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勇者不懼」什麼意思,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是什麼意思?

2021-03-11 05:44:57 字數 5359 閱讀 4297

1樓:匿名使用者

語出來論語.子罕 。論語別裁上的自

解釋很好 三達德的重心 。

下面孔子說到人格修養的三個重點,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告訴我們,一個人要達成完美的人格 修養,重要的有三點,缺一不可。

智慧,我們要注意,"知"在東方文化裡並 不是知識。書讀得好,知識淵博,這是知 識。智慧不是知識,也不是聰明。

研究佛 學,就看出來了。照梵文的音譯,"般若" 這兩個字,中文來解釋,相當於智慧。

「兩強相遇勇者勝」,也就是說,當你的內心足夠勇敢,足夠開闊,你就有了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勇者不懼",真正大勇的人,沒有什麼可 怕的。 但真正的仁和勇,都與大智慧並存的。

2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叫「勇者不懼」?

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兩強相遇勇者勝」,也就是說,

回當你的內心足夠勇答敢,足夠開闊,你就有了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個真君子做到了內心的仁、知、勇,從而就少了憂、惑、懼。

……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我們今天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

因此,只有真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老天爺不給我機會,也不抱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瞭解我。

一個人內心沒有了「憂」、「惑」、「懼」,自然就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指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而增強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3樓:這個人一直都在

「勇者不懼」出自《論copy語·子bai罕》。

「勇者不懼」,不是du指逞一時的zhi匹夫之勇,其意思是指勇敢dao的人不會畏縮,尤其是是當大難來臨時置生死於度外的心態。

《論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孔子的**司馬牛請教如何去做一個君子,孔子回答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

司馬牛不大明白,接著又問:「不憂愁不恐懼,這樣就可以稱作君子了嗎?」孔子的回答是: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也就是說,如果自己問心無愧,那有什麼可以憂愁和恐懼的呢?當然,君子坦蕩蕩,不僅是一個行為端正的問題,同時也來自於人的內在品德。

4樓:龍騎尖

勇敢的人是無所畏懼的

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是什麼意思?

5樓:度新興產業

出自《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意思是說:有仁愛之心的人,不會有憂愁,他會用寬容來對待給他帶來憂愁的人和事;有大智大慧的人,遇見有迷惑的事物,不解的地方,他會利用他的聰明才智去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勇敢的人,面對強敵,是不會有所畏懼的,他會義無反顧的去迎接挑戰。

典故:有一次孔子的**司馬牛請教如何去做一個君子,孔子回答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

司馬牛不大明白,接著又問:「不憂愁不恐懼,這樣就可以稱作君子了嗎?」孔子的回答是: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也就是說,如果自己問心無愧,那有什麼可以憂愁和恐懼的呢?當然,君子坦蕩蕩,不僅是一個行為端正的問題,同時也來自於人的內在品德。

古人認為,君子有三種基本品德——仁愛、智慧和勇敢。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也就是說人如果有著一顆博愛之心,有著高遠的人生智慧,有著勇敢堅強的意志,那麼他就必然會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從而心底寬廣、胸懷坦蕩。

擴充套件資料

《論語·子罕》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對其師的議論;此外,還記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動。

本篇共包括3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本篇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對其師的議論;此外,還記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動。

6樓:世界塌了幫你扛

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意思是:有智慧的人不會疑惑,有仁愛心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產生害怕的心理。

此語出自《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在儒家傳統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個範疇,孔子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具備這三德,成為真正的君子。

有一次孔子的**司馬牛請教如何去做一個君子,孔子回答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司馬牛不大明白,接著又問:

「不憂愁不恐懼,這樣就可以稱作君子了嗎?」孔子的回答是:「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也就是說,如果自己問心無愧,那有什麼可以憂愁和恐懼的呢?當然,君子坦蕩蕩,不僅是一個行為端正的問題,同時也來自於人的內在品德。

古人認為,君子有三種基本品德——仁愛、智慧和勇敢。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也就是說人如果有著一顆博愛之心,有著高遠的人生智慧,有著勇敢堅強的意志,那麼他就必然會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從而心底寬廣、胸懷坦蕩。

擴充套件資料

《論語》在古代有3個版本,包括《古論》《魯論》和《齊論》。現在通行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

7樓:禾木由

原句是: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出自《論語·子罕》。

意思是:孔子說:不斷地求取知識,以至於不在對現實世界的事物產生困惑;真誠的待人如己,以至於不在為個人得失而憂愁;勇敢的實踐前行以至於不在畏懼任何困難。

《論語·子罕》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對其師的議論;此外,還記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動。

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8樓:匿名使用者

1、意思是:有仁愛之心的人,不會有憂愁,他會用寬容來對待給他帶來憂愁的人和事;有大智大慧的人,遇見有迷惑的事物,不解的地方,他會利用他的聰明才智去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勇敢的人,面對強敵,是不會有所畏懼的,他會義無反顧的去迎接挑戰。

2、出處《論語.子罕》

3、哲理

孔子告訴我們,一個人要達成完美的人格修養,重要的有三點,缺一不可。

一、作者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傳》《春秋》。相傳他有**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及其再傳**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9樓:g草莓仙女

仁者不憂,不不會愁那些有的沒有的,是智者不惑聰明的人不會有疑惑,勇者不懼勇敢的人,他不害怕一切勇往直前。

10樓:凝望上帝

孔子所說的話.原文是:"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

"意思是說:有仁愛之心的人,不會有憂愁,他會用寬容來對待給他帶來憂愁的人和事;有大智大慧的人,遇見有迷惑的事物,不解的地方,他會利用他的聰明才智去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勇敢的人,面對強敵,是不會有所畏懼的,他會義無反顧的去迎接挑戰.

11樓:匿名使用者

真正有仁心的人,不會受環境動搖,沒有憂煩;真正有智慧的人,什麼事情一到手上,就清楚了,不會迷惑;真正大勇的人,沒有什麼可怕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是什麼意思

13樓:春意盎然

智者不復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意制思是:有智慧的人不會

疑惑,有仁愛心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產生害怕的心理。

此語出自《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在儒家傳統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個範疇,孔子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具備這三德,成為真正的君子。

拓展資料:

《論語·子罕》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對其師的議論;此外,還記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動。

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後生可畏,論語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本篇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對其師的議論;此外,還記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動。

《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絡,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複章節出現。

14樓:美寶

孔子所bai說的話.原文是:"仁者不憂du,智者不惑

zhi,勇者不懼."意思是說:有仁愛之心的

dao人內,不會有憂愁,他會用寬容來對待給他帶容來憂愁的人和事;有大智大慧的人,遇見有迷惑的事物,不解的地方,他會利用他的聰明才智去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勇敢的人,面對強敵,是不會有所畏懼的,他會義無反顧的去迎接挑戰.

15樓:匿名使用者

有仁愛之心的

人bai,不會有憂du愁,他會用寬容來對zhi待給他帶來憂愁的人和事dao;有大智大慧的人,遇見有版迷惑的權事物,不解的地方,他會利用他的聰明才智去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勇敢的人,面對強敵,是不會有所畏懼的,他會義無反顧的去迎接挑戰.

16樓:匿名使用者

(保持天抄生的好奇心、求知慾、襲超bai功利的去)不斷地求取知識du

,以至於不再zhi對現實產生困惑dao;真誠地待人如己,以至於不再為個人得失而憂愁;勇敢地實踐前行,以至於不再於畏懼任何困難。即現代倡導的「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國民心態。

---周孝正

17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 孔子說:「聰明人不會版迷惑,有仁義的人權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語出 《論語.子罕》這裡孔子說的"知者不惑"的"知",也等於佛學中智慧的"智",而不是聰明.真正有智慧的人,什麼事情一到手上,就清楚了,不會迷惑.

"仁者不憂",真正有仁心的人,不會受環境動搖,沒有憂煩. "勇者不懼",真正大勇的人,沒有什麼可怕的. 但真正的仁和勇,都與大智慧並存的

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適者有壽仁者無敵。是什麼意思

原文為 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適者有壽,仁者無敵!有為有不為,知足知不足,銳氣藏於胸,和氣浮於面,才氣見於事,義氣施於人!知己者互取其福。是 老子 中的 有智慧的人不會有疑惑,勇敢的人不會有恐懼心,自得其樂的人會長壽,有仁愛之心的人沒有敵人。出處 老子 智者不惑 有智慧的人很有理性。謊言止於智者。勇者...

君子憂道不憂貧是什麼意思,君子謀道不謀食 君子憂道不憂貧 什麼意思

君 子只擔憂學不到道,不擔憂貧窮。子曰 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 在其中矣 學也,祿在 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孔子說 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費心思去求衣食。即使你親自去 耕田種地,難保不餓肚子 努力學道,卻可以得到俸祿。所以,君 子只擔憂學不到道,不擔憂貧窮。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原文是孔子說...

《論語》中「不患人之不己知」的「知」到底是什麼意思

瞭解,理解 知在文言文中經常做通假字 智 用,理解為聰明,智慧。但這裡不是。出自 論語 學而 和 論語 憲問 原文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譯文孔子說 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別人不瞭解我,我還是我,於我自己並沒有什麼損失。所以,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