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兒子成長了,本來就和母親漸行漸遠,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對這個世界的抱負,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無法跨越進去的圈子。於是,和家人之間的感情也就漸漸平淡。龍應臺慌了,她不曉得該如何掌握住她與兒子之間的聯絡。
於是,她邀兒子安德烈以通訊方式與她合寫一個專欄,一方面她可以透過書信來了解兒子的想法、內心到底在做什麼打算,以及為人母親最渴求知道的——過的好還是不好?這36封信就是如此產生出來的。龍應臺出生於臺灣上世紀50年代,來自一個漁村。
她的兒子80後,臺灣和德國混血,生活在德國。龍應臺的18歲,1969、2023年,住在人車雜踏、雞鴨爭道,只有一條窄馬路的海邊漁村(當時臺灣也屬「第三世界」)。白衣黑裙,準備考大學,對阿波羅登月、中國文革一知半解,外邊的世界不存在。
安德烈的18歲,踢足球,和朋友酒吧聊天、討論《華氏911》和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正義問題,準備考駕照、去旅遊和學中文。**和美術對龍應臺來說是知識,不屬於內在涵養,自覺有美的貧乏和對生活藝術的笨拙。而安德烈一代人,在舒適、有教養的家庭長大(龍應臺和安父親都是博士),網路使其擁有廣泛的知識,藝術和美的薰陶唾手可得。
如此不同的兩代人進行對話,他們討論的話題涉及面很廣,比如:族群問題和身份認同、政治運動和政治人物、民主自由和個體權利、價值取向和職業規劃、流行文化和藝術鑑賞、生活習慣、個性發展、衰老、死亡以及戀愛問題等等,母子倆都在思考、解剖,貫穿其中的是坦誠和愛。從他們的對話裡,我看到的龍應臺,是一個愛兒子的普通母親,她在認真地瞭解、認識兒子,同時也在努力解釋自己,三年的對話是成功的,母子收穫了巨大的幸福。
在我看來,龍應臺對「中國」和「中國文化」非常熱愛,反**、反**、反強權,追求民主、關心民生,厭惡作秀的政治人物,呼喚公平正義。在給兒子的信裡,她對「貧乏」、「愚昧」的漁村娓娓道來(「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後面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偽裝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雖然艱難卻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她對故土臺灣愛的深沉。在一些話題的討論中,她多次提到大陸見聞,關於將來,說在西安的一家回民飯館裡,16歲的從甘肅山溝小村裡出來的女孩,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個月賺兩百多塊,寄回去養她父母,安德烈說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龍應臺就問:
「安德烈,那16歲的女孩,知道些什麼,不知道些什麼,你能想象嗎?」回想自己,龍應臺說:「18歲的我,不知道高速公路,不知道下水道,沒進過**廳和美術館,不知道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
龍應臺對安德烈說:「我對於享受和物質,帶有幾分懷疑的距離」,爬黃山的時候,她看到挑90斤重的少年挑夫,一邊水泥、一邊食品,早晨4點出門,黃昏爬到山頂,回到家深夜,肩膀被扁擔壓出兩道深溝,一天掙30塊錢。她說:
「安德烈,30塊錢不到3歐元,不夠你買3球冰淇淋,山頂咖啡一杯20元,我不太敢喝,但是不喝,那個大眼的少年是不是更困難呢?」她講黃山少年,我很激動,不知道安德烈是否也動容了。從安德烈的信件中,我看到的是中西之間的差異,教育、意識,很多方面。
比如,他們長於理性思考,而我們重情感抒發,他們會積極參與、干預現實,而我們是旁觀。18歲的安德烈和他朋友討論的內容在我們看來是不用討論的,沒什麼好討論或者討論不出什麼,我們受到的教育是接受,而不是思考,我們不會思考,也不會想去思考。我們依賴長輩、領導,我們相信權威,我們從眾、附庸。
就香港選舉時間表出臺問題,安德烈置疑香港遊行人數的少,在他看來,爭取小小的本該的權利,為什麼不發出聲音呢?龍應臺是呼喚民主的,她在遊行之列。當然,一些問題上,安德烈跟我們一樣顧慮、煩惱。
「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我幾乎確定不太可能有你們的成就,你會失望嗎?」龍應臺說:
「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要你和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我完全贊成龍應臺,但事實上只有少數的人不是被迫謀生。以龍應臺的這一段文字來看,我認為,她衷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
所有的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但為什麼世上還是有這麼多的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壓在孩子的身上呢?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頂尖中的精英,不斷的期許孩子的成就能超越自己,這或許就是變相的施壓吧。
但……就放任著他一事無成、遊手好閒?不!所有的母親都會擔心,會緊張。
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寸,正是母親的為難之處。
2樓:潘良段幹宛菡
對弱勢的同理心與悲憫
國族認同的辯證
親情、跨越代溝
目送簡介
3樓:
《目送》是作bai家龍應臺du繼《孩子你慢慢來》《親zhi愛的安德烈dao》後,龍應臺再推出思考「生
專死大問
屬」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書。
《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朱自清的《背影》與龍應臺的《目送》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樓:匿名使用者
相同:兩部作品的題材選擇都是來自於真實的現實生活,同樣描寫親情,同樣呈現人性的感動。
不同:《背影》講述的是父子兩代的情感,而《目送》牽繫三代:看兒子們的青春,回憶自己的年少;看爹孃的老態,也審視自己即將邁入的老年。
朱自清的《背影》表達出的是純粹個人式的對親情的感性把握,而龍應臺的《目送》在對親情感性續寫的基礎上更多傾注了個體對於生命的一種理性的冷靜審視與思索,這也使得《目送》的主題意蘊更加豐富厚重。
5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點:寫作角度不同
1、背影,是孩子看父親逐漸衰老的背影,是父子情深的表現。
2、目送,是父母目送孩子的背影,看他們成長的背影,是不捨但又因孩子的成長而欣慰。
相同點:寫的都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情。
《背影》是一篇回憶性散文,沒有華麗的詞藻,只用了最樸實,平常的語言。敘述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去讀書,父親送他到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從平凡的事件中,呈現出父親深切的關懷和愛護。
構成《目送》濃墨重彩的華章的部分,也就是寫自己父母的那些篇章,首先體現的是個「慈」字,父母,是長輩,但是地球人都明白老人即孩子的道理,過了一定年齡的父母,就是孩子,就是晚輩,就是兒女們懷裡濃濃的「慈」的最頻繁也最緊迫的承受者。
擴充套件資料
《背影》通過一條與眾不同的途徑,反映了一種在舊道德觀念的冰水退潮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特別是父子關係中最真誠、最動人的天倫的覺醒。在這種覺醒面前,人們第一次作為一個真實的人來佔有並表露自己的感情。
《目送》這本書,細加辨析的話,慈為慈愛、和善,是輸一己之善良關愛於外界,方向向外;悲,為悲憫、同情,是納別人之痛楚無奈於胸懷,方向向內。無慈難以成悲,無悲亦難以為慈。這兩者,互為因果,常常相輔相成,每每聯袂而行。
很難想象到筆鋒銳利、慣於批判外界現實的龍應臺,在《目送》這本書中,開始對親情作詳盡感受描述,也開始對生活作深度的體會與思考,轉向私密。如她對生命中兩件刻骨銘心事情的描寫。
6樓:夏雨的小笨豬
背影,是孩子看父親逐漸衰老的背影,是父子情深的表現。目送,是父母目送孩子的背影,看他們成長的背影,是不捨但又因孩子的成長而欣慰。
賞析龍應臺的目送
7樓:木木木子丶李
《目送》這本書,細加辨析的話,慈為慈愛、和善,是輸一己之善良關愛於外界,方向向外;悲,為悲憫、同情,是納別人之痛楚無奈於胸懷,方向向內。無慈難以成悲,無悲亦難以為慈。這兩者,互為因果,常常相輔相成,每每聯袂而行。
在《目送》中,龍應臺明顯地將筆觸伸向了「人」的內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說著生命中的悲歡離合。她娓娓述說,述說著親情的血濃於水,也述說著親情離去的無奈與錐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訴人們親人的重要與親情的珍貴。
「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永別。」 這或許就是龍應臺想要告訴給我們的生活與生命的本真。這些溫情的語言,如一劑醒腦益智的良藥,使我們深陷塵世羈絆的心靈,一次次得到解脫和自省。
構成《目送》濃墨重彩的華章的部分,也就是寫自己父母的那些篇章,首先體現的是一個「慈」字——不用奇怪,父母,是長輩,但是地球人都明白老人即孩子的道理,過了一定年齡的父母,就是孩子,就是晚輩,就是兒女們懷裡濃濃的「慈」的最頻繁也最緊迫的承受者。
擴充套件資料
《目送》是作家龍應臺繼《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後,龍應臺再推出思考「生死大問」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書。
龍應臺,2023年2月13日生於中國臺灣高雄大寮鄉眷村,現代作家、曾擔任「臺灣文化部部長」。
2023年畢業於臺灣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後,赴美國求學,後獲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2023年遷居德國,在法蘭克福大學任教授。2023年,出版《人在歐洲》。
2023年,她的三部書《啊,上海男人》、《這個動盪的世界》、《故鄉異鄉》在上海相繼發行。
2023年,龍應臺出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長。2023年在香港大學教授任上獲評為孔樑巧玲傑出人文學者。2023年11月15日,龍應臺以260萬人民幣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16名,引發廣泛關注。
8樓:金果
作品賞析
《目送》這本書,細加辨析的話,慈為慈愛、和善,是輸一己之善良關愛於外界,方向向外;悲,為悲憫、同情,是納別人之痛楚無奈於胸懷,方向向內。無慈難以成悲,無悲亦難以為慈。這兩者,互為因果,常常相輔相成,每每聯袂而行。
很難想象到筆鋒銳利、慣於批判外界現實的龍應臺,在《目送》這本書中,開始對親情作詳盡感受描述,也開始對生活作深度的體會與思考,轉向私密。如她對生命中兩件刻骨銘心事情的描寫。
在《目送》中,龍應臺明顯地將筆觸伸向了「人」的內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說著生命中的悲歡離合。
她娓娓述說,述說著親情的血濃於水,也述說著親情離去的無奈與錐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訴人們親人的重要與親情的珍貴,「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永別。」
這或許就是龍應臺想要告訴給我們的生活與生命的本真。這些溫情的語言,如一劑醒腦益智的良藥,使我們深陷塵世羈絆的心靈,一次次得到解脫和自省。
構成《目送》濃墨重彩的華章的部分,也就是寫自己父母的那些篇章,首先體現的是一個「慈」字——不用奇怪,父母,是長輩,但是地球人都明白老人即孩子的道理,過了一定年齡的父母,就是孩子,就是晚輩,就是兒女們懷裡濃濃的「慈」的最頻繁也最緊迫的承受者。
無論是《雨兒》所敘述的每天跟媽媽通一次**、一遍遍給媽媽解釋自己就是她的雨(女)兒、到潮州看望媽媽就陪她睡陪她聊、女傭把媽媽帶上陽明山就帶媽媽去泡溫泉、給媽媽拍照,還是《明白》裡面記錄的那張紅色的、正的反的連蓋好幾個方方正正的章的「銀行證明」,
還是《散步》裡面寫到的徹夜不眠之後幫媽媽穿上最暖和的衣服、圍上圍巾後牽著媽媽的手進行的那場有犬吠聲相伴的凌晨散步,《走路》裡面所寫的歷盡艱難、最後以一句句爸爸熟悉的古詩作牽引,
讓老爸終於從終日枯坐的沙發裡站起了身子、邁開了如學步的幼兒一樣的艱難步伐……這一切,都是龍應臺這支中華的健筆、這位龍家的孝女,奉送給自己父母的濃濃的「慈」。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000字
雖然很久以前就有機會讀龍應臺的 親愛的安德烈 但是以前我都只是隨便翻看了幾下便放下了,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 今天我認真看了下去,感覺越看越有趣,越看越想看,有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安德烈的年齡也是十八歲,和我的年齡一樣。他在書中向母親訴說了自己的很多不滿於困惑,這些都是我所感覺到的。同樣是十八歲,同樣...
根據親愛的安德烈的閱讀感受寫生活隨筆
有人說,老師是天上最亮的北斗星,為我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有人說,老師是山間最清涼的山泉,用清香的甘露汁澆灌著我們這些小樹苗 有人說,老師是茂盛的葉子,用他那強有力的身軀和護著我們這些未來的花骨朵兒。老師,我崇拜您,我也說不自己為何有這種崇拜之情,看著您在黑板上留下的一行行整齊而漂亮的字跡,我卻不能掂...
親愛的安德烈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讀書在哪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解答 請發圖,我沒有書,給我圖,我幫你。分析 希望能幫到你 求採納謝謝 這段話出自龍應臺的哪本書裡嗎?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 出自 親愛的安德烈 第二十八封 給河馬刷牙 的最後。親愛的安德烈 是當代作家龍應臺和其子安德烈互通書信的結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