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在中國文化歷史上的地位
西方對於孔子的瞭解,可能超過了對於其他任何中國人的瞭解。可是在中國內部、孔子雖然一直出名,他的歷史地位在各個時代卻有很不相同的評價。按歷史順序說,他本來是普通教師,不過是許多教師中的一個教師。
但是他死後,逐漸被認為是至聖先師,高於其他一切教師。到公元前二世紀,他的地位更加提高。當時許多儒家的人認為,孔子曾經真地接受天命,繼周而王。
他雖然沒有真正登極,但是就理想上說,他是君臨全國的王。這顯然是個矛盾、可是有什麼根據呢?這些儒家的人說,根據可以在《春秋》的微言大義中找到。
他們把《春秋》說成是孔子所著的表現其倫理、政治觀點的一部最重要的政治著作,而不是孔子故鄉魯國的編年史。再到公元前一世紀、孔子的地位提高到比王還高。據當時的許多人說,孔子是人群之中活著的神,這位神知道在他以後有個漢朝(公元前206至公元220年),所以他在《春秋》中樹立一種政治理想,竟能完備得足夠供漢朝人實施而有餘。
這種神化可以說是孔子光榮的頂點吧,在漢朝的中葉,儒家的確可以叫做宗教。
但是這種神化時期並沒有持續很久。公元一世紀初,就已經有比較帶有理性主義特色的儒家的人開始佔上風。從此以後,就不再認為孔子是神了,但是他作為"至聖先師"的地位仍然極高。
直到十九世紀末,孔子受天命為王的說法固然又短暫地復活,但是不久以後,隨著**的建立,他的聲望逐漸下降到"至聖先師"以下。在現在,大多數中國人會認為,他本來是一位教師,確實是一位偉大的教師,但是遠遠不是唯一的教師。
此外,孔子在生前就被認為是博學的人。例如,有一個與他同時的人說:"大哉孔子!
博學而無所成名。"(《論語·子罕》)從前面的引證,我們也可以看出,他自認為是繼承古代文化並使之垂之永久的人,與他同時的一些人也這麼認為。他的工作是以述為作,這使得他的學派重新解釋了前代的文化。
他堅持了古代中他認為是最好的東西,又創立了一個有力的傳統,一直傳到最近的時代,這個時代又像孔子本人的時代,中國又面臨巨大而嚴重的經濟、社會變化。最後,他是中國的第一位教師。雖然從歷史上說,他當初不過是普通教師,但是後來有些時代認為他是至聖先師,也許是不無道理的。
2樓:衛星引數吧
在中國文化史上,孔子是絕對的精神領袖。說《論語》是中國文化的聖經、孔子是中國文化的聖人,那一點兒也不算誇張。雖然自近代以來,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形成強勢衝擊,但時移世易,孔子的許多思想包括他的和諧思想,仍然被人們所推崇和弘揚;孔子的《論語》,仍被中外人士普遍視為中國文化「最古最有價值之寶典」。
任何一種思想,倘能經受住歷史長河的淘洗而歷久彌新,都應有其內在的魅力、恆久的價值。孔子的和諧思想在當今社會重現其活力、重放其光輝,就是如此。那麼,孔子和諧思想的特色在**呢?
愚以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崇尚人類自身的和諧,並把這種和諧落實到禮治秩序上;二是崇尚人與自然的和諧,並把這種和諧提升到「天人合一」的高度;三是崇尚「中庸之道」,並把「和」提升為儒學體系的認識論範疇,為中國文化樹立了「致中和」的精神。
人們一般都認為孔子開創的儒學,把重點放在**為人處世等問題上,對自然科學不很重視。且不管這種說法是否準確,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孔子對人的問題確實非常關心,即使是關心物,也以人為出發點。實際上,這正是孔子思想的閃光點,也是孔子思想的顯著特色。
孔子的和諧思想最能說明這個問題。它以「仁」為基本核心、以「禮」為外在實現形式、以「和」為精神風韻,傾注著對人類自身存在與發展等問題的無比關心,飽含著對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無限情懷。
孔子在論「和」的精神、「和」的價值時,繼承了前賢「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相成相濟」的思想,但又有新的發揮和昇華。孔子講「和」,是先講個人心性之「和」,然後再往外推,由己及人,從小到大,漸次推到人際之「和」、家國之「和」、人類之「和」、天人之「和」。孔子講個人之和,非常注重致和的手段,就是修身養性,要求人們「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孔子認為,一個人只有在身修性養之後,才有可能成為與「小人」有別的「君子」,進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境界,做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論語》中講的孝悌忠信,實際上都是在講實現「人和」的條件。《大學》甚至提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由此可見,孔子講「和」,把作為社會細胞的個人的心性之「和」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這是對此前的「和同論」新的發展。這一新的論述,既符合當時中國是一個低水平的農業社會的實際,又切合當時中國人重血緣宗法的文化傳統,因而從根源上為「和」的實現、為社會的和諧穩定找到了一條切實有效的路徑。
孔子還由「人和」講到「政和」,主張「舉直錯諸枉」、「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特別是對舜「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的政治藝術非常推崇。《左傳》昭公二十年有一句話最能表達孔子的「政和」理念:「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孔子在講人類之「和」時,並不是講一團和氣,掩蓋矛盾,而是講原則、講禮制的。在孔子及孔門**看來,「和」是人生的追求、人類的目標,但「和」的實現,要「以禮節之」。也就是說,制禮,守禮,是「致中和」的條件,只有「克己復禮」,才能「天下歸仁」。
否則,和稀泥,作鄉愿,不講原則,放棄鬥爭,那就成了小人之「和」,是不道德的。孔子認為,這種拉幫結派、黨同伐異的小人之「和」的實質是「同」而不是「和」,有道君子對這種形「和」實「同」的現象應堅決反對。他明確地說:
「鄉愿,德之賊也。」另一方面,孔子認為,制禮、守禮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人與人之間「和」的狀態,達到「和」的境界。所以,他說:
「禮之用,和為貴。」由此可見,在孔子的和諧思想中,「禮」與「和」是相輔相成、相互為用的。
孔子講「和」,最突出的貢獻在於他把人類社會與人類生活所依託的宇宙結合起來、貫穿起來,當成一個整體來看待,追求一種「天人合一」的高尚境界。孔子自稱不語怪力亂神,因而對於代表自然界的「天」,他的態度非常鮮明,也非常嚴肅,沒有一點兒神祕主義的氣息。他說: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認為,孕育四時和萬物的「天」雖然高大得很,人類不可違逆,違逆就是失「和」;但它的規律可以認識,可以利用,人類可以效法「天」,也只能效法「天」。
在孔子看來,堯就是法天的典範,「唯天為大,唯堯則之。」
因為「天」大,「天」的規律不可違逆,所以在「天」的面前顯得非常渺小的人類就應該懷著敬畏之心,即「畏天命」。孔子認為,人類如果不能敬畏自然,甚至破壞自然規律,就會得罪自然,最終受到自然的懲罰,到這時候,即使後悔也是沒有用的,「獲罪於天,無所禱也」。人類與「天」相處的唯一出路,就是在敬畏自然的基礎上,去探索與認識自然的規律,掌握自然的規律,利用自然的規律為人類自身謀福祉。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看,孔子的這一思想是很有見地的,也是符合實際的。正因為天大地大,所以孔子對自然一方面是敬畏,另一方面又如赤子一般,對大自然非常熱愛、非常依戀,把人與自然界視為一個整體。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關心生命,提倡保護動物,反對人類竭澤而漁式地向自然界索取。
孔子本人在釣魚時就只用一個魚鉤的釣竿,而不用大魚網;打獵時,只射飛鳥,不射在巢中歇宿之鳥。這樣,與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的動物就可以繁衍生息,不致絕滅;人類與自然界的平衡就可以永久保持,不致破壞。孔子這種「釣而不綱,弋不射宿」的行為和主張,是今天環保主義者的一個絕好樣板。
正因為孔子把人類和自然視為一個整體,追求天人之間的和諧,所以他還主張人類要向自然學習,充分地認識自然,從中瞭解自然界的生命意義,正確處理好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
出於對天人和諧的追求,出於對自然資源的愛護,孔子反對奢侈浪費,倡行節儉的生活方式。他說:「奢則不孫,儉則固。
與其不孫也,寧固。」生活豪奢,就可能違和;日子節儉,又顯得寒酸。但孔子寧肯寒酸,也不羨慕那違和的豪奢。
他甚至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孔子講「和」,還有一點也是很重要的,就是子思在《中庸》中追述的中庸之道。它由孔子發其端,而由子思總其成,後來成為一種深深影響中國人思維方式的認識論。孔子說: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後來,子思「推本堯舜以來相傳之意,質以平日所聞父師之言」,對孔子的中庸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揮。
其最經典的語句就是「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從而把孔子的中庸思想生成為「中庸之道」,生成為一種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認知方法。
「中庸之道」為什麼這麼重要呢?孔子的理由是:「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在孔子看來,行中庸之道,形易實難,非智、仁、勇俱全不可及,而人的弱點恰在於慾障難除,血氣易偏,因而「處中道」、「致中和」、「行中庸」就值得時時念之,日日行之,終身求之。
由此觀之,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和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狀態,一種境界,一種政治智慧,一種人文關懷,一種道德訴求,一種理想境界。今天,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程序中,孔子的和諧思想確實值得我們挖掘、借鑑和弘揚。
3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三千,賢**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周遊列國14年。孔子還是一位古文獻整理家,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孔子支援旨在提高人民生活、減輕人民負擔的經濟改革,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經濟觀點如:使民足食,富而後教,薄斂厚施,節用愛人等等,都超出了他的前輩,在客觀上反映了民眾的某些要求,其經濟思想的主要方面對歷代經濟改革家和思想家的經濟政策的制定,以及世人經濟觀念的形成具有深遠的影響。
中國文化史的魏晉隋唐,總結先秦 秦漢 魏晉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時期文化特點
夏 商 周 西周 東周 春秋 戰國 秦 西漢 新朝 玄漢 東漢 三國時期 魏 蜀 吳 晉 西晉 東晉 南北朝 南朝 宋 齊 樑 陳 北朝 北魏 東魏 西魏 北齊 北周 隋 唐 五代 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 後周 十國 前蜀 後蜀 吳 南唐 吳越 閩 楚 南漢 南平 荊南 北漢 宋 北宋 南宋 遼 西...
說說為什麼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
因為圓明園,號稱萬園之園,是清代的大型皇家園林,裡面有無數的奇珍異寶,珍禽異獸,還有各種凝聚了無數能工巧匠的建築,可以說是中國園林的集大成者,卻被英法聯軍毀於一旦,再也無法復原,損失不可估量。據說是仿照古代印度橋薩羅國都城的佈局建造的,城內共有殿宇 房舍326間。康熙以來,每當皇帝 皇太后壽誕,王公...
曾侯乙編鐘在科技史和文化史上的價值及其現代意義
一.編鐘是世界 史上的奇蹟 曾侯乙編鐘是我國目前出土數量最多 重量最重 音律最全 氣勢最巨集偉的一套編鐘,堪稱 編鐘王 凡有機會耳聞目睹過的人,無不為此千古絕響驚歎叫絕,讚譽它不愧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之瑰寶,世界 史之奇蹟。在曾侯乙編鐘上,刻有關於記事 標音 律名關係的錯金銘文2828字,加上鍾架筍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