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南極,這個距我們十分遙遠的大陸,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多風的地方。這裡98%的面積被廣袤無垠的冰層覆蓋著,有些地方的冰層厚達4.8公里。這裡曾記錄到世界最低溫度 -89.2℃。
南極大陸完全被海洋所包圍,海上西風強勁,大風從南極內陸高原吹向沿海低地,風速可達每小時290公里。
南極洲約有兩個澳大利亞那麼大,它擁有世界上90%的冰和70%的淡水。覆蓋南極大陸的冰蓋會融化、崩潰嗎?這是全人類面前的一大懸案,關係到全人類命運的大問題。
據計算,如果南極冰蓋完全融化,海平面將上升61米,美國的邁阿密將成為潛水者的樂園,紐約將從地圖上消失,帝國大廈將成為一個小島。一些島國更面臨沒頂之災。冰蓋即使融化一部分,也能淹沒許多沿海城市和良田。
在2023年以前,科學界一致認為,1億年前南極大陸從古岡瓦納超級大陸南部**出來以後,經過了一個嚴寒時期並形成了一個厚厚的冰蓋,其大小在最近2023年中基本沒有變化。南極的地質學研究以及能反映冰的體積和溫度變化的深海同位素測量結果也支援這一論點。但是,最近一些**紛紛釋出訊息,稱美、英科學家根據衛星影象發現,南極冰蓋冰層正在分崩離析,呈現出全線崩潰之勢,分出的一塊塊浮冰正在四處漂流,越來越熱的地球氣候終於撼動了堅不可摧的南極冰蓋。
科學家此次發現的大面積冰層解體主要集中在南極半島東部的「拉森b」陸緣冰層和南極半島西南部的威爾金斯陸緣冰層,冰層溶解面積總共有出3000平方公里。這些陸緣冰層在過去一年中的分解速度幾乎相當於過去10~15年。英國科學家沃恩指出,在過去約半個世紀中,「拉森b」和威爾金斯陸緣冰蓋中總共才分離出7000平方公里的冰層,而此次在一年時間中竟分離3000平方公里。
這是陸緣冰蓋加速解體的明顯訊號。他**,用不了幾年時間,威爾金斯陸緣冰層可能將所剩無多。
由於陸緣冰層對南極大陸冰河具有保護作用,因此,陸緣冰層的分解會引起大陸冰河融化速度加快,這有可能引起海平面上升。有的學者認為,在未來100年內,南極融化的冰會使海平面上升6~7米。聯合國氣象組織認為,到2023年,海平面將平均上升30~50釐米,到2023年,將上升1米,這樣,荷蘭2/3的國土將被淹沒,低海拔的島國馬爾地夫也將面臨沒頂之災。
但是,美國兩位科學家喬治·登頓和戴維·馬欽特不同意上述觀點,他們認為,從總體上來看,南極冰蓋、特別是東部冰蓋,1000萬~1500萬年來一直是保持穩定的。從冰蓋的形成過程來看,冰蓋會解體,也會再生;既要看到解體,也要看到再生。冰蓋解體、崩潰、再生,周而復始,這是一種自然現象和自然規律。
應當看到,地球溫度升高,冰融化得多,同時海洋表面增大,蒸發量也相應增多,蒸發的水汽聚集到南極高緯地區形成降雪,最後又形成冰川。因此,地球升溫有正、反兩個方面的效應,但融化與新形成的冰川孰多孰少,目前尚無定論,仍需進一步觀察研究。
2樓:浮流年
最直接的危害是導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會被淹沒,而沿海地區一般又是經濟文化發達地區,比如上海,日本都可能被淹 ;其次,封凍在南極冰川裡的古老病毒可能重新流行 ;最後,極地氣候調節作用減弱,全球氣候可能更加多變,人類可能會因此滅亡。
南極大陸是指南極洲除周圍島嶼以外的陸地,是世界上發現最晚的大陸,它孤獨地位於地球的最南端。南極大陸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素有"白色大陸"之稱。在全球6塊大陸中,南極大陸大於澳大利亞大陸,排名第5。
南極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是世界上僅有的被海洋包圍的2塊大陸,其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個圍繞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閉狀態(參看南極洋),是一塊遠離其他大陸、與文明世界完全隔絕的大陸,至今仍然沒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學考察人員輪流在為數不多的考察站臨時居住和工作。
南極大陸是最難接近的大陸。與南極大陸最接近的大陸是南美洲,它們之間是970千米寬的德雷克海峽。南極大陸與其他大陸不僅相距遙遠,而且周圍還為數公里乃至數百公里的冰架和浮冰所環繞,冬天時浮冰的面積可達1900萬平方千米;即使在南極的夏天,其面積也有260萬平方千米;南極大陸周圍海洋中還漂浮著數以萬計的巨大的冰山,為海上航行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和危險。
南極圈:南緯66度34[1] 分的緯線為南極圈。在極圈內會有極晝和極夜現象,南極圈以南是寒帶以北是溫帶。
3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很多島嶼國家就沒了
日本可能就剩下富士山了
如果南極冰川瞬間融化會怎樣?
4樓:偶夏柳司娥
南極(冰川)未來的命運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很大興趣。由於人類活動使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造成全球氣候變暖而使專家們為此感到擔優。要知道,熱電站、大鍋爐、運輸工具等在燃用越來越多的礦物燃料時,會向大氣層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根據專家們的研究結果,大概到2023年,某些地方二氧化碳的濃度將達到最高值(這已被聯合國有關能源的會議報告所確認)。以後人類將轉用其他的能源,於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將由於這種氣體被海洋吸收而開始減少。
應該說,這個過程現在就可以看到,但目前海水還難以戰勝日益嚴重的空氣汙染。在二氧化碳濃度達到最高值以後要清除大氣中大多數「多餘」的二氧化碳氣體,還需300—500年的時間。
專家們認為,在21世紀,全球氣候變暖將達到高峰,南極地區的溫度據估計將上升到10℃左右。看來,這將給地球帶來災難:南極冰川融化,它產生的水量(約佔全球現有淡水量的90%)將在地球上導致空前的水災。
但是根據南極的自然條件及其作用機理,這種擔心似乎是多餘的。
原來,在一定的氣候變暖條件下(平均溫度上升8-10℃正屬於這種氣候變化),南極冰層的厚度看來不會減少,而是會增加。原因在於:在較暖的空氣中含有的水分也較多,這些水分最終能以下雪的形式沉積在冰川上。
這樣,大氣中水分沉積在南極冰川的後果不是導致災難性的海平面上升,而是會使海平面下降。
總而言之,如果上述推算是正確的話,那麼儘管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南極冰川在最近這個世紀之內是不會融化的。
5樓:匿名使用者
資料:南極大
陸的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和印巴次大陸面積的總和。南極大陸98%的地域被一個直徑為4500公里永久冰蓋所覆蓋,其平均厚度為2000米,最厚處達4750米。南極夏季冰架面積達265萬平方公里,冬季可擴充套件到南緯55度,達1880萬平方公里。
總貯冰量為2930萬立方公里,佔全球冰總量的90%。 如其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大約60米。
海平面上升60米的後果:各國的發達地區幾乎都集中於低海拔的沿海地區,隨著這些地區被淹沒,全球各國力量恐怕要重新洗牌。一大批島國如馬爾地夫諾魯之流將徹底消失,大一些的島國如日本面積將壓縮至只有原來小半的山地,岌岌可危。
中國這樣的大國雖然緩衝較大,但也不容樂觀。
下面是按照50米海拔線大概畫出的中國海岸線
1、東北將新增兩個出海口,分別是最東北的黑龍江撫遠,和吉林省琿春。
2、遼東灣將向北退至鐵嶺市,鐵嶺有望成為大城市,哈哈。
3、京津冀地區的秦皇島、天津、唐山、北京、以及河北省的東南部將沉入海底
4、山東半島將變成兩個島嶼,第一大島不再是臺灣。
5、江蘇和上海消失,僅有雲臺山紫金山等零星小島
6、安徽的淮北平原和長江沿岸地區被淹
7、江西的鄱陽湖平原、湖北的江漢平原、湖南的洞庭湖平原三大糧食產區被淹沒,形成一個大湖區。
8、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的海岸線退縮較少,但杭嘉湖平原和珠三角平原淹沒
9、臺灣、海南的沿海平原被淹
6樓:無聊的僵博
1樓回答的是南極冰幾百年年或幾十年全部融化了怎麼樣
如果這個過程是瞬間發生的。那麼你可以想象2000-4000多米高的水牆從南極開始擴散,絕對能把青藏高原以外的地區沖刷一遍,類似2012的場景。。而且超級海嘯會反覆幾次能量才會消耗殆盡。
如果南極和北極的冰川融化會造成什麼後果?
7樓:壬竹延申
由於北極主要以浮冰為主,融化的比較快,所以,北極的冰川已經融化不少了。按照現在融化速度,北極將在50-100年內融化完。
南極就不同了。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23**道,美國宇航局的冰川學家2023年利用鐳射高度計測量了南極洲6座冰川的厚度。測量結果表明,這些冰川正在以相當於上世紀90年代時兩倍的速度消融,每年融化的體積為250立方千米,比它們的年積雪量還高60%。這些冰川消融成水,每年會造成海平面上升0.2毫米。
所以南極的冰川只是融化了很少的一部分,不過也支援不了太長時間,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溫室效應」,南極和北極的冰川早晚會全部融化,那樣,我們人類可就要面臨一場大的災難了。
8樓:匿名使用者
全球變暖的後果
1.對氣候的影響
隨著溫度的上升,預計有些地區的水災、旱災、火災及熱浪衝擊的發生率也會上升。
——ipcc2023年報告
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並進一步發展,有些國家的整個國土最終將變得不適於人類居住。
——蘭姆
將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中所造成的危害,誰也無法確切地說明將來會有多嚴重?科學家正在估算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危害。按目前的技術水平計算,2023年才能闡明大氣中二氧化碳形成和消解的機理,這樣就能發現溫室效應是如何產生的。
2023年才能準確的預知因地球升溫而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然而真正理解這一切要到2023年。顯然,科學家和政治家都不會等到進一步的結果出來才採取防治措施,現在的觀察和研究成果應該都讓公眾瞭解,才不至於使人們不得不在50年後自咽苦果。
溫室效應自地球形成以來,它就一直在起作用。如果沒有溫室效應,地球表面就會寒冷無比,溫度就會降到零下20攝氏度,海洋就會結冰,生命就不會形成。因此,我們面臨的不是有沒有溫室效應的問題,而是人類通過燃燒化石燃料把大量溫室氣體排入大氣層,致使溫室效應與地球氣候發生急劇變化的問題。
溫室效應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黃榮輝院士說:「由於礦物燃料的燃燒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由於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溫室效應,在過去100年裡,全球地面平均溫度大約已升高了0.
3——0.6攝氏度,到2023年估計將再升高1——3攝氏度」。
當全世界的平均溫度升高1攝氏度,巨大的變化就會產生:海平面會上升,山區冰川會後退,積雪區會縮小。由於全球氣溫升高,就會導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區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區降水減少。
如西非的薩赫勒地區從2023年以後乾旱化嚴重;我國華北地區從1965 年起,降水連年減少,與50年代相比,現在華北地區的降水已減少了1/3,水資源減少了1/2;我國每年因乾旱受災的面積約4億畝,正常年份全國灌區每年缺水300億立方米,城市缺水60億立方米。
由於氣溫升高,在過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預計到2023年海平面將繼續上升30——50釐米,這將淹沒沿海大量低窪土地;此外,由於氣候變化導致旱澇、低溫等氣候災害加劇,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約數百億以上美元的經濟損失。
因此,全球氣候變化**不僅成為國際上重要的科學研究課題,而且已成為我國**在制定政策與進行經濟建設決策的依據。特別是2023年6月聯合國的環境與發展大會上,許多國家已簽署了「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並於2023年3月已開締約國第一次大會,這標場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已成為我國**為促進本國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所發須考慮的一個重要的科學和有關環境政策問題。
早在2023年的氣候分析就說明,發生在衣索比亞、蘇丹和索馬利亞等非洲國家的日益嚴重的饑荒和降雨模式的鉅變是一致的。據4月27日法新社記者報道,位於衣索比亞南部的歐加登地區是一個生活著約300萬遊牧民的半荒涼地區,3年來一直沒有下雨,牛、羊,甚至駱駝都已渴死。2023年——2023年的乾旱奪走近100萬人的生命。
現在,800萬人等待著食品緊急援助。在將一個半世紀以來的氣候測量資料與近幾十年降水模式的巨大變動對比後,結論是,「20世紀50年代以前,降水量一直沒有什麼變化,到了50年代,經過相對雨水較多的一段時期之後,北非和中東降雨量極大地減少。」近40年來,乾旱持續,並且出現得更加頻繁,同一時期「歐洲的降水量顯著增加」。
這40年的氣溫變化趨勢是造成反覆、持久饑荒的因素之一。研究人員擔心,這一趨勢只是全球變暖的早期結果。
西班牙氣象局的資料顯示,2023年初是自2023年以來西班牙最乾旱的冬天。大量種植區已不可能恢復在今後幾個月中形勢將更加惡化。水庫的蓄水量僅達到50%,水消費量的80%已用於農業。
事實上,目前每7名歐洲人中就有1人不能飲用自來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說:「水的缺乏將成為今後25年的主要問題之一,因此,必須立即改變目前導致生態系統惡化的習慣。」
如果北極和南極的冰融化了地球和人類會毀滅嗎
地球表面溫度逐漸生高,南北兩極冰川快速融化,由於地球表面溫度的生高,內海水又快速蒸發容,形成了全球性的非常厚的烏雲,開始連續幾個月的不間斷的降雨,較厚的烏雲遮擋了太陽對地球表面的照射,地球表面開始降溫,大陸開始結冰,形成冰河時代。嗯 冰融化了是不是溫度就會一直升高 肯定的 冰的融化會吸收熱量 在長遠...
如果和女生一直很親暱卻不表白,那會是怎樣的
這不像一個男人應該有的樣子。是男人,愛了,就表白,這是男人的權利,也是男人的義務。請問這個是什麼字?漢語意思是什麼?漢字 於 的草書有此寫法 是日語字母,讀音是 o 尾 一個女生和我關係很好,但是我覺得不是男女之間的那種好,我們平常說話也很親暱,但總覺得她沒有那種意思 10 非正式場合下開玩笑式的說...
如果南極洲沒有國家的話,那國家之一的AQ Antarctica是什麼
南極洲被世界各國科學家瓜分 南極洲的一些資訊 南極洲是一個神祕誘人的地方,那裡有原始的 嚴酷的自然環境,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有人類進行多種科學研究的理想場所。本區與其他區域比較,因為沒有常住居民和國家 1 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洲 1 範圍和麵積 南極洲由南極大陸及其附近的島嶼組成,面積約1400萬平方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