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氣壓帶:
1、2個極地高壓帶:
分佈在北極和南極極區,使空氣受冷收縮、積聚,而高空氣流輻合,質量增多,在低空形成的高壓帶。冬季強度增大,範圍擴充套件;夏季勢力減弱,範圍收縮。
2、2個副極地低壓帶:
分佈在南、北緯60°及其兩側,各約五度。由於來自副熱帶高氣壓帶的熱空氣向北移動與來自極地高氣壓帶的冷空氣南下(北半球)兩者相遇熱空氣被迫抬升地面形成低壓而形成的。
3、2個副熱帶高壓帶:
分佈在南、北緯20~30°的強大高壓帶,是自低緯高空向極流動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發生質量輻合形成。它隨季節南、北移動達幾十緯度,活動範圍約佔地球的一半,是對大氣環流影響最大的氣壓帶。
4、1個赤道低壓帶:
分佈在赤道附近。由於終年高溫,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到高空向兩側外流,引起氣柱質量減少,低空形成低壓帶。全球七個緯向氣壓帶排列規則,而且高、低壓帶交錯分佈。
風帶:1、2個極地東風帶:向低緯度源源不斷地輸送乾冷空氣。
2、2個西風帶:溫暖溼潤、含水汽多。
3、2個信風帶:乾熱、穩定、風力強勁、方向不變。
2樓:濮陽千山平定
首先要求的是能記住七壓六風帶,然後能夠通過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推匯出其運動規律,然後就是結合世界地圖,完善氣壓六風帶與各個地形緯度之間的匹配,這是基礎知識點。最主要的七壓六風帶的考點還是兩個:一是季風(南亞季風最顯著);二是七壓六風帶與氣候形成之間的關係。
一般不會單獨考七壓六風帶,而是結合氣候的形成與季節性的變換來考的,通過七壓六風帶對氣候的影響來說明的。多看書和地圖才是王道。
3樓:
南北是對稱的
1、赤道低氣壓帶
低氣壓(熱力原因)
天氣特徵 高溫多雨。
2、極低高氣壓帶
高氣壓(熱力原因)。
天氣特徵 幹(燥)嚴寒
3、副熱帶高氣壓帶
高氣壓(動力原因)
天氣特徵 高溫乾燥
4、副極地低氣壓帶
低氣壓(動力原因)
天氣特徵 寒冷溼潤
1、信風帶(北半球——東北信風帶 南半球——東南信風帶)形成原因:氣流由較高緯副熱帶高氣壓帶流向低緯赤道低氣壓帶氣候特徵 高溫乾燥
2、盛行西風帶(北半球——西南風 南半球——西北風)氣流由較低緯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較高緯副極地低氣壓帶氣候特徵 溼潤溫和
3、極地東風帶(北半球——東北風 南半球——東南風)形成原因 氣流由極低東風帶吹向低緯副極地低氣壓帶氣候特徵 嚴寒乾燥
我在預習必修一,第二章的七個氣壓帶和那六個風帶的成因和性質,哪位大神指點一下,用簡單的語言
4樓:半山樹
熱力原因形成的氣壓帶包括赤道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動力原因形成的氣壓帶是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
高氣壓帶少雨,低氣壓帶多雨
信風帶和極地東風帶少雨,西風帶多雨
高中地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信風帶形成的原因?
5樓:寶秀榮伏卿
1、赤道低氣壓帶
分佈位置:位於赤道附近
形成原因:赤道附近太陽高度角大,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多,氣溫較高,氣流強烈對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熱力原因)。
天氣特徵: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之下,氣流上升過程中降溫冷卻,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雲致雨,高溫多雨。
2、極低高氣壓帶
分佈位置:位於極低(90ºn/90ºs)附近
形成原因:極低地區,太陽高度角小,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少,氣溫較低。氣體遇冷收縮下沉,地面形成高氣壓(熱力原因)。
天氣特徵:受極地高氣壓帶控制之下,氣流下沉增溫,大氣中的水汽不能凝結,幹(燥)嚴寒
3、副熱帶高氣壓帶
分佈位置:位於30ºn/30ºs附近
形成原因:赤道地區上升氣流,源源不斷流向高緯,受地轉偏向力作用,在30ºn/30ºs附近堆積下沉,地面形成高氣壓(動力原因)
天氣特徵: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氣流下沉增溫,高溫乾燥
4、副極地低氣壓帶
分佈位置:位於60ºn/60ºs附近
形成原因:從極地吹來的冷而重的東風與從副熱帶高氣壓地區吹來的暖而輕的盛行西風在60ºn/60ºs附近相遇,暖而輕的氣流被迫抬升,地面形成低氣壓(動力原因)
天氣特徵:寒冷溼潤
二、六個風帶
1、信風帶(北半球——東北信風帶;南半球——東南信風帶)
形成原因:氣流由較高緯(副熱帶高氣壓帶)流向低緯(赤道低氣壓帶),氣流逐漸升溫,難以凝結致雨
氣候特徵:高溫乾燥
2、盛行西風帶(北半球——西南風;南半球——西北風)
形成原因:氣流由較低緯(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較高緯(副極地低氣壓帶),逐漸降溫,冷卻致雨
氣候特徵:溼潤溫和
3、極地東風帶(北半球——東北風;南半球——東南風)
形成原因:氣流由極低東風帶吹向低緯(副極地低氣壓帶),難以致雨
氣候特徵:嚴寒乾燥
6樓:潮倫惲娟
noitlr回答正解!如果有高中地理教材,課本中解說比較詳細,不過理解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全球共有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
7樓:詩聖木椅
正確全球有1個赤道低壓帶;各2個副熱帶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和極地高壓帶,共7個氣內壓帶;2個信風容帶;2個西風帶和2個極地東風帶。
點評:本題解題的關鍵是能結合緯度位置、三圈環流掌握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佈。
跪求地理必修一第二節氣壓帶和風帶的詳細筆記。來老師或學霸!!!別弄複製的知識框架糊弄我! 100
8樓:匿名使用者
全球的氣壓帶風帶
1、定義:具有全球性的有規律的大氣運動 。
2、作用:調整全球的水熱分佈,是各地天氣和氣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3、影響因素:高低緯受熱不均、地轉偏向力。
4、在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轉的條件下,大氣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共七個氣壓帶、六個風帶。具體圖示如下:(春、秋分日時)
5、氣壓帶、風帶位置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發生季節變化。就北半球而言,各氣壓帶、風帶位置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成因型別
赤道低氣壓帶 赤道附近,南北緯5°之間 接受太陽輻射最多,近地面空氣受熱膨脹上升,空氣減少,氣壓降低 熱力原因
副熱帶高氣壓帶 副熱帶地區,南北緯30°附近 赤道上空氣流流向高緯,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偏轉成西風,在副熱帶上空集聚下沉,近地面氣壓升高 動力原因
副極地低氣壓帶 副極地地區,南北緯60°附近 極地東風與盛行西風在副極地地區相遇,盛行西風主動爬升,近地面氣壓降低 動力原因
極地高氣壓帶 南北緯90°附近 接受太陽輻射最少,終年寒冷,空氣下沉,氣壓升高 熱力原因
風帶的形成:
極地東風帶 由極地高氣壓帶向南(北)流出的寒冷氣流,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漸右(左)偏成東北(南)風
中緯西風帶 近地面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向北(南)流出的一支,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漸向右(左)偏轉成西南(北)風,稱為盛行西風帶
低緯信風帶 由於氣壓差的存在,近地面氣流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向南(北)流動,向南(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氣壓帶,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南)風逐漸向右(左)偏轉成東北(南)風
(1)從氣壓帶來看,全球七個氣壓帶是高低相間分佈的,且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佈。
(2)風帶的分佈是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佈的,即南北半球的信風帶、西風帶和極地東風帶。
(3)各氣壓帶的高低性質主要取決於各氣壓帶氣流在垂直方向上的運動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氣流的區域,必定為高氣壓帶,而盛行上升氣流的地區,則為低氣壓帶。
(4)低緯環流和高緯環流是熱力環流,中緯環流是動力環流。
(5)風帶中風向的確定:根據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對風向的影響,風總是由高壓區流向低壓區,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9樓:黑子哲也y瑩
我前幾天剛學的,望採納。
全球有7個氣壓帶和6個風帶,理解它們的形成和分佈規律,可通過三圈環流來說明。理解三圈環流有兩個基礎,一是大氣熱力環流,一是風的形成及風向的轉變。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氣壓梯度力,近地面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轉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標準」關注的是地球表面的氣壓帶、風帶的形成。三圈環流是假設地球表面均勻情況下的理想模式,實際上氣壓帶和風帶在近地面的分佈是不連續的,並形成一個個氣壓中心。在三圈環流的基礎上,還應瞭解海平面氣壓和風的實際情況,以使理論聯絡實際。
氣壓帶、風帶在一年內還隨季節作週期性移動,其根本原因是太陽直射點的迴歸運動。模式圖展示的是全球氣壓帶和風帶分佈的平均狀況,以此狀況為參照,氣壓帶和風帶大致是(北半球)夏季北移、(北半球)冬季南移。或者歸納規律為:
氣壓帶和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移動。以氣壓帶、風帶的分佈及移動為基礎,疊加海陸位置和下墊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複雜多樣的氣候。「標準」不要求系統講述氣候型別的成因,而是通過舉例的形式,具體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分佈及其移動規律對氣候的影響;通過案例分析的形式讓學生理解氣候的形成實際上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10樓:麵包俠
五個月前,我會幫助你
初一地理知識點,初一地理有哪些知識點?
初一物理知識點繁多,建議您去專門的文件頁面檢視。這是是初一物理知識點歸納的 網頁連結 初中地理知識點大全 精選 網頁連結 初一地理知識點歸納 10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 第一章 地球和地球儀 1 形狀 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2 大小 半徑 6371千米 極半徑 6357千米 赤道周...
初一地理知識
1.降水根據其不同的物理特徵可分為液態降水和固態降水。液態降水有毛毛雨 雨 雷陣雨 凍雨 陣雨等,固態降水有雪 雹 霰等,還有液態固態混合型降水 如雨夾雪等。2.年溫差 全年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之間的差值 3.由於氣候帶 年均溫度 降水量 地形 土質等外因的影響,還有民俗 民風內因的影響是導致各色建築...
急需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要一細再細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 天體系統的級別 總星系 銀河系 河外星系 太陽系 地月系 2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 穩定的太陽光照條件 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 因為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 平均氣溫為15度 因為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地球能吸引大氣形成大氣層 氮 氧為主 形成並存在液態水 3 太陽活動對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