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把玉叫什麼古代如何稱謂玉

2021-05-17 13:34:14 字數 6088 閱讀 6602

1樓:瀟湘月色

五樓說的基本上是正確的。「玉」作左偏旁時寫作「王」。「玉」後加點,既表示玉有瑕疵,又可區別於「王」。

在古代,玉的稱呼有幾十種!像「碧,瓊,珏,璜,璧,璋」等等。「碧」指青玉,「瓊」指很美的玉,「珏」指和在一起的兩塊玉,「璜」指半壁形的玉,「璧」是一種瑞玉,有避邪的作用,「璋」是形狀像半個圭的玉器。。。。。

這裡要說一下「圭」的本意也是古代天子分賜諸侯的瑞玉,「瑩」本意是光潔像玉的石頭。其實,這些只是「王」旁表意,另一半表生,以此來具體說明玉的種類和品質色澤等。具體的你可以去看一下顧建平主編的《漢字——**字典》

2樓:時光小玉

先秦諸子稱之為璧如 和氏璧、、後來應該就叫做玉了、、不過翡翠也是一種玉、、而至於一些有名氣的玉比如

新疆產出的和田玉、還有其他地方產的岫玉、獨山玉、綠松石、、被稱為四大名玉

3樓:匿名使用者

曾有種酷似玉的石頭,古人因其與玉太過相似而將其與玉歸為一類。然終非玉石,故將其稱之為珉

4樓:匿名使用者

很多珺 珏 玦 瑜 瑾

5樓:沐夕雨

「王」字旁或「玉」字旁的字再古代大多是對玉的稱呼

古代如何稱謂玉

6樓:匿名使用者

通常情況下現代玉石只有"玉"一種叫法,而古玉的稱法則較多,有璊、 琚 、珺、 瓊等。

但是玉一旦製成禮器或飾品,則名稱眾多:璧、圭、瑗、琥、珩、佩、玦、璜等等,這些常見的玉器名稱多見於玉用作禮器時的稱謂。

介紹如下:

璜: 古玉器名。是一種弧形的玉器。

古代貴族朝聘、祭祀、喪葬、徵召的玉製禮器。也作佩飾。殷代玉璜,一般是玉璧的三分之一,只有少數接近二分之一。

為此,"璧曰璜"的說法,與"殷制"、"周制"不吻合。璜穿孔為佩飾物,故有"佩璜"之稱。新石器時代的佩璜,一般兩端各有一小孔,系以佩戴。

商代的玉璜,多由璧環類改制而成。佩璜成型後,一般都進行再次雕琢,形成龍形、魚形,有的又在表面再雕刻鱗紋和三角形紋等。

環: 古玉器名。一種圓形而中間有孔的玉器。

《爾雅·釋器》:「肉好若一謂之環。」郭璞注:

「肉,邊;好,孔。」邢疏:「邊、孔適等若一者名環。

」玉製的環。古時用作佩飾。

瑗: 古玉器名。大孔的璧。

《爾雅·釋器》:"好倍肉謂之瑗。"郭璞注:

"瑗,孔大而邊小。"《荀子·大略》:"問士以璧,召人以瑗。

"夏鼐:《商代玉器的分類、定名和用途》(《考古》2023年5期)一文提出:"好"是指當中的孔,'肉'是指周圍的邊。

而出土玉璧,與《爾雅》所說不符。認為"'瑗'字在古玉名稱中今後似可放棄不用。大孔的璧環類玉石器在新石器時代墓中便已出現,有的套在死者的臂上,當是作為手鐲之用"。

因此不妨把"瑗"作為古"玉鐲"來解釋。 周南泉《試論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玉器》(《考古與文物》2023年5期)一文認為"瑗"在古籍中有明文規定,且戰國中山王墓出土玉環、瑗上,墨書文字寫名,也與《爾雅·釋器》一致。今就不更改定名為宜。

"同意《爾雅·釋器》一書的解釋。

璧: 古玉器名。扁圓形,正中有孔。

璧分大璧、谷璧、蒲璧。大璧徑長一尺二寸,天子禮天之器。諸侯享天子者亦用之。

禮天須用蒼色,蓋璧形圓,象天蒼,象天之色。谷璧子所執,飾谷紋,取養人之義。薄璧男所執,瑑飾為蒲形,蒲為席,取安人之義。

三者統稱為"拱璧",因皆須兩手拱執。另有一種系璧,形較小,為佩於紳帶之物。玉璧在新石器時代已有,多光素無紋飾,器形比較簡單。

商周時代的璧,厚薄不勻,形制也不規整,內外大多不夠圓。春秋戰國時,璧則相當規整,並有蠶紋、谷紋、蒲紋、獸紋等雕飾。漢繼承前代風格,雕工比較精細。

漢以後至宋、元時,玉雕不多見。明、清時又興盛,出現大量仿古制品,璧上常見精細的浮雕和螺旋狀紋飾。玉璧是古代貴族所用的禮器。

不同時代和不同情況下,也有起信物和裝飾物作用的。

圭:古玉器名。古代帝王、諸侯朝聘、祭祀、喪葬時所用的玉製禮器。

為瑞信之物。長條形,上尖下方,也作「珪」。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異有大圭、鎮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別。

周代墓中常有發現。

7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斜玉旁的字都和玉有點淵源,我隨便說幾個,供參考:璋,瓊,琚,玖

古代古人掛在腰上的玉叫做什麼?

8樓:9點說史

古人掛在腰上的玉稱為佩或玉佩。有缺口的玉環則稱為珏。

戰國、秦漢時期的玉佩繁縟華麗,甚至數十個小玉佩,如玉璜、玉璧、玉珩等,用絲線串聯結成一組雜佩,用以突出佩戴者的華貴威嚴。

魏晉以後,男子佩戴雜佩的漸少,以後各朝都只是佩戴簡單的玉佩,而女子很長時間裡依然佩戴雜佩,通常系在衣帶上,走起路來環佩叮噹,悅耳動聽,因此「環佩」也漸漸成了女性的代稱之一。

擴充套件資料

玉佩圖案意義:

在玉佩中,往往運用了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等中國傳統圖案造型,以民間諺語、吉語及故事為題材,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象徵及諧音等表現手法,構成「一句吉語一幅圖案」的美術表現形式。乾隆皇帝曾語:「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玉佩中的中國傳統圖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充分體現了玉石文化的精髓。大體有吉祥如意、長壽多福類、家和興旺類、安寧平和類、事業騰達類和辟邪消災類等。

在玉佩圖案中主要用寶瓶、如意等表示安寧平和。這類圖案的玉佩往往對一些常年在外工作或生活漂泊不定的人來佩戴,以寄託家人對他的平安祝願。

9樓:

古人掛在腰上的玉稱為佩或玉佩。有缺口的玉環則稱為珏。

【佩】念[pèi]

本義:系在衣帶上的裝飾品。

佩,大帶佩也。——東漢·許慎《說文》

共王之服玉佩玉。——《周禮·王府》(注:「王之所帶者。」)

又如:佩玖(作佩飾用的淺黑色美石);佩玦(有缺口的環形佩玉);佩珂(用黃黑色玉石製成的佩飾);佩衽(佩玉和衣襟)。

【玉佩】

身上的佩掛,或懸於頸,或繫於腰,是古人重要的裝飾。不同的佩飾,往往有不同的表意功能。

古語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周禮·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左結佩,右設佩。

居則設佩,朝則結佩。齊則綪結佩。而爵鞸。

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佩玉有衝牙。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君子於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織綬,士佩瓀玟而縕組綬,孔子佩象環五寸而綦組綬。」更是把玉佩上升到禮法。

戰國、秦漢時期的玉佩繁縟華麗,甚至數十個小玉佩,如玉璜、玉璧、玉珩等,用絲線串聯結成一組雜佩,用以突出佩戴者的華貴威嚴。魏晉以後,男子佩戴雜佩的漸少,以後各朝都只是佩戴簡單的玉佩,而女子很長時間裡依然佩戴雜佩,通常系在衣帶上,走起路來環佩叮噹,悅耳動聽,因此「環佩」也漸漸成了女性的代稱之一。

【珏】念[jué]

本字為「二玉相併之形」,意為「二玉相碰之聲」。本義:二玉相併或二玉相碰。說明:在「琴瑟」二字中,「珏」為「二玉相碰,發出悅耳聲響」之義,表明「琴瑟」為彈碰式樂器。

10樓:靜看凡塵

佩pèi

系在衣帶上的裝飾品,又特指此裝飾品上的玉:~帶。解~欲西去。

11樓:匿名使用者

腰牌、令牌,令牌佩在將軍腰上可以示威,也能表示上級對下級的命令,腰牌可以掛在貴族腰上做裝飾品。

古代玉佩 叫什麼

12樓:匿名使用者

現仿的東西,古玉中沒有這種造型,沁色也不對,多看真的古玉見的假的一眼就能看出來。

古人能佩玉的幾乎非富則貴,玉器形制都是有規則的,祭祀用的禮器自不必說,差一點可能會掉腦袋的,自己佩戴的都有寓意的。

13樓:貓明明

在古代,玉的稱呼有很多種,像「碧,璟,鈺,璜,壁,璋」等等。

古代刻玉的工具是什麼?

14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刻玉的工具有鐵製圓盤-鉈、無齒的鋸、圓鋸、鑽、錐、用精細的木片葫蘆皮、牛皮蘸珍珠砂漿,加以拋光。

玉石異常堅硬,必須用鐵製圓盤――鉈為工具,以水和金剛砂為介質,經過鍘、鏨、衝、壓、勾、順等工藝,一點一滴琢磨而成。

在古代制玉過程中使用最多的雕刻工具叫陀,是指安裝在「水凳」橫軸上可以旋轉使用的各種工具的泛稱。

陀的名稱是玉雕行業沿用歷史的稱謂,什麼時候開始稱之為陀己無從考證。在古代,陀與碼字相同,可以互相替換,很多人用銘字,是否合適有待斟酌。

古代制玉技法,源於製作石器。切、磋、琢、磨是玉石器所用的工藝程式。

切,即解料,解玉要用無齒的鋸加解玉砂,將玉料分開。

磋,是用圓鋸蘸砂漿修治。

琢,是用鑽、錐等工具雕琢花紋、鑽孔。

磨,是最後一道工序,用精細的木片葫蘆皮、牛皮蘸珍珠砂漿,加以拋光,玉器便發出凝脂狀的光澤。這套制玉技術,在商代已為工匠們所掌握。

15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在雕琢工藝上,最重要的是鑽孔與飾紋兩**寶。孔由管氣出或用鑽琢出,紋則由陀具碾出或刀具刻出。所以,古代的琢玉工多有鍋形器、鉸具、鑽、水凳、刻玉刀、銀弓於等。

1、鋸形器

用於玉材切割即剖玉的主要工具。鋸形器沒有鋸齒,材質大多為金屬,也有一些柔韌的動植物筋脈。鋸玉時需兩個人用長時間坐著鋸,你推我拉,通常在鋸上還放裝有解玉炒的壺,解玉砂從壺底小洞中不斷流出,流到鋸痕中,幫助鋁形器分割玉。

總之,用細線加硬砂來剖玉開片,為後來玉器的製作工藝指明瞭方向。

鋸形器是一種非常原始的琢玉工具,最早見於良渚文化時期。以後歷代也一直在沿用。

2、鉈鋸

是切割琢磨玉器的主要工具。鉈的主要材料為鐵,鉈具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側鉈,用幹小件玉器的切割和粗加工;另一類是密鉈,用來對玉進行細加工。

歷代鉈具多有變化。新石器時代琢玉的工具已具雛形,用石、骨槓製作。在良渚文化琮、璧玉器上留有鉈具加工的痕跡。

商周時期的砣具已用青銅製作,硬度大為提高。戰國時期鐵器發明.從此砣具裝置不斷完善,陀頭硬度逐步提高,使玉器的製作工藝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直到清代未年、**初年,都未有較大的發展改變。

砣具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代表了從早期以個人原始手工藝方式治玉,步入了一個較節省人力的半機械時代。

3、鑽玉飾品必須要穿孔才可以佩戴,玉器皿都要掏膛才能使用,因而鑽是不可少的。鑽可以分為楟鑽和管鑽兩類。

(1)楟鑽:細棍狀的實心鑽。用楟鑽所鑿的孔,大多是上口大下口小,孔底為尖細的斜坡形。早期的玉飾多使用楟鑽琢孔。

(2)管鑽:用空心狀的管鑽打磨的孔一頭大一頭小,常用對鑽的辦法,故這樣在管璧上會出現螺旋狀的臺痕。從出土玉器判辨,管鑽在新石器時代、商朝時期已廣為使用。

管鑽還用於掏膛.特別是明清時期的花瓶、壺、杯等器多用管鑽掏膛,其形狀如空心鐵管。

4、水凳

也叫做「旋車」,是一種磨玉工具。水凳類似於現在的玉雕機器,只是較為簡單。

這種工具是在隋唐時期前後出現的,它的主體是由木架構成的,由凳面、凳槽、鍋架、支撐架、坐凳、踩板組成。採用垂足坐式,雙足踩動踏板,以皮帶軸轉動帶動砣頭旋轉,輔助軸段的鉈磨玉。這種手足並用操縱旋性琢玉工具的水凳一直沿用到清代。

為什麼稱為水凳?這是因為早在採用原始砣具時,琢玉便已使用了中介物質,用解玉砂蘸水,以增強砣頭的摩擦力。而水凳也同樣採用了這一磨玉方法。另外,古玉器拋光也常使用水凳。

5、刻玉刀

是雕刻玉器紋飾f的工具。刻玉刀的硬度要比玉大,一船是採用金剛石鑲嵌在刀刃上進行雕刻。

在管、砣碰到無法琢磨、難度大的花紋時需用刻玉刀描繪。良渚文化新石器時代已用刻玉刀,其細如遊絲狀的獸面飾紋,應是用硬後高於軟玉的燧石、石英刻刀繪就的。後世的刻玉刀與早期的不同。

有一些專用名稱。如《海產十洲記》載西海中的流洲有切玉如切泥的昆吾刀。據李時珍《本革綽目》,昆吾刀就是金剛石。

有學者研究認為,漢代的剛卯殳書,明陸子岡玉牌,其書體刻繪均系昆吾刀所為。

6、鎪弓子

是一種用於鏤雕的工具,形狀像拉二胡的弓,所用的弦是金屬絲做的。

用鎪弓子鏤刻玉器的做法為:先用鑽在玉上打孔,再用金屬絲穿進,佐以解玉砂.慢慢鎪磨。這樣拉出來的空洞挺拔細膩,乾淨利落。

因為金屬絲細,且做直線運動,所以拉出來的孔較為方正,有稜有角,不會給人一種圓軟的感覺。

這種工具在殷商時候就已經出現了,歷代都有沿用。由於有了這種工具,殷商的鏤空日透雕玉器多了起來.同時在一件玉器上也能表現出比較複雜的鏤空透雕技藝。

望採納。

古代如何稱謂玉古代人的稱謂

通常情況下現代玉石只有 玉 一種叫法,而古玉的稱法則較多,有璊 琚 珺 瓊等。但是玉一旦製成禮器或飾品,則名稱眾多 璧 圭 瑗 琥 珩 佩 玦 璜等等,這些常見的玉器名稱多見於玉用作禮器時的稱謂。介紹如下 璜 古玉器名。是一種弧形的玉器。古代貴族朝聘 祭祀 喪葬 徵召的玉製禮器。也作佩飾。殷代玉璜,...

古代有沒有玉鏡,古代有玉鏡嗎

玉鏡有好幾個意思,比如 1.玉磨成的鏡子。南齊書 東昏侯紀 帝有膂力,能擔白虎橦,自制雜色錦伎衣,綴以金花玉鏡眾寶,逞諸意態。唐 白居易 遊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六楹排玉鏡,四座敷金鈿。2.比喻清明之道。尚書帝命驗 桀 央玉鏡,用其噬虎。鄭玄 注 玉鏡喻清明之道。南朝 梁簡文帝 奉請上開講啟 玉鏡宸居...

類似這種形狀的古代玉,專業叫什麼?鑑定專家好像有種專業的叫法

紅山玉龍 呈勾曲形,口閉吻長,鼻端前突,上翹起稜,端面截平,有並排兩個鼻孔,頸上有長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體酷似甲骨文中的 龍 字。玉龍墨綠色,體捲曲,平面形狀如一 c 字,龍體橫截面為橢圓形,直徑2.3 2.9釐米。龍首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緊閉,鼻端截平,端面近橢圓形,以對稱的兩個圓洞作為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