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人教版歷史試題

2021-05-16 08:21:09 字數 5057 閱讀 3976

1樓:月舞三秋メ痕

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2.國家巨集觀調控,擴大內需,促進消費

其他想不起來了

2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三十年代美國**羅斯福推行的「新政」措施,已過去了半個多世紀,美國的國情和我國當前面臨的情況也大不相同,但其對解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現實問題,尤其是啟動市場和實施「再就業」工程,還有諸多可資借鑑之處。1 、強化金融監管力度,實行正確的貨幣政策,防止金融風險。 現代金融政策對國民經濟具有極大的調節作用,而現代經濟危機也多由金融界的混亂引起。

去年以來,東南亞的金融危機波及許多國家,我國由於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保持了金融市場和人民幣的匯率穩定。但必須從中吸取教訓,採取積極措施,努力防範和化解可能出現的消極影響。實際上,這次金融危機對我國大量的產品以出口東南亞國家為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影響也是明顯的,會使一些企業的經營形勢更加嚴峻,導致下崗、失業的職工人數越來越多。

這也警示我們,要時刻注意虛擬資本急劇膨脹的負面影響,預防「泡沫經濟」的出現,保持適度外匯儲備,加強金融監管力度,及時發現和疏散金融風險,在開放外資和金融市場方面一定要慎重行事。同時,要在優化產業和產品結構上狠下功夫,儘快實現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努力消除投資膨脹、房地產和**過熱、低水平重複建設、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急劇增加等因素對經濟發展造成的隱患,從多方面做好抵禦金融危機的準備,防止由於金融政策的失誤對國民經濟和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2 、以工代賑 , 啟動市場。

**增加對基礎設施的投入 , 通常能帶來幾倍於投資額的社會總需求和國民收入,起到經濟學上所說的「乘數效應」。這方面,「新政」通過興辦基礎設施和公共專案促進經濟復甦並藉此幫助失業者的做法堪稱典範,世人有目共睹。目前,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後仍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也使通過增加國內投資和國內需求來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增長顯得更迫切、更有必要。

推行這個戰略措施,我們有許多有利條件:城鄉居民儲蓄餘額近 5 萬億元,儲蓄率遠遠高於其他國家,有外匯儲備和外幣存款 1800 多億元,社會上還有數萬億元手持現金和流動資金;有各類庫存、積壓物資近千萬元,糧食儲備豐富;全國轉產的國有集體企業有數萬億元資產的廠房、裝置、場,有條塊分割體制下形成的盲目建設、重複投資專案和半截子工程等等。同時,我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也亟需在這些領域施展才能,開闢新的就業門路。

**已經根據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的需求,在擴大內需、增加投資等方面採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提出了三年增加**投資 7500 億美元的計劃。現在要緊的是加強投資啟動,集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資金向社會發行建設公債,在全國有計劃地逐批興建農田水利、鐵路、公路、文化體育設施及其它公共工程專案,開發一批投資小、見效快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增加就業崗位,提高全體國民的收入水平,有效地刺激合理消費,促進生產,儘快形成「經濟增長、財富增加、收入提高、需求擴大」的良性迴圈鏈。 3 、注重保護和發展民族工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漸形成了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局面,由於國家採取一系列優惠政策,「三資」這些年呈現出急劇上升的勢頭,對增強我國整體經濟實力,促進企業科技進步、產品更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給民族工業的發展以擠壓。毫無疑問,我們應當繼續實行吸引外資的政策,但制定保持民族工業的政策更是我們國家長久發展的大計。集體企業、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都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為他們創造更加寬鬆的環境,提供優惠的政策,特別是信貸政策,促其更快更好地發展。

只有給民族工業創造更加適宜的政策和社會環境,給民族工業減輕稅負,重視科技改造、科學管理,才能逐步增強其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自我改造的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才能吸引更多的資本、資源流向工業,才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加快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程序。 4 、重視農業,強本固基。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會有全國人民的小康。羅斯福「新政」把城市的繁榮和鄉村的振興聯在一起考慮,強調「如果農村人口沒有足夠的購買力購買鞋子、衣服、汽車,那麼工業 中心也要受苦」。

在政策上則重視對農業的救濟、植樹造林,由**開發電力資源等等。我國人口的絕大多數居住在農村。近年來,農業的基礎地位在一片「加強」聲中實際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農村市場遠沒有開發起來。

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給廣大農民帶來了實惠,但對農業不合時宜、不分章法地亂干預,農副產品的賣難和不斷加重的農民負擔又在不時地抵銷著這種實惠。農村存在著大量剩餘勞動力,卻又有大量的草場、荒漠、荒山、灘塗等資源無力開發。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村市場的萎縮是整個社會有效需求不足、國有企業職工下崗失業的重要因素。

無論從社會穩定、城鄉協調發展,還是從提高中華民族素質、文明水平的角度來看,都必須重視並加強對農業和農村問題的研究,從巨集觀上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村經濟發展計劃,在政策上給予農業、農村、農民進一步的扶持、引導和幫助,實現農村發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當前,在啟動農村市場、鄉鎮企業二次創業、發展農村個體私營經濟、調整農村經濟結構、開發利用農村閒置資源等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潛力,除了政策、科技、投入以外,積極引導、鼓勵農村剩餘勞動力和國有企業、**機關下崗分流人員投身這些領域,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不失為一種正確的選擇。 5 、充分利用人才資源,大力促進再就業工程。

我們現在進行的改革,實際是自八十年代農村改革以來的第二次生產力解放運動。勞 動力始終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具創造力的因素。充裕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獨特而巨大的投入要素。

一個窮困潦倒的天才,如果生活的唯一目的是考慮如何才能不再捱餓,那麼縱然他是蓋世英雄,也難有用武之地。在我國**機關和國有企業大量的被精減幹部和下崗職工中,絕大部分是各行各業出類拔萃的人才,起碼也是具有一定文化素養的熟練勞動力。在原有體制下,這些巨大資源並沒有得到合理配置,有些被長期閒置,甚至有些在逆向運動,產生負面經濟效益,這是最大的浪費。

回顧農村改革的歷程,成功的關鍵之一是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為他們的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揮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目前分流下崗的勞動力群體,從總體上看,與農村勞動力相比,無論在知識結構、技術水平、管理能力、內外交往等各個方面都具有更大的優勢,是一筆寶貴財富。一旦這些勞動力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優化組合,將是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的一股巨大力量。

用好、用活這些人才資源,各級**責無旁貸。**各部門應該以此為目標,根據各自職責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逐步建立完善系統的再就業機制,做好就業服務工作,加快勞動力市場的建設,建立和完善勞動力供求資訊網路,為下崗職工提供求職、招聘資訊,加強就業指導和培訓,引導下崗職工自主擇業、自強創業、依靠市場找職業,從多方面提高下崗職工的再就業能力,為實施再就業工程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力爭使全國絕大多數勞動者「人人有飯吃,人人有活幹」。 6 、建立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我國的下崗分流人員中,國有企業職工佔絕大多數。幾十年來,他們為國家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和企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造成目前許多國有企業隱入困境、富餘人員過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我們在就業模式、就業制度上,對勞動力實行由國家主要是由國有企業包下來的辦法,還有如盲目建設、重複建設導致產品沒有市場,企業經營難以為繼;有的由於企業用人不當,管理不善造成企業停產停工,職工不得不下崗待業;有的國有企業經營機制轉變慢,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有的是由於企業產品、技術和經濟結構調整而導致職工調整和轉移就業崗位,等等。現有**機關也大多是計劃經濟時 期的產物,數次改革都沒能走出「膨脹-精減-再膨脹-再精減」的怪圈,導致人員越來越多,而職能沒有大的轉變,甚至有些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起到了一些負面作用。企業和**機關的這些 富餘人員必然要在改革程序中首當其衝,率先加入下崗待業的行列,這是大勢所趨。

但這部分人決不是社會的包袱,他們用自身下崗的實際行動為國家各項改革創造了良好環境,用特殊的方式為社會作出了貢獻。**和全社會要盡全力解決他們的困難。羅斯福「新政」的最初措施就是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由**撥出專款用來給失業者提供工作,一時找不到工作則作為生活必需的衣食住費用。

我們欣喜地看到,***、***和地方各級黨委、**對此已有明確的認識,並正在付諸於各種實際行動。最近召開的全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會議已作出相應的部署,明確了**、企業、社會分別承擔的責任。在我國,由於下崗、失業現象出現的時間短,而**的再就業機制、措施還不完善、不配套,在下崗失業職工沒有找到新的就業崗位以前,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費用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顯得尤為重要,事關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事關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大局,務必高度重視,切實抓好。

7 、健全法律法規,保證各項改革的順利進行。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現代經濟的發展與法律的逐步健全完善是分不開的。

羅斯福新 政的成功經驗之一是在推行過程中頒佈實施了一整套法律法規,把新政措施以立法的形式確定下來。如先後頒佈的《農業調整法》、《全國工業復興法》、《社會保障法案》、《工資工時法》等。在向市場 經濟體制轉化過程中,我國的就業政策已由「統包統配」變為指導就業,由**安置變為市場調節。

伴隨國企改革的深入,下崗、失業和再就業日益成為新的經濟現象,亟需**部門全方位建立社會保障,為下崗失業職工進行失業、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醫療保險等,尤其 需要以法律手段推動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這樣有助於廣大職工在失業下崗後既可不過分依靠救濟,又能維持基本的購買力,緩解經濟困難對他們的衝擊。要努力保持各項政策、法規的嚴肅性,確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同時又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避免執行不一,出現互相撞車的現象。如我們既然鼓勵下崗失業職工積極從事個體私營經濟,就要同時保證堵住向他們亂攤派、亂集資、亂罰款的口子,真正使他們的正當權益受到法律的保護。

8 、切實轉變**職能。 保證國民經濟的正常執行和公民充分就業是**的應盡職責。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離不開**的正常干預和巨集觀調控。

回顧人類發展歷史,人們會發現,上層建築必須適應經濟基礎,否則,便會成為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桎梏。每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個關鍵的轉折時期,**的制度就必然發生相應的變革。我國現行**機構的基本框架,是在原有計劃經濟條件下逐步形成的。

過去雖然進行過多次調整和改革,但由於歷史條件限制和巨集觀環境制約,很多問題未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已經明確了**機構改革的基本思路,自身改革已逐步納入了各級**的議事日程。機構改革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裁撤機構、削減冗員,而在於徹底轉變傳統的治理國家的方式,採用先進科學的方法,迅速適應經濟全球化浪潮的要求。

根據這個要求,本著精減、統

一、效能的原則,著重在轉變**職能、實現政企分開、建立科學規範的執行機制上下功夫,對**部門該加強的加強,該合併的合併,該撤銷的撤銷,並按照權責一致的要求,合理調整部門的職責許可權,加強巨集觀調控和執法監督部門,明確劃分部門之間的職責分工,完善行政執行機制,決不能允許幾個部門辦同一件事的現象繼續存在下去,為改革發展穩定創造良好的環境。

如何看待2023年高考歷史試題,如何看待2023年高考歷史試題

今年的歷史高考題選擇題偏簡單,主要考的是必修一,二兩題還是三題考的是必修三,兩題左右是選修,更有含金量的是後面的大題 2016年高考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 一 否定型選擇題首先是考查同學們的識記能力,在此類題中較多涉及的是歷史事實,解答的關鍵是對歷史事實的本質 原因 影響 意義 評價等有一個完整的 準確...

財務管理試題一道求解,財務管理試題一道 求解

每年折舊額 250 50 5 40 稅收受益40 25 10 現值10 3.791 37.91 每年折舊 250 50 5 40萬元 每年可以從折舊中得到稅收利益 40 25 10萬元。稅收利益的現值 10 p a,10 5 37.91萬元。1.年折舊 200 5 40 稅收收益 40 25 10 ...

一道面試題

首先我會先撥打120急救 接著要檢視老人情況 如果是夏天 要疏散圍觀人群 給老人擴大呼吸空間 如果是冬天 需要給老人身邊蓋上外套之類取暖 有一點醫學常識可以為老人做臨時救護 什麼職位的,不同的職位肯定回答不同。因為大多數人都是那麼幾個固定的答法。所以你就要從職位的角度考慮怎麼回答對嗎?先找到路人,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