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糊塗的貝克街
魏孝文帝遷都是覺得平城是個用武之地,不適宜改革政治,他想移風易俗,進軍中原,進一步改革舊的風俗習慣,改說漢話、穿方便的漢服、與漢族通婚、改用漢姓等。魏孝文帝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鮮卑族和漢族的融合。
在歷史上確實有很多積極意義,簡單來說吧
魏孝文帝是一個政治上有作為的人,他認為要鞏固魏朝的統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後的風俗,於是他力排眾議,決定遷都,這些行動加強了民族間的交流,改易風俗,促進了民族大融合等等
不過,還有很多的壞處
他崇尚漢文化,進行了很多的改革,但是他對漢文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從這裡學到了很多的好處,但是同時也學會了很多的糟糠,例如煩瑣的官僚制度等等,功過是非,很難評說。
2樓:清茶半盞
北魏遷都後,洛陽再次成為北方的政治、經濟中心;北魏洛陽城的規劃和佈局,對後世城市建設影響較大;孝文帝的遷都,保證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於胡漢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華文明得到進一步發展。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原因
第一,與傾慕漢族文化有關。孝文帝拓跋巨集受過良好的漢文化教育,對漢民族的文化極其崇拜。他從小由其祖母馮太后撫養,馮太后是漢族人,知書達理,聰明果斷,曾執掌北魏大權二十多年,她參照漢族的文化制度,頒佈了許多重要的改革措施。
孝文帝在她的薰陶下,成長為漢文化忠實的推行者。
第二,統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家,他不願僅僅做「夷狄」君王,還要做中國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國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國都放在中國正統的國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順。
孝文帝曾說:「國家興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裡,因茲大舉,光宅中原。」(《魏書·任城王傳》)這表明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於對廣大中原地區的統治。
他關於「帝宅」、「王裡」的說法,說明他要通過遷都洛陽以獲得漢族地主認可的正統地位。另外,孝文帝在遷都洛陽以後,連年對南齊用兵,直到卒於南征的軍事行動中,可見孝文帝還希望通過遷都洛陽達到統一全國的目的。
第三,解決糧食供給問題。平城偏北地寒,糧食產量非常有限。當時有人作《悲平城》詩:
「悲平城,驅馬入方中,陰山常晦雪,荒鬆無罷風。」後來,作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隊伍逐漸龐大,糧食供給問題凸顯出來。當時平城沒有水陸漕運,交通極不發達,從關內運糧到平城,不僅費時費力消耗多,成本也極其昂貴。
而洛陽處於北方的中心地帶,平原地區,交通便利,遷都洛陽就解決了最根本的糧食問題。
第四,地理環境的影響。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地處偏北,地形多山,氣候乾旱,氣溫偏低,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自然條件制約著北魏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洛陽地處黃河中下游西岸,臥居中原,山川縱橫,素有「九州暖地」之稱,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場所。曾是東周、東漢、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遷都洛陽真乃明智之舉,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第五,減小改革阻力。平城有強大的保守勢力,是改革的巨大阻礙。遷都洛陽有利於減小改革阻力,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
孝文帝遷都洛陽的舉措,不僅展現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結果使洛陽在曹魏、西晉之後再度繁華、輝煌。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主要目的:
學習中原先進的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鞏固北魏政權。
3樓:一年前
孝文帝遷都洛陽的舉措,不僅展現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結果使洛陽在曹魏、西晉之後再度繁華、輝煌。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有哪些積極作用?
4樓:
一、北魏遷都洛陽,是結束南北朝**局面,促進祖國統一的深謀遠慮之舉;將國都由平城南遷至洛陽,因為洛陽地處中原腹地,便於掌控全國局勢,更利於集中軍力對南朝用兵。
二、北魏遷都洛陽,是學習先進文化,自我提升、自我改造的聰明睿智之舉;一系列具體漢化政策舉措,已經把鮮卑族完全漢族化了。文化上的認同,也已經把北魏政權提升為君臨天下的真正王者。因此,這種從弘揚繁榮中原文化即儒學文化入手,進而征服人心的策略,真是「治國平天下」的最好詮釋。
三、北魏遷都洛陽,是促進民族大融合,實現民族大團結的琴瑟和諧之舉;遷都洛陽,居王者之地(夏、商、周皆建都洛陽一帶,故有「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之說),繼之進行一系列漢族化的改革,確實能使其他民族,在心理上承認他們是正統的王者,從而增進互信,造就民族大融合大團結的局面。
5樓:匿名使用者
維護了統一北方的新政權,加速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的程序,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6樓:右岸亦憐度夢華
增進民族融合 加強對中原統治
7樓:匿名使用者
維護了北方的新政權促進了名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遷都的原因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①都城氣候乾旱,出產的糧食不能滿足都城眾多人口的需要。
②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於北魏對中原廣大地區的統治,也不利於鮮卑政權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遷都洛陽。面對重重阻力,孝文帝以進為退,收放自如,終於如願以償,把以「漢化」為中心的改革事業推進到新的階段。
公元490年孝文帝親政伊始,就把遷都洛陽提上了議事日程。在他看來,洛陽地處天下之中,經濟基礎堅實,交通條件便利,文化積澱深厚,一直是漢族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曾是東周、東漢和魏晉的都城。遷都洛陽,既有利於加強同中原漢族門閥士族的聯絡與合作,又可以乘機擺脫鮮卑守舊貴族勢力的束縛掣肘,推行漢化改革。
但是要把都城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往洛陽,守舊貴族的反對,普通鮮卑民眾的牴觸,其聲勢之大、阻力之重,是可以想見的。年輕的孝文帝要克服這方面的重重障礙,按常規的方式是不成的,必須劍走偏鋒、另闢蹊徑,於是乎,孝文帝決定假借「南征」之名,達到遷都的目的。
北魏太和十七年八月,孝文帝親率大軍30萬,號稱百萬,南下「伐齊」。適逢秋雨連綿之際,風雨交加,道路泥濘,歷經近一個月,數十萬北魏將士才抵達洛陽城下。
文帝見時機已到,便將自己的遷都意見作為停止「南征」的交換籌碼亮出,表示如果大家都不想南征,那麼索性將國都從平城遷徙到這裡,否則 「今者興動不小,動而無成,何以示後?苟欲班師,無以重之千載!」(《資治通鑑》卷一三八,《齊紀四》)不等大臣王公們有所反應,孝文帝又說:
「議之所決,不得旋踵,欲遷者左,不欲者右。」在場的大臣多不樂意遷都,但是卻更不願意「南征」,情急之下,只好挪步站到左邊,表示同意遷都。不再「南征」的決定作出之後,群臣感激涕零,山呼「萬歲」,遷都洛陽之事,就在孝文帝拓跋巨集自編自導自演的活劇中順利實現了。
9樓:匿名使用者
從地理位置方面分析北魏孝文帝遷都的原因1.
解決糧食供給問題。平城偏北地寒,糧食產量非常有限。當時有人作《悲平城》詩:
「悲平城,驅馬入方中,陰山常晦雪,荒鬆無罷風。」後來,作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隊伍逐漸龐大,糧食供給問題凸顯出來。當時平城沒有水陸漕運,交通極不發達,從關內運糧到平城,不僅費時費力消耗多,成本也極其昂貴。
而洛陽處於北方的中心地帶,平原地區,交通便利,遷都洛陽就解決了最根本的糧食問題。
2.地理環境的影響。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地處偏北,地形多山,氣候乾旱,氣溫偏低,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自然條件制約著北魏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洛陽地處黃河中下游西岸,臥居中原,山川縱橫,素有「九州暖地」之稱,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場所。曾是東周、東漢、曹魏等朝代的都城。
10樓:匿名使用者
1:定都洛陽
可以更好的吸收學習漢文化.2:洛陽是中原古都,定都洛陽,也更好的兼併中原! 3.政治上,平城保守勢力大,改革會受阻。
4.經濟上,平城經濟落後,糧食**困難。
5,軍事上,受北方強敵柔然的侵擾,很不安全。
6.洛陽是歷代帝王建功立業的場所,漢文化積澱深。
11樓:匿名使用者
北魏原是少數民族建立,原都城位置過於偏北(今山西大同)不利於對於中原漢族的統治,於是,孝文帝實行南下遷都,遷達洛陽。但過程是不易的。
12樓:汪大寬大川
加強管理,學習漢文化,對中原地區的統治
13樓:匿名使用者
北魏自從北魏太武帝死去後,北魏皇帝不再實行太武帝那樣以武力強國和節儉強國的政策,政治開始日漸腐敗,鮮卑貴族和大商人壓迫人民,不斷引起北方人民的反抗。孝文帝拓跋巨集是太武帝拓跋燾的嫡系第四子孫(拓跋燾——拓跋晃——拓跋浚——拓跋弘——拓跋巨集),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子,北魏的第7位國君。年幼的拓跋巨集由祖母撫養並代為攝政。
公元490年,24歲的拓跋巨集開始親政,他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漢化改革。
北魏孝文帝遷都的理由
14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與傾慕漢族文化有關。孝文帝拓跋巨集受過良好的漢文化教育,對漢民族的文化極其崇拜。他從小由其祖母馮太后撫養,馮太后是漢族人,知書達理,聰明果斷,曾執掌北魏大權二十多年,她參照漢族的文化制度,頒佈了許多重要的改革措施。
孝文帝在她的薰陶下,成長為漢文化忠實的推行者。
孝文帝說過:「此間(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魏書·任城王傳》),這段話清晰表明:
為了向先進的漢文化學習,改變本民族的落後面貌,就必須遷都到漢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去,而洛陽是中國文化比較集中的地方。遷都以後,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可見孝文帝遷都與其傾慕漢族文化有關。
第二,統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家,他不願僅僅做「夷狄」君王,還要做中國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國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國都放在中國正統的國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順。
孝文帝曾說:「國家興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裡,因茲大舉,光宅中原。」(《魏書·任城王傳》)這表明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於對廣大中原地區的統治。
他關於「帝宅」、「王裡」的說法,說明他要通過遷都洛陽以獲得漢族地主認可的正統地位。另外,孝文帝在遷都洛陽以後,連年對南齊用兵,直到卒於南征的軍事行動中,可見孝文帝還希望通過遷都洛陽達到統一全國的目的。
第三,解決糧食供給問題。平城偏北地寒,糧食產量非常有限。當時有人作《悲平城》詩:
「悲平城,驅馬入方中,陰山常晦雪,荒鬆無罷風。」後來,作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隊伍逐漸龐大,糧食供給問題凸顯出來。當時平城沒有水陸漕運,交通極不發達,從關內運糧到平城,不僅費時費力消耗多,成本也極其昂貴。
而洛陽處於北方的中心地帶,平原地區,交通便利,遷都洛陽就解決了最根本的糧食問題。
第四,地理環境的影響。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地處偏北,地形多山,氣候乾旱,氣溫偏低,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自然條件制約著北魏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洛陽地處黃河中下游西岸,臥居中原,山川縱橫,素有「九州暖地」之稱,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場所。曾是東周、東漢、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遷都洛陽真乃明智之舉,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孝文帝遷都洛陽的舉措,不僅展現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結果使洛陽在曹魏、西晉之後再度繁華、輝煌。
客觀上,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促進了民族融合,方便了對中原地區的管理,也有利於鮮卑族的封建化程序.當然也促進了歷史的前進
為什麼北魏孝文帝要遷都到洛陽,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為了接受漢族先進copy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這裡提到孝文帝遷都洛陽的兩個目的 接受漢族先進文化 和 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 其實這兩個目的是遞進關係的。也就是說,只有在 接受漢族先進文化 的情況下,才能 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 最終鞏固鮮卑貴族的統治 為什麼北魏孝文帝要遷都到...
北魏孝文帝改革評價,如何評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後人在評價拓跋巨集的全盤漢化改革時,不外乎以下三種觀點 一 褒揚肯定。認為他完成了北魏社會的封建化,推動了各民族的融合,促進了當時社會的穩定 經濟的繁榮與文化的進步。應該說,孝文帝的全盤漢化順應了當時的歷史發展潮流,也是他不得不採取的改革方略。二 褒貶兼而有之。在肯定拓跋巨集漢化改革的同時,認為他不...
評價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方面?有何作用和意義?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 經濟 文化等各個領域,範圍極其廣泛,內容也極為豐富。總體概括起來有以下三點 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時又頒佈了與之相聯絡的三長制和租調製。均田制使農民分得了一定數量的土地,將農民牢牢束縛在土地上,成為國家的編戶,保證了地主們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調製則相對減輕了農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