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魯迅《無常》關於魯迅《無常》

2021-03-09 01:41:15 字數 2867 閱讀 7591

1樓:永遠的曼巴

《無常》是魯迅在2023年7月撰寫的文章,發表在半月刊《莽原》第一卷第十三期。文章在夾敘夾議中,對打著「公理」、「正義」旗號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諷刺。

無常是個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時候,看到母親哭死去的兒子那麼悲傷,決定放兒子「還陽半刻」,結果被頂頭上司閻羅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憶無常的時候,時不時加進幾句對現實所謂正人君子的諷刺,虛幻的無常給予當時魯迅寂寞悲涼的心些許的安慰。

這是魯迅先生寫的鄉下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我很喜歡這句話,他對當時鄉下人的生活理念用深刻而美好的語言描繪得淋漓盡致。魯迅認為鄉下人不會寫出這種「熱昏似的妙語」,也寫出了當時鄉下人的素質低下,為後文寫活無常作鋪墊。

但是,和無常開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為他爽直,愛發議論,有人情,——要尋真實的朋友,倒還是他妥當。

這句話透露出魯迅先生對活無常的敬佩之情,從對他的尊稱「活無常先生」可以看出。既然連一個鬼都可以如此賦有人情味,那我們作為一個人又何嘗不可呢?所以魯迅先生也是要借無常的「重人情」來啟示我們。

作為一個人,法理固然重要,但也要像活無常先生一樣賦有濃烈的同情心。

2樓:尚藝璇

魯迅先生幼年時在家鄉紹興,受民間文化的薰陶很深。民間文化在他的世界觀和藝術觀的形成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除了**所受民間文化的影響明顯可見外,他於1926-2023年間,連續寫了一系列回憶兒童時代所接觸的民間藝術的文章,後收在《朝花夕拾》中。

《無常》便是其中的一篇。 無常是冥界的鬼厲之屬,專司勾攝生人之魂。此鬼在各地的東嶽廟的陰司殿廊中,都有泥塑像。

但出現在紹興迎神賽會和目連戲中的無常,卻是一個討人喜歡的角色,頗引起少年魯迅的好感。兒時的印象,深深地鐫刻在魯迅的頭腦裡,以致他能在30年後寫的文章中,還把這個鬼厲描繪得那樣活龍活現,甚至從民俗學家的立場都難以挑出什麼紕漏。他蒐集過、也託朋友蒐集過許多帶畫像的書籍,如《二十四孝圖》、《百孝圖》、《二百冊雄才大略圖》、《玉曆鈔傳警世》等。

常惠是魯迅當年在北京教育部工作期間的朋友,在《歌謠》週刊作編輯,他為魯迅蒐集到的《玉曆至寶鈔》,有北京龍光齋本、鑑光齋本;天津思過齋本、石印局本;南京李光明莊本。章矛塵(即作家章廷謙,筆名川島)為他蒐集到的有杭州瑪瑙經房本、紹興許廣記本以及當時印行的石印本。魯迅憑記憶,又參考各地不同刻本的《玉曆鈔傳》中的無常影象,於2023年6月25日畫了一幅「活無常」像,作為《朝花夕拾》的插圖,並發表在《莽原》半月刊第2卷第15期上。

無常是魯迅從兒時起就很喜愛的一個鬼而人,因為他活潑詼諧,不像其他厲鬼的猙獰恐怖。魯迅在談到他少時在紹興迎神賽會上見到的諸鬼情形說:「至於我們――我相信,我和許多人――所最願意看的,卻在活無常。

他不但活潑而詼諧,單是那渾身雪白這一點,在紅紅綠綠中就有『鶴立雞群』之概。只要望見一頂白紙的高帽子和他手裡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緊張,而且高興起來了。」他還說:

《玉曆鈔傳》上畫的無常像,「身上穿的是斬衰凶服,腰間束的是草繩,腳穿草鞋,項掛紙錠;手上是破芭蕉扇、鐵索、算盤;肩膀是聳起的,頭髮卻披下來;眉眼的外梢都向下,像一個『八』字。頭上一頂長方帽,下大頂小,按比例一算,該有二尺高罷;在正面,就是遺老遺少們所戴瓜皮小帽的綴一粒珠子或一塊寶石的地方,直寫著四個字道:『一見有喜』。

」(按:據呂威《財神信仰》,浙江餘姚的無常,穿白長衫、戴白高帽,帽子上寫著「天下太平」字樣,當地稱「白無常」;浙江奉化的無常,則穿黑長衫、戴黑高帽,帽子上寫的是「一見生財」字樣。)從魯迅的敘述來看,這個無常也確是個「一見就喜」的鬼而人,在他身上顯示著民間的智慧和幽默。

目連戲裡的無常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還在於他的裝束和動作富有人情味。他說:「在廟裡泥塑的,在書上墨印的模樣上,是看不出他那可愛來的。

最好是去看戲。但看普通的戲也不行,必須看『大戲』或者『目連戲』。……在許多人期待著惡人的沒落的凝望中,他(無常)出來了,服飾比畫上還簡單,不拿鐵索,也不帶算盤,就是雪白的一條莽漢,粉面朱脣,眉黑如漆,蹙著,不知道是在笑還是在哭。

但他一出臺就須打一百零八個嚏,同時也放一百零八個屁,這才自述他的履歷。……一切鬼眾中,就是他有點人情。……我至今還確鑿記得,在故鄉時候,和『下等人』一同,常常這樣高興地正視過這個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愛的無常;而且欣賞他臉上的哭或笑,口頭的硬語與諧詼。

」 他說這個勾人生魂的無常先生「於古無徵」,因而他在畫這個形象時,也就思想很放得開,不受拘束。他所畫的「活無常」是一個勾人生魂的使者,即溝通人間與冥界之間的使者,與畫書上的、陰司裡的、迎神賽會上的以及目連戲裡的無常都有所差異。在這個形象身上,注入了作者對這個鬼魂角色的獨特感受和理解。

他本來是想從買到的畫書上撕下一幅無常畫像來作他的文章的插圖的,但他終於放棄了這樣的想法,一者因為他所得到的那些書都不是他幼年時候所見的那一部,二者因為他確信自己的記憶並沒有錯,所以決定選取兩個標本――一個是南京本的「死有分」,一個是廣州本的「活無常」――自己動手畫一個「我所記得的目連戲或迎神賽會中的活無常」,一個有更多的「親近」感的活無常。 我們看到,魯迅筆下的活無常,形象栩栩如生,身穿喪服,腰間束以草繩,左手拿著鎖,腳穿草鞋,脖子上掛著一串紙錢,右手拿著一把破芭蕉扇。長髮披肩,兩肩高聳,眉眼外梢向下,頭上戴一頂二尺來高的尖頂長方帽。

畫像的左邊題有邊款:「那怕你,銅牆鐵壁!」這是目連戲裡活無常的一句唱詞,魯迅省略了下面的另一句:

「那怕你,皇親國戚!」這兩句唱詞,很能說明無常的性格,不管你是尋常百姓,還是皇親國戚,在他那裡都是一樣的。這也是活無常所以能引起普通老百姓喜歡的一個原因吧。

作為畫面的構思之一,右下方魯迅影印剪輯了廣州本《玉曆鈔傳》的「死有分」像;左下方影印剪輯了南京本《玉曆至寶鈔》的「活無常」像,使得畫面上的活無常這個鬼人不至於很單調,使畫面上大片的空白得以填補起來,同時也使觀者能夠在比較中馳騁想象。 魯迅有妙理妙言:「《玉曆》式的思想是很粗淺的:

『活無常』和『死有分』,合起來是人生的象徵。人將死時,本只須『死有分』來到。因為他一到,這時候,也就可見『活無常』。

」(《後記》)活無常,一個「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愛」的鬼魂形象,因魯迅的文章和圖畫而流傳下來

關於魯迅的關於魯迅的資料

魯迅簡介 魯迅 原名 周樹人 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日 中國近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的精神被稱為中華民族魂,並且他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是浙江紹興人 祖籍河南省正陽縣 原名周樟壽 字豫山。母親魯瑞 父親周伯宜。後改字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學時改名周樹人。...

關於魯迅的,關於魯迅的資料

魯迅 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日 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 是他1918年發表 狂人日記 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 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 文學批評 思想研究 文學史...

魯迅關於喝茶的名言,關於魯迅的名人名言

關於茶與人生的名言 1 茶 字拆開是人在草木間,是天人合一的內 境界。2 茶 容和禪都是一個味道,是迴歸熬天真 單純 沒有分別的狀態。3 一天身心柔軟 寧靜 從容,疏朗,就是因為你早上喝了一杯沏著陽光的茶。4 我們品出的茶和牛 羊吃的草有什麼不同?無非是加了心情。5 如果人生如茶,煎熬就變成了一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