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三時已斷黃梅雨,萬里初來船舶風」中的「船舶風」,就是季風。
(三時已斷黃梅雨,萬里初來船舶風。宋,蘇東坡)
季風現象,在中國、印度及阿拉伯海沿岸一帶,早在古代就已經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現在西文中的「季風」一詞(如英語中的monsoon,德語中的monsun,俄文中的myccoh,等),**於古代阿拉伯字mausim,它的意思即為氣候。
季風,在我國古代有各種不同的名稱,如信風,黃雀風,落梅風。在沿海地區又叫舶風,所謂舶風即夏季從東南洋麵吹至我國的東南季風。由於古代海船航行主要依靠風力,冬季的偏北季風不利於從南方來的船舶駛向大陸,只有夏季的偏南季風才能使它們到達中國海岸。
因此,偏南的夏季風又被稱作舶風。當東南季風到達我國長江中下游時候,這裡具有地區氣候特色的梅雨天氣便告結束,開始了夏季的伏旱。北宋蘇東坡《船舶風》詩中有,「三時已斷黃梅雨,萬里初來船舶風」之句。
在詩引中他解釋說:「吳中(今江蘇的南部)梅雨既過,颯然清風彌間;歲歲如此,湖人謂之船舶風。是時海舶初回,此風自海上與舶俱至云爾。
」詩中的「黃梅雨」又叫梅雨,是陽曆六月至七月初長江中下游的連綿陰雨。「三時」指的是夏至後半月,即七月上旬。蘇東坡詩中提到的七月上旬梅雨結束,而東南季風到來的氣候情況,和現在的氣候差不多。
究竟什麼是季風?過去只認為風向有季節變化,就是季風。於是有人就說,中國的東南部季節特別明顯,可是就從來沒有見過季風!
當然,季風還是有的,只是因為受地形影響,風向季節變化反映不出來。現代人們對季風的認識有了進步,至少有三點是公認的,即:(1)季風是大範圍地區的盛行風向隨季節改變的現象,這裡強調「大範圍」是因為小範圍風向受地形影響很大;(2)隨著風向變換,控制氣團的性質也產生轉變,例如,冬季風來時感到空氣寒冷乾燥,夏季風來時空氣溫暖潮溼;(3)隨著盛行風向的變換,將帶來明顯的天氣氣候變化。
季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陸間熱力環流的季節變化。夏季大陸增熱比海洋劇烈,氣壓隨高度變化慢于海洋上空,所以到一定高度,就產生從大陸指向海洋的水平氣壓梯度,空氣由大陸指向海洋,海洋上形成高壓,大陸形成低壓,空氣從海洋海向大陸,形成了與高空方向相反氣流,構成了夏季的季風環流。在我國為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
夏季風特別溫暖而溼潤。
冬季大陸迅速冷卻,海洋上溫度比陸地要高些,因此大陸為高壓,海洋上為低壓,低層氣流由大陸流向海洋,高層氣流由海洋流向大陸,形成冬季的季風環流。在我國為西北季風,變為東北季風。冬季風十分乾冷。
不過,海陸影響的程度,與緯度和季節都有關係。冬季中、高緯度海陸影響大,陸地的冷高壓中心位置在較高的緯度上,海洋上為低壓。夏季低緯度海陸影響大,陸地上的熱低壓中心位置偏南,海洋上的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向北移動。
當然,行星風帶的季節移動,也可以使季風加強或削弱,但不是基本因素。至於季風現象是否明顯,則與大陸面積大小、形狀和所在緯度位置有關係。大陸面積大,由於海陸間熱力差異形成的季節性高、低壓就強,氣壓梯度季節變化也就大,季風也就越明顯。
北美大陸面積遠遠小於歐亞大陸,冬季的冷高壓和夏季的熱低壓都不明顯,所以季風也不明顯。大陸形狀呈臥長方形,從西歐進入大陸的溫暖氣流很難達到大陸東部,所以大陸東部季風明顯。北美大陸呈豎長方形,從西岸進入大陸的氣流可以到達東部,所以大陸東部也無明顯季風。
大陸緯度低,無論從海陸熱力差異,還是行星風帶的季風移動,都有利於季風形成,歐亞大陸的緯度位置達到較低緯度,北美大陸則主要分佈在緯度30°以北,所以歐亞大陸季風比北美大陸明顯。
2樓:rz李麗最棒
吳中梅雨既過,颯然清風彌旬,歲歲如此,湖人謂之舶趠風。是時海 舶初回,雲此風自海上與舶俱至云爾。 三旬已過梅黃雨,萬里初來舶棹風。
幾處縈迴度山曲,一時清駛滿江東。 驚飄簌簌先秋葉,喚醒昏昏嗜睡翁。欲作蘭臺快哉賦,卻嫌分別問雌雄。
這是蘇軾筆下的一首詞,在這首詞當中, 「三旬已過梅黃雨,萬里初來舶趠風」的意思是在七月上旬後半期,舶棹風盛行時,梅雨期結束。在這句詞中提到了一個在氣象學上的名詞——舶棹風。其實在中國的古代的諸多文獻、詩歌以及諺語中,「舶棹風」這個詞有著多次的出現,明陶宗儀編《說郛》引漢崔實《農家諺》有:
「梅雨過風彌日,是日舶棹初回,諺雲,舶棹風雲起,旱魅深歡喜,仰面看青天,頭巾落在麻圻裡」之句;《農政全書》上有「東南風及成塊白雲,起至半月,舶棹風,主水退,兼旱。無南風則無舶棹風,水卒不能退」。明謝在杭《五雜俎》雲:
「江南每年
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黴腐,俗謂之梅雨,蓋當梅子青黃時。自徐淮以北則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黴焉。」清朝的王士禎又作詩《董起男送風雨梅戲佔為謝》有云:
「吳中五月梅黃雨,想象千年舶棹風。珍重遺來看軟齒,不須將醋浸曹公。」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開始關注信風以及其他天氣狀況,並在與大自然的鬥爭中對天氣進行觀測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這些古代流傳下來的精品文獻,為我們呈現出來的古代時期的天氣、氣候狀況對我們現在的氣象工作者對中國古代的氣象研究起著重要的作用。 從前面的列舉中可以看出,「舶棹風」在我們的先輩們的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影響。那麼,「舶棹風」,究竟又是什麼風呢?
它在歷史上又有一些什麼樣的故事呢?它對中國古代的文化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在現代,我們對它又有什麼樣的研究呢?
舶棹風即我國東南沿海的信風,那麼什麼叫做信風呢?其實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就已經有了信風這個詞了,它所指的是「隨時令變化,定期定向而來的風,即季候風」,查《辭源》「信風」條可以看到這個詞的解釋及其引用文獻。但是,現代氣象學當中的「信風」一詞,其意義卻只有「trade wind」的意思。
相比較來看,今天「信風」這個詞的意義縮小了。現代氣象學中的信風一詞,來自於西方中古英語中詞語的翻譯。西方古代商人們常藉助信風吹送,往來與海上進行**,因此這個詞有時候甚至會錯誤地翻譯成「**風」。
其實,「trade wind」的原意是「在常軌上的風」的意思。 關於信風,在航海探險史上還有一個著名的故事。400多年前,當航海探險家麥哲倫帶領船隊第一次穿越南半球的西風帶向太平洋駛去的時候,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在長達幾個月的航程中,大海顯得非常順從人意。開始,海面上一直徐徐吹著東南風,把船一直推向西行。後來,東南風漸漸減弱,大海變得非常平靜。
其實就是信風幫了他們的大忙。最後,船隊順利地到達亞洲的菲律賓群島。因為麥哲侖船隊在通過太平洋時正好遇到「東南信風帶」,然後再進入「赤道無風帶」,而最終完成這項偉大的創舉。
因此,他們所穿越的大洋也被命名為太平洋。 我們知道,風是從高壓地帶吹向低壓地帶的,信風是在接近地面從緯度30°的副熱帶高壓吹向赤道低壓區的一種風。這種風在固定的地區定時出現,而且風向不變,非常守信用,所以人們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信風。
由於地球自轉所形成的地轉偏向力在北半球總使空氣運動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因此,南北半球信風的風向很不一致。在北半球,風從東北刮向西南,稱「東北信風」;在南半球,風從東南向西北刮,稱「東南信風」。通過信風這個詞的表面意思我們可以認識到信風的方向很少改變,總是在固定的地方出現,年年如此,穩定出現,很講信用,這也是「trade wind」在中文翻譯中北翻譯成」信風「的原因。
在現代氣象學中,是這樣定義信風的:有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赤道地區的定向風叫信風。在地球自轉偏向力的作用下,風向發生偏離,北半球形成東北信風;南半球形成東南信風。
經過科學家們不斷地努力,現在人們早就搞清楚了信風形成的機理了。信風的形成與地球三圈環流有關,太陽長期照射下,赤道受熱最多,赤道近地面空氣受熱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氣壓帶,在高空形成高氣壓,高空高氣壓向南北兩方高空低氣壓方向移動,在南北緯30度附近遇冷下沉,在近地面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此時,赤道低氣壓帶與副熱帶高氣壓帶之間產生氣壓差,氣流從「副高」流向「赤低」。
在地轉偏向力影響下,北半球副熱帶高壓中的空氣向南執行時,空氣執行偏向於氣壓梯度力的右方,形成東北風,即東北信風。南半球反之形成東南信風。用簡單的模擬圖表示如右圖所示:
從這個圖中我們可以知道,在理想狀態下,信風是恆而有信的風,一年四季都在吹,風向相同,但是一般來說因為海陸熱力差異導致季風環流在大陸東岸破壞了原有的信風,同時,因為季風的存在而對信風產生一定的影響:季風的方向是隨著季節產生變化,如果季風的風向於信風風向相同的時候,就會對信風產生一個加強的作用,當季風風向與信風相反時就會產生削弱的作用。所以要判斷季風對信風產生何種影響,要看具體的地區和季節情況才能做出判斷。
因此,在一個地區,一定的時期信風很強,在另一個時間可能信風又會很弱。而在另一個方面,海上與陸地上的情況又不相同。在對流層上層盛行與信風方向相反的風,即反信風。
信風與反信風在赤道和南北緯20~35°之間構成閉合的垂直環流圈,即哈德萊環流。由於副熱帶高壓在海洋上表現特別明顯,終年存在,在大陸上只冬季存在。故在熱帶洋麵上終年盛行穩定的信風,大陸上的信風穩定性較差,且只發生在冬半年。
信風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系統,但也有明顯的年際變化。有人認為,東太平洋信風崩潰,可能對赤道海溫激烈上升有影響,是厄爾尼諾形成的原因。其增強、減弱是有規律的,厄爾尼諾時信風大為減弱,致使赤道地區的緯向瓦克現象也減弱。
反厄爾尼諾時,信風增強,瓦克環流增強並向西擴充套件。 上面說到信風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系統,同時,它具有年際變化,也就是說,信風具有一定的週期,但也不是說信風是一成不變的,它還是會移動的,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南北半球上的信風帶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發生有規律的南北移動。
如北半球太平洋上的東北信風帶,每年3月份位於北緯5°—25°,到了9月份,整個風帶向北移動到北緯 10°—30°,到第二年3月份,整個風帶又退回到北緯5°—25°附近 。這樣,在信風帶活動範圍的特定區域內,就會出現信風週期性的變化現象。 信風作為一個全球範圍內的天氣現象,它對全球氣候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即為對一個地區降雨量的影響。信風所影響的範圍廣大,從上面簡圖中可以看出,它所覆蓋的範圍幾乎包括了整個地球。雖然在有些地方由於其他多種因素的影響,信風在當地的影響和很小,但在有些地方,信風對當地的氣候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首先,地球上主要受信風影響的地區主要是亞歐大陸的西亞地區、非洲大陸南北部、南美洲大陸中東部、北美的墨西哥高原和澳大利亞中北部地區。信風控制的地區有的地區有的降水少,有的降水多,這與所處的海陸位置和地形狀況等因素有關。信風少雨區的分佈位置。
一是在非洲北部和西亞受東北信風影響,這裡的信風從內陸乾旱區吹來,溼度小,降水相當少;二是非洲大陸南部和南美大陸東南部受東南信風影響,這裡的信風均從海洋吹來,但受高原地形的阻擋影響,海洋上溼潤氣流很難到達,降水也稀少。此外北美的墨西哥高原也是如此。三是澳大利亞大陸的大分水嶺西部,位於東南信風的背風坡,是雨影區,降水也特別少。
風多雨區的分佈位置。信風並不是不能帶來大量的降水,在一些高原邊緣的沿海地帶或沿岸山地的迎風坡,信風往往會帶來大量的降水。如巴西高原的東南沿海、馬達加斯加島東側、澳大利亞的東北部沿海,東南信風受地形抬升而在山地迎風坡形成地形雨,降水豐富,再加上這些地區本來緯度較低,從而使這幾個地區都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
從上面的內容來看,我國東南部雖然不是東北信風的主要影響地區,但是由於信風具有一定的移動週期,因此,在我國也會週期性的有信風影響。而且這個信風所帶來的並不是雨雲,而是乾燥的天氣,就出現了前面崔實《農家諺》中所說的「汗魅深歡喜」。此時梅雨已過,雖然有送舶棹初回的東風,卻不會有什麼大雨,只有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仰面看青天」伏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