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是大禹的後代,有沒有這種說法

2021-03-20 10:44:15 字數 1474 閱讀 7844

1樓:

說法不知道,但是禹很可能是沒有親生兒子的,在歷史上說他有個兒子 名啟 開創夏朝,但是其中有玄機,

舜在承繼堯的帝位以後,首先借治水無功、不用帝命的名義除掉了意欲造反的鯀,將其殛之於羽山。這也就是《書·洪範》所說的,「昔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彝倫攸敘。」鯀則殛死,禹乃嗣興。

關於禹興的原因,《淮南子·原道篇》說:「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之天下之叛也,乃壞城平池,散財物焚甲兵,施之以德。

海外賓伏,四海納職。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由此可見,禹通過思父之非,修德保民,又重新獲得了民眾的擁戴。

這使舜又重新感受到了來自禹復興對自己權勢所帶來的嚴重威脅,為了根絕後患,舜於是精心策劃了一場「借雞生蛋」的好戲。 舜命禹繼續治水,《書·皋陶謨》大禹曾這樣說:「予創若時,娶於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

」關於其中「辛壬癸甲」四字,孔安國解釋為:「辛日娶妻,至於甲四日,復往治水。」 後來學者多從此論。

表面看來,似乎是大禹為了完成治水任務,新婚三天便捨棄婚妻子,急急忙忙踏上治水的征程。而後,啟十月而生。世上難道竟然有這樣的巧合?

我們推測,實際上可能是禹難違帝命,間不容髮。《史記·夏本紀》說:「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舜借治水之故,將禹支開,乘此機會機與禹的妻子塗山氏私通,生下了後來的啟。原來所謂的「啟」竟然是舜帝之子! 重新明確了啟的身份,那麼以後的諸多迷團也就迎刃而解了。

《楚辭·天問》洪興祖補註引《淮南子》說:「禹治鴻水,通轘轅山,化為熊,謂塗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

』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方作熊,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

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啟。

」清代學者馬驌《繹史》卷十二引《隨巢子》也說:「禹娶塗山,治鴻水,通轅轘轅山,化為熊,塗山氏見之,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禹曰:

『歸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啟。」實際上,這則母死子出的神話核心並不是啟的出生,而在於禹妻的化石而死。

塗山氏見到自己的夫君,羞愧於自己的行徑,觸山而死,這才是事情的真相。夏啟-清人繪 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舜帝因為其子商均不肖,又以禹治水功高,且能平定三苗之亂,所以便作個順水人情,「薦禹於天,為嗣。」這樣既滿足了禹的要求,又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舜帝這一看似完美的計劃不幸被禹的同姓諸侯有扈氏所知,所以他極力反對禹傳位於啟。這時的禹進退兩難,雖然懷疑啟的出身,但遠古時代不象現在可以有條件作個親子鑑定,況且自己只有啟這一個名義上兒子,只得盡力平息這一謠傳。所以《莊子·人間世》說:

「禹攻有扈,國為虛厲,身為刑戮。」至於啟是否真為自己所生,只能憑由天命了,如上引《戰國策·燕策一》所說:「禹授益而以啟為吏。

及老,而以為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啟由於得雙方的共同支援,所以「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啟,曰:

「吾君之子也。」「謳歌者,不謳歌益而謳歌啟,曰:「吾君之子也。

」於是,夏啟作為「兩君之子」便順利地繼承了王

夫妻太好不能長久,有沒有這種說法

現實的例子你看看錢鍾書和楊絳,相敬如賓相濡以沫活到老的幸福夫妻。這些沒有條款,幸福沒有定律,我想只要是夫妻做到隨時溝通,時時化解那些矛盾不積壓,價值觀 世界觀統一,那會長久。都知道愛情最後是變親情,激情褪去後,看自己怎麼去維護保養。你說的也許太武斷了,事實上不能說關係好,只是比較激情的那種,很難轉身...

留鬍子運氣會不好,有沒有這種說法

沒有把,個人認為留鬍子比較不乾淨,身上不乾淨做什麼事情會不利。比如外出遠行 等等 扯淡.老人家.古代人都是長鬍子!坑爹的老人家!毛,我喜歡留鬍子。中國老輩子們留鬍子有什麼講究嗎?留鬍子也有許多講究,太早留鬍子,老媽媽論兒說是克父母,最早留鬍子的年齡是二十八歲,俗稱 二十八胡 人過中年,到了五十來歲,...

有沒有這種說法老人過80大壽要在79過

不是,七十三和八十四是坎上,這兩個生辰要避,80是整日子,正日大辦,不需要避。我們這邊都是80辦的,我老公的奶奶前年才辦的大壽喲。有,老年人到79歲不說自己是79歲,而是直接說80歲,9可能有終結圓滿的意思,有些老人比較忌諱 我聽我婆婆講過的噢!老人家最好是不要過80大壽,不然去世得快呢 是的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