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high芋頭小姐
古代女子二十歲叫桃李年華。
原指桃李開花的季節,泛指春天,引申指青春年華,比喻青春年少。常用「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佔年華」形容女子,初夏還不是盛夏的樣子,所以桃李年華就用來代指二十歲的女子。
古人的年齡稱謂**不一,大多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徵而命名,另外,我們常說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則來自於《論語.為政篇》的記載。
我國還有干支紀年的傳統,六十年為一輪,故又有六十歲為「花甲之年」的說法。杜甫有詩句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於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別稱。
擴充套件資料:
古代十二歲到二十四歲的稱謂
1、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2、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
3、舞勺之年:十三歲至十五歲。
4、舞象之年:十五歲至二十歲。
5、志學:十五歲。(《論語》: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6、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7、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8、弱冠:男子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9、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10、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女子出嫁稱梅之年,摽梅之年。
2樓:禾木由
古代二十歲女子被稱為桃李年華,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語出明徐渭《又啟嚴公》:「誓將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3樓:misshappy是我
古代女子二十歲稱作桃李之年。
古代女子年齡稱謂
金釵之年——女子十二歲。
豆蔻年華——指十三四歲的少女。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及笄——笄,本來是指古代束髮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髮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歲。
4樓:匿名使用者
桃李年華
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年
始齔---指剛到換齒的年齡,約
七、八歲左右
幼年總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勺」是古代的一種舞蹈15-20歲-舞象之年 「舞象」是一種武術。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jī)之年
16歲(女)-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30歲(女)-半老徐娘
50歲-年逾半百、知天命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致改之年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歲-耄耋(音mào dié)
90歲-鮐(tái)背之年
100歲-期(jī)頤
5樓:李家思
豆蔻年華———十三歲左右少女。出自杜牧《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也有人用作泛指十三至二十歲。
待年———女子成年待嫁。古代女子到了十五歲,會把頭髮梳起,插上簪子,表示已到出嫁年歲,又稱「待字」或「待字閨中」。語出《後漢書·曹皇后記》:「小者待年於國。」
弱冠———二十歲的男子。古代成年男子為二十歲,須行冠禮,表示已成年,語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二十歲的女子則稱為「桃李年華」。
6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女子二十歲叫桃李年華
7樓:商玉英潮鸞
女子十二歲稱為金釵之年,十三歲稱為豆蔻年華,十五歲稱為及幷之年,十六歲稱為碧玉年華,二十歲則被稱為桃李年華,二十四歲稱為花信年華。
另,清朝的時候,稱20歲的女子,是叫弱冠,沒男女區別。
8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女人20歲叫桃李年華。
桃李年華指20歲女子的代稱。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
舉例:明徐渭《又啟嚴公》:「誓將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清姚鼐《旌表貞節大姊六十壽序》:「吾嘗閱 歸熙甫 作《顧文康之女壽序》,言其家隆盛,能以豔陽桃李之年,而有冰雪風霜之撡。」
擴充套件資料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垂髫是三四歲至**歲的兒童。總角是**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
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束髮是男子十五歲,弱冠是男子二十歲,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塗」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歲。古稀是七十歲。耄(mào)耋(dié)指八十歲。
鮐背之年指九十歲。期頤指一百歲。
稱青少年為束髮,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髮。
男女統稱:男稱鬚眉、女稱巾幗。
夫妻雙方 一方去世稱:喪偶。
老師稱:恩師、夫子。
學生稱:門生、受業。
古代女子二十歲叫什麼?
9樓:愛是風之子
古代女子20被稱為「桃李年華」。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語出明徐渭《又啟嚴公》:「誓將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古代女子年齡稱謂
金釵之年——女子十二歲。
豆蔻年華——指十三四歲的少女。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及笄——笄,本來是指古代束髮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髮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
「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歲。
舉例:明徐渭《又啟嚴公》:「誓將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清姚鼐《旌表貞節大姊六十壽序》:「吾嘗閱 歸熙甫 作《顧文康之女壽序》,言其家隆盛,能以豔陽桃李之年,而有冰雪風霜之撡。」
古代女子二十歲叫什麼?
10樓:9點說史
古代女子二十歲叫桃李年華。
原指桃李開花的季節,泛指春天,引申指青春年華,比喻青春年少。常用「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佔年華」形容女子,初夏還不是盛夏的樣子,所以桃李年華就用來代指二十歲的女子。
古人的年齡稱謂**不一,大多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徵而命名,另外,我們常說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則來自於《論語.為政篇》的記載。
我國還有干支紀年的傳統,六十年為一輪,故又有六十歲為「花甲之年」的說法。唐代詩人杜甫有詩句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譯文:到處都欠著酒債,那是尋常小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古來也是很少的了。於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別稱。
擴充套件資料
稱謂來歷
在閱讀古文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一些表達年齡稱謂的詞,如:「弱冠」、「耄耋」等。學生往往對此很費解。其實類似這樣的詞還很多,都是我們在閱讀古文的過程中所必須瞭解的知識。
古人的年齡稱謂**不一,大多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徵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襲前人所言而成為固定稱謂的。
在所有的年齡稱謂中,「九十」的稱謂可謂最多最有趣。或叫「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又人到暮年,**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還有依據生理特徵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嬰兒」,是因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餵奶。嬰可與膺通假,膺者胸也。
嬰兒即為抱在胸前之兒。七歲除叫做「悼」外,還叫「齠齔」也叫做「毀齒」,因為正是換牙時期,所以有此稱呼。
十五歲叫做「童」,「山無草木曰童」。古代十六歲成年,十五歲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處用的是比喻意。
11樓:禾木由
古代二十歲女子被稱為桃李年華,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語出明徐渭《又啟嚴公》:「誓將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12樓:misshappy是我
古代女子二十歲稱作桃李之年。
古代女子年齡稱謂
金釵之年——女子十二歲。
豆蔻年華——指十三四歲的少女。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及笄——笄,本來是指古代束髮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髮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歲。
13樓:匿名使用者
豆蔻年華———十三歲左右少女。出自杜牧《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也有人用作泛指十三至二十歲。
待年———女子成年待嫁。古代女子到了十五歲,會把頭髮梳起,插上簪子,表示已到出嫁年歲,又稱「待字」或「待字閨中」。語出《後漢書·曹皇后記》:「小者待年於國。」
弱冠———二十歲的男子。古代成年男子為二十歲,須行冠禮,表示已成年,語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二十歲的女子則稱為「桃李年華」。
而立———三十歲。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三十而立』。」能夠獨當一面,堅守自己志向。
不惑———四十歲。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四十而不惑』。」智慧成熟,因明白事理而不被迷惑。古代壯年也稱為「強仕之年」、「春秋鼎盛」。
知命———五十歲。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五十而知天命』。」指明白天地萬物執行的規律,包括生命本身。五十歲也可稱為「知非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耳順———六十歲。語出《論語·為政》:「子曰:
『六十而耳順』。」指個人的修行成熟,沒有不順耳之事。六十歲也可稱「花甲」、「杖鄉」(還鄉之年);六十歲以上已可稱「耆年」。
古稀———七十歲。出自杜甫《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十歲。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語出《漢·曹操·對酒歌》:「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期頤———百歲以上。語出《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因此今天祝願夫婦「白頭偕老」,也可說「期頤偕老」。
古代女子二十叫什麼,古代女子二十歲叫什麼?
豆蔻年華 十三歲左右少女。出自杜牧 贈別 詩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也有人用作泛指十三至二十歲。待年 女子成年待嫁。古代女子到了十五歲,會把頭髮梳起,插上簪子,表示已到出嫁年歲,又稱 待字 或 待字閨中 語出 後漢書 曹皇后記 小者待年於國。弱冠 二十歲的男子。古代成年男子為二十歲,須行冠...
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在古代分別叫什麼
男子20歲叫弱冠,古代男子20歲叫作 弱 這時就要行 冠禮 即戴上表示已 的帽子。弱冠 即年滿20歲的男子。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女子20歲叫桃李年華。男子30歲叫而立之年,而立是男子三十歲 立,立身 立志 之意 女子30歲叫半老徐娘。40歲叫不惑之年,50歲叫知命之年。另外,60歲叫耳順 耳...
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一百歲在古語裡都叫什麼?是什麼含義
年齡稱謂 總角 指童年。語出 詩經 如 詩 衛風 氓 總角之宴 又 齊風 甫田 總角兮 以後稱童年為 總角 陶淵明 榮木 詩序 總角聞道,白首無成。垂髫 指童年。古時童子未冠,頭髮下垂,因而以 垂髫 代指童年。潘岳 藉田賦 被褐振裾,垂髫總髮。束髮 指青少年。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