是建設邊疆、鞏固國防的基本保證。

3.黨和國家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社會事業的政策與措施

(1)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科技事業的政策和措施

①重點培訓、培養少數民族科技人員;

②在普通高等院校有計劃地招收少數民族學生或舉辦民族班;

③在民族院校增設緊缺專業,加強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同時採取有效措施和辦法培訓、提高現有的少數民族科技人員;

④幫助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引進人才和先進技術裝置,改造傳統產業和傳統產品,提高經濟效益;

⑤建立和健全農村牧區的科技推廣體系,加強實用科技的普及、培訓和示範推廣;

⑥在工作條件、生活待遇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科技人員在民族地區建功立業;

⑦加強發達地區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科技事業的支援。

(2)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的政策和措施

①深化教育改革,增強辦學活力;

②加快「兩基」步伐,促進各級各類教育的協調發展;

③進一步增強對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

④加大對民族教育的投入;

⑤進一步加強對民族教育的支援工作和教師隊伍建設;

⑥大力推進民族中小學雙語教學;

⑦積極推進民族教育手段現代化程序;

⑧大力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和德育工作。

(3)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文化事業的政策和措施

①抓住機遇,加快中西部民族地區文化建設;

②採取措施,加強民族地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③做好重點文化工程建設,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文化事業全面發展;

④繁榮少數民族文藝創作,豐富各族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⑤大力培養人才,加強民族地區文化隊伍建設;

⑥加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利用,扶持優秀的少數民族文化;

⑦落實和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增加民族地區文化建設的投入。

(4)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的政策和措施

①加強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衛生隊伍建設;②從實際出發,切實做好防病治病和婦幼衛生工作;③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城鄉基層衛生組織建設;④大力扶持發展民族醫藥事業;⑤搞好對口支援工作,把幫助培養當地的衛生技術人員擺在首位;⑥為民族衛生工作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

六、民族語言文字政策

1.民族語言既是民族文化的構成工具之一,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創造活動的成果。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具有多種少數民族語言。保障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我國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

我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數量達80種以上,分別屬於漢藏、阿爾泰、南亞、南島、印歐等五個語系。

3.黨和國家的民族語言文字政策

黨和國家一貫堅持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堅持實行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的政策。

4.保障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自由的措施;

(1)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

(2)設立專門的機構;

(3)為少數民族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創造條件;

5.國家在少數民族中推廣普通話

七、民族風俗習慣政策

1.民族風俗習慣是一種生活方式,它是人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明確規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風俗習慣的自由。

2.民族風俗習慣的特點:

(1)群眾性;

(2)民族性;

(3)區域性

3.黨和國家的民族風俗習慣政策

主要包括六個方面:尊重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尊重和照顧少數民族年節習慣;尊重少數民族婚姻習慣;尊重少數民族喪葬習俗;在大眾傳播媒介中,防止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事情發生;尊重少數民族改革自己風俗習慣的自由。

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哪些特點唐朝的民族政策與對外政策分別具有怎樣的特點

1,以通婚,和親方式促進民族大整合。2,以議代戰,太宗被稱天可汗 3,尊重民族習慣 4,交換使節,文化交流 5,修德政 中前期較平等的民族觀,與各少數民族的關係也比較緩和。後期隨著國勢日衰,與少數民族關係緊張。通婚是一種主要的手段,也有出於侵略和反侵略目的的戰爭手段。希望對你有用 唐初名將李靖曾講 ...

何理解現階段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由56個民族組成,每一個民族都是這個多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成員。我國的少數民族,第一是人數多,加起來有1億人口 第二是居住地域廣,民族自治地方面積加起來佔國土總面積的64 我國兩萬多公里陸地邊境線絕大部分位於少數民族聚居區 第三是混居程度高,一個民族常常散佈於許多地方,...

唐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是什麼

唐朝民族政策以 懷柔 為主,體現了開明進步的特點,特別表現在對少數民族的寬容態度和經濟 文化 法制政策等方面。以恩惠撫和為主的政策 1 唐太宗以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贏得各族的擁戴,尊他為天可汗。唐太宗在今新疆地區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分別是安西都護府.2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首領松贊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