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我愛高質量
相傳,瑤裡吳姓三世祖娶妻劉氏,一年大年三十早晨,劉氏在河邊洗菜時,看見孃家聘請在家已三年的風水先生正背一個包袱,從河對岸走過,似乎回家的樣子。劉氏趕忙放下手中的活兒,跑過河去向風水先生探詢,才知先生正要回家過年。劉氏便懇請先生到自己家過年,先生考慮到當日趕不回家,便同意留下來。
到家後,劉氏向風水先生詢問才知道,孃家聘請風水先生在家占卜風水寶地已經三年,見風水先生至今仍未占卜到風水寶地,日漸相待見薄,今年除夕便將風水先生辭退出家門。劉氏尋明事由後,覺得孃家做法太不近人情了,辭退也要等過年後方可,所以,劉氏覺得自己更有義務好好款待風水先生。
其實,風水先生早已占卜到一塊風水寶地,只是故意試探東家為人,不願及早說出而已。風水先生本想在除夕年宴上向東家說出這塊寶地,想不到還未到那個時候,東家便將自己辭退出家門。
風水先生通過觀察,發現吳氏夫婦倆ず癯鮮怠⑸屏既室澹雖然家境並不富裕。卻待自己如同貴賓,十分感動。於是在三十年宴上,風水先生便有意要幫助吳氏夫婦得到那塊寶地。
從而對吳氏夫婦說:「我作為一位落魄先生能夠得到如此熱情款待,非常感激。現見你們家連一塊柴火山都沒有,為了方便日後日常用柴,願助你們向岳父母討得一塊柴火山。
」並且交待了劉氏如何回孃家討柴火山的方法。
2樓:匿名使用者
江西風俗
採茶戲採茶戲是江西地方小戲的總稱,主要發源於贛南信豐、安遠一帶,由民間採茶歌和採茶燈演唱發展而來,繼而成為一種有人物和故事情節的民間小戲,由於它一般只有二旦一醜,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
贛南採茶戲形成後,即分幾路向外發展,與當地方言和曲調融合,形成贛東、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個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採茶戲總的特點是:表演歡快,恢諧風趣,載歌載舞,喜劇性強,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頗受群眾喜愛。
解放以後,江西各路採茶戲經挖掘整理,推陳出新,有了較大的發展,其中贛南採茶戲《怎麼談不攏》、《茶童戲主》,高安採茶戲《小保管上任》、《孫成打酒》,撫州採茶戲《秧》等,曾在全國性地方戲匯演中獲獎並拍成電影上映。
江西方言
漢語目前可分為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吳、湘、贛、閩、粵方言和客家方言。江西大部分地區通行贛方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南昌話和撫州話。贛方言的語音特點是一般沒有濁音,因而贛方言許多詞語的讀音與普通話有很大差異,甚至會發生歧義。
贛方言的詞彙特點是保留了許多古代詞彙,被漢語史專家稱為古代漢語詞彙的「活化石」。如南昌、撫州話稱「白天」為「日上」,稱「談話」為「話事」,稱「多少」為「幾多」,稱「髒」為「腌臢」等等。
贛劇贛劇是江西傳統的地方代表性劇種,源於元末明初我國南戲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迄今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弋陽腔發源於江西弋陽縣,亦稱「高腔」,曲調高亢激越,粗獷奔放,所演劇目以群眾喜聞樂見的連臺戲為主,加之它善於「錯用鄉語」,即能入鄉隨俗,故在明代便風行全國,並由此產生出很多不同的流派如青陽腔、義烏腔、徽州腔、京腔等。清代以來,贛劇在弋陽腔的基礎上,吸取了崑腔等諸腔,在藝術表演方面,注重程式化的同時,仍保持了接近生活、細膩逼真的特點,傳統劇目,包括聯本戲和摺子戲,共有三百多種。
新中國成立以後,贛劇得到了恢復和發展,除贛東北各縣專業劇團外,南昌還成立了由***總理題名的「江西贛劇團」,該團的傳統劇目《珍珠衫》、《還魂記》曾被拍成舞臺藝術影片在全國上映。
波陽節節高
節節高」由學齡前兒童扮演群眾喜愛的歷史或**人物,每8人為一節,組成三百多節,稱「節節高」。表演時,龐大的隊伍或川流不息,或排列陣式,或組成造型,令人目不暇接,讚歎不已。
金閣老龍燈
進賢李家渡一帶百姓為紀念神話傳說造福於此地的金閣老龍而扎制的巨形彩燈,用木、竹、藤、稻草、絲綢、金屬等為原料。龍身長百餘米,上置數百個花盆、花籃及農產品模型,龍頭高數米,長數米、上掛宮燈、花籃燈、八寶燈、鯉魚燈及包公、孔明、穆桂英等人物造型。須幾十上百人扛在肩上游動,使整條「金閣老龍」上下起伏,左右蜿蜒,周身熠熠閃光,大有倒海翻江之勢。
江西老表
「江西老表」的稱謂源於朱元璋在贛遇難獲救,報答恩情之說。元末農民起義領袖朱元璋在平定江西時曾在康山負傷後被百姓救護,為感激江西百姓的搭救之恩,朱元璋許諾若得天下,江西人遇事可以「老表」名義直接找他。2023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有一年,江西大旱,便選出代表去南京以「老表」名義進見皇帝,要求減免賦稅,朱元璋為籠絡天下,果然下令減免了稅收。
從此,江西人樂於自稱、亦被別人稱作「江西老表」。
江西山歌
江西山歌以贛南客家歌為代表,尤以興國山歌著名。據《贛州府志》記載:贛南客家山歌起源於伐木客,伐木工人邊伐木邊唱歌,山鳴谷應,引起樵夫、農民的唱和。
客家山歌的特點是,運用比興、誇張、擬人、反襯、諧音、重疊等多種手法,觸景生情,因事起興、即興而歌。內容根據需要,可長可短;音調因情而異,或慷慨激昂、或委婉低迴;表現形式有對花、猜花、鎖歌、盤歌、撿腳跟、丟觀音、繡褡褳等。唱腔開頭是一聲獨具韻味的「吱呀嘞「,接著是一句或兩句歌頭,定下一首山歌的內容和韻腳,結束句前有句呼應聲「心肝哥」或「心肝妹」等襯詞,它使山歌有親切感,同時也預示了結束句的到來,形成贛南客家山歌獨一無二的風格。
客家姑娘小夥子常常以歌代話,相互敘說衷腸,結交知己。每逢節日、山歌會、婚嫁等喜慶場合,客家男女老少用山歌來表達自己的智慧和祝願,直唱得山舞水笑如痴如醉,客家山歌無歌不傳情,無情不成歌。
鄱陽魚燈
鄱陽湖的漁民們將各種魚類彩燈順序排列,頭燈為鰲魚。其次為春鰱、夏鯉、秋鮭、冬鯿,象徵四季太平,接著還有其他魚類燈,最後是風稍尾魚燈。各種魚燈色彩繽紛,相互輝映,使水鄉澤國充滿了豐收的喜悅。
漢族漢族形成歷史
從約公元前2023年起,當今漢族的主體華夏族在黃河流域起源並開始逐漸發展,進入了新石器時期,並先後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公元前2023年,活動於陝西中部地區的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其南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終於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之後兩個部落結為聯盟,並攻佔了周邊各個部落,華夏族的前身由此產生.
漢族的先民據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與夏、商、周立都範圍,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以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游為活動地區;主要分佈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型別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即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遠古傳說,還描述了漢族先民曾經歷漫長的原始公社制時代。在黃帝以前,經過「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見母系氏族制)的階段;關於黃帝的傳說,則標誌著由母系氏族部落轉化為父系氏族部落(見父系氏族制),並已進入部落聯盟階段。傳說在黃帝之後相繼以禪讓方式為大部落聯盟首領的堯、舜、禹,被認為是黃帝的子孫。
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制時代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在黃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從公元前21世紀以後,相繼出現了夏(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商(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幾個王朝。首先在黃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濟之間以及淮河支流汝、潁上游;繼而發展至淮河、泗水、長江、漢水的廣大地區。
西周時,已出現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名, 以與蠻、夷、戎、 狄相區別。但是,這時華夷之辨尚不甚嚴。
春秋(前770~前476)時,華夷貴賤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當時區分華夏與蠻夷的標準,族類與文化都被重視,文化尤為首要因素。華夷因禮俗、服飾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僅與齊、燕、韓、趙、魏同稱諸夏,而且是兩個最強大的華夏諸侯。
七雄合縱、連橫、兼併、爭戰,但族體相同,形成諸夏統一趨勢;於是華夏成為穩定的族體,分佈區域也已達東北遼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吳越等廣大地區。
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建立了秦朝,隨後漢朝建立,並統治中國400餘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此時漢族人口分佈仍集中與黃河、淮河流域,從西晉末年起,五胡亂華,漢族人口逐漸向長江、珠江及中國東南部大規模遷徙,而從西晉到隋代的建立這一段期間,漢族進入中亞和雲南。到明,清時,南方漢族人口便超過了北方,後滿人禁止漢人出關進入東北,清朝後期為充實邊疆,准許漢族進入中國東北,在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期,大量引入山東漢族.自明朝起漢族開始零星向東南亞移民,從19世紀起又有漢族向歐洲,北美等地移民。
民族分佈
目前,漢族人口約為13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9%,分佈於世界各地。除中國兩岸四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和北美洲也有較多分佈。
語言文字
漢族的語言為漢語,使用漢字書寫。漢語屬漢藏語系,按學術界較常見的劃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話方言)、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閩語、粵語七大方言(有許多不同的劃分方法,參見漢語方言詞條)。近幾年來不少學者認為廣西的平話、山西的晉語應與其他七大方言並列。
對漢語標準語的規定,漢族所在的不同地區各有不同,中國大陸、臺灣、新加坡定為標準官話(以官話區的北京話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語言,其稱謂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別稱為普通話、國語、華語),香港定位標準粵語(廣州話)。漢字的書寫方式分別有正體字和簡化字。
此外,有的學者還將閩方言分為閩南話和閩北話。這些方言有各自的分佈通行地域,每個方言內部又可再分割槽劃片,從而構成了漢語方言複雜,南北互不相通的語言狀態。儘管如此,由於漢字的高度統一,對漢族具有強大的內聚作用,所以,我們似乎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沒有漢字,就沒有漢族。
節日食品
節日食品是豐富多彩的。它常常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舊時代的宮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慶典等儀式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當代漢族的多數地區,這種現象早已結束,只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某些特定場合,還殘存著一些象徵性的活動。
二是供人們在節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製品。這是節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節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另外,漢族許多地區過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魚,象徵「年年有餘」。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傳承不衰。中秋節的月餅,寓含了對人間親族團圓和人事和諧的祝福。其他諸如開春時食用的春餅、春捲,正月十五的元宵,農曆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寒食節的冷食,農曆二月二日吃豬頭、咬蠶豆、嘗新節吃新谷,結婚喜慶中喝交杯酒,祝壽宴的壽桃、壽桃、壽糕等,都是節日習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內涵的食俗。
飲食中的信仰、禁忌
漢族多在正月初
一、二、三日忌生,即年節食物多於舊曆年前煮熟,過節三天只需回鍋。以為熟則順,生則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將一切準備齊備,過節三天間有不動刀剪之說。再如,河南某些地區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天忌食米飯,否則會導致穀子減產;過去在婦女生育期間的各種飲食禁忌較多。
如漢族不少地區婦女懷孕期間忌食兔肉,認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會生兔脣;還有的地方禁食鮮姜,因為鮮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腳長出六指。過去漢族未生育的婦女,多忌食狗肉,認為狗肉不潔,而且食後容易招致難產等。
關於西安的故事,西安的傳說故事和風俗習慣
不勝列舉,這裡只能舉例說明 傳說故事 鴻門宴 風俗包括很 過生日吃長壽麵,新生兒和亡故人都要給做百日,等等。詩詞 長相思 李白 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悽悽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
武威風俗習慣有那些,美國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1 石碑滾燈。永昌鎮石碑村鬧滾燈,作為舞蹈藝術的一種形式,石碑村的滾燈具有地方特色。1957年,石碑滾燈曾在涼州轟動一時,並赴張掖專區參加調研,得到與會者高度評價。之後,石碑滾燈便存留於人們的記憶之中。直到1997年農曆正月十五,石碑人又立架起燈,重組滾燈班子。2 涼州舞獅 涼州舞獅從裝扮看,二人合...
漢族的風俗習慣,漢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漢 原指天河 宇宙銀河,詩經 雲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 華夏 或 諸夏 無論是在政治 軍事 哲學 文學 史學 藝術等諸多方面,還是在自然科學領域中,漢族都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業績。漢族自古對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