氾勝之書中的「氾」字怎麼讀,氾勝之書的讀音

2021-03-20 19:12:00 字數 4591 閱讀 4155

1樓:綠長青長城

讀(fàn)

同 

泛 ,也可以是

泛勝之書。

泛勝之書的簡介:

《泛勝之書》是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作者泛勝之,一般認為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農書。

《漢書‧藝文志》著錄作"《泛勝之》十八篇",《泛勝之書》是後世的通稱。

漢成帝時人,曾為議郎,在今陝西關中平原地區教民耕種,獲得豐收。

該書是他對西漢黃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經驗和操作技術的總結,主要內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則、播種日期的選擇、種子處理、個別作物的栽培、收穫、留種和貯藏技術﹑區種法等。

就現存文字來看,以對個別作物的栽培技術的記載較為詳細。

這些作物有禾﹑黍﹑麥﹑稻﹑稗﹑大豆﹑小豆﹑枲﹑麻﹑瓜﹑瓠﹑芋﹑桑等十三種。區種法(即區田法)在該書中佔有重要地位。

此外,書中提到的溲種法﹑耕田法﹑種麥法﹑種瓜法﹑種瓠法﹑穗選法﹑調節稻田水溫法﹑桑苗截乾法等,都不同程度地體現了科學的精神。

2樓:井家的露寶

氾的讀音為:[fàn]。同「泛」。

氾勝之,大約生活在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末期。氾勝之是汜水人,著名古代農學家。《氾勝之書》是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農學專著。

書中記載黃河中游地區耕作原則、作物栽培技術和種子選育等農業生產知識,反映了當時漢族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

先秦諸書中多含有農學篇章,氾勝之書總結了當時黃河流域漢族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經驗,記述了耕作原則和作物栽培技術,對促進中國農業生產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此而聞名於世。

3樓:匿名使用者

fàn 第四聲,

同「泛」。

氾勝之書的讀音

4樓:蠻忻愉符芃

讀音:[fá來n][fàn]

部首:氵五筆:ibn

筆畫:5

釋義自:[fán]:姓。

[fàn]:1.漂浮。

2.浮淺,不深入(疊)。

3.廣泛,一般地。

4.水向四處漫遊。

詳細釋義:

氾[fán]

〈名〉古地名。春秋鄭邑

南氾。在今河南省襄城縣南

東氾。在今河南省中牟縣

古氾水的省稱

。一條故道在今河南省中牟縣南。久湮。另一條故道在今山東省曹縣北,從古濟水分出,東北流至定陶縣北。注入古荷澤。久湮

晉軍函陵,

秦軍氾南。——《左傳》

古國名。

氾,國名。——《廣韻》

氾[fàn]

〈動〉〈形〉

地勢低下的

有氾下漸澤之壤。——《管子·山國軌》

以範圍廣為特徵的

且倘佯而氾觀。——《楚辭·劉向·九嘆》

大水漫流;淹沒

河水決濮陽,氾郡十六。——《漢書·武帝紀》

漂浮。後作「泛」

是故氾舟於河。——《國語》

《氾勝之書》,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一般認為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農書。《漢書‧藝文志》著錄作「《氾勝之》十八篇」,《氾勝之書》是後世的通稱。《氾勝之書》與《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為中國古代四大農書。

5樓:雅默幽寒

氾 勝 之 書讀音

fan sheng zhi shu

第四聲第四聲第一聲第一聲

6樓:關名勾幼萱

fàn第四聲,同「泛」。

期待您的採納

汜勝之書的汜怎麼讀

7樓:曉龍修理

汜讀作:sì

汜簡體部首:氵部,部外筆畫:3畫,總筆畫:6畫繁體部首:水部,五筆:inn,倉頡:eru釋義:1、水決後又流入。

2、〔汜水〕水名,在中國河南省。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江汜[jiāng sì]

江邊。汜,通「涘」。

2、汜水[sì shuǐ]

地理名稱,是一條河流,源出河南省方山,在滎陽縣境注入黃河1。

3、東汜[dōng sì]

一為比喻人的少壯期,二為日出之處。

4、沱汜[tuó sì]

亦作「沲汜」。泛指江水支流。

5、西汜[xī sì]

日入處。

8樓:匿名使用者

」氾勝之書「的」氾「讀音為fán。

《氾勝之書》,是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一般認為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農書。《漢書‧藝文志》著錄作「《氾勝之》十八篇」,《氾勝之書》是後世的通稱。《氾勝之書》與《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為中國古代四大農書。

氾勝之(fan sheng zhi),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末期。氾勝之是氾水(今山東曹縣北)人,著名古代農學家。《氾勝之書》是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

書中記載黃河中游地區耕作原則、作物栽培技術和種子選育等農業生產知識,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

9樓:匿名使用者

你把「氾勝之書」的「氾」錯寫成了「汜」,氾應該讀 fán

10樓:沉土

「汜」讀音sì。1.水決後又流入。2.汜水:水名,在中國河南省。3.不流通的小溝渠。

配享從汜:舊時以孔子門徒及某些所謂「名儒」附屬於孔子者一併受祭,稱配享從汜。

彗汜畫塗:比喻極容易做的事。

江汜:指水邊

汜水:河流名稱

濛汜:太陽落下之處,比喻暮垂之年。

朱汜:指南方水涯。

東汜:比喻人的少壯期,為日出之處。

西汜:與濛汜同義

沱汜:【tuó sì】亦作「沲汜」。 泛指江水支流。

汜人:詩詞中用作鍾情豔女之典。

11樓:匿名使用者

汜拼音:sì

簡體部首:氵

解釋:1. 水決後又流入。

2. 〔~水〕水名,在中國河南省。

3. 不流通的小溝渠。

12樓:鹿寶鹿寶愛你

氾勝之書,你打字錯了,第一個字念fan

13樓:得名難兮

氾(fan)勝之書,而不是汜(si)勝之書。?

14樓:抹卟去的流年

西漢氾勝之著作《氾勝之書》讀音為fan

15樓:匿名使用者

汜 [sì]

不流通的水溝

氾勝之書中的區種法怎麼念是ou還是qu,簡單點說的是怎麼的一種方法

16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理解,應該是念qu(去,二聲)

因為這種種法是將小塊田地進行分割槽,然後再土地肥沃的區域上集中種植高產作物,實現土地的高產出,屬於園藝種植法。

所以,應該念qu

氾勝之書的內容詳解

氾勝之書的相關資料

17樓:愛刷丄孨丄棨丄

十九世紀前半期,出現了《氾勝之書》的三種輯佚本:一是洪頤煊輯錄的《氾勝之書》二卷,編在他2023年所刻的《經典集林》中;二是宋葆淳2023年輯錄的《漢氾勝之遺書》:三是馬國翰輯錄的《氾勝之書》二卷,編刊在他的《玉函山房輯佚書》中,時間大約是十九世紀前半期之末。

它們的材料**主要是《齊民要術》,而所根據的是不好的版本,故問題較多。其中洪、馬二氏所輯較好,宋氏所輯最差。[8]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祖國農業遺產的整理研究受到空前的重視,一些學者致力於運用現代科學知識整理和研究《氾勝之書》,對《氾勝之書》進行重新的輯佚和校訂,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石聲漢的《氾勝之書今釋》(科學出版社,2023年出版)和萬國鼎的《氾勝之書輯釋》(中華書局,2023年出版;農業出版社,2023年新二版)。

石聲漢的《氾勝之書今釋》共輯得三千五百餘字,分作101條,按照1、耕作,2、選擇播種日期,3、處理穀物種子、4、個別作物栽培技術,5、收穫,6、留種及貯藏,7、「區種法」的次序重新編次。每條先列正文,次列現代口語的「釋文」,並附以校記和註釋。在「正文和今釋」之後,是總體研究的《〈氾勝之書〉底分析》一文。

該書的英譯本2023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萬國鼎的《氾勝之書輯釋》輯得原文3696字。他參照《齊民要術》,把《氾書》原文分為18節:1、耕田,2、收種,3、溲種法,4、區田法,5、禾,6、黍,7、麥,8、稻,9、稗,10、大豆,11、小豆,12、枲,13、麻,14、瓜,15、瓠,16、芋,17、桑,18、雜項。

每節又包括三個部分,一是正文,並附以校勘記和註釋,二是譯文,三是討論,深入**《氾勝之書》中的有關問題。

這兩個輯釋本的特點,一是注意選用善本,並作了比較認真的校訂,因而比前人的輯本完善和精審得多;二是把輯佚整理和研究相結合,併力圖運用現代農業科學知識對《氾勝之書》進行新的闡發。這兩本書為後人對《氾勝之書》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

國外有些學者,尤其是東鄰日本的學者,也致力於《氾勝之書》的譯介和研究。田島秀夫、志田容子根據石聲漢的校釋本翻譯了《氾勝之書》,2023年由農文容協出版。日本學者對《氾勝之書》的研究則主要集中在代田法和區田法的問題上。[9]

氾勝之書的讀音氾勝之書的氾讀音

讀音 f 來n f n 部首 氵五筆 ibn 筆畫 5 釋義自 f n 姓。f n 1.漂浮。2.浮淺,不深入 疊 3.廣泛,一般地。4.水向四處漫遊。詳細釋義 氾 f n 名 古地名。春秋鄭邑 南氾。在今河南省襄城縣南 東氾。在今河南省中牟縣 古氾水的省稱 一條故道在今河南省中牟縣南。久湮。另一條...

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是A《氾勝之書

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是 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 是北朝北魏時期,南朝宋至樑時期,中國傑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該書系統地儲存了古代農業技術的精華所在,總結了魏晉時期四百多年的農業生產經驗,是當今世界上最早 最完整也是最全...

《散步》的中心思想是什麼,《氾勝之書》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散步 的中心思想 以 我 為人物中心,以 我 和母親的關係為主系,漸次展回開了一家四口答 祖孫三代互敬互愛 融合的關係,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滲透著肩負重任的中年人對於生活的高度使命感。內容概要 散步 選自1985年8月2日 中國青年報 已選入七年級人民教育出版社書目第1課第1頁和六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