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傲天大爺
(1)雅典人多地少,糧
食生產不足,下層平民就業不足,生活不穩定。
(2)措施:在努力發展農業的同時,利用海洋資源發展對外**,鼓勵工商業的發展。意義:
農工商業的發展有利於穩定平民階層,壯大工商業奴隸主階級,從而為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奠定了階級基礎。
(3)背景:下層平民與上層貴族的矛盾日益尖銳;公元前594年,梭倫當選為執政官。支援。
理由:因為在改革中,債務奴隸制被廢除,土地又回到平民自己手中;同時,人身自由也得到法律保障。
(4)特點:體現中庸原則。評價:為雅典的民主政治開闢了道路;但其民主化改革不徹底。
(10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希臘地區沒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廣闊的平原,而具備這
2樓:丶呆g精神
(10分)
(1)特點:靠近海洋,山地眾多,陸地少(2分)影響:難以形成統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領土廣大的**集權國家(或易形成小國寡民城邦政治)。(2分)
(2) 「新」具體指確立了代議制、**制、聯邦制。(2分)(3)不同點:美國是資產階級代議制,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美國實行三權分立的**制共和政體。
(2分)而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政治,體現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實行議行合一的公民大會制。 (2分)略
麻煩老師解答:閱讀下列材料:
3樓:延背誦的對白分
(1)雅典人多地少,糧食生產不足,下層平民就業不足,生活不穩定。
(2)措施:在努力發展農業的同時,利用海洋資源發展對外**,鼓勵工商業的發展。意義:
農工商業的發展有利於穩定平民階層,壯大工商業奴隸主階級,從而為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奠定了階級基礎。
(3)背景:下層平民與上層貴族的矛盾日益尖銳;公元前594年,梭倫當選為執政官。支援。
理由:因為在改革中,債務奴隸制被廢除,土地又回到平民自己手中;同時,人身自由也得到法律保障。
(4)特點:體現中庸原則。評價:為雅典的民主政治開闢了道路;但其民主化改革不徹底。
西臘文明相當中國何年代
4樓:匿名使用者
希臘的鼎盛時期是公元前五世紀,大概相當與中國春秋末期和戰國初期。持續了約650年,相當於中國的周到春秋時期到西漢時期。
古希臘是西方歷史的開源,持續了約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位於歐洲南部,地中海的東北部,包括今巴爾幹半島南部、小亞細亞半島西岸和
愛琴海中的許多小島。公元前5、6世紀,特別是希波戰爭以後,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
歷史、建築、科學、文學、戲劇、雕塑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這一文明遺產在古希臘滅亡後,被古羅馬人破壞性地延續下去,從而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
泉。古希臘興起的原因:
地理原因:古希臘位於地中海東部,扼歐、
亞、非三洲要衝。他的地理範圍大致以希臘半島為中心,包括愛琴海諸島、小亞細亞西部沿海,愛奧尼亞群島以及義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島的殖民地。在希臘找不到肥
沃的大河流域和開闊平原,連綿不絕的山嶺河川將陸地隔成小塊。但是,浩瀚的海域卻賦予希臘先民以廣闊的發展空間,這裡海岸曲折,綠島相連,港灣眾多,地中
海氣候溫和宜人,海洋資源得天獨厚。山嶺溝壑,耕地缺乏,土地貧瘠,限制了糧食的生產,人地矛盾突出。迫使希臘從事海外**,海外殖民和經濟文化交流。而
曲折的海岸線,眾多的優良港灣尤為這些活動提供了條件。特殊的地中海氣候使得希臘盛產葡萄酒和橄欖油,為海外**提供了商品。正是這些原因,促成了古希臘
寬鬆自由的社會環境,互利互惠的思想觀念,開放探索的民族精神。
人文原因:埃及的宗教,波斯的哲學,腓尼基的文字,巴比
倫的天文和「野蠻民族」的藝術,數不清的遠古文明和幾千年的文化成果都迅速通過這些根系傳播到伯羅奔尼撒起伏的丘陵,傳播到阿提卡豐收的果園,傳播到比阿
提亞貧瘠的山嶺。南希臘阿哥利斯地區的弗朗克提洞穴,有大約公元前2023年的中石器時代遺址,居民用黑曜石製作的石器捕捉海魚。新石器時代的居住地分佈
於希臘本土和愛琴海各島,最早可推至公元前2023年。克諾索斯新石器時代各處居民的生活方式大致相同,公元前2023年,愛琴海地區進入青銅時代,出現
了奴隸制國家。青銅器的使用使當時的克里特文明出現了巨集偉的建築物,19世紀出土的克諾索斯王宮遺址是當時的典型建築。克里特人的文字一般稱之為
eteocretan(「原克里特文」),它可能是用仍未被破解的線性文字a書寫。後期文化中,由於邁錫尼文明的入侵,他們轉用線性文字b,一種早期希臘
語字母來記事。約公元前2023年,另一支希臘人(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邁錫尼文明,此後300年,希臘完全陷入沉寂狀態,封閉又貧窮,希臘歷史進入所
謂「黑暗時代」。因為對這一時期的瞭解主要來自《荷馬史詩》,青銅器;海上**也重新發達,隨著人口增長,雅典。
古代雅典政治特點是啊什麼?
希臘時代大概相當於中國古代什麼時期?
5樓:牙牙的弟弟
古希臘的時間是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這段時間中國經歷了西周、東周、秦、西楚、西漢。
1、西周
西周(前1046—前771),周是關中一個古老的部族,始祖名棄,善種植,堯舜時被封為「后稷」,封於邰(今陝西武功縣及楊陵區一帶)。
公劉時由邰遷到邠(今彬縣、旬邑縣之間),到古公亶父時遷到岐山之陽的「周原」(今扶風縣與岐山縣交界處)。
周人在這裡興建城邑、疆理田地、設定官吏、建立軍隊,商代晚期已為渭水中游的強盛諸侯國。姬昌(文王)遷都豐(今西安市長安區馬王村一帶)。
姬昌死,其子姬發(武王)即位,在灃河的東岸營建鎬京(今灃東新區斗門鎮一帶)並修文王緒業,公元前2023年,經牧野之戰,滅商建立周朝,史稱西周。
西周後期社會矛盾包括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趨激化,對土地以及政權的爭奪,加速了西周的滅亡。國人暴動動搖了西周統治的基礎,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殺死,西周滅亡了。
2、東周
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西周覆滅後,諸侯擁立原先被廢的太子宜臼為王,史稱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
東周的前半期,諸侯爭相稱霸,稱為春秋時代。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聯手滅智氏家族後,三家分晉,各諸侯相互征伐,稱為戰國時代。
周平王東遷以後,管轄範圍大減,形同一個小國,春秋時共有140多諸侯國。面對諸侯之間互相攻伐和兼併,天子不能擔負共主的責任,經常要向一些強大的諸侯求助。在這情況下,強大的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諸侯對四夷侵擾則「尊王攘夷口號團結自衛。
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發生子帶之亂,周襄王不能平,求救於晉文公,文公誅叔帶,遂為伯而得河內地。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襄王為晉文公所迫,於河陽踐土會盟。
周赧王時,國勢益弱,分為東周國和西周國。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國借道東周攻打韓國,周人兩邊都不敢得罪,左右為難。東周王城位於諸強國之間,不能同心協力,反而彼此攻殺。
至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東周被秦國所滅,同年周赧王病死,東周覆亡。七年後,東周國亦被秦所滅。東周共傳25王,歷時515年,這一時期是中國的社會制度轉變的時期,以鐵器的廣泛使用為標誌。
3、秦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費是黃帝之孫顓頊的後裔,舜賜其嬴姓。秦穆公時,任賢使能,虛心納諫,滅國十二,開地千里,國力日盛。
前361年,秦孝公繼位,重用商鞅兩次變法,使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諸侯國。秦王政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
前221年,秦王政稱帝,史稱「秦始皇」。秦朝在**設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築長城以拒外敵,鑿靈渠以通水系。
**集權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國2000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故稱「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朝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來諸侯**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共融的**集權制國家。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前210年,秦始皇巡遊途中病死於沙丘(今河北省廣宗縣西北)。其子胡亥即位,為秦二世。秦王朝雖在歷史上擁有巨大影響,但濫用民力,統一僅十餘年。
前209年,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而起,天下響應,劉邦、項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4、西楚
西楚(前206年-前202年),即西楚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出現的政權,也是介於秦漢之間的一個朝代,為魯公項羽(姬姓項國後裔)所建(今江蘇宿遷)。公元前206年四月,名義上統一了秦朝末年疆域的絕大部分地區。建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國祚四年。
秦朝末年,爆發農民起義。一時間,四方響應,天下大亂,身為楚國貴族的項梁、項羽趁勢崛起。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項羽率軍五萬渡河救趙王歇,於鉅鹿之戰大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威震天下,名聞諸侯,被拜為諸侯上將軍,擁兵雄厚,達四十餘萬。次年,項羽在咸陽分封十八路諸侯就國,自立為西楚霸王。
公元前206年漢王劉邦率軍出蜀伐楚,爆發楚漢相爭。公元前202年劉邦合韓信、彭越,英布五十萬兵馬將項羽合圍於垓下,項羽戰敗,自刎於烏江,呂馬童、楊武、呂勝、楊喜、王翳五人分割其遺體,滅亡。
5、西漢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十二帝,享國二百一十年,又稱為前漢。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經過楚漢之爭,劉邦擊敗項羽,公元前202年劉邦于山東定陶稱帝,國號漢,定都洛陽。同年遷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西漢在諸多制度上承襲了秦制,漢初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國策,社會經濟迅速恢復,農業、手工業及商業空前繁榮,史稱文景之治。
漢武帝繼位後,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鹽鐵官營等制度加強**集權,並獨尊儒術統一思想。
對外則開拓了東並朝鮮、南據越南、西逾蔥嶺、北達陰山的遼闊疆域,奠定漢地基本範圍;又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溝通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拓展對外交往,並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
漢昭帝繼位後,霍光輔政,沿襲武帝晚年息兵養民的國策,恢復漢朝的國力。至漢宣帝時期,對外降服匈奴並設西域都護府正式將西域納入版圖,對內整頓吏治、輕徭薄賦,開創了國力極盛的孝宣之治。
公元前36年,陳湯斬殺郅支單于,標誌西漢時期的漢匈戰爭結束。公元8年,王莽廢西漢末帝,定都長安,史稱新朝,西漢覆滅。
歷史 閱讀下列材料問題,歷史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 遵義會議1935年1月 中共七大1945年4月 2 中共七大 講話所提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佈無條件投降 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3 遵義會議的意義 確立了以 為核心的 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 挽救了紅軍 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2023年,英
1 不同之處 兩廣總督譯文 視兩國關係為蠻夷之邦與 上國的關係,視回雙方往來為朝貢關係。英答方信函 增進邦交,擴大 原因 清朝長期閉關鎖國,對外部世界缺乏瞭解,自認為是 上國,兩廣總督上呈的譯文是出於這種心態。2 工業革命 拓展海外市場 殖民擴張 中國成為其目標。3 乾隆拒絕了英方的各項要求。維護了...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23年 202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中,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生產下降情況如下表
1 美國和德國。2 範圍廣 破壞性大。3 1933年 德國 嚴重威脅世界和平與進步,新的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美國 為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生活提供了範例。閱讀下列材料 1929 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具體表現是 影響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造成工業 1 特點 時間長,範圍廣,破壞性大。2 以美國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