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節感想
4月4日~4月6日,這是一段鶯飛草長、柳綠桃紅的日子,是一段風和日麗、細雨霏霏的日子,是一段百感交集、心情鬱悶的日子……在這樣的一段日子了,偏偏又是事情最多的時候。說了這麼多,這是什麼日子呢?是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裡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悽然淚下。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鬥爭歲月中,有多少我們武進的英雄兒女,為著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地。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都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那就是為了共產義事業而奮鬥。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為我們後人樹立了榜樣。
他們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光榮!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吟誦這句詩句,不免給人添上了一份傷感。這句詩好像更適用,難道古人有預知未來的本領。
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似乎人們都已忘記了祭祖這件事,更多的是在清明節遊山玩水,的確清明節的另一個活動就是踏青。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每年有多了一個活動——瞻仰民族英雄,為共和國的烈士掃墓。如果沒有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自由、民主、和諧的社會,就不會有我們的未來。
正是因為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也許我們無法體會戰火紛飛的時代的艱辛,但我們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繼承和發揚先烈們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隨時迎接困難的挑戰!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為共和國的烈士掃墓的道路是沉重和莊嚴的。所以我們不能忘記先烈們的精神和遺志。
我們用這種方式寄託我們的哀思,繼承先烈們的遺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學校生活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去。青山肅立,綠水長歌,我們將永遠銘記和頌揚革命先烈的事蹟,繼承先烈的遺志,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2樓:遲到要罰款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前後的天穹煙雨濛濛,點點雨滴聲聲錐心刺骨,人間的悲憫在四月天被釋放為漫天飛揚的雨絲,絲絲縷縷都牽扯著疼痛,牽扯著血脈,牽扯著綿延不絕的追憶。舉目四望,在煙雨瀰漫的山野中,在泥濘的山坡小路上,成群的掃墓人步履蹣跚;抬頭偶望,墳塋——山孤煙霧繞,碑前——人孤雨聲急,眼裡——寒菸草無語,心中——好一片悽慘落寞死寂!
想著死者長已矣,存者永懷悲!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生者總是會不斷地成為逝者,人,不斷地出生,又不斷地死亡,推陳出新,不斷更新,周而復始,迴圈往復。
這是生物的規律,也是自然的規律。人類社會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延續和生存的。歲月易老,人生苦短。
所以,不能明日復明日;所以,不能少壯不努力;所以,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過清明,是人們盤點過去、分享回憶、展望未來的時節。
清明節承載了人們一年的歲月中對亡靈、對親人的深深追憶、濃濃的思念和暖暖的懷念。過清明,使得平日裡忙碌不可終日的親人們的目光裡會更多地映進故人的身影和笑靨,面對天地相隔的親人亡靈,活著的人會加倍地珍重身體,珍惜健康,珍愛生命,從而盡情地享受生活,享受生命,享受大自然的一切恩賜——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明白了此理,雖然萬萬不能紙醉金迷醉生夢死的活,但活著的快樂和活著的意義,起碼,在清明節的日子裡有了新的收穫。
民諺雲「種樹造林,莫過清明」,「穀雨清明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清明時節,萬物復甦,草色青青,楊柳依依,桃花李花,競相開放,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也是開始播種耕耘的季節。人們從蕭瑟的冬天一路蹣跚走來,春天的蓬勃生機給人以生命的感悟,春天的蓬勃景象給人以美的享受,春天的桃紅柳綠給人以創造的靈感,春天的落英繽紛給人以感恩的遐想。
清明時節的懷想,有幸福有關愛,有回顧也有暢想。
也許過去的一年並不稱心如意,但無論如何人們內心深處總會有一個念想:明年會更好!
也許過去的歲月並不花好月圓,但無論如何人們內心深處總會有一個念頭:活著真好!
讓清明禮讚生命,彷彿是一種溫暖。願這種溫暖象春陽一樣照進每個人的心田……
3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裡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著誰?
4樓:美孋的邂媾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個清
明節,路上行人匆匆,細絲般的小雨中也夾雜著一絲絲悲傷。夾雜著後代對先輩的懷念!但隨著人的改變,國家的飛速發展,今年的清明節不同尋常,並不遜於隆重的春節了。
很多人都回家踏青掃墓,但不比從前:人們一夥夥的拿著香,紙錢...走很遠的路去掃墓,累得氣喘吁吁。
現在,人們都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出來顯擺,還有很多名貴車,成群成群的,有些就像一條長龍,真是闊氣。
祭祀的東西也是與往日不同,以前都是拿一些紙錢在碑前燒了就行了,而現在,人人都買一些水果,鮮花等去祭祀,懷念逝去的親人。
以上幾點都說明:一,人人都特別注重清明節了,注重自己逝去的長輩了。二,人人都富裕了。三,我們的祖國的發展更快了,祖國更繁榮了!
以清明節的所見所聞寫一篇600字的作文(我沒有去掃墓,文章不要太優美) 謝謝啦
5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是伴著濛濛細雨悠然而至,它帶給人們的感覺總是憂愁的。這不,今年的清明節又伴著一陣濛濛細雨到來了,我們又將去祭拜那些已故的親人。
這天早上,天陰沉沉的,我在家門前徘徊了一會了,感到分外憂愁,心裡悶悶的,很難受。和爸爸媽媽一起簡單地吃了早飯後就回到了老家。休息了一會兒,爸爸媽媽叫我帶上幾個弟弟妹妹拿起祭拜用品,扛上鋤頭和鏟子去掃墓。
我們一行人趟過一條小溪,穿過了一片佈滿了荊棘的小森林,終於來到了山腳下......
部分已故親人的墳前都去過了。這時,天空中忽然飄起了濛濛細雨,出門時又太過於匆忙,所以我們都沒帶傘。我們只好冒著小雨,前去老外公的墳前祭拜。
這一路上,不論多麼美麗的花、多麼罕見的草我都無心欣賞;不論多麼動聽的鳥叫聲、多麼清脆的蟲鳴聲我也無心聆聽,只想著早些去到老外公墳前祭拜,祭拜完後趕緊回家,不要在這個鬼地方多帶一秒鐘,這裡沒有地方可以避雨,還要喂蚊子,真是糟透了。沒過一會兒,我們就到了老外公的墳前。那座孤零零的墳墓,四周長滿了參差不齊的野草,看著看著,我不禁為自己剛才的想法感到慚愧。
爸爸媽媽鋤完草貼完紙,我又拿出紙錢跪在墳前,將它們全部撒在墳上。雨,越下越大了,周圍的花草被豆大的雨點打得東倒西歪,周圍一片死氣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想到了老外公生前對我的關愛,帶給我的歡樂,想到他們臨終前的遺囑,我不禁一陣惆悵,頓時淚流滿面。
這時,我看見爸爸媽媽也流淚了,可幾個弟弟妹妹卻玩得分外開心,彷彿他們是來玩的而不是來掃墓的。過了一會兒,雨勢並沒有減退,我們已經哭成了一個淚人,好久才站起來。這時,我看見了遠處火紅的杜鵑花。
聽媽媽說,杜鵑花又稱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時節開放,是因為它是紀念和安撫亡靈的最佳物品。於是,我跑了過去,摘了幾束插在老外公的墳前,希望老外公能得到安撫……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憂愁。這憂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希望能夠寄託自己對他們的哀思,所以我比較嚮往清明的到來。
求:有關清明節的作文,不要掃墓的,也不要懷念先烈的,只要其中包含對清明感悟的就行,字數600
6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節和寒食節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從此,清明節踏青掃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曆史。
踏青節作文:清明節感悟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曆史。
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我國古代將清明分為三候:
「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意即在這個時節先是白桐花開放,接著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後是雨後的天空可以見到彩虹了。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
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言。
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號,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要談清明節,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菸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節網上掃墓感想,清明節掃墓感想
清明祭掃烈士墓有感 今天,我們邁著沉重的腳步,懷著沉痛的心情,來到了那些為建設新中國,為趕走日本侵略者而壯烈犧牲的英烈們的墓碑前,表達我們對先烈們的祝福和敬意。活動開始後,我們先圍繞墓碑走一圈,在墓碑的後面,刻著幾個鏗鏘有力的大字,使我頓時感到氣氛很莊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們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清明節掃墓作文,清明節掃墓作文600字
1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回河南老家去掃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高速公路兩旁,有嫩綠的麥田 臘黃的菜花 粉紅的桃花 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河南的清明節可隆重了,我們家的祖墳分佈在風景秀麗的清源上,清明時節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大人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 水果...
作文 清明節掃墓(字左右),作文 清明節掃墓(400個字左右)
掃墓 又一個清明節到了,我們身穿校服,胸前偑帶著鮮豔的紅領巾,左側還彆著親手製作的小白花,向烈士陵園進發。我們邁著整齊而堅定的步伐,進入烈士陵園。烈士陵園是那麼莊嚴 肅穆,迎門兩側的松柏是那麼挺拔 青翠。我心想 革命烈士呀!我們來看望你們了。我們現在的生活十分幸福。你們安息吧!在27米高的紀念碑上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