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業取得的成就我國農業的發展成就表現在哪些方面

2021-03-06 01:30:16 字數 5062 閱讀 2258

1樓:e拍

1、在品種培育方面,挖掘出一批優異種質資源及基因,基本完成了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的基因圖譜繪製和測序工作,以及豬、牛、羊等動物的基因組測序,建立了中國荷斯坦牛分子育種技術體系。

2、在技術研發方面,黃淮海平原中低產地區綜合治理、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3、動植物疫情防控和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研究取得重要進展,重大動植物疫病監測預警技術體系趨於完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研發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4、在科技進步作用下,40年來我國糧食畝產從2023年的135公斤提高到2023年的367公斤,糧食總產量由2023年的3億噸連續邁上4億噸、5億噸、6億噸臺階,肉類總產量連續20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農業的生產結構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但數千年來一直以種植業為主。由於人口多,耕地面積相對較少,糧食生產尤佔主要地位。

在傳統觀念中,種植五穀,幾乎就是農業生產的同義語。50年代以後,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等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增長,但它們在農業總產值構成中的比重,總的變化不大。

2023年以後由於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並確定了「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農村經濟從較為單一的經營向多種經營的商品經濟轉化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等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增長,情況才開始出現引人注目的變化。

農業生產結構的形成與變更受多種因素制約,主要有:自然條件;歷史形成的生產習慣和居民生活習慣;生產力的狀況;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

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特別是農業發展的長遠方針與農業政策,都往往要求適當調整農業生產結構,但是,這些要求都只是影響著農業生產結構的變更。

農業生產結構的重大改變,主要取決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發展水平,它使人類有可能改造自然條件來改善動物和植物的生長條件,或者改造動物和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去適應自然條件。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農業作為世界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農業的發展作出

了積極貢獻,其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農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實現了供求的基本平衡,豐年有餘。去年全國糧

食總產達到4.62億噸,比2023年增長51.6%,年均增長2.3%,相

當於 同期人口增長速度的2倍,而近年來中國人均佔有糧食已達400公斤;在

糧食儲備 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大為提高的情況下,其它農產品

產量也均有較 大幅度增長,扭轉了主要農產品長期短缺的局面,實現了主要農產

品的供求基本平衡 ,部分農產品相對過剩,出現了買方市場;目前,我國人均每

天攝入的熱量為270 0大卡,蛋白質和脂肪分別為70克和50克以上,達到

世界平均水平。

二是農民生活得到顯著改善,正在向小康目標邁進。去年全國農民人均收入達

到 2253元,扣除物價變動因素,實際比2023年增長3.3倍;農業貧困

人口由 2023年的8000萬人減少到目前的3000萬人,佔農村總人口的

比重下降到 了3%左右;農民的吃、穿、住、用、行等各方面生活條件得到顯著

改善,前年農民 恩格爾係數已達52.56%。

三是我國農業的基礎條件和支撐體系得到極大改善和提高。去年全國有效灌溉

面 積已達5385萬公頃,佔播種面積的50%,化肥施用量為4146萬噸,

比19 78年增加5倍,農村用電量達到2421億千瓦小時;大力實行科教興

農,制定《 農業科技發展綱要》,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

力,加強農業科 技推廣力度,搞好種子工程、豐收計劃等農業科技推廣

工作。此外,我國是擁有8億多農村人口的農業大國,又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國家,

人 均耕地0.1公頃,農戶平均經營規模為0.41公頃,耕地目前的複種指數

已達1 60%,每公頃糧食產量達4.3噸,養活著世界上最大的人口群體,為

世界農業的 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從解放初期到現在中國農業農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現在農民其實很多都是機械化或者說大規模的種植了,從各方面來講,中國農民已經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國農業的發展成就表現在哪些方面

4樓:司馬鑄劍

我國農業

取得的成就

我國農業作為世界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農業的發展作出

了積極貢獻,其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農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實現了供求的基本平衡,豐年有餘。去年全國糧

食總產達到4.62億噸,比2023年增長51.6%,年均增長2.3%,相

當於 同期人口增長速度的2倍,而近年來中國人均佔有糧食已達400公斤;在

糧食儲備 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大為提高的情況下,其它農產品

產量也均有較 大幅度增長,扭轉了主要農產品長期短缺的局面,實現了主要農產

品的供求基本平衡 ,部分農產品相對過剩,出現了買方市場;目前,我國人均每

天攝入的熱量為270 0大卡,蛋白質和脂肪分別為70克和50克以上,達到

世界平均水平。

二是農民生活得到顯著改善,正在向小康目標邁進。去年全國農民人均收入達

到 2253元,扣除物價變動因素,實際比2023年增長3.3倍;農業貧困

人口由 2023年的8000萬人減少到目前的3000萬人,佔農村總人口的

比重下降到 了3%左右;農民的吃、穿、住、用、行等各方面生活條件得到顯著

改善,前年農民 恩格爾係數已達52.56%。

三是我國農業的基礎條件和支撐體系得到極大改善和提高。去年全國有效灌溉

面 積已達5385萬公頃,佔播種面積的50%,化肥施用量為4146萬噸,

比19 78年增加5倍,農村用電量達到2421億千瓦小時;大力實行科教興

農,制定《 農業科技發展綱要》,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

力,加強農業科 技推廣力度,搞好種子工程、豐收計劃等農業科技推廣

工作。此外,我國是擁有8億多農村人口的農業大國,又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國家,

人 均耕地0.1公頃,農戶平均經營規模為0.41公頃,耕地目前的複種指數

已達1 60%,每公頃糧食產量達4.3噸,養活著世界上最大的人口群體,為

世界農業的 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5樓:devil小豬蹄子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農業生產發展較快.目前,中國的穀物、肉類、籽棉、油菜籽、茶葉、水果等農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1位;穀物人均佔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佔有量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中國農業生產的地區分佈趨於合理.在農業生產水平比較高的東部地區,建設了大量的高產穩產農田;在農業生產水平比較低的地區,培育了新的農業基地.為適應對外開放的需要,還建立了許多以出口創匯為主的農產品基地.隨著城市化的加速推進,傳統農業得以改造升級,城郊農業也蓬勃發展起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農田灌溉和農業機械化逐步普及,使中國農業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農業高科技手段廣泛應用於農產品育種,不但增加了農產品產量,還改善了農產品品質.同時,儲存、保鮮技術的運用,也延長了農產品的儲存時間,改變了農產品的消費格局.

故答案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農業生產發展較快.目前,中國的穀物、肉類、籽棉、油菜籽、茶葉、水果等農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1位;穀物人均佔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佔有量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中國農業生產的地區分佈趨於合理.在農業生產水平比較高的東部地區,建設了大量的高產穩產農田;在農業生產水平比較低的地區,培育了新的農業基地.為適應對外開放的需要,還建立了許多以出口創匯為主的農產品基地.隨著城市化的加速推進,傳統農業得以改造升級,城郊農業也蓬勃發展起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農田灌溉和農業機械化逐步普及,使中國農業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農業高科技手段廣泛應用於農產品育種,不但增加了農產品產量,還改善了農產品品質.同時,儲存、保鮮技術的運用,也延長了農產品的儲存時間,改變了農產品的消費格局.

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了哪些農業成就

6樓:雞飛蛋打半兵衛

農業方面:到2023年底,土改基本完成!到1958nian10月底,全國74萬多個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組成2.6萬多個人民公社,參加公社的農戶有1.2億戶,佔全國總農戶的99%以上,全國農村基本上實現了人民公社化。

但他是嚴重挫傷農民的積極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是我國農業又一次大發展,而今,農業稅的免除更是為和諧農村的建設邁出了堅實的一部

農業技術 早在2023年,廣東省的農民育種專家就培育出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矮稈秈良種。此後,隨著一系列矮稈品種的育成和推廣,2023年,我國南方稻區基本上實現秈稻矮稈化,每畝產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 90年代,我國農業科技人員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分離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進一步研製出只採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

在全國大面積的試種中,表現出高產、優質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頃產量可達11250公斤。 (10) 2023年11月,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山東大學生物系聯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麥矮病毒的轉基因小麥品種。 (11) 2023年7月,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黃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經過多年攻關,成功地將抗除草劑基因轉入水稻,並應用於雜交水稻。

(12) 2023年10月,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中心郭三堆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個雙價抗蟲棉。 (13) 2023年9月,浙江農業大學核農所教授高明尉等帶領課題組利用農桿菌介導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轉基因抗螟蟲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國在鐳射育種、輻射誘變育種、太空育種等先進技術領域也取得了很大成績。

我國在農業方面取得的哪些成就?

7樓:愛國者搗個蛋

1、在品種培育方面,挖掘出一批優異種質資源及基因,基本完成了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的基因圖譜繪製和測序工作,以及豬、牛、羊等動物的基因組測序,建立了中國荷斯坦牛分子育種技術體系。

2、在技術研發方面,黃淮海平原中低產地區綜合治理、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3、動植物疫情防控和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研究取得重要進展,重大動植物疫病監測預警技術體系趨於完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研發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4、在科技進步作用下,40年來我國糧食畝產從2023年的135公斤提高到2023年的367公斤,糧食總產量由2023年的3億噸連續邁上4億噸、5億噸、6億噸臺階,肉類總產量連續20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我國農業的發展成就表現在哪些方面

我國農業 取得的成就 我國農業作為世界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農業的發展作出 了積極貢獻,其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農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實現了供求的基本平衡,豐年有餘。去年全國糧 食總產達到4 62億噸,比1978年增長51 6 年均增長2 3 相 當於 同期人口增長速度的2倍,而近年來...

我國農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簡述我國《農業法》的基本原則正確答案

一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各地應結合區域自然條件 經濟條件和作物種類,採取適宜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方案,研究開發和試驗確定適用的保護性耕作機具,促進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推廣應用。要從成熟技術入手,先易後難,逐步推開。要採取當地農民可接受的方式,加大試驗示範,宣傳農民 培訓農民 帶動農民,調動農民應用保護性耕作...

我國的農業生產基地有哪些,我國的農業生產基地有哪些

我國的農業生來產基地主要是九大商品糧自基地 bai有東三省的三du江平原 鬆嫩平原 四zhi川盆地的成都dao平原 珠江三角洲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另外有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的綠洲都是我國的糧食生產基地。河南安徽江蘇等省是我國的糧食大省。東北三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