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2021-05-27 10:11:25 字數 5088 閱讀 4773

1樓:傻話瞎說

有利和不利,是緣著人們生活上的欠缺,在市場上的反應而定的。也就是說:經濟的利、弊是看國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來把握的。

好點子、好發明、好產品,永遠是經濟的綱。目前看,不利因素就是國人的劣根:湊付、滿足、文明高質量生活的漠視、破爛陳舊物品滿家等等原因造成的不思上檔次。

除了國家的大建設擔著部分市場活力外,真正的經濟活力,永遠在百姓的生活質量要求中。推薦、宣揚世界在生活各領域裡的先進用品,使國人產生對比感之下提升要求的關鍵。這點必須由國家倡導、**擔當才會活起來。

2樓:匿名使用者

有利一面

1、全球化和市場經濟地位

2、經濟總量和健康良好的經濟增長

3、中國製造業的整體提高

4、以新四大發明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術、新方式引領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不利一面:高精尖的電子產品(比如晶片)、高階機床產品、航空工業發動機等等,中國和先進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戰雖然暫時不打,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會任由中國強大,不創新就得死,不變革就無法繼續前行。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就業問題 在現有思維模式和就業戰略模式下,就業問題將成為我國未來發展中不太容易解開的結。目前的問題是失業率持續上升,一直居高不下,現行創造就業崗位政策不能奏效,但又提不出新的有效對策。無限的勞動力供給和有限的勞動力市場的矛盾將長期存在,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勞動力市場將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2023年,中國將全面履行wto規則,入世後僅考慮3%的糧食進口,也將減少農業就業機會上千萬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規模在現有1000多萬的基礎上,每年還將增加至少200萬個。

在目前生產力水平下,我國農業勞動力需要的合理勞動力在1.5億人左右,未來至少有1.9億左右的農村剩餘勞動需要轉移出來;國有企業職工下崗和失業人員在一段時間內仍將維持在1000多萬人左右,這部分人年齡較大,技能單一,再就業較為困難;從2023年開始到2023年還是我國中學生的畢業高峰,高等院校如果不繼續擴招,大批高中畢業生將失去繼續教育的機會,這對提高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極為不利,如果高校繼續擴招,從目前形勢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將不會是個短期問題。

必須清楚地看到,沿著目前的政策取向走下去,擴大就業是不會有明顯效果的。尋求新的就業政策和戰略,將是**在新的五年計劃期間必須解決的問題。未來的五年計劃,尤其要在戰略上有明確解決就業問題的思路。

二.金融問題我國儲蓄率高,資本形成順利,但是中國的資本市場和金融體系卻長期沒有建立起來。金融體系缺乏引導資本順利流向生產領域的推動能力和監管功能,這是中國經濟發展中一個最大的缺陷,也是中國企業經營環境惡化的根本原因。國有銀行佔有80%的總信貸資金,吸收75%的居民儲蓄,卻創造不足30%的工業總產值。

行政干預下的銀行機構一直在向半死不活的國有企業『輸血』。受國有企業的不良貸款拖累,銀行系統的改革進展緩慢,從整體上加大了金融風險。這種體制也為權力作為資本進入經濟過程的創造了外部條件,是導致驚人腐敗和國有資產流失的根本原因。

目前國有銀行的根本問題是接近甚至超過25%的呆帳,以及缺乏一套成熟有效的改革方案。根據國際標準,銀行呆帳比列控制在5%才應當屬於可管理水平,但是,我國已經遠遠高於這個標準。儘管有人僥倖中國在2023年沒有遭受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但這並不意味其內部沒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2023年保護中國金融體系免遭衝擊的是人民幣的國家固定匯率,而不是現行的金融體制。換句話說,金融業的現狀,可能是危及中國經濟安全的最大風險。三.貧富差距我國的貧富差距已經在國際預警範圍之內,而且幾乎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嚴重。

分配的不平等反映了持續拉大的收入差距,包括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和教育差距,從經濟發展來說,我國過去創造經濟發展的契機,但是從社會發展來說,我國的過去20年創造了巨大的社會不平等。社會不平等對於社會穩定具有很大的負面影響。貧困的農民、無法就業的學生和失業的工人都將成為不穩定的社會力量。

貧困也會導致犯罪率上升。社會不平等的結果會在社會秩序中得到反映。社會弱勢群體包括那些下崗失業職工以及面對明顯制度性歧視的進城農民。

通常解決社會弱勢群體的政策之一是**通過稅收政策和公共專案、公共服務來實現社會財富的轉移,即由富裕群體向貧困群體轉移。但是到目前為止,在我國**的社會發展政策中還不曾有這個的規劃和計劃,短期內也不會看到這樣的政策和法規出臺,所以未來一個時期內社會差距縮小的政策環境不會有很大的改觀,貧富差距問題也不會得到根本性地遏制,社會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將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基本趨勢。四.生態與資源問題以石油為例,我國石油資源人均佔有量較少,勘探開發的難度越來越大,我國國產石油供需缺口逐漸加大,對進口國際石油的依賴度越來越大,我國獲取國際石油**面臨激烈的競爭中國在2023年以前能源需求將是巨大的。

世界石油資源分佈不均勻及數量有限,造成了在世界範圍內對石油資源的爭奪並導致了無數的戰爭和地區衝突。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生的特大自然災害和新世紀初發生的鋪天蓋地的沙塵暴,以及最近剛剛過去的sars衝擊,給中國的環境和生態問題敲響了警鐘。沙塵、洪澇、乾旱、**、蝗蟲等各種自然災害,襲擊中國的三分之一國土。

由於生態破壞而造成的經濟損失相當於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4%。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michel c. oksenberg受美國太平洋政策委員會和蘭德公司亞太政策中心的委託,領導的「未來中國研究小組」提出:

「中國面臨著嚴重的環境問題。水汙染、大氣汙染、土壤侵蝕以及水資源短缺已經嚴重影響健康並限制增長率」。聯合國認為未來對中國持續發展的衝擊將來自「區域不平衡發展、自然資源的破壞」。

另外一個常常被人們忽視的問題就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資源和環境基礎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但就實現人均國民生產總值3,000美元來說,它依賴的能源和資源是否能夠通過國內資源得到滿足?雖然翻兩番不是很大的目標,但是畢竟中國的人口基數太大,如果說,上個世紀翻兩番可以通過國內資源得到實現,下一步翻兩番的目標能否得到國內資源的支援就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五.臺灣問題平心而論,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臺灣問題一直在朝著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方向發展。

未來臺灣問題的走向是要看臺灣的民意,如何影響臺灣的民意將是大陸對臺政策的關鍵,這是考驗中國新一代領導集體最重要的指標,也體現新一代領導人的智慧。沒有臺灣民意的支援,臺灣問題的解決將是非常困難的,這是我們對臺政策的最大失誤。臺灣問題的複雜性在於美國對亞洲事務的介入,換句話說,臺灣問題是美國全球戰略的一部分,在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內,美國不會放棄對臺灣問題的干預,這就大大增加了解決臺灣問題的難度,大陸與臺灣問題之間的摩擦將長期存在,並不斷對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或大或小的衝擊。

除了以上因素,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因素還有很多,例如三農問題、社會秩序、中美關係、全球化和外貿、周邊安全、人事更迭、治理問題、民族問題、愛滋病和公共衛生問題、國有資產流失問題。這些矛盾如果再不能得到協調發展,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將嚴重受到影響,國家既定的發展目標的預期實現將面臨巨大困難。

中國西南地區經濟發展方面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4樓:匿名使用者

1、不利條件和有利因素。 中國西部地區包括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新疆、青海、陝西、寧夏、甘肅10省 市區。佔地49.

1萬平方公里,為全國的51.15%;人口2.72億,為全國的22.

7%,人均佔地為全國平均數 的2.46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矚目。

然而,中國東 西部經濟發展水平差距逐漸拉大,已嚴重影響了我國國民經濟健康、協調、均衡的發展。加 快西部發展、縮小區域間差距成為世紀末中國黨和**一個重要的戰略決策。然而,西部地 區受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的侷限,構成了影響其經濟加速發展的諸多不利因素:

我國發展存在哪些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

5樓:美草

有利條件: ①我國處於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中,雖然不是絕對的和平,但還是給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條件; ②加入了wto等各國際組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國的外貿環境,有利於促進企業的海外經營; ③有好的指導方針與思想,有利於解決主要矛盾; ④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有利於吸引外資。 不利因素:

①勞動力眾多,但缺少高階的技術人才,影響了科技發展; ②對外國的技術、資本貨物不斷擴大和升級。中國進行現代化的技術、資本貨物主要來自發達國家,一半以上以出口為目的的加工**進口大量來自發達國家。相比之下,中國對發達國家的出口產品遠沒有進口產品檔次高、升級快。

由於我國出口的大宗商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如服裝、玩具、農副產品等,進口的卻是**的技術含量產品,因此,這對我國不利; ③我國在發展過程中,有許多商家、公產以及個人不注意保護環境,造成了對環境的破壞; ④我國的相關制度還有待完善。

我國四大工業基地發展的有利和不利條件

6樓:時無間

1、遼中南工業基地

有利條件:科技發達,海路運輸便利,豐富的煤、鐵、石油資源,便利的交通,市場廣闊,工業基礎好,勞動力資源豐富。南部面臨渤海和黃海,這對發揮東北區口岸多、腹地廣闊、經濟基礎好的優勢,發展外向型工業,開拓東北亞國家及俄羅斯、東歐各國的市場,擴大出口創匯都十分有利。

不利條件:該地區資源豐富,但天氣因素是巨大的制約因素。 存在的問題是能源與水資源的不足。

2、京津唐工業基地

有利條件: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帶的北部,我國北方地區海上門戶,中國。 交通便利,緊靠山西能源基地,並由輸油管道連線東北、華北的油田。

在很大程度上依託的是北京的眾多高校,這是在技術上的獨特優勢,而且礦產豐富,有利於經濟發展。

不利條件:環境問題特別是沙塵暴和缺水問題一直制約著發展。而區域發展不平衡,則更是大的阻礙。

3、珠江三角洲

有利條件:由於改革開放初期的優厚政策,大量電子電器加工組裝企業發展起來,由於交通上的便利,特別是據港澳臺及東南亞較近,多僑鄉,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企業發展特別迅速,

不利條件:該地區的工業綜合實力不是很強。

4、長江三角洲地區

有利條件:該地歷史上就是人口稠密,生產生活高度發展的地區,蘇南與浙北依託上海,這個中國的經濟首都,有著廣闊的市場與經濟腹地,交通也十分便利,較珠三角更接近北方地區,市場潛力很大。由於綜合實力較強,該地區的發展將是四地區中最快的。

不利條件:能源、資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緊張;汙染嚴重。

擴充套件資料

京津唐工業基地是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發展工業的主要有利條件:

1、有豐富的鐵、石油、海鹽等資源。

2、有統一的京津唐電網(河北北網)。

3、有便利的鐵路、高速公路、航空和海洋運輸。

4、臨近山西能源基地。

5、有輸油管道接連東北、華北的油田。

6、有科技和人才優勢。

我國發展存在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 民族精神 不利 長期的傳統文化束縛人們思想 有利 人力資源豐富,國土面積廣大,礦場資源豐富。民主制度優越,各民族相互團結,不利 人口眾多,經濟和科技力量薄弱,我國四大工業基地發展的有利和不利條件 1 遼中南工業基地 有利條件 科技發達,海路運輸便利,豐富的煤 鐵 石油資源,便利的交通,市場廣闊...

臺灣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有

臺灣出口bai導向型經濟發展的有du利因素有zhi1 有大量受過教育和dao培訓的勞工 臺灣廉價勞動力內無優勢 容 2 海島多港口 海運優勢 臺灣有海運的優勢 3 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區 臺灣加工區無優勢 4 吸收外國資本 流向經濟高增長的地區 良港眾多 礦產資源豐富 高素質的勞動力豐富 讀題,他說的是...

我國地形特徵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影響是

為發展農林牧各業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國地形的主要特徵是 地形複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這一地形特徵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是為發展農林牧各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山區在發展旅遊,採礦和農業的多種經營等方面優勢大,不利於大面積的發展種植業 山區地面較為崎嶇,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建立難度較大。根據上題,判斷這一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