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剩餘的概念是誰提出的?可以告訴我二次剩餘的發展歷史麼?謝謝

2021-03-21 23:27:13 字數 6016 閱讀 5157

1樓:匿名使用者

數論基本概念之一。

當a、m的最大公約數為1,

即(a,m)=1〕時,

若m整除(xx-a),即m | (xx-a) 注:我也寫作(xx-a)|:m,

也即是xx≡ a(mod m)〕有解,則:

稱a為模m的二次剩餘(或平方剩餘); 否則,稱a為模m二次非剩餘(或平方非剩餘)。

解一般二次同餘式axx+bx+c≡0(mod m)的問題可歸結為解xx≡n(mod m)問題(見同餘)。

從17世紀到18世紀,費馬、尤拉、拉格朗日和勒讓德等數論學家對二次剩餘理論作了初步的研究,證明了一些定理[1]並作出了一些相關的猜想[2],但首先對二次剩餘進行有系統的研究的數學家是高斯。他在著作《算術研究》(disquisitiones arithmeticae,2023年)中首次引入了術語「二次剩餘」與「二次非剩餘」,並宣告在不至於導致混淆的行文中,可以省略「二次」兩字。

為了得到關於一個整數的所有二次剩餘(在一個完全剩餘系中),我們可以直接計算0,

1, …, n − 1的平方模的餘數。但只要注意到aa ≡ (n − a)^2 (mod

n),我們就可以減少一半的計算量,只算到n/2了。於是,關於的二次剩餘的個數不可能超過[n/2] + 1=[(n+1)/2]=n/2(n偶)或

(n + 1)/2 (n奇)[3]。

兩個二次剩餘的乘積必然還是二次剩餘。

2樓:匿名使用者

aaa 二次剩餘(quadratic residue)

數論基本概念之一。

當a、m的最大公約數為1,即(a,m)=1〕時,

若m整除(xx-a),即m | (xx-a) 注:我也寫作(xx-a)|:m,

也即是xx≡ a(mod m)〕有解,則:

稱a為模m的二次剩餘(或平方剩餘); 否則,稱a為模m二次非剩餘(或平方非剩餘)。

解一般二次同餘式axx+bx+c≡0(mod m)的問題可歸結為解xx≡n(mod m)問題(見同餘)。

從17世紀到18世紀,費馬、尤拉、拉格朗日和勒讓德等數論學家對二次剩餘理論作了初步的研究,證明了一些定理[1]並作出了一些相關的猜想[2],但首先對二次剩餘進行有系統的研究的數學家是高斯。他在著作《算術研究》(disquisitiones arithmeticae,2023年)中首次引入了術語「二次剩餘」與「二次非剩餘」,並宣告在不至於導致混淆的行文中,可以省略「二次」兩字。

為了得到關於一個整數的所有二次剩餘(在一個完全剩餘系中),我們可以直接計算0, 1, …, n − 1的平方模的餘數。但只要注意到aa ≡ (n − a)^2 (mod n),我們就可以減少一半的計算量,只算到n/2了。於是,關於的二次剩餘的個數不可能超過[n/2] + 1=[(n+1)/2]=n/2(n偶)或 (n + 1)/2 (n奇)[3]。

兩個二次剩餘的乘積必然還是二次剩餘。

參考資料:

[1] lemmemeyer, ch. 1

[2] lemmermeyer, pp 6–8, p. 16 ff

[3] gauss, disquisitiones arithmeticae(以下稱da), art. 94

bbb下面講下二次剩餘的判別方法,即二次剩餘特徵(legendre符號)的計算。

legendre符號:是一個由阿德里安-馬裡·勒讓德在2023年嘗試證明二次互反律時引入的函式[1][2]。這個符號是許多高次剩餘符號的原型[3];其它延伸和推廣包括雅可比符號、克羅內克符號、希爾伯特符號,以及阿廷符號。

記作:l(a/p),(a/p)右下角標l,在不致混淆時簡作(a/p)。

又,legendre符號或稱二次特徵,是一個狄利克雷特徵。

參考資料:

[1]^ a. m. legendre essai sur la theorie des nombres paris 1798, p 186

[2]^ 在尤拉(2023年)和勒讓德(2023年)的作品中有所講述。首先由高斯在2023年證明,在da(2023年)出版;arts. 107-144(第一個證明),253-262(第二個證明)

[3]^ lemmermeyer, p.xiv 「即使在像雙二次互反律的簡單情況下,我們仍然需要區分四個不同的符號,即z[i]中的二次和雙二次剩餘符號,z中的勒讓德符號,以及z中的有理二次剩餘符號……」

規定:(a/p)= 1, 當a為p的二次剩餘;-1, 當a為p的二次(非)剩餘。

特殊補充定義:(a/p)=0,當a|:p.一般情況下我們不考慮補充定義。

計算方法(以下p,q為相異奇素數):

顯然,當a,p互質時,(aa/p)=1;

尤拉判別法:(a/p)==a^((p-1)/2) mod p ;

同餘性:(a/p)=((a modp) /p);

因子分解:(ab/p)=(a/p)(b/p),易見可以向多因子的分解進行推廣。

二次互反律:p,q為奇素數,則有

(p/q)=(q/p)*(-1)^((p-1)/2*(q-1)/2)=(q/p)*(-1)^( [p/2]*[q/2] )

或(p/q)*(q/p)=(-1)^( [pmod4/2] * [qmod4/2] );

注, 這裡[p/2]表示高斯取整函式,即不超過p/2的最大整數,或寫作int(p/2).

我們現在定義一個函式,用來簡化(-1)^( [p/2]*[q/2] )。

定義 amr 表示絕對最小剩餘,即abs min remainder。或在r後新增下標|min|來表示。

如 2 ==-1 mod 3, 寫成 2 amr 3=-1; 3 ==-1 mod 4, 寫成 3 amr 4=-1。

注:被除數dividend=除數divisor*商quotient+ 絕對最小剩餘amr, 其中 |amr|<=divisor/2

一個重要的內容有:p為奇數,則(-1)^[p/2]=(-1)^ [(p mod4)/2]=p amr 4.於是有下面的二次互反律簡化形式。

二次互反律簡化形式:

(p/q)=(q/p)*(p amr 4)^ [q/2] 或= (q/p)* (q amr 4)^ [p/2]

進一步,我們得到:

即當且僅當p與q均為-1 mod 4時,(p/q)=-(q/p).否則(p/q)=(q/p).

易見當其中出現p amr 4=1,即p==1 mod 4時,即有(p/q)=(q/p);當出現 p amr 4=-1時,即有(p/q)=(q/p)*(q amr 4)

注:故當且僅當p與q均為-1 mod 4時,(p/q)=(q/p)*(-1)^true=(q/p)*(-1)^1=-q/p; 否則,(p/q)=(q/p)*(-1)^false=(q/p)*(-1)^0=(q/p).

bbbccc 計算要點

(aa/p)=1, 當a,p互質時;

同餘性:(a/p)=((a modp) /p);

因子分解:(ab/p)=(a/p)(b/p)及其向多因子分解的推廣。

二次互反律簡化形式:

即當且僅當p與q均為-1 mod 4時,(p/q)=-(q/p).否則(p/q)=(q/p).

易見當其中出現p amr 4=1,即p==1 mod 4時,即有(p/q)=(q/p);當出現 p amr 4=-1時,即有(p/q)=(q/p)*(q amr 4)

二次互反律的兩個充分且必要的補充(由此原則上可以方便的計算所有的(p/q),其中p/q為奇素數)

補充計算式一:

(-1/p)=(-1)^((p-1)/2)=(-1)^[p/2]=(-1)^[(pmod4)/2],這個我們在上面對二次互反律進行簡化時曾見到過。

現在我們看到,(p/q)=(q/p)*(-1/p)^ [q/2] =(q/p)*(-1/q)^ [p/2]

補充計算式二:

(2/p)=(-1)^((pp-1)/8)

(2/p)=(-1)^([p/2]+[p/4])

=(-1)^([(pmod8)/2]+[(pmod8)/4]) 注,此式利於速算。

=(-1)^([(pmod4)/2]+[(pmod8)/4])

=(p amr 4)*(-1)^.[(pmod8)/4]) 注,此式利於速算。

由上二者還可以得到 (-2/p)=(-1)^[p/4]==(-1)^[(pmod8)/4]

ccc其它特殊值的計算:(以下p指奇素數)

(3/p)=(p amr 3)(p amr 4) 注:此式利於速算。

證明一:

(3/p)=(p/3)*(-1)^ [p/2]=((p mod 3)/3)*(-1)^ [(p mod4)/2]=((p mod 3)/3) * (p amr 4)

因為(1/3)=1, (-1/3)=-1, 故((p mod 3)/3)=(p amr 3)

得證。證明二,列舉檢驗法。

將質數p按模12=3*4可分為四類(注意12以下與12互質的只有四個),p=1,5,7,11 mod 12

例如質數p=13;5;7;11,分別代入(p/3)=((p mod 3)/3)*(-1)^ [(p mod4)/2]得到

(3/p)=1*(-1)^0, -1*(-1)^0, 1*(-1)^1, (-1)*(-1)^1=1*1, -1*1, 1*(-1), (-1)*(-1)

即p=1,5,7,11mod12時,(3/p)分別取值1,-1,-1,1

由前述amr的定義,易見:

(3/p)=(p amr 3)(p amr 4)

另一種演算法(計算不太方便,可能方便表述與研究):

(3/p)=(-1)^⌈(p+1)/6⌉=(-1)^upint((p+1)/6), 這裡upint(x)即向上取整,即不小於x的最小整數。在某些程式語言中(包括數學軟體)用ceiling(x)函式。excel軟體中是ceiling(x,1),手寫常寫成⌈x⌉.

(5/p)=(p/5)=(1 if p==1,4 mod 5; -1 if p==2,3 mod 5)

注:其實(p/5)很簡單的,因為p的既約剩餘僅有1,2,3,4四個,並且必定有且只有一半數量為平方剩餘,即有兩個。很顯然就是1,4.

證明:由二次互反律,(5/p)=(p/5)*(-1)^([p/2]*[5/2])=(p/5).

在明白上面的過程後我們知道(p/5)計算很簡單。

另一種演算法(計算不太方便,可能方便表述與研究):

(-1)^⌊(p-2)/5⌋=(-1)^ int((p-2)/5), 這裡int(x)是向下取整函式,即不大於x的最大整數。在某些程式語言中(包括數學軟體)用floor(x)函式。excel軟體中是floor(x,1),手寫常寫成⌊x⌋.

(7/p)=( 1 if p==±1,±9,±25=±(1, 3^2, 5^2) mod 28 ; -1 if p==±(1-14), ±(9-14), ±(25-14)=±(13, 5, 11) mod 28)

上式很好記。從小到大寫即是 (7/p)=( 1 if p==1,3,9,19,25,27 mod 28 ; -1 if p==5, 11, 13, 15, 17, 23 mod 28)

證:引1:(7/p)=(p/7)*(-1)^([p/2]*[7/2])=(p/7)*(-1)^[p/2]=(p/7)*(p amr 4)

引2:當且僅當p=1,2,4mod7時,(p/7)=1,即7的二次剩餘有三個,即1, 4, 9==2,也即1,2,4. 其二次非剩餘即3,5,6==-4,-2,-1;也可以由(-1/7)=-1, 直接將-1乘1,2,4得到7的二次非剩餘為-1,-2,-4.

當(p/7)=1且p==1 mod 4,或(p/7)=-1且p=-1 mod 4時,得(7/p)=1,分說如下:

由p==1,2,4 mod 7及p==1 mod 4得p==1,9,25 mod 28;

由p==-1,-2,-4 mod 7及p==-1 mod 4得p==-1,-9,-25 mod 28,即p=27,19,3 mod 28.

當(p/7)=-1且p==1 mod 4,或(p/7)=-1且p=1 mod 4時,得(7/p)=-1,下略。

ddd 推廣:

雅可比符號是勒讓德符號的一個推廣,允許底數為合數,但底數仍然必須是奇數和正數。這個推廣提供了計算所有勒讓德符號的一個有效的方法。

一個進一步的推廣是克羅內克符號,把底數的範圍延伸到一切整數。

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概念

你好,樓上的解答都有問題,因為本題自身就是錯誤的,請檢查是否抄錯,沒抄錯的話題目本身錯了 因為 3 2,所以 3 2 0 這樣根號下為負數,此根式是無意義的 所以題目有錯 不明白歡迎追問,答題不易,請及時採納,謝謝 一般地,形如 a的代數式叫做二次根式,其中,a 叫做被開方數。當a 0時,a表示a的...

基因的概念是誰提出的

基因 gene 一詞是丹麥遺傳學家威爾赫姆 路德維希 約翰遜 wilhelm ludwig johannsen 在1909年提出的,於 希臘語 意思是 生 19世紀60年代,奧地利遺傳學家格雷戈爾 孟德爾就提出了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控制的觀點,但這僅僅是一種邏輯推理。20世紀初期,遺傳學家摩爾根通...

生物鐘這個概念是誰提出的,生物鐘這個概念是誰提出的

早在19世紀末,科學家就注意到了生物體具有 生命節律 的現象。上世紀初,德國內版科醫生威爾赫姆 弗里斯權和一位奧地利心理學家赫爾曼 斯瓦波達,他們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揭開了其中的奧祕。原來,在病人的病症 情感以及行為的起伏中,存在著一個以23天為週期的體力盛衰和以28天為週期的情緒波動。大約過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