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味道,內容要好,中秋節的味道800字,內容要好

2021-03-22 07:28:39 字數 4930 閱讀 6072

1樓:匿名使用者

依舊的佳節,卻早是人是情非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沒有黃花分外香,卻加快了時間的跳躍。

冷風颳貧瘠了大地,為了中秋節,我就揹著大堆的書,穿著灌滿冷風的衣服趕赴家了。

老遠就聽到車站的嘈雜,進去更是滿眼的各界人士。平時廖無人煙的售票口排起了老長老長的隊伍,候車椅上更是成堆的行李。唉,人人都要回家過中秋,此時的人潮高峰不知何時才能消散。

無奈站在「蛇隊」後隨著前方的人向前蠕動,不是第一次坐車,不是第一次買票,第一次這麼緊張,怕這麼一群人把無辜的我踩死腳下;怨爸爸,不能來接我;恨學校,不早些放假。一輛大巴踩著天黑的最後一刻到站,我拋開所有怨言,歡快奔去,哈~,誒?誰掛住了我的包?

誰踩上我的腳?誰在擠我?啊啊,我不能呼吸了,啊啊,擠著我的胳膊了,疼、疼啊、野獸、野獸啊。

包丟在後面,別人都一轟向前,我怎麼退後啊?一同學將我拉回,看來我之前的後怕不是杞人憂天,要不是這棵救命稻草,我早就躺在眾人的腳板下嗚咽了。錯過了車不算,受了傷不算,受了冷不算,天黑了,下班車還有麼?

中秋,中秋,是擁擠?是人山人海?還是人頭壓人頭、人腳踩人腳?

中秋早晨不賴床,頂著七點的鬧鐘走出屋門。天真好,藍天白雲掛太陽,好久沒有這樣的景緻了。好像從沒有昨日的寒氣,一掃陰霾,也忘記了昨日的倒黴。

翹著二郎腿,咬下一口月餅,呵呵,原來月餅也沒那麼難吃,沒那麼難消化。中秋團圓,我們一家坐在了一起,吃著難得的團圓飯。

如果說中秋有味道,那就是滿足。

一盤水果、一盤月餅、一陣歡笑;一個對視、一個微笑、滿園豐收,手拉家人手。此為滿足,此為中秋之味。

如果說中秋有味道,那就是放卻。

曾經戀上離家的感覺,牽掛會成為動力。為了家,我會努力,會做出成績。在團圓的日子,卸下裝備,卸下疲勞,不用努力,不用警惕。此為放卻,此為中秋之味。

如果說中秋有味道,那就是爽朗。

當那輪月亮懸在空中,本是無暇觀賞,又是無意抬頭。一份明亮,幾份純淨,這真是太陽的光芒麼?沒有那樣討厭的刺眼的光芒,沒有那樣不讓人直視的孤傲。

駐足,原來月亮的美好,在於將自己的美好毫無保留的獻給別人,它並不淒冷,並不充滿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氣息。可以在那份爽朗中融化,對所有的壞心情擺擺手。我向往的單純,喜歡的溫柔,原來,在這裡。

多角度的看待問題,總是美好沖淡厭惡。中秋,我尋到了想要的,想要的感覺。圓滿的,將不只是月亮,而是我的未來。這個時間的跳躍,讓我離理想更近。

我要求一篇關於中秋的作文,800字的,需文筆較為犀利的。並附上有關中秋節和月餅的傳說。

2樓:匿名使用者

中秋賞月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之說。雲生月隱,神祕、迷離。

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

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鬆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鬆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

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並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徵。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

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臺灣的**,它牽動著我也牽動著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溫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

那麼,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徵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

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彷彿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雲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徵的意境。

願這意境盪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於自己的「心月」吧

3樓:攸麗娜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晒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

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開啟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視窗,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

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

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訊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

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詩詞選: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

(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太常引》

(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臺灣民謠: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鄉秋憶月,異國夜驚潮。

手未攀丹桂,以猶卷緣蕉;登樓悲作賦,西望海天遙。

《月夜思鄉》

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籟無聲自嘯歌;

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掛天正中,寂無聲;睡眼朦朧,

恍若夢中;生臥徘徊以不寧,故國家園縈腦中;

苦煎熬,歸去成空,如焚王衷。

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為什麼叫中秋節,為什麼中秋節叫中秋節?

在我國周代已有 中秋夜迎寒 秋分夕月 拜月 的活動 農曆八月中旬,又是秋糧收穫之際,人們為了答謝神祗的護佑而舉行一系列儀式和慶祝活動,稱為 秋報 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因此,後來祭月的成分便逐漸為賞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漸褪去,而這一節慶活動卻延續下來,...

中秋節的感想,中秋節的感想

花好月圓人團圓,迎風賞月閤家歡。花好月圓,是指美好圓滿。在這個中秋節意義卻不一樣。首先,是在建國六十三週年喜慶的氣氛之後來臨的,天地同慶。其次,本次中秋節的月亮是雖然很小,但是很高,讓賞月的人,仰起頭來看,就讓月亮更加高高在上。月圓如鏡,在月光下,我們也許正在庭院中觀賞者皎潔的月亮 也許正和家人團團...

中秋節放假,中秋節放假安排

2014年的中秋節是在9月8日,法定放假1天,並與9月6日 7日的週末連休,自9月6日至9月8日連續放假休息3天。求採納為滿意回答。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 仲 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