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有氣節的人》作文以氣節為話題的高中作文

2021-03-06 20:47:23 字數 4875 閱讀 2848

1樓:匿名使用者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作文

恍惚間,歷史深處;隱隱的,一縷光芒。像被無數次地聚焦,又像被無數次地釋放,消散了來時的陰霾和歸去的迷茫。無尺度的丈量,煥發出人性的輝煌。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沿用千年的古訓,至今仍有著餘溫。受萬人景仰的孔聖人,不正是以其當作為人處世的道德準則和窮盡畢生之力追求的境界嗎?

聖人尚知「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常人豈不亦然?人生的智慧不盡於此:有淵博的學識,卻無放下身段的禮賢下士,剖析自我的內省,難怕學富五車,也只是枉然。

而這因幸運得來的知識將會在無情的歲月流逝中消耗殆盡,所剩無幾。等驀然回首,卻早已華髮蒼顏、垂垂老矣,深陷的雙眸無力地搜尋著過往。奈何,奈何!

當一股浩然之氣緩緩升起,我想道德就是用謙遜去博得進取。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零汀洋上,悽風捲起了這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扼腕痛惜。文天祥的一縷英魂,追隨著前朝的遺恨,化作了江面上的一團冷霧,緩緩地飄蕩在那心靈抵達不了的天際。

毅然一死,絕不是他的愚,恰恰是他的忠,對前朝的眷戀使他義無反顧,堅貞不屈的氣節支撐著他發出最強有力的呼喊,給了元統治者最致命的一擊。是啊!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輕於鴻毛。

他的死是重於泰山的,留給世人的是一顆赤裸裸的愛國之心和無盡的嘆惋追憶。當一個大義之舉漸漸盛行,我想道德就是用剛強去守護永恆。

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是誰獨行於汨羅江畔,望江水滔滔不絕,惆悵而歌?屈原憂國憂民的情感被吹散在寒風中,只因無人理會,或許只有那簌簌而下的葉才能體會這孤獨的滋味。

動盪不安的時局,汙濁不堪的環境,也唯有他「出淤泥而不染」。可終究還是以身投江,葬身魚腹。多麼淒涼!

何等悲壯!醜惡骯髒的現狀與他的理想大相徑庭。唯有一死,才能讓世人醒悟,

2樓:真漢子

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中國,一個響亮的名字,每每聽到這字名字,我的心便會緊繃起來。因為我知道,祖國的地位又晉升了一級,她和千百萬華夏兒女正向著世界強國的目標努力、前行。

是的,中國曾是四分五裂。但是,中華民族歷來把統一祖國視為「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義」。所以,中國文明延綿五千年,但是卻從未中斷或消失過,她在歷史長河中歷經磨難,經久不衰,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祖國母親更加耀眼奪目,其中的根本原因便是:

中國各民族同舟共濟,團結合作,不斷創造,不懈奮鬥的結果。

古今中外,所有愛國志士都把個人利益拋在腦後;把祖國、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甚至超過自己的生命;把個人的榮辱、命運同祖國、民族緊緊相連;把為國戰鬥,為國捐軀,為國獻身視為崇高、最光榮的事情。「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文天祥被拘囚後拒絕元人威脅利誘,終被殺害。文天祥具有忠貞不渝的品質和為國捐軀的決心。

他在被囚的四年中,經歷了無數酷刑和利誘,但他始終保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凜然正氣和崇高的民族氣節。傑出的科學家錢學森,歷盡千心萬苦終於返回故土,報效國家。還有我們的共產黨員楊靖宇,組織抗日聯軍同侵略者浴血奮戰,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她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被馬克思稱為「改變了整個人類歷史的發展程序」。

當代世界科技史權威也公認「中國在公元三世紀至十三世紀之間,保持了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在許多重要領域,中國一直獨佔鰲頭,長時間保持著一系列「世界之最」。

學習歷史,使我們對自己的祖先肅然起敬!對自己是一箇中國人倍感自豪!中國了不起!

中國人了不起!聯想到2023年10月15日,神州五號的升空,不僅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的夢想,更放飛了我們嶄新的希望!我們要向航天英雄學習,做個了不起的中國人!

弘揚民族精神,就是要樹立愛國主義理想信念,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要爭做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我們現在是小學生,也是中國未來的建設者,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

我們應該熱愛祖國,愛好和平,珍惜祖國的今天,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像民族英雄那樣,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地位,自強不息,學好各種本領,將來更好地建設我們的國家!

同學們,快快行動起來吧!讀一本書,講一個故事,瞭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畫一幅畫,寫一篇文章,表達我們的愛國之情!為把我們的民族精神代代傳下去,時時刻刻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

以氣節為話題的高中作文

3樓:匿名使用者

氣節對於一隻蚌來說,最寶貴的莫過於珍珠。失去了珍珠,蚌活著就失去了意義。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寶貴的莫過於氣節。失去氣節的人,無異於行屍走肉。失去氣節的人,往往被人們痛斥為「軟骨頭」和「漢奸」、「**賊」。

氣節是一個靈魂的外在表現。許多人捨生取義、殺身成仁,就是為保持自己冰雪般的節操。古有不食周粟,餓死首陽的伯夷;有齧雪吞氈、牧羊北海的蘇武;有文天祥列舉的「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等人。

他們表現出的「威武不能屈」的凜然正氣,都永垂青史,成為後世的楷模。更有無數平民百姓,深知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渴不飲盜泉水,餓不吃嗟來食。這與那些奴顏卑膝、**求榮的叛徒相比,真是判若雲泥!

古人的氣節深深感染了近、現代的人們。革命先烈面對**厚祿毫不動搖、慨然赴死,因為他們懂得氣節比生命更寶貴。普法戰爭期間,法國科學家巴斯德退還了柏林大學寄來的學位證書,因為他知道「科學雖無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

抗日戰爭期間,京劇大師梅蘭芳蓄鬚明志,拒絕為日本侵略者演出,因為他明白,浩然正氣比什麼都重要,生死又安足論!前兩年珠海經濟特區的韓國女老闆命令中國員工向她下跪時,不是也有幾位熱血青年昂首而立嗎?有人想不就是一個「屈膝」的動作嗎?

值得因為不下跪而丟了飯碗嗎!我認為,這不僅是一個簡單的「面子」問題。在這幾位熱血青年身上正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氣節。

「男兒膝下有**」,輕易下跪,就會在瞬間失去了自尊,失去了人格,失去了氣節,失去了靈魂。這就好像蚌失去了最寶貴的珍珠一樣。「取義成仁」體現了氣節。

「蓄鬚明志」和「決不下跪」也一樣體現了氣節。

人們常說「時窮節乃現」。「時窮」時一個人能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往往是他平日思想錘鍊的必然體現。其實,「時窮」乃是一種條件,它強調的是平日的思想基礎。

這是十分重要的。孟子說:「養吾浩然之氣」。

平時能夠剛直處事者,往往都能「清操厲冰雪」。氣節是最寶貴的,我們不僅要保持它,還要培養它,小事做起,艱苦中磨鍊。保養好蚌殼中那顆寶貴的珍珠!

堅持正義,在敵人或壓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質。「朝聞道,夕死可矣」,揭示的是氣節的源泉;「鞠躬盡力,死而後已」,歸納的是氣節的拓展;「英雄生死路,卻是壯遊時」,抽象的是氣節的昇華。經過世代培育、弘揚、傳承的氣節和信念,是數千年來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復強、衰而復興的靈魂和脊樑。

東晉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一生仕途坎坷,到了不惑之年才出任彭澤縣令。一次,縣裡派督郵來了解情況,差役告訴陶淵明要穿戴整齊、恭恭敬敬迎接。陶淵明怒道:

「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說完便辭官歸隱,總共上任不到八十天。

陶淵明不願因名利而向別人低聲下氣、阿諛奉迎,這種淡泊名利卻使他名垂青史,流芳千古。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缺少像陶淵明這樣的人呢?

不為五斗米折腰,是一種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俗話說:「錢財乃是身外之物。

」那麼名利難道不是這樣的麼?名利,生帶不來,死帶不去。倒不如像平常人一樣釋懷名利,過著安閒的生活來得自在。

陶淵明雖然辭官歸隱,從此斷絕了自己飛黃騰達的仕途,可是他卻歸隱田園,創作了不少萬古流芳的詩句,「採菊東離下,悠然見南山。」表明了他安逸自得的生活樂趣。他也因此成為了一代田園著名詩人,受後人敬仰。

其實,放棄了名利而選擇了淡泊的生活態度,往往也會得到意外的驚喜。

不為五斗米折腰,是選擇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早就看厭了充滿名利的社會,大人之間的事情,雖然孩子們並不完全懂得。可誰又能說不會對我們造成負面的影響呢?

試問:如果所有的孩子都看著父母在「收禮」、「送禮」中長大,那麼又怎能期望他們長大後做個正直的人呢?因此,我們何嘗不妄想著社會中沒有名利,沒有上級與下屬的關係,斷絕溜鬚拍馬、阿諛奉承的惡習?

真正的擁有自己,就不用顧慮說的話是否對上級的「貴耳」,也不必考慮自己的做法是否干擾上級的「貴眼」……這才是真正的自己、自己內心的言語、自己認為正確的想法。從放棄名利的那一刻,也就同時徹底地把自己從阿諛奉承的惡習中鬆釋了出來,生活自當會合自己的意願,摘下了偽裝的面具,迎接生活的也便只是盎然的情趣了。

不為五斗米折腰,是選擇自尊與自愛的表現。如果「為五斗米折腰」,那麼就是對別人以「卑躬屈膝,點頭稱是」的貶低自己的行為。相反的,選擇了「不為五斗米折腰」,在無形中同時選擇了自尊與自在,在人格上不再會低人一等。

雖然俗話說「人在屋簷下,誰能不低頭」可我認為這裡指的應該是對待「上級」的態度,而不是指對自己精神的貶低,並非要在上級面前表現得「卑躬屈膝」不可。常言道:「男兒膝下有**。

」膝雖不能跪,難道就能容得貶低自己的精神麼?

「不為五斗米折腰」是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是選擇怡然的生活情趣;同時又是自尊與自愛的表現。我們的生活中缺少的正是剛直不阿的真正君子,他們不會為名利而放棄自己,不會「為五斗米折腰」,他們會將這種品質構築成生活中的道德準則。

氣節在平時能安貧樂道,堅守自己的崗位;在富貴榮華的**之下能不動心志;在狂風暴雨襲擊之下能堅定信念,而不驚慌失措,以至於「臨難毋苟免」,以身殉真理。

這種精神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養成的,它需要培養!然而這培養又不是「修心養性」,用主觀的「毅力」,「決心」之類來駕馭自己的行為所能辦到。因為氣節並不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高度的理性上。

人總不免有個人的生活慾望、生存慾望。情感是趨向慾望的,當財色炫耀在你的面前,刑刀架在你頸上,這時你的情感會變得脆弱無比,這時只有高度的理性,才能承擔得起考驗的重擔。

歐洲文藝復興的前夕,羅馬教皇把伽利略召到「宗教異端裁判所」嚴刑審訊,要伽利略承認「哥白尼的地動說是錯誤的。地球是如《聖經》所說,不動的。」然而伽利略忍受了刑笞和終身監禁,卻始終堅持地說:

「地球還動著呵!」

伽利略的倔強,並不由於他的性格使然。在他被審訊的時候,已是一位六十多歲、心意平和、氣力微弱的老頭兒了。他那堅強而執拗的意志,完全產生在高度理性的基礎上的。

是什麼高度的理性呢?

——那就是對世界、對人生的一種正確、堅定而深徹的認識。不讓自己的行為違悖自己這種認識,而且能堅持到最後,這就是值得崇尚的、一種真正偉大的氣節。

以氣節為話題的高中作文以氣節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氣節對於一隻蚌來說,最寶貴的莫過於珍珠。失去了珍珠,蚌活著就失去了意義。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寶貴的莫過於氣節。失去氣節的人,無異於行屍走肉。失去氣節的人,往往被人們痛斥為 軟骨頭 和 漢奸 賊 氣節是一個靈魂的外在表現。許多人捨生取義 殺身成仁,就是為保持自己冰雪般的節操。古有不食周粟,餓死首陽的伯夷...

中國有氣節的人物有哪些中國現代有氣節的人物有哪些?

1 岳飛 抗金名將,背後刺青 精忠報國 以此為一生處世準則,精忠報國至死不渝 2 于謙 明朝名將 民族英雄 多次擊敗外族入侵3 文天祥 南宋大臣,寫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充滿正氣 4 朱自清 不為五斗米折腰 5 夏明翰 革命烈士,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關於中國有氣節的人的故事關於中國有氣節的人的故事50字

鄧世昌 梯口雙手合抱者 在致遠號 在眼前仍勇敢赴難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戰中犧牲的鄧世昌就是這樣的人。鄧世昌是我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 致遠 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 人誰無死?但願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國和日本之間爆發了甲午戰爭。鄧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