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在古代又被稱為什麼

2021-03-06 18:20:37 字數 1307 閱讀 2071

1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別人總結的,我給轉述下就行了。按朝代先後。

越城(又名范蠡城)、金陵、秣陵、建業、建鄴、建康、白下、升州、江寧、集慶、應天。

明成祖時國都北遷,應天府改稱南京。太平天國稱之為天京、清朝稱為江寧,辛亥革命以後再改稱南京至今。

2樓:匿名使用者

南京歷史地名沿革簡況

今南京地區的行政設定應以戰國時期楚國所設的金陵邑為最早。從此「金陵」就成為古代南京地區的通用名稱。在這以前,春秋時吳國和越國先後在今南京市區所築的冶城和越城,還不能視作行政設定。

此外,春秋時吳國又曾在今南京郊縣六合與高淳境內分別設有棠邑與瀨渚邑,亦是當時縣一級的行政設定。

秦代在金陵故地設有秣陵、丹陽與江乘三縣,其縣治分別在今江寧縣秣陵關、江寧縣小丹陽與今棲霞山附近,均屬郡管轄,堂邑縣則屬東海郡管轄。兩漢時上述四縣仍然保留,另加設湖熟縣(縣治在今江寧縣湖熟鎮),其中秣陵、丹陽、江乘、湖熟四縣皆屬揚州刺史部丹陽郡(郡治在今安徽省宣城市)管轄,而堂邑則屬徐州刺史部臨淮郡管轄。

三國時期,孫吳改秣陵為「建業」,意謂將在此「建帝王之大業」,並定為首都,又將揚州刺史駐地與丹陽郡郡治遷來建業。西晉初,改建業為「建鄴」,西晉末又改建鄴為「建康」,故東晉與南朝(宋、齊、樑、陳)之首都均稱建康,同時也是揚州刺史駐地與丹陽郡治所在。故六朝之金陵既可用首都之名——建業與建康,亦可用州治之名——揚州,還可用郡治之名——丹陽,但「建鄴」僅是西晉一代三十餘年之名,西晉時的揚州刺史駐地與丹陽郡治亦在建鄴。

六朝時期金陵地區的郡縣級設定變動較大。孫吳時有建業縣、丹陽縣、湖熟典農都尉、江乘典農都尉;西晉時有建鄴縣(後改稱建康縣)、秣陵縣、江寧縣(先稱臨江縣)、丹陽縣、湖熟縣、江乘縣、堂邑縣;東晉時除保留西晉所設定的各縣外,又加設僑置郡縣,以安置中原地區南遷人士,諸如琅琊、東海、東平、蘭陵、魏、廣川、高陽、堂邑等郡,懷德(後改費縣)、臨沂、陽都、即丘、肥鄉、元城、廣川、北新城、博陸、堂邑等縣;南朝劉宋初,保留建康縣、秣陵縣、丹陽縣、江寧縣、湖熟縣歸丹陽郡管轄,陽都縣、費縣、即丘縣、臨沂縣、江乘縣歸南琅琊郡管轄,其後廢除魏、廣川、高陽、堂邑四僑郡,又廢即丘、費、陽都三僑縣;南齊時無改動;肖樑時設同夏縣,廢湖熟縣,又復置費縣,並改南琅琊郡為琅琊郡,分置丹陽、南丹陽二郡,琅琊郡治在江乘,轄江乘、臨沂、費三縣,丹陽郡治在建康,轄建康、秣陵、同夏三縣,南丹陽郡治在江寧,轄江寧、丹陽二縣;陳時廢南丹陽郡,又廢琅琊郡,新設建興郡,轄江乘、臨沂、同夏、湖熟、建安、烏山六縣,丹陽郡轄建康、秣陵、江寧、丹陽、費五縣。

隋唐時期金陵地區的行政設定變動最大,主要是揚州大都督府自金陵移至江都,金陵被降為一般的州縣,並且屢改州縣的名稱與隸屬關係。當時的通稱以「金陵」最為常用,隋代常稱「蔣州」,唐代常稱「白下」、「上元」、「江寧」、「

貂熊又被稱為飛熊。是因為什麼,貂熊又被稱為飛熊。是因為什麼水能資源主要分佈在我國哪一區域

因為它可以利用空氣浮力,在空中,由高處向低處滑翔。貂熊bai為寒溫帶動物,除繁殖 du期外,多單獨zhi 活動,活動範dao圍廣,溪流 河谷 林帶版以上的凍土權及裸岩都有它的足跡。無固定巢穴,洞穴多有兩個出口,便於遇險逃遁。屬夜行性動物。貂熊生性機警,行動隱蔽,善游泳 攀爬,可在密林中自由跳竄,故又...

溼地又被稱為什麼,為什麼溼地被稱為「地球之腎」

地球之腎 溼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澤地等帶有靜止或流動水體的成片淺水區,還包括在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溼地與森林 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在世界各地分佈廣泛。溼地生態系統中生存著大量動植物,很多溼地被列為自然保護區。它擁有強大的生態淨化作用,是地球上一種獨特的 多功能的生態系統,在生態平衡中...

蒙古族又被稱為什麼

蒙古族別稱 蒙古人,草原驕子,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是東亞及中亞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及蒙古國。全球蒙古族人口約為一千萬人,其中六百萬人居住在中國大陸境內,其餘的分佈於蒙古國以及俄羅斯。於中國大陸的蒙古族人主要居住於內蒙古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另外東北三省也有大量分佈,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