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此理可該一切戒律
佛教的完整戒律內容是什麼?
2樓:aaa**王
只能是具足戒了
佛教的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因為這些戒律與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所以稱具足戒。關於具足戒的條目,雖然各地都有不同,但大致內容是相同的。
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根據《四分律》,比丘的"具足戒"有250條,比丘尼的具足戒有348條,共分為8大類:
一、波羅夷,指戒律中的根本罪或極大之罪,犯此類戒者要被逐出僧團。
二、僧殘,指比波羅夷輕一些的罪行,僧殘的意思就是犯此類戒者還有殘餘的法命。
三、不定,是指已經犯戒但犯戒程度還不明確的行為。
四、捨墮,是指由於貪心而追求財物的行為。
五、單墮,是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戒。
六、波羅提提舍尼,意譯為"悔過",是輕微的過失,主要涉及佛教關於飲食等方面的規定,犯此戒者只需向一僧懺悔即可。
七、眾學,是較輕的過失,所涉及的是有關服裝、食事、威儀等極細微的事情。
八、滅諍,是為裁斷有關僧尼犯戒等之諍議而設的七種方法,稱之七滅諍法。
3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要認定佛教的戒律是由佛陀制定的。
然後看佛教的**,**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於戒律導致的。現今還存在的佛教部派只有兩個第一個是上座部第二個是摩訶衍那。上座部當中又可分赤銅碟部的大寺派和說一切有部。
這兩個部派因為有各自的結集,因此也有各自的戒本,說一切有部有250條戒,赤銅律有227條,另外雖然部派留存的不完整以及滅亡,但是戒本還有流傳的仍然有法藏部的四分律。而在摩訶衍那也就是大乘,分化初期是沒有戒的,仍然沿用的是部派時期的戒本,但是後來出現了菩薩戒,這裡值得討論的是,這個時期佛陀已經滅度了很久了,而戒律只有佛陀才能制定,出現的菩薩戒因此不算做是正規的戒律。想研究完整的戒律內容需要參照不同部派的戒本,條數不同,內容也稍有不同。
大體上是一樣的。
4樓:匿名使用者
戒律是如來祕寶,古來不輕以示人。小眾不得聽大眾的說戒羯磨,所以古德多認為未受具足戒者,亦不得閱讀大戒,否則便成「賊住」而障受大戒。即不得聽,也不得讀。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比丘經典總有三藏。在家俗侶得聞二藏,謂論及經。毗奈耶教是出家軌式,俗不合聞。
」《戒本疏行蹤記》(引十住毗婆沙論)雲「三藏為言,律藏勝故、蜜故、為佛獨說,制必僧中,不許餘眾之所讀誦;非所學故。」《大智度論》「毗尼中說白衣不得聞律」,《分別功德論》:毗尼者禁律也,為二部僧,非沙彌清信士女所可聞見。
楊仁山居士在《大藏輯要》序例中說「小乘律,聲聞調伏藏,非受具戒者,不宜檢閱。」釋道安在《增一阿含經》序中說:此經往往有律語,有些在外國不許沙彌與在家人閱讀。
「而今以後,幸共護之,使與律同,此乃茲邦之急者也。斯諄諄之悔,幸勿藐藐聽也。」
5樓:匿名使用者
戒律不能亂說,怕眾生毀謗。如果你能守住五戒十善已經非常難得了;如果你是居士,你就可以受持五戒,八關齋戒;大居士可以受菩薩戒
佛教的戒律是什麼?
6樓:aaa**王
無戒不成道
入世修行中的積累陰德,幫助消去宿業--了還舊業--清理業障,最後達到無債一身輕。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就存在一個持戒--守戒的問題,戒即戒律,是一種約束,使修道者的語言、行為、思想意識都儘可能趨近於道的規範,合乎於道的要求,不至再造下新的業債,這樣才有可能有出頭之期,所以古人講: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
所以向所有的修行人提出「去三毒、持五戒、行六度。」的更高要求,這些是每個佛道的修習者都應謹守的內容。
7樓:洪思萱
還有一種說法叫佛家有三戒—戒貪痴嗔
嗔,又名嗔恚、嗔怒、恚、怒。違己情有情生,起憎恚,有怨恨情。與貪、痴兩者因荼毒眾生身心甚劇,妨害修道,共為三毒。
就是說,嗔指對違背自己心願或想法的人或事物,產生怨恨的情緒;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與貪和痴一起被稱為「三毒」。
嗔,眾生身心感逼迫熱惱,猶如火燒。
就是說嗔會使人身心感到燥熱、煩惱、不安等精神作用,對佛道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敵。所以戒嗔可以讓人更加靜心修煉,而其他的基本戒律犯戒是要受到重罰的
8樓:茅孟霜沈雅
三皈依受戒在家學佛的人稱為居士。居士是在家人,通常是受五戒修十善業(也有受八關齋戒的)。
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迷醉之品(不飲酒)。
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慾、不嗔恚和不邪見.
有一本福建莆田廣化寺出版的《居家學佛行儀》,裡面有弘一大師、印光大師、李炳南居士等高僧大德寫的文章,你可以找來看看。
佛教戒律中的戒律分別是什麼?
9樓:漫閱科技
佛教戒律是為在家和出家的佛教徒所制定的行為規範。戒是出家僧侶和在家信徒共同遵守的用以防非制惡、歸向善道正法的戒規,律是專為出家僧侶制定的用以制伏惡行惡念的禁戒。佛教戒律一般分為小乘戒和大乘戒。
佛教戒律是什麼 10
10樓:暖夏如冬
一、戒的類別有那些?
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間一切道德行為的總歸。受戒猶如學生遵守校規,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規、法律是來自外在的約束,屬於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要求,屬於自律。佛教的戒律分為:
1.通戒與別戒:七佛通戒偈: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是通於僧俗二眾的禁戒。三聚淨戒也是通戒,凡發菩提心的僧俗二眾皆得受持。
別戒則為僧團七眾所各別制定的戒律,又可分為在家戒與出家戒,在家戒有:優婆塞、優婆夷所受持的五戒、八關齋戒、十善戒;出家戒有:沙彌、沙彌尼所受持的十戒,式叉摩那所受持的六法戒以及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的具足戒等。
2.聲聞戒和菩薩戒:聲聞戒,指聲聞乘所受持的戒律,如《四分律》、《十誦律》等。
菩薩戒,指大乘佛教所受持的三聚淨戒,即:斷一切惡的攝律儀戒,積集一切善的攝善法戒,攝受一切眾生的饒益有情戒。
3.止持戒和作持戒:護持所受的戒體,停止惡業的造作,稱為止持戒;策勵修習善業的行為,就是作持戒。
七佛通戒偈中的『諸惡莫作』屬於止持戒,是消極的止惡,『眾善奉行』則屬作持戒,是積極的行善。
4.性戒和遮戒:本質上是罪惡的行為,稱為性戒,例如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行為,無論佛教是否制戒,國家是否訂法,本質上為天理所不容,是社會所公認的罪行,屬於性戒。
如果本質並非是罪惡的,只是容易產生譏嫌,或誘發其他本質上罪惡的行為,則稱為遮戒。例如飲酒本身不是罪惡,但是飲酒容易失去理智,轉而犯下殺、盜、淫、妄等惡行,屬於遮戒。從性、遮這兩種戒,可以看出佛陀制戒所考慮的層面是十分圓融的。
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雜阿含經》卷三十三載:云何名為優婆塞戒具足?
應遠離殺生、不與取、邪淫、妄語、飲酒等,而不樂作,是名優婆塞戒具足。可見五戒是在家優婆塞、優婆夷應持守的戒律。
佛教的戒律雖然有出家戒、在家戒的區別,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據五戒為根本,所以五戒又稱為根本大戒。
五戒的內容
◎不殺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大至殺人,小至殺死蟑螂、老鼠、蚊蟻等,都是殺生。
不過,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所以不殺生,主要是指不殺人。殺人是犯波羅夷[極重罪],是戒律中的根本大戒,是不通纖悔的。如果殺死蟑螂、蚊蟻等,是犯突吉羅[輕垢罪],屬於惡作,雖然一樣有罪,但跟殺人不一樣。
此外,浪費時間,破壞物質,也是殺生,因為生命是時間的累積,所以浪費時間如同殺生;相同的,隨便浪費物品也是殺生,因為物品是大眾的資源,是大眾集聚因緣而成的。
戒殺生,主要是培養我們的慈悲心,《涅盤經》說:『食肉者,斷大慈種,行住坐臥,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所以佛教徒吃素,主要是不忍心殺害雞、鴨、豬、羊等動物的生命,是為了長養慈悲心。
有人認為植物也有生命,但佛教認為動物有心識的反應,而植物只有物理的反應,因此吃素不算殺生。
◎不偷盜;就是不侵犯別人的財富。簡單的說,不是自己的東西,未經許可便佔為己有,就是偷盜;光天化日之下,強取他人的財物,更是盜竊。根據戒律,盜取價值五錢[古印度摩揭陀國錢幣單位]以上的東西,這樣的偷盜行為,就犯了根本大戒。
平時順手取用公家的信紙、信封、原子筆等,乃至借用東西末還,叫做不清淨的行為,雖然不是犯了根本戒,但還是要負因果責任的。在戒律中,最難受持的戒律,就是盜戒,因為凡將無主以外的東西,私自據為己有,就犯了盜戒。
◎不邪淫:所謂邪淫,是指合法的夫妻關係以外的男女愛慾行為。例如**、嫖妓、重婚、誘拐、販賣人囗、妨礙家庭、強迫別人從事**等有傷社會風化的行為,都犯了邪淫戒。
至於心中戀慕某人,但末付諸行動,雖然沒有觸犯根本戒,但是心中不清淨,煩惱妄想擾動,日子也不好過,而持戒的目的,主要是使身心清淨。
邪淫,是社會混亂的導火線。例如**.雛妓問題,是文明社會的一大恥辱。他如同性戀衍生的愛滋病,更引起了廿世紀的大恐慌。
如果人人都能持不邪淫戒,便不會發生這些問題;夫妻堅持不邪淫戒,則家庭是個和樂的家庭,社會是個守禮的社會。
◎不妄語:妄語,就是說虛妄不實的話,包括挑撥離間的兩舌、惡毒傷人的惡囗、欺瞞不實的妄言、阿諛奉承的綺語。妄語依其性質又可分為:大妄語、小妄語、方便妄語三種。
大妄語:指沒有證果的人,說證果了,沒有得到神通,說得神通了。此種未證謂證、未得謂得,是屬於大妄語的行為。另外說四眾的過失,尤其說出家二眾的過失,也犯了嚴重的根本大戒。
小妄語:見言不見,不見言見;是說非,非說是;乃至知而不言,不知而言,這些都屬於妄語。
方便妄語;就是俗稱的善意的欺騙。譬如醫生為顧及絕症病人的情緒,因此隱瞞實際病情,這種為別人利益著想而說的妄語,就是方便妄語。
不飲酒:雖然明指為酒,但是凡能刺激神經,使人喪失理智、敗壞德行的東西,諸如**、鴉片、安非他命、速賜康、強力膠、瑪啡、紅中白板等,都是不飲酒戒所要戒除的。
五戒中的前四戒,所禁戒的行為本質就是罪惡,因此稱為性戒;不飲酒戒是佛教五戒的特色,酒的本質雖非罪惡,但是飲酒容易引起世人誹謗,或誘發其他的性罪,因此稱為遮戒。
《大毗婆娑論》卷百二十三說:印度有位優婆塞,由於飲酒,於是盜取鄰居的雞,犯了偷盜戒;烹殺做為下酒菜,犯了殺生戒;鄰婦問起,他妄言說沒看見雞,犯了妄語戒;此時又見鄰婦貌美,非禮她,犯了邪淫戒。喝酒使人無慚無愧、喪失理智,由於喝酒而造下殺、盜、淫、妄等四重罪,所以應該戒除喝酒。
佛教是重視般若智慧的宗教,唯有戒酒,才能使神智清楚,理路清晰,智慧明朗。
五戒的意義
五戒雖然分別為五,但是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別人,便能自由。譬如:不殺生,就是對別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盜,就是對別人的財產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對別人的名節不侵犯;不妄語,就是對別人的名譽不侵犯;不飲酒,就是對自己的理智不傷害,從而不去侵犯別人。
一般人總以為受戒是增加束縛,因此有人說:何必受戒,自找束縛!其實,凡是身陷牢獄失去自由的人,**其原因,都是觸犯了五戒。
譬如:殺人、傷害、毀容,是犯了殺生戒;**、侵佔、竊盜、勒索、搶劫、綁票,是犯了偷盜戒;**、嫖妓、拐騙、重婚,是犯了邪淫戒;毀謗、背信、偽證、恐嚇,是犯了妄語戒;販毒、吸毒、運毒、吸食菸酒等,是犯了飲酒戒。由於犯了五戒,於是身繫囹圄,失去自由。
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夠受持五戒,真實認識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因此,戒的真義是自由,而非束縛。
有人認為受戒難免會犯戒,不受戒就不會有犯戒的擔憂。事實上,受戒後縱使犯戒,因為有慚愧心,懂得懺悔,罪過較小,還是有得度的機會。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懺悔,罪過加重,因此沉淪三塗惡道。
所以,寧可受戒而犯戒悔過,也不要不受戒而犯戒,因為受戒才有得度的機會,不受戒就永無成佛的可能。何況不受戒,並不代表做錯事就不犯戒,不受戒而犯戒,仍然有罪,仍然難逃因果業報。
受持五戒的利益
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五戒與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處。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不殺曰仁,不盜曰義,不淫曰禮,不妄曰信,不酒曰智。
一個人受持五戒,會有無盡的利益。《灌頂經》卷三說:我們受持五戒,必感得廿五名善神的護佑。
《月燈三昧經》卷六記載,持戒清淨者能獲得十種利益: 1滿足一切智,2如佛所學而學,3智者不毀,4不退誓願,5 安住於行,6棄捨生死,7慕樂涅藥,8得無纏心,9得勝三昧,10不乏信財。
此外,如果我們不殺生而護生,自然能獲得健康長壽;不偷盜而佈施,自然能發財享受富貴;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節,自然家庭和諧美滿;不妄語而讚歎他人,自然能獲得善名美譽;不喝酒而遠離毒品的**,自然身體健康,智慧清明。
所以,受持五戒,現世可以免除苦惱、恐怖,可以獲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諧、快樂;將來可以免墮三塗惡道,得人天果報,乃至成佛。受持五戒,如同在福田裡播了種,縱使不求,自然有許多利益加身,自然享有無盡的功德善果。
五戒的受持
受持五戒是盡形壽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已。五戒可以全部受持,也可以隨分受持。如《十住心論》卷二引《大智度論》說:『戒有五種,始從不殺,乃至不飲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若受
二、三戒是名少分,若受四戒是名多分,五戒是名滿分。於此分中,欲受何分,常隨意受之。』
由此可知,在家居士人人可就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己容易受持的一戒、二戒,乃至三戒、四戒,精進受持,漸漸達到五戒圓滿。甚至進一步受持八關齋戒、菩薩戒等,如此自然能得增上生,能得決定勝果,乃至大乘佛果。
佛教講的戒律是在那部經書,全部的戒律
戒律抄惟有佛乃能制定,戒襲律有出家律和在家律 若就在家居士而言,主要的戒律就是五戒 不殺生 不偷盜 不邪淫 不妄語 不飲酒 和八關齋戒,五戒出自 五戒相經 等。而八關齋戒則是出自 佛說八種功德長養經 等。就出家律而言,佛制定一切在家人不得偷閱出家律,一切出家人不得向在家人說出家律,乃至不得對沒有受大...
佛教是怎麼定義「我」的,佛教是什麼一個定義 佛教的目的是什麼
你太有善根了 你能思考這樣的問題 就已經種下瞭解脫的種子 你是否想過 1 人在輪迴中 如果輪迴到了地獄 而他又不想去地獄 那麼是誰讓他非去不可?2 佛是大慈悲的 佛為什麼不把地獄消滅 不把所有的人都送到天堂 而一定要讓人去艱苦的修行?3 如果人做了善業 後來又做了惡業 那麼可以互相抵消嗎 從而不受惡...
佛教的真言是什麼,佛教的八字真言是什麼
佛教的八字真言稱三身佛心咒中的報身佛心咒,漢語注音 嗡 嘛 智 牟 耶 薩 列 德 八字真言光明法的起源是因一切眾生。辛饒彌沃如來佛祖在南瞻部的中心,岡底斯神山的附近,象雄聖地。辛饒彌沃如來佛祖禪定時看到未來五濁惡世的生靈,短命多病 煩惱纏身 福緣淺薄,壓力山大,慾望不斷,沒有時間精力去學佛法和坐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