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有許多
論語經典語句賞析 夠好的話,一個就夠
2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蘊含著樸素的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堪稱中國人的聖經。 (一)論學篇 一個人要想提升生命的價值,必須不斷地增進知識和技能,而通向這一目標的道路唯有學習、摸索。 朝聞道,夕死可矣。
只要對真理、信仰有發自內心的迫切追求,什麼時候追求到都會欣慰不已。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教師引導的前提是什麼?
是學生充分準備、積極思考、產生求知的慾望,否則,教師如何啟發也無濟於事,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體。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發自內心的興趣與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與不竭的動力,事業、生活亦然。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生還有多少時間,可以讓我們靜靜地讀幾本書,聽聽父母的嘮叨、師長的教誨呢?珍惜時間,熱愛生命!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孔子的學問造詣與人生修養,讓他永遠快樂,永遠年輕。 (二)勵志篇 許多人衣食無憂,卻最終一無所成;孔子窮困半生,卻影響了中國兩千五百年以至更遠。
為何?因為孔子懂得勵志:既勉勵自己,又激勵他人。
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人應有階段性的任務和目標,同學們現在的任務就是學業精進,全面成長!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在為理想奮鬥的征途中,堅忍不拔之志比經天緯地之才更為重要。 (三)處世篇 無論古今,「處世」都是一門學問,學會處世都是安身立命的必要條件,那麼,怎樣才能讓自己具備的能量,既可以溫暖自己,又可以照耀他人呢?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正人先正己,領導、師長的表率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既然已失去了往昔,那就想辦法去贏得未來吧!
言必信,行必果。 這只是孔子心目中「士」的第三等標準,但要達到這個並不很高的層次對許多人來說也是考驗。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是金子總要發光的,關鍵在於你是金子嗎?如果不是那還等什麼?快點努力增加自己的含金量!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原來辯證法早就有了。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有時我們從改過自新中汲取到的財富比成功都多。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自省」事實上就是舉起了自我解剖的刀,敢於自省者有大智、有大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以利器為用,人以賢友為助。選擇與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受他們的影響薰陶,自己的思想修養就會在無形中得到提高。 (四)識人篇 識人確實不易,要有火眼金睛。
因為有些人善於偽裝自己, 在偽裝的外表下, 一顆什麼樣的心,萬分難測。但孔子其實早就告訴了我們識人的準則。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荀子說:「言無常信,唯利所在,可謂小人。」我不禁想:
人類失去誠信,世界將會怎樣?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質地與文采內外統一,不可或缺。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君子擁有高遠的智慧、良好的心態,必然襟懷坦蕩;小人心胸狹窄、斤斤計較,必然憂愁不安。
君子**之美,不**之惡;小人反是。 對於許多人來說,不**之惡就很不錯了,**還敢苛求**之美呢?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保持自我的人格、個性、見解與空間而非一味求同,才是真正的和諧之道。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智者思維活躍,如水般靈動;仁者品德寬厚,如山般沉穩。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為什麼「仁者不憂」呢?一個仁德的人,心胸坦蕩,不會為個人的得失憂慮。
但有時正因為他仁德,他才會有常人不會有的憂慮,即「先天下之憂而憂」。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面臨生死考驗,寧可為仁義而捨棄生命。它激勵著一代代仁人志士為正義獻身,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孔子讚揚伯夷、叔齊兄弟讓位,他們的行為才真正符合禮的標準。可惜歷史上更多的是手足相殘的「玄武門之變」啊!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這是孔夫子對**的難得褒獎。是啊,為了理想,不斷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頓也自得其樂,人總是要有一點兒精神的! (五)述評篇 《論語》表述三言兩語,內容豐富多彩。
孔夫子在政治、文學、**等各個領域,都有著獨到而深刻的見地。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思想純正」或許也應該是現在文學創作的準則吧。 《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為什麼中國人凡事都喜歡折中,原來中國自古就有中庸思想,就連哀與樂都不可過分。
論語經典語句的現實意義
3樓:本人深深知道
現實意義:
孔子思想歷經幾千年而經久不衰,在科技、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的今天,孔子思想是否已失掉了其真正價值?我認為《論語》作為儒學之經典,在當今並沒有失去它原有的價值。無論是在個人道德、學識修養上都具有深刻的指導作用,還是如何正確處理人際關係上,乃至於對於整個世界的和諧發展問題上都具有深刻意義。
在當今社會,我們面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特別是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中,明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國我黨今後一段時間內建設的主要目標。但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由於經濟的發展和經濟體制構成的差異,導致了各種社會差距的擴大,社會矛盾的加劇。因此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經濟的發展,還要注重社會的穩定,更重要的是協調社會關係,讓窮人同富人的生活同樣美好,因為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個人離不開社會,應當尊重個性,鼓勵個人追求與創造,但同時又必須融入集體,把個人的目標與社會的需求結合起來。
《論語》中提到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是儒家所追求的一個理想境界。在這裡,「仁者」就是要求大家和衷共濟,在這個社會大家庭中互相幫助,履行這種「和衷共濟」的社會公德,進而使人與人之間關係更融洽、社會更和諧,這才真正體現的「仁」。 《論語》中又講到「見利思義」,「君子憂道不憂貧」----即看見有利的就考慮是否合乎道義;君子只憂慮得不到道義,不憂慮貧困。
還講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意思是說:財富和地位是每個人所想得到的,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也不接受,貧困與無地位是每個人所厭惡的,不用正當的辦法,得到了也擺脫不掉。這些話表明了儒家所倡導的見義後利、義利統一的思想。
這對構建誠實、守信、建設良好的商業信用環境有很現實的意義。因此,經濟關係體現在人際交往之中,只有踐行儒家之道,一團和氣、誠實信用,使儒商大放異彩,這種社會信用經濟得以構建起來,我國的經濟才會更加迅速的發展起來,構建和諧社會的這一目標才能有了物質上的保障。
從這些方面來說孔子思想又為我國的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集偉目標得以實現提供了唯一的寶貴价值系統,即小康社會、和諧社會、誠信社會等,這就更體現了《論語》中孔子思想在當今的生命力。
4樓:匿名使用者
人生猶如百代過客,電光火石,來去匆匆。珍惜生命。保持健康的身體,離不開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在於鍛鍊,鍛鍊貴在堅持,堅持就是勝利。是的,身體是學習的本錢。小學生朋友們,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沒有強壯的體魄不行。
《論語》的經典語句
5樓:匿名使用者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wèi)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 (《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6樓:薏苡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
------------南橋小學校張大維隨筆之一
仔細傾聽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感覺曾經遙遠而枯燥的《論語》一下子變得豐富和溫暖起來。于丹教授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結合現代實際生活娓娓道來,闡述其深刻內涵,有許多獨到見解,豁然於眼前。
于丹對《論語》的解讀能夠贏得民眾的掌聲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沒有把重點聚焦在什麼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論語的教導直接針對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講解的心靈之道、處事之道都是幫助人的內心需要,這就是當今許多現代中國人的實際需要。人們從於丹的講解中,更多的去理解《論語》中的一些教導,以幫助自己求得心靈的平安,幫助自己為人處事、幫助自己教育孩子。尤其是在當今忙忙碌碌、競爭激烈以及精神相對空虛的情況下,人們更有對內心平安的追求,當然孔子不能給當代中國人完全的精神寄託,但《論語》中的一些內容的確能給人某種心靈安慰,也可以讓人從中學到一些處事之道。
于丹《論語心得》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她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她可以對映著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
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並懂得變通,與時俱進。而內在心靈則完滿、富足,待自內心修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為人處事。學習於丹《論語心得》,感覺最深的是能啟發我們的心智,觸動我們的心靈,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讓人在不經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碼,給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樂的幸福,真**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細膩意境。
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人是否感到幸福,對現實是否感到滿足,主要取決於個人的心態。確實,在今天這麼一個不斷改革與飛速發展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顯得更為重要。面對眼前千變萬化的世界,調整好個人的心態,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樂,是我們每個人在現實中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人生的理想是心中精神寄託的符合,只有站在個人心理的座標系上,建立務實有效的理想方能在人生的職業生涯中有所擔當,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最為重要。于丹教授把《論語》樸素、敦厚的哲理解讀後以現代人的理解方式傳遞到我們,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的關係。就工作而言,一個人的目標,不能好高騖遠,必須經過努力可以達到;同樣,目標不能太小,不經一定困難能夠實現的目標不可能帶來多大的勇氣,即便是實現了目標也不可能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快樂。
同樣,對於一所學校目標的適切制訂,將會增強教職員工的團隊精神;遠大的理想,將激勵人們戰勝各種困難,勇往直前。
前一段時間于丹教授到日本講授論語心得,受歡迎的程度遠遠超過她的想像。這說明日本對儒家文化的重視超過中國。但現代日本等許多國家的政體和經濟發展並非是靠儒家文化,靠的是現代制度創新與文化繼承兩者並行,不是全面拋棄,也不是全面保留。
國家擁有現代政體,同時社會、家庭、個人也保留一些傳統的價值觀,這兩者並非矛盾,而是相輔相成。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制度與文化兩者同樣重要,缺一不可,孔子《論語》等傳統文化能幫助人得到一些內心平安以及一些處事之道。于丹論語心得的現象其實是向中國社會啟示如何繼承和保護傳統文化,並同時建立和維護民主、平等、法制的現代社會制度,可以大力提倡傳統文化中對個人價值觀和修養有益的教導。
于丹的心得讓我體會到了什麼是智慧,什麼是和諧,什麼是無畏。在於丹對《論語》通俗化的解讀中,無論是「心靈之道」還是「處世之道」,無論是「君子之道」還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種大氣的胸懷,獨到的眼神,加以審視、領悟,並用輕鬆自然的口吻娓娓道來。——這就是于丹心得的力量,這就是于丹心得帶給人的美麗!
經典詩句 論語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子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 由,誨女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子曰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子...
《論語》的經典名句有哪些,論語中的經典名句有哪些?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曰 巧言令色,鮮仁矣。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
論語是記錄什麼的一部書《論語》是家學派經典著作之一,內容是記錄的一部書。
是記錄孔子及其 言行的語錄體的書 是記錄孔子及其 的言論的書 老師上課講的 附贈 四書五經 四書指 大學 中庸 論語 孟子 五經指 易 尚書 詩 禮 春秋 純手工打的!望採納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 言行的一本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戰國時期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