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的首要目標是什麼

2021-05-21 20:59:46 字數 4517 閱讀 2499

1樓:男山十分

這是我在網上找的,看是否對你有用

隨著積極

財政的逐步退出,財政政策應當審時度勢,以促進社會公平為首要目標,致力於解決多年來積累的深層次的社會經濟問題,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財政政策目標的定位問題是一個重大的社會政治經濟問題,需要深入研究。

隨著積極財政的逐步退出,財政政策應當審時度勢,以促進社會公平為首要目標,致力於解決多年來積累的深層次的社會經濟問題,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財政政策目標的定位問題是一個重大的社會政治經濟問題,需要深入研究。這裡提出幾個觀點,以期拋磚引玉,引發更多的思考。

第一,我國已經進入市場管效率、財政管公平的發展階段。過去兩年財政減少建設國債的發行數額,同時減少投資性支出,這個變化不僅僅是由巨集觀調控引起的。事實上,這個變化有深層的體制基礎。

這就是我國以市場為基礎的增長機制基本形成,**作為一個直接經濟主體的角色日趨式微。可以預計今後一個時期,即使在財政大規模壓縮建設性支出的情況下,單憑社會投資、出口、城市中產階級消費升級這三種力量,也足以推動中國經濟保持快速增長。但是也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系統的政策出臺,我國社會經濟中不平衡趨勢將會不斷擴大,緊張關係不會緩解,社會有被撕裂的危險。

當前,矛盾的焦點集中在社會公平問題上面,財政應當抓住這個主題。

第二,我國解決社會公平問題的物質條件已經具備。首先,經過26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較強的生產能力,出現了全面的生產過剩。從現有的生產力水平來看,有條件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基本的公共產品需求和社會保障,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由於社會收入再分配缺陷所引起的有效需求不足,而不是供給不足。

其次,我國財政收入處於上升時期,估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以財政收入佔國民收入的比重而論,從改革開始呈現下降的趨勢,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達到了最低點,從而使我國變成了世界上財政收入比重最低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但從90年代末期,財政收入比重開始回升,2023年以來回升速度明顯加快。這為解決社會公平問題提供了財力基礎。

再次,我國已經積累了龐大的物質財富,居民儲蓄 和外匯儲備以較快速度增加,國家的整體儲蓄水平較高,**掌握著數額巨大的優質的企業資產,這是有利的巨集觀環境。**可以通過財富分配渠道調整和國有資產轉換等方式,統籌社會資金,集中解決社會公平問題。

第三,財政思想需要根本性轉變。政策目標的重新定位要求財政思想的根本性轉變。其一,財政應當以人為本,從根本上轉變按行政需要和權力關係分配財政資源的格局,把社會倫理價值和公民權利作為分配財政資源的依據。

從這一點出發,財政資源應該優先分配於義務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和城市廉租房等領域,使社會做到幼有所教、老有所養、病且貧者有所醫、貧且困者居有屋。其二,財政資源的分配應當以全體社會成員為物件,突破城鄉和階層的桎梏,向全體公民提供公共產品和基本保障。譬如,在農村,由於大量青年進城,家庭養老、土地養老的模式解體,農村需要公共財政;在城市,由於存在大量流動人口和失業,以及青年人失業問題日益突出,公共財政亦需改變原有的分配模式。

今後,在財政資源的分配上應該更多地以收入階層為標準。其三,在我國現階段,由於稅收調節收入差距的功能有限,並且在短期內也不可能很快完善,財政分配的重點應當在低收入階層和弱勢群體。也就是說,財政解決現階段的社會公平問題,主要不是放在限制高收入上面,而是放在增加低收入階層和弱勢群體的社會福利上面,如農村老年人的養老、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教育、失業人口等,應成為財政重點考慮的物件。

第四,不必拘泥於簡單的收支平衡。2023年後**提出了中性財政或穩定財政的政策,從財政將逐步退出投資領域的角度考慮,確實沒有必要再發行更多的建設債券了,強調收支平衡也是對的。但是,從解決社會公平問題的迫切需求出發,似可重新考慮。

歸根結底,財政的收支關係是要服從這個時期社會經濟的基本需求。應當從促進社會公平的角度,制定財政收支戰略。我認為,可以定一個目標,到2023年使財政收入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由現在的20%大幅提高到25%,然後緩一點,到2023年把這個比重提高到30%;同時保證新增財政收入的70%以上用於公共財政和社會保障。

如果這個計劃能夠得到實行,社會經濟矛盾將會大大緩解,我國將會出現一個比較和諧的局面。這個計劃的關鍵是前三年。在這一段時間內,如果稅收增長不足以支援這個目標,我認為可以用發行社會福利債券的方式彌補。

理由有三點:一是由於稅收仍然會快速增長,初步測算發行量不會很大,赤字數額有限。同時也可以為稅收體制改革創造寬鬆的環境。

二是有後續的稅源保證,由於社會福利支出具有剛性,持續的收入保證是必需的。預計隨著稅收體制的完善,個人收入稅、遺產稅等所佔比重會迅速上升,它們會成為替代手段。三是可以用部分國有資產變現等方式償還社會福利債券。

許多專家提出把部分國有資產轉為養老**,但是直接劃撥不易操作,通過財政發行社會福利債券的形式,可以有效地進行轉換,也可以幫助解決一系列理論和實踐的問題。

第五,把握住難得的歷史機遇。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時,由於擔心出口下降引起經濟增長放慢,提出了啟動內需的思想,積極財政遂應運而生。當時所指的內需,實際上包括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兩部分,但在實踐中真正啟動的是投資需求,消費需求中增長比較快的也只是城市裡中高收入階層而已。

真正的大眾消費並沒有啟動。這是因為,大多數民眾皆因公共福利的貧乏和社會保障的不足,對未來普遍缺少穩定的預期,由此降低社會邊際消費傾向。現在,我國經濟正處在一個新的上升週期,社會資金和國家財力都比較寬鬆,應該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制定一個有魄力的財政戰略,大幅度增加公共福利和社會保障支出,全面促進社會公平和社會進步。

這也是經濟持續增長的最堅實的基礎。

2樓:經期衛士

財政政策目標是國家運用財政政策工具所要實現的目的。它構成財政政策的核心內容,是財政政策事的主導方面。財政政策目標的確立因不同國家不同時期而異。

我國現階段財政政策的目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物價相對穩定

物價相對穩定。這是世界各國均在追求的重要目標,也是財政政策穩定功能的基本要求。物價相對穩定,並不是凍結物價,而是把物價總水平的波動約束在經濟穩定發展可容納的範圍之內。

物價相對穩定,可以具體解釋為,避免過度的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在採取財政措施時必須首先弄清導致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的原因,如果是由於需求過旺或需求不足造成的,則需要調整投資性支出或通過稅收控制工資的增長幅度,如果是由結構性摩擦造成的,則必須從調整經濟結構著手。總之,物價不穩定,對於我們這樣一個資源相對短缺、社會承受能力較弱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始終是經濟發展中的一大隱患。

因此,在財政政策目標的選擇上必須予以充分考慮。

(2)經濟可持續均衡增長

經濟增長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它要求經濟的發展保持在一定的速度區間,既不要出現較大的下降、停滯,也不要出現嚴重的過熱。因此,經濟增長是實際增量,而不是由於通貨膨脹造成的虛假增長;增長的速度可以持續,不是大起大落。

經濟增長是全社會總量和實際增長和人均數量的實際增長。

衡量經濟增長除總量的增長外,還應包括質的提高,比如,技術的進步、資源的合理配置、社會結構、生態平衡等。經濟增長對質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強調量的增長,將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如通貨膨脹加劇、環境汙染嚴重、生態失衡、能源緊張,等等。這些後果必將導致社會資源的浪費和經濟發展的不穩定。

因此,健康的經濟增長,應該是經濟的可持續、均衡增長。作為財政政策,則在於如何去引導經濟發展實現最佳的經濟增長。

(3)收入合理分配

收入合理分配是指社會成員的收入分配公正、合理,公平與效率相結合,避免過於懸殊。公平分配並不是平均分配,它是在一定社會規範下既有差距又注意均衡協調的分配。我國當前處理分配問題的原則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財政在追求公平分配目標時要做到:首先,合理適度地確定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其次,為所有納稅人建立一個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不因國別、所有制等不同而實施不同的稅收政策;最後,要通過對高收入人群實行累進稅率的個人所得稅、財產稅、遺產稅等,對低收入層實行最低生活保障、社會保障等財政轉移支付,防止和糾正收入水平的過分懸殊。

(4)資源合理配置

資源合理配置是指對現有的人力、物力、財力等社會資源進行合理分配,使其發揮最有效的作用,獲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的配置主要是通過市場機制來進行,通過價值規律、供求關係以及競爭機制的作用,把有限的資源配置到能夠提供最高回報的地方去。但是,市場機制不是萬能的,存在著市場失靈的現象。

由於許多行業和商品的生產存在自然壟斷的特點,因此**有必要從全社會的整體利益出發,在市場自發作用的基礎上對社會資源的配置進行合理的調節。財政作為**對資源配置進行調節的重要工具,其方式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通過財政收入和支出的分配數量和方向直接影響各產業的發展,如對需要鼓勵和發展的產業或事業加大財政投入的力度,或者實行財政補貼,通過財政資金的示範和鼓勵引導社會資金的流入;二是通過制定合理的財政稅收政策,引導資源在地區之間、行業之間的合理流動,如通過實行低稅政策或加速折舊、投資抵免等稅收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源流入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

應當指出的是,財政調節資源合理配置是為了彌補存在的市場失靈,它不能代替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方面的基礎作用,更不能干擾正常的市場規則和市場執行,以免對市場效率造成傷害。

(5)提高社會生活質量

經濟發展的最終目標是滿足社會全體成員的需要。需要的滿足程度,不僅僅取決於個人消費需求的實現,更重要的是社會的共同消費需求的實現。社會共同的消費需求,包含公共安全、環境質量、生態平衡、基礎科學研究和教育、文化、衛生等水平的提高。

因此,社會共同消費需求的滿足程度,即為社會生活質量的水平。財政政策把社會生活質量作為政策目標之一,主要採取定期提高工教人員的工資,增加社會公共設施的投資,提高公共福利的服務水平,對農副產品的生產和流通實施多種補貼等。

財政政策的要旨是什麼

財政政策是指國家為了調節總需求變動及總需求與總供給之間的關係,而調整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的基本原則和方針的總稱.那財政政策的工具則包括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兩個方面。財政支出包括 購買和轉移支付。財政收入則包括稅收和公債。財政政策的功能 1 導向功能 是指通過對物質利益的調整,發揮對個人和企業的經濟行為以...

什麼是積極的財政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有哪些?

所謂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通過擴大財政支出,使財政政策在啟動經濟增長 優化經濟結構中發揮更直接 更有效的作用。財政政策是國家制定的指導財政分配活動和處理各種財政分配關係的基本準則。它是客觀存在的財政分配關係在國家意志上的反映。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政策又是國家干預經濟,實現巨集觀經濟目標的工具。積...

財政政策如何影響利率,財政政策與利率的關係

國家出臺的財政政策是為了引導企業投資,外資投資,民間資本的的投資出臺的!主要是為了保證國民經濟健康,穩定,高速發展!有了財政政策的引導,就不至於使在某一方面的生產和投資過熱,產生過剩產品,造成資源的浪費!財政的投資主要是和當前的國內經濟形勢有關,它一般涉及,國民經濟的關鍵領域 鋼鐵,資訊產業,高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