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浪花舞船
「今天的事情今天必須做完」可以用成語 「只爭朝夕」來表達。
1、讀音:zhǐ zhēng zhāo xī2、解釋:比喻抓緊時間,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
3、出處:明徐復祚《投梭記·卻說》:「今朝寵命來首錫,掌樞衡只爭旦夕」(意思是:現在努力爭得皇帝寵信,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宰相權力。時間短暫,要抓緊時間,不懈奮鬥。)
4、用法:作謂語、定語、分句;指抓緊時間。
擴充套件資料:
反義詞:曠日持久
1、讀音:kuàng rì chí jiǔ2、解釋:曠:拖延得太久,荒廢、耽擱。指耗費時日。
3、出處:《三國志.卷六五.吳書.華核傳》:「曠日持久,則軍糧必乏」(軍糧:軍隊的餉糧。意思是:拖延得太久,勢必會引起軍隊的餉糧匱乏。)
4、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朝乾夕惕
1、讀音:zhāo qián xī tì
2、解釋: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3、出處:《周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意思是:(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應該整日自強不息 ,夜晚小心謹慎就好像如臨危境,不能稍懈 ,(這樣)就沒有災難了。)
4、用法:聯合式;作謂語;指終日勤奮,不敢鬆懈。
2樓:小俊七七
如果是直譯的話,只有「今日事今日畢」這一短句符合,如果是相近意思的話,則可以用「只爭朝夕」這一成語來表示「今天的事情今天必須做完」這一句子意思。
「只爭朝夕」是「比喻抓緊時間,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的意思,該成語出自***的《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原文為: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意思是「天下的事情,從來都是那樣急切;日月輪迴,光陰緊迫。一萬年時間太久了,只需爭取朝朝暮暮的時間」。
擴充套件資料
關於珍惜時間的名言
1、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蕭繹
2、只要我們能善用時間,就永遠不愁時間不夠用。 ——德國詩人歌德
3、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 ——歌德
4、人生太短,要乾的事太多,我要爭分奪秒。——愛迪生
5、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莎士比亞
6、每一點滴的進展都是緩慢而艱鉅的,一個人一次只能著手解決一項有限的目標。 ——貝費裡奇
7、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的。——魯迅
3樓:就就早
可以用只爭朝夕,今日事今日畢雖然很貼近今天的事情今天必須做完的意思,但要注意的是今日事今日畢不是成語,是詩句。而只爭朝夕作為成語是符合今日事今日畢的意思的。
1、只爭朝夕的解釋: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時間短暫。比喻抓緊時間,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
2、出處:「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翻譯:日月輪迴,光陰緊迫。要等一萬年後才等來勝利,實在是太久,要抓緊時間,力求主動,只爭朝夕。
)3、近義詞:分秒必爭、爭分奪秒、朝乾夕惕。
4、反義詞:虛度年華、蹉跎歲月、空耗時日。
5、用法:作謂語、定語、分句;指抓緊時間。
4樓:尚香五福
只爭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時間短暫.比喻抓緊時間,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
古人有句話說:"今日事今日畢."也就說今天的事情必須今天完成,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推到明天.但好象不是成語.
必須要做的事 用一個成語怎麼說
5樓:blackpink_羅捷
機不可失、大勢所趨、事不宜遲、趁熱打鐵、勢在必行。
6樓:回答問題專業
勢在必行.
這個就夠了 非得讓補充
事不宜遲 迫在眉睫 亟不可待 勢在必行 大勢所趨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刻不容緩
7樓:開心木鴿
亟不可待
刻不容緩
事不宜遲
迫在眉睫
勢在必行
大勢所趨
機失,時不再來。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做一件事情就必須把它做完」 該用什麼詞語來形容?
8樓:若初夏不相遇
一氣呵成 、一鼓作氣 、勢如破竹、 一揮而就、 趁熱打鐵 、事不宜遲。
1、一氣呵成
【拼音】: yī qì hē chéng
【解釋】:一口氣做成。形容文章結構緊湊,文氣連貫。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緊湊,迅速不間斷地完成。
【出處】: 明·胡應麟《詩藪·近體中》:「若『風急天高』,則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實一意貫串,一氣呵成。」
【造句】: 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過數言,即抹去賓白而止閱填詞,亦皆一氣呵成,無有斷續。
2、一鼓作氣
【拼音】: yī gǔ zuò qì
【解釋】: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幹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出處】: 《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造句】: 初聽這話,還是一鼓作氣的。
3、 勢如破竹
【拼音】: shì rú pò zhú
【解釋】: 勢:氣勢,威力。形勢就象劈竹子,頭上幾節破開以後,下面各節順著刀勢就分開了。比喻節節勝利,毫無阻礙。
【出處】: 《晉書·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
【造句】: 關勝等眾,乘勢長驅,勢如破竹,又克大谷縣。
4、一揮而就
【拼音】: yī huī ér jiù
【解釋】: 揮:揮筆;就:成功。一動筆就寫成了。形容寫字、寫文章、畫畫快。
【出處】: 宋·孫覿《鴻慶居士文集·翰林莫公內外製序》第三十卷:「一昔召公獨草六制,宰相吳敏因是以危公,公解衣據案,一揮而就。」
【造句】: 度尚令邯鄲淳作文鐫碑以記其事。時邯鄲淳年方十三歲,文不加點,一揮而就,立石墓側,時人奇之。
5、趁熱打鐵
【拼音】: chèn rè dǎ tiě
【解釋】: 鐵要趁燒紅的時候打。比喻要抓緊有利的時機和條件去做。
【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34章:「是的,我們要趁熱打鐵,一舉攻破南陽。」
【造句】: 要幹就趁熱打鐵,明天就開大會。
6、 事不宜遲
【拼音】: shì bù yí chí
【解釋】: 宜:可以,應該。事情要抓緊時機快做,不宜拖延。
【出處】: 元·賈仲名《蕭淑蘭》第四折:「事不宜遲,收拾了便令媒人速去。」
【造句】: 好計!我和你便去,事不宜遲。
「必須要做的事」用一個成語怎麼形容?
9樓:匿名使用者
勢在必行
1拼音 shì zài bì xíng
2,成語釋義 不能躲開或迴避;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必須採取行動。
3,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光景是辦不到的,卻是保證全加倍一說,勢在必行。」
4,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必然的
5,近義詞 雷厲風行
6,反義詞 拖泥帶水
7,例句 改革開放,勢在必行。
關幹今天事今天做的名言警句還有,今天事情今天做的格言
那你就吃點吧 bai從前,有一老光du棍,他每到人家zhi好吃飯的時候就到dao鄰居內家,想蹭頓容飯。開始鄰居處於禮貌說 吃點吧?他就說 吃點就吃點吧。這樣就蹭了一頓。常來鄰居吃飯就不說客套話了,他就自己說 你們猜我吃飯了沒有?鄰居說 你吃了。他就說 你猜錯了,我沒吃。鄰居只好苦笑的說 那你就吃點吧...
今天,我做了一件傻事情,今天我為了等我喜歡的人等了小時,下雨了,幫他送傘,結果人沒有等到。打他
你都知道是傻事了 如果還要幹,就是執迷不悟 如果執迷不悟 神仙也幫不到你 心是你的,我們也只能說其表 只能說一句,隨緣而安吧,如果你緊緊抓住的可能不是幸福,不去隨他去吧緣到自然成 只能說你不是他的菜!這樣的行動都感動不了他真沒必要下去了!祝你生活愉快!當然累了,你不要以為你付出了,別人就一定會需要,...
歷史上的今天都發生了哪些事情,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
小哥哥帶你領略每個歷史上的今天 貌似有個桌面軟體就是做這種事情的,歷史上的今天 你去搜 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 小哥哥帶你領略每個歷史上的今天 庫爾特 瓦爾德海姆,著名外交家,聯合國第四任祕書長 1972 1982 奧地利外長 1986 1992 6月14日,因突發心臟病,醫治無效,在奧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