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最為繁榮和國力最為強大的時期,號稱「康雍乾」盛世。滎陽一些村莊至今儲存下來的幾處古代豪宅大院,如城關鄉的桃李與北周村、汜水鎮的趙村、廣武鎮的蘇寨和高村鄉的油坊等幾乎都建立於此時。這些豪宅大院為了解和印證「康雍乾」時期的社會情況提供了一份最生動、最真實的畫卷。
雖然這些豪宅大院在儲存現狀、規模、工藝技術水平等方面各有千秋,都有一定的研究價值,但是就房屋的儲存數量、院落的完整性看,要數高村鄉油坊村的秦氏大院最為突出了。 油坊村,是目前滎陽市儲存古代民居磚木建築最多的村莊。村中原有秦氏先人自清代前期起陸續修建的豪宅10餘處,樓、房百餘所。
而今儲存下來的樓、房仍有40餘所,較好的大院5處(每處均有樓、房3所以上)。在這5處大院中,現存樓、房7所以上者3處,院落基本完整者2處,可作為典型和代表者,當為分佈於**坊寨內東北角之一座大院(編號:1號院)。
這座大院,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分為前、後兩節,俗稱前客廳後樓院。由7所主體建築構成典型的四合院式封閉建築群,建築面積700餘平方米。2023年被河南省人民**公佈為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前院:由4所均為一層的房屋組成。具體為臨街房(含大門樓)、左右廂房、正房(客廳)。
正房之寬、高,明顯大於其它房屋,屋內用粗大的上好木材做樑柱,前簷下的斗拱上均飾彩繪圖案,簷柱及廊柱的柱礎石別緻精美,雕刻動物等圖案。月臺外有用厚石條砌築的多級臺階。有意思的是這些石條除最上一條外,其餘都從中間斷裂了。
如果沒有人告訴內情,恐怕讓誰猜,他也難以猜出其原因。
原來,在清乾隆年間,汜水縣(今屬滎陽)出了位大武術家叫萇乃周。一天萇乃周來這裡看望徒弟(房主人秦承宗)。因大家都知道他是練武的,還聽說他武功高超,都想見識一下。
開始,無論大家怎樣說,他就是不理睬。到後來說的人多了,纏磨的時間也久了,他方環顧了一下院子,然後,便緩步邁上石階。誰知他剛踏上一階,就忽聽「叭」的一聲,大家循聲望去,但見階上的石條已斷裂為兩截。
人們驚呆了!接著伴隨他的腳步又是幾聲響。當人們緩過神來,發現幾階石條也斷為兩截。
當萇乃周正要邁向最後一塊時,不少家裡人慌忙連聲叫喊「留一塊吧!」「留一塊吧!」萇乃周這才停下來,腳下留情,儲存下了這最後一條。
後院:由3所均為三層的樓房和前院之客廳構成。主樓通高約13米(遠高於現在的四層樓房),正面底層和二層中間均開1門,第三層設3窗。
底層之門製作講究,門板用鐵皮包鑲,外嵌泡釘。門外側嵌石聯:「創業備嘗辛苦,守成慎勿驕奢」,橫額「存樸堂」,旁署「乾隆二十四年」。
在二、三層正面的門、窗周圍用青磚雕磨成的精美圖案作裝飾,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走進院內,庭院深深,高樓巍巍。在使人驚歎樓房壯觀之餘,總不免有些納悶:這些高樓即使現在建設也相當不易,也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與財力,那麼當初建造者是靠何種辦法積累起了這麼巨大的財力?
他為何人?
秦氏後人傳說:秦氏先人因在北京等地開了很多金店所以發了大財。鉅富之後,他們就在全國購買田地,開設商鋪,所以家裡人往返北京時,走路不走人家田,住店不住人家店。
據該宅石匾額所題修建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的記載,並結合清光緒年間所編《秦氏家譜》的有關內容,可知當時修築此院的應是秦方蘇(太學生、候選同知)、秦承宗(候選州同,萇乃周高徒之一,《萇家拳源流考》一書曾載其「家鉅富」)父子。但他們致富的原因,是否就像傳說那樣,因沒有明確的材料,就很難印證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古建築從總體上說是以木結構為主,以磚,瓦,石為輔發展起來的。從建築外觀上看,每個建築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上為屋頂,下為基座,中間為柱子,門窗和牆面。
在柱子之上屋簷之下還有一種由木快縱橫穿插,層層疊疊組合成的構件叫做斗拱。這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建築所特有的構件。它既可承託屋簷和屋內的樑與天花板,有儼然具有較強的裝飾效果。
斗拱這個詞在談論中國古建築中不可不提,由於它在歷代建築中的做法極富變化,因而成為古建築鑑定的最主要依據。
古代建築以它優美柔和的輪廓和變化多樣的形式而引人注意,令人讚賞。但是這樣的外形不是任意造成的,而是適應內部結構的效能和實際用途的需要而產生的。如像那些亭亭如蓋,飛簷翹角的大屋頂,即是為了排除雨水、遮陰納陽的需要,適應內部結構的條件而形成的。
兩千多年前的詩人們就曾經以「如翬斯飛」這樣的詩句來描寫大屋頂的形式。在建築物的主要部分柱子的處理上,一般是把排列的柱子上端做成柱頭內傾,讓柱腳外側的「側腳」呈現上小下大的形式,還把柱子的高度從中間向外逐漸加高,使之呈現出柱頭外高內低的曲線形式。這些做法既解決了建築物的穩定功能,又增加了建築物外形的優美曲線,把實用與美觀恰當地結合起來,可以說是適用與美觀的統一佳例。
中國古建築在建築與環境的配合和協調方面有著很高的成就,有許多精闢的理論與成功的經驗。古人不僅考慮建築物內部環境主次之間、相互之間的配合與協調,而且也注意到它們與周圍大自然環境的協調。中國古代建築中有一種講究陰陽五行的「堪輿」之學,也就是看風水之學,其中雖然夾雜了不少封建迷信的東西,但剔去其糟粕。
綜合上述,中國古建築有著很高的欣賞價值。它給我們以審美享受,為研究歷史和科學提供實證,為新建築設計和新藝術創作提供借鑑。它不僅是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歷史見證,而且是一部極有價值的愛國主義教科書。
古建築的藝術價值,社會價值,歷史價值是什麼
3樓:一米陽光
中國古建築泛指近代西方文明決定性地影響中華文明之前,在中國古文化主導下產生的建築物、構築物、建築方法和相關體制。中國古建築的影響範圍遍及半個亞洲和眾多少數民族地區,在世界建築歷史中佔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甲骨文中,不少漢字就借用兩坡頂的建築形象來造字,現代漢字中偏旁部首中的「寶蓋頭」就是建築形象的直接表現。
相對於西方文明,中國的古建築充分發揮的木材這種建築材料的優勢,以四角起翹的大屋頂和斗拱為象徵;同時,沿著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綿延幾千公里,從戰國時代就開始修築的長城,在失去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歷史作用之後,已經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徵,成為民族精神的象徵。
中國古建築除了少量石建築外,大部分以木、土、磚瓦為主要建造材料,這些材料具有易損毀的特點,尤其是以木材為主的結構材料,其易腐、易燃等缺陷,使得古建築一旦受損,就會主體坍塌,形象無存。目前所知儲存下來的最久遠的地上建築是山西五臺山南禪寺大殿,年代是公元782年。此殿很小,甚至只能代表唐代建築的一般水平。
而浙江餘姚河姆渡發現的距今2023年前有榫卯的木結構構件,反映了我國木結構技術的悠久歷史。赫赫有名的秦朝阿房宮、唐朝大明宮等輝煌的歷史建築已經只剩下一些難以辨認的土臺。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地下儲存的遺址遺物被發現出來,為建築史增添了重要的內容。
北京明十三陵定陵地宮的發掘和清東陵裕陵地宮的清理開放,揭示了帝王陵寢地宮的面貌。但遺憾的是,日本侵略軍自九一八事變以後,在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中,對中國各類古建築肆意摧殘,竭力毀壞,古建築遭到空前的劫難。山西境內的純陽宮、大佛寺、三清殿、大禹廟、關帝廟,山東高密、章邱、鄒平等地寺廟、古塔毀損殆盡。
從黑龍江至海南島,從黃海之濱到雲貴高原,名勝古蹟盡遭厄運。日軍侵華期間,戰爭波及範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對中國各種建築物毀滅程度之深,在中國歷史上實屬罕見,中國古建築時時處於朝不保夕的境地。在日軍侵佔區,中國古建築更遭受滅頂之災,有日軍轟炸、焚燒所致,有日軍搶劫、肆意搗毀所致,亦有日軍改作軍用等所致。
2023年12月初,日軍飛機對南京城區實施狂轟濫炸,並對南京各類建築物施以猛烈的炮擊,南京古城牆遭受的破壞十分慘烈。明朝初年修建的磚石城牆堪稱世界第一,遭受日軍炮火摧殘後,中山門城牆、光華門城牆、中華門城牆大部分被毀,原本30多公里的古城牆只餘約20公里,所剩部分大多也傷痕累累。
在維修古建築的工程中,為了儲存古建築的歷史文物價值,必須儲存原來的構件。但是早期木結構的樑、枋、柱、檀等木料易於糟朽劈裂。過去匠師們曾採用過墩接鑲補等方法來儲存木料,但是這樣材料的受力效能受到損失。
古建維修部門經過試驗和研究,採用了現代化學粘合材料結合其他工藝拼合大梁,灌注糟朽的柱子,解決了大料**的困難,更多地儲存了早期木構原件。在保護建築的過程中,除了防止人為地破壞之外,更重要的是防止自然的侵蝕破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新發現的古建築實物和遺址、構件等,大大充實了建築史的實物資料。
這些發現,經過鑑別、選擇,使之系統化,將成為一部實物的建築史。現在我們對於中國古代那些輝煌一時的建築,除了考古的證據,更多的是從文學作品中來玩味體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詩句,既成為中國古代社會充滿人性關懷的一個悽婉追求,也成為對於一代代建築工官、工匠默默奉獻的最嘹亮的讚歌。
中國歷史上與外界的文化交流也促成了古建築風格的流變,例如隨著佛教文化的引入和傳播,起源於印度的寶塔建築發展成為古建築中的一大門類;佛教建築中的石窟建築甚至成為中國古典藝術的「保鮮櫃」。
近年來,一些地方在古建築的保護與資源利用方面做出了許多嘗試。如園林城市蘇州在得知常州在城市建設中,將拆除荷花池地區6萬平方米的老街區後,購得幾處尚未來得及拆除並儲存完好的文物建築,編號繪圖後,拆卸下所有構件,異地復建。從這些事件中,我們看到了古建築如何從被視為破舊而遭拆除,到被視為新的資源加以利用開發,實現了利用基礎上的保護的過程,這一過程為我們做好文物建築資源的保護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為歷史文化遺存,古建築與旅遊註定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作為一個城市甚至民族歷史文化的象徵,古建築擁有多重價值和功能,如果這些價值不能有效地向公眾展示,那麼古建築就會出現價值缺失的現象。旅遊因其特有的可愉悅大眾的功能,無疑成為古建築價值展示的首要途徑。
以旅遊形式展現的古建築,能夠傳授知識,啟迪智慧,陶冶情操,還能弘揚民族文化,延續歷史文脈,喚起人們的愛國熱情;同時,旅遊使得古建築的保護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從而激發社會公眾自發或自覺保護古建築的行為。
古建築之可貴,除了它們是用金錢和血汗堆成的之外,更重要的它們是歷史的遺存,經過了不知多少年的歲月磨鍊,有的已有幾百年、上千年的歷史。如果毀壞了它們,就不可能再得。比如一個唐、宋時期的古建築被拆毀了,就無從再得,縱或根據資料能重新恢復,但它已成了一個複製品,一個假古董,它的價值也就大減了。
所以人們常常把一件文物、一座古建築的破壞稱為「不可挽回的損失、不可彌補的損失」。古建築是我國古代建築活動的主要結果,是我國古代建築技術、藝術的結晶,也是我國古代乃至近代政治、經濟、社會活動的載體,是全方位反映我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特徵的歷史遺產,具有價值高、代表性強、分佈廣、時間橫跨大,型別多樣的特點,已成為自開展文物建築保護工作以來我國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的主要物件。古建築是歷史文化的載體,是特殊的不動產,在現代化建設中,它具有保護和利用的雙重價值。
長城的藝術價值是什麼?簡短些急,藝術價值指的是什麼?
長城的建築藝術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長城是一座極富建築藝術特色的偉大工程。我們從以下三方面對長城的建築藝術進行了研究。一 城牆的構造和排水系統 1 不同地段長城城牆的構造 平原與丘陵地段如八達嶺長城段,城牆是以沙土為內填充物,青磚包砌的方式築成,能承載較大負荷。青磚製造簡易,價廉且堅固,是平原與丘陵段...
烏鎮的歷史文化價值社會價值旅遊價值建築風格
建築風格 以磚木結構的明清建築為主,儲存有20多萬平方米的明清建築。有曲徑通幽的深宅大院,繁複精美的雕花建築,裡面是迷宮般的迴廊和廳堂,建築物的屋頂有獨特的觀音兜 馬頭牆,既防火,又擋風。還有特別的廊棚 帶屋頂的街 文化價值 多種文化特徵形成江南水鄉城鎮亦雅亦俗的獨特的地方文化。烏鎮如今一直保留著傳...
民俗價值的含義民俗藝術價值包涵那些方面
1 民俗又稱民間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並世代相傳 較為穩定的文化事項,可以簡單概括為民間流行的風尚 習俗。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民俗傳統的國家,在中國境內土生土長的各民族中,都有廣大人民群眾創造的各類民俗文化,代代傳承。這些民俗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