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又見炊煙
舊時,建祠堂規制有一條:
宗族中有四品以上官位的,才允許在祠堂門前豎立高大的旗杆。
祠堂前樹旗石,旗石標誌什麼
2樓:愛在左右之間
石龍旗俗稱「石旗杆」、「石旗官」用花崗岩雕成,其結構分基座和主體旗身兩部分。它不是用來懸掛旗幟的,而是用來顯耀其家族人才顯赫的標誌,是客家人族表的象徵,故客家人俗稱「旗表」。基座高出地面一米見方,由十多塊刻有花紋圖案的石板組合而成。
主體旗身分下、中、上三段,下段是方形主柱,高約4米,面寬約40釐米,刻有豎旗年代、學銜、官階、輩分、姓名;下中段之間用方盤石鑿榫相連線;中段高約3米,柱體雕刻栩栩如生的蟠龍浮雕;上段用盤石銜接著高2米的圓柱,頂端則雕成筆尖,也有雕一頭坐獅。石龍旗雕鏤工藝精湛,可謂中國石雕藝術的精品。
3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科舉制封建社會裡,經過科舉應試獲得功名者,就可在宗祠或祖屋門前豎旗杆石,以此彰顯身份,昭示世人,激勵後輩。
4樓:匿名使用者
祠堂前廣場兩側的兩排大石礎,石礎有孔,是插旗杆用的。對族中出類拔萃或作出貢獻者,在祠堂前樹旗表彰,文官圓旗杆、武官方旗杆,意為文官能自圓其說、武官能鎮守四方。
古人中狀元后為什麼要在家門前豎旗杆
5樓:坑卷
旗杆的頂部因文武功名不同而有所區別,1旗杆頂部不同。文功名頂部多雕成筆鋒,武功名的旗杆頂部多雕刀戟或鐫座獅。2、旗杆石不同。
尖頭的旗杆石,主人可能是讀書的文進士,而平頭的旗杆石,主人可能是武進士,3、石上可得文字不同。文字不一樣。文旗杆寫的官名,武旗杆只寫一個姓還有印的動物圖案。
旗杆選用約大於33釐米大口徑的杉木,高度達十幾米,旗杆的下半部開鑿有兩個孔,與旗杆夾的孔相一致,用硬質雜木做成的銷將旗杆與旗杆夾連線起來。旗杆底部都有磐石墊底,舉人、進士無需再墊礎石,而貢生等則需在磐石上加一塊圓礎石。旗杆石圓的、方的在古村落中比較常見,扁形的則十分少見,因為按封建等級規定,只有二品以上的官才能用扁形的旗杆石,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一。科舉考試中考上可以入國子監深造的貢生,或副貢,甚者官方資助的秀才都可以立旗杆,但旗杆上沒有安裝"旗鬥" 。
二。鄉試中考中舉人者可以立旗杆,旗杆上有一個"旗鬥"
三。殿試中考中進士者可以立兩個"旗鬥"的旗杆。如果考中狀元,家鄉就可以立起三斗的旗杆。如果祠堂前立起了四鬥旗杆,應是本族子弟中有人受封賜為朝廷一品**了。
四。兩塊大小一致的旗杆夾規格為:高190釐米,寬38釐米,厚12釐米,埋入地下部分0.
5米。露出地面上的條石各開兩個通孔,上孔為9×9釐米的菱形孔(或方形孔),下孔直徑為10釐米的圓孔(或方形孔),兩孔中心相距65釐米;兩條旗杆石相距約33.5釐米。
功名旗杆的由來
顧名思義就是科舉中功名後,在宗祠前豎立旗杆,它是封建社會科舉功名的象徵。作用有二:一是考取一定功名後,社會地位提高,花錢豎立旗杆可以光耀門楣;二是旗杆豎立後,作為後人學習榜樣,激勵後人積極進取。
豎立功名旗杆的資格因地而異,就壽寧縣而言,只要貢生以上資格即可。當然因人而異,也有部分家庭因貧困潦倒,無力出資,再者宗族實力不強,就不能豎立旗杆了。晚清時期,例貢生的增多,豎立功名旗杆的排場也加大,首先請石匠做旗杆夾、木匠做旗杆等,然後請嗩吶班吹奏,最後宴請**、嘉賓、族老、親戚等等.
下圖(古代廣州西門口陳家祠大門前的三鬥旗杆和四鬥旗杆,說明陳家子弟有考中狀元或受封為朝廷**的。
滿意請採納
6樓:呼延德答賦
搜一下:古人中狀元后為什麼要在家門前豎旗杆
古代文武旗杆有什麼區別
7樓:我是誰
1、旗杆頂部不同
武功名旗杆頂部多雕刀戟或鐫座獅。而文功名的旗杆是讀書人考取功名的象徵,類似於學歷證明,在旗杆的頂部雕成毛筆筆鋒的樣子。
為了能讓人一眼就能分辨出立杆人的身份和學歷,旗杆上方部分所做的四方鬥很有講究,考中進士的可以安裝兩個鬥,考中舉人可以安裝一個鬥,貢生則只有旗杆,沒有鬥。
2、旗杆石不同
讀書的文進士的旗杆石一般為尖頭的;武進士的旗杆石一般是平頭的。
3、旗杆文字不同
文旗杆寫的官名,武旗杆只寫一個姓還有印的動物圖案。
功名旗杆的主人署名在旗杆夾的正面體現,左邊條石上雕刻主人得功名的時間,右邊條石上鑿刻主人獲得具體功名。
8樓:匿名使用者
旗杆的頂部因文武功名不同而有所區別,1旗杆頂部不同。文功名頂部多
雕成筆鋒,武功名的旗杆頂部多雕刀戟或鐫座獅。2、旗杆石不同。尖頭的旗杆石,主人可能是讀書的文進士,而平頭的旗杆石,主人可能是武進士,3、石上可得文字不同。
文字不一樣。文旗杆寫的官名,武旗杆只寫一個姓還有印的動物圖案。
旗杆選用約大於33釐米大口徑的杉木,高度達十幾米,旗杆的下半部開鑿有兩個孔,與旗杆夾的孔相一致,用硬質雜木做成的銷將旗杆與旗杆夾連線起來。旗杆底部都有磐石墊底,舉人、進士無需再墊礎石,而貢生等則需在磐石上加一塊圓礎石。旗杆石圓的、方的在古村落中比較常見,扁形的則十分少見,因為按封建等級規定,只有二品以上的官才能用扁形的旗杆石,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一。科舉考試中考上可以入國子監深造的貢生,或副貢,甚者官方資助的秀才都可以立旗杆,但旗杆上沒有安裝"旗鬥" 。
二。鄉試中考中舉人者可以立旗杆,旗杆上有一個"旗鬥"
三。殿試中考中進士者可以立兩個"旗鬥"的旗杆。如果考中狀元,家鄉就可以立起三斗的旗杆。如果祠堂前立起了四鬥旗杆,應是本族子弟中有人受封賜為朝廷一品**了。
四。兩塊大小一致的旗杆夾規格為:高190釐米,寬38釐米,厚12釐米,埋入地下部分0.
5米。露出地面上的條石各開兩個通孔,上孔為9×9釐米的菱形孔(或方形孔),下孔直徑為10釐米的圓孔(或方形孔),兩孔中心相距65釐米;兩條旗杆石相距約33.5釐米。
功名旗杆的由來
顧名思義就是科舉中功名後,在宗祠前豎立旗杆,它是封建社會科舉功名的象徵。作用有二:一是考取一定功名後,社會地位提高,花錢豎立旗杆可以光耀門楣;二是旗杆豎立後,作為後人學習榜樣,激勵後人積極進取。
豎立功名旗杆的資格因地而異,就壽寧縣而言,只要貢生以上資格即可。當然因人而異,也有部分家庭因貧困潦倒,無力出資,再者宗族實力不強,就不能豎立旗杆了。晚清時期,例貢生的增多,豎立功名旗杆的排場也加大,首先請石匠做旗杆夾、木匠做旗杆等,然後請嗩吶班吹奏,最後宴請**、嘉賓、族老、親戚等等.
下圖(古代廣州西門口陳家祠大門前的三鬥旗杆和四鬥旗杆,說明陳家子弟有考中狀元或受封為朝廷**的。
9樓:浪漫迷
1、旗杆的頂部不同。文功名頂部多雕成筆鋒,武功名的旗杆頂部多雕刀戟或鐫座獅。
2、文字不一樣。文旗杆寫的官名,武旗杆只寫一個姓還有印的動物圖案
10樓:囂拔
文字不一樣 文旗杆寫的官名武旗杆只寫一個姓還有的武旗杆上印的動物圖案
道教旗杆上的四方鬥是什麼意思?
11樓:荒誕不經
古代抄旗杆上像「鬥」一樣的東西就叫做旗鬥bai,或者du旗杆鬥。
中國古代,旗杆由杆zhi座、杆dao身、杆頭三部分組成。
杆座左右由夾杆石上下榫口套牢固定;夾杆石以上為杆身,一般選用杉木製成,圓柱形,長度約有15米,自下而上逐漸縮小;旗杆的上端有一個官帽造型的旗杆鬥,上寬下窄,酷似量糧食的器具「升」(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斗),寓意步步高昇。
科舉考試中考上可以入國子監深造的貢生,或副貢,甚者官方資助的秀才都可以立旗杆,但旗杆上沒有安裝旗鬥。鄉試中考中舉人者可以立旗杆,旗杆上有一個旗鬥。殿試中考中進士者可以立兩個旗斗的旗杆。
如果考中狀元,家鄉就可以立起三斗的旗杆。如果祠堂前立起了四鬥旗杆,應是本族子弟中有人受封賜為朝廷一品**了。
祠堂與宗祠的關係?
12樓:好累吧唧
祠堂就是宗祠,只是說法不同而已。
宗祠,即祠堂、宗廟、祖廟、祖祠,是供奉祖先和祭祀場所,是我國儒家傳統文化的象徵。
宗祠制度產生於周代,上古時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廟,宗廟為天子專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個家族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禰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龕。 祠堂是族權與神權交織中心。
宗祠中的主祭---稱宗子,管理全族事務稱宗長,還有宗正、宗直等職。
宗祠體現宗法制家國一體的特徵,是凝聚民族團結的場所,它往往是城鄉中規模最巨集偉、裝飾最華麗的建築群體,不但巍峨壯觀,而且注入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與古塔、古橋、古廟宇相映,成為地方上的一大獨特的人文景觀,是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中華儒教文化的代表。
宗祠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聖殿。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儒教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宗祠,一般分佈於較重視儒家傳統文化的地區,如廣東、江西、福建、浙江等南方省份。
擴充套件資料
著名宗祠
江南第一祠——誠敬堂
千年廬陵的遺韻在這裡傳承。富水河從東固山蜿蜒而下,流經古鎮,滋潤一方水土,孕育了山巒疊翠、古樹繞村的自然景觀,也見證了富田鎮人文薈萃的光輝歷史。富田素有「匡家匡娘娘,文家出了個文丞相,王家有座大祠堂」的說法,文章節義之邦可見一斑。
富田王家村的誠敬堂便是當地人口口相傳的「王家大祠堂」,其建築之精美,可與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和明高帝第六世孫建安簡定王朱拱樋的王妃匡娘娘齊名。
江南第一祠王家大祠堂—誠敬堂(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富田鎮王家村,始建於明朝中期,祠堂長82.3米,寬44.3米,總面積為3645.
89平米,是江西省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古祠堂,有「江南第一祠」的美譽,在全國範圍內極為罕見。
吳氏著存堂
吳氏著存堂--河隴(賀隴)吳氏著存堂大宗祠,也稱賀隴老祠。位於廣東潮陽河隴村老寨內中街巷頭,坐東北向西南。肇建於清嘉慶年間,以上寨老爺宮來龍入首,跌宕起伏,盡尾而結,後埕為生化腦,後溝水環抱繞過面前,前掘「水門仔」風水池,溪邊溪水逆朝有情,誠為美地。
整體建築為三進旁門磚瓦木結構「臥獅」造型,前中後脊俱飛火星簷,三山略去,設倒反照壁,內設正殿正龕,拜亭,灰崗岩石旗杆夾多座,雕欄畫棟,氣象萬千。嵌瓷、木雕、石雕、泥金等特色工藝隨處可見。
吳氏著存堂不設旁龕,正龕供賀隴(河隴)吳氏一世天元公,二世玉昆公、玉崗公牌位。「破四舊」時期廢棄,2023年重修。一年一祭,祀日為每年農曆十月二十。
13樓:匿名使用者
不一樣的,我們這裡的祠堂大門是全年開啟的,裡面的門沒事的時候是鎖起來的,辦事的時候才會開啟。而宗祠的話,全年幾乎都是關著的,除非有什麼事才開啟。
古代大將真的都衝鋒陷陣嗎,在古代,武將在什麼情況下才會衝鋒陷陣?
軍陣的事bai,分不同作用的 du將領,一般大將不用衝zhi陣,在後方排程dao,一旦內前方失利,大容將是要負責斷後的。其他如驍將 勇將等,在必要時是要負責親自帶隊突擊的。而他們突擊的時候一般都是批重甲,弓箭是射不透的。大多數戰爭都是兵衝前面將在兵中間,將跑前面的話決對會成靶子的,將一死兵何來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