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說不帶個人感情嗎~幹嘛把人家說成這樣 相聲本來就是娛樂嘛 搞那麼嚴肅幹嘛 平時受得教育這麼多 還至於叫幾個說相聲的再教育一次嗎
2樓:匿名使用者
郭德剛說野相聲出身,基本功不紮實,包袱抖不響,只能靠三俗吸引低品位觀眾,而且此人做人沒人德,上臺沒藝德。
郭德剛兩**寶,一個是靠傳統相聲,這不是本事,傳統相聲的本子網上就有,郭德剛靠撂地起家,沒錢買新本子,而且要多說,只能靠傳統本子,有點飢不擇食的感覺,靠這種貌似傳統吸引一些對相聲無知的觀眾。而他說的《誇住宅》《白事會》比起馬三立父子簡直就是一堆屎,《扒瓦片》和魏文亮的相比也差的不是一點半點。連最基本的《報菜名》都說不好,《豆腐堂會》我聽很多人說過,郭德剛說的是最差的!!!
另一個法寶就是低階庸俗,郭德剛的相聲不是一般的庸俗,而是相當的庸俗,雖然相聲屆的三俗專指郭德剛,但實際上比三俗還俗(叫下流還差不多)。舊社會撂地的相聲藝人只能靠低階庸俗、男女關係吸引觀眾,解放後,侯寶林領導的相聲改革小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昇華了部分傳統相聲。而郭德剛則專揀糟粕(這點候耀文就是混蛋,收這種逆徒,扇自己老爺子耳光),舉例,比如拿男女關係說事,這在主流文藝上是絕對不可以的,連東北二人轉在這方面都不敢越雷池(地攤除外),而郭德剛主要靠這個吸引低品位觀眾。
另外,比如說「砸掛」,這雖然是常規,但一般事可為止,而且一般很少拿輩分說事,更不會拿男女關係說事。而郭某似乎可以稱為「砸掛大師」,除了糟踐于謙(及其他搭檔)本人及其家人外,幾乎不會別的。
小資料:
】砸掛--相聲演員之間彼此戲謔取笑的一種手段。相聲演員生活中相互「砸掛」的事比比皆是。把這種「砸掛」說成是相聲演員之間,用以訓練隨機應變,靈活下掛(組織包袱)和現掛(即興創造笑料)的訓練手段也不為過。
對於「砸掛」應該怎麼用?不該怎麼用?有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範。歸納起來「砸掛」時有這麼幾忌:
一、與自己關係有隔閡者忌。否則容易誤以為故意中傷。
二、對觀眾不易「醒攢兒」(明白、理解)的敏感問題忌。否則容易在觀眾心幕中以假為真,給對方造成傷害。
三、對於在觀眾中也普遍存在的敏感問題忌。否則容易誤以為是指桑罵槐,引起觀眾不滿。
四、對長者忌。對於同場的長輩「砸掛」宜掌握好分寸。避免失尊傷雅。
而郭德剛對以上幾條全部都違反了!!!
3樓:匿名使用者
郭德剛:可以說他是
相聲的再造祖師,他把相聲迴歸劇場就對相聲的崇敬,他說的傳統相聲可以就是說讓人們回憶那些老藝術家們,把那些傳統相聲做更改也可以說是對老藝術家們的崇敬.郭德剛說相聲是讓相聲繼續傳遞下去.
楊儀:他說的相聲都是些新品,請問:沒有傳統相聲的根基他怎麼創造這些新品?
而自從他拍電視之後又說過多少相聲?楊儀說相聲可以說是他出名路上的石子.郭德剛拍的電視都是在片面的宣傳相聲,而楊儀呢?
4樓:匿名使用者
要是論輩分的話,應該是楊議輩分更高一點,因為楊議的父親楊少華是和侯寶林同輩的,所以楊議應該算侯寶林的徒侄,而郭德綱應該是侯寶林的徒孫(侯耀文的徒弟),所以楊議比郭德綱輩分高一份。
說到喜歡就不得不帶入個人感情了,畢竟這是個人喜好的事。如果從個人喜好來說,我是比較喜歡楊議的,早期楊議的作品確實很有新意,《肉爛在鍋裡》的創意很好。如果說對相聲的貢獻,那就是郭德綱的貢獻更大,因為楊議後來不怎麼說相聲了。
沒有聽說兩人之間有什麼矛盾。
5樓:匿名使用者
我喜歡郭德綱,說的不錯,涉獵的行業多,對於專業的知識懂的也多。
楊議就是貫口還行。應該是平輩。
為什麼楊議叫郭德綱少爺
按照相聲界的論資排輩,楊議自小跟著父親楊少華學相聲,並且在家裡排行老五,郭德綱說 雖說都是同行,但楊議比我大一輩,他沒有師承,但是他家裡輩大,因此我應該叫他五嬸,不對是五叔。少爺 則是對年輕人的稱呼,楊議只比郭德綱大不到11歲,面對一個差自己10歲左右的晚輩,楊議覺得叫 少爺 比較合適。楊議,196...
郭德綱與常家的關係好嗎郭德綱和于謙的輩分關係
我認為郭德綱與常家的關係應該比較好。常遠的祖父常寶華是中國著名相聲演員和相聲大師常安聯的兒子。他是張氏家族的第二代。常家是郭德綱在節目中頻繁提及的三個相聲家族之一,而常寶華是三個相聲家族中常家的第二代繼承人。經常關注 歡樂喜劇人 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常遠的小品表演特別關注爺爺的意見。常遠說爺爺對他影響很...
郭德綱的問題 他和別人的矛盾,郭德綱在相聲界到底和誰有矛盾?
有人說 郭德綱你的相聲只顧搞笑了 郭德綱說 哎,先搞笑吧,要是不搞笑就太搞笑了 相聲就是為了逗樂,老祖宗發明這個東西就是為了搞笑,要是為了教育人,那學校都關門。都聽相聲算了,說這些話,做這些事的人就是郭德綱的矛盾。其實說句公道話的話 馮鞏跟老郭應該沒有什麼過節姜昆來說 當年他說過要取締劇場相聲 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