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最早記載七月十四的,其實是道教,道教有三官的說法,天官、地官和水官,都是玉帝派駐人間的督查巡視幹部,天官誕辰正月十五,這是上元節,水官誕辰十月十五,這是下元節,七月十五就是地官誕辰日,中元節,農曆七月十四這一天的別稱小名也實在多得不行,盂蘭節、中元節、七月半、鬼仔節等等。
不過,最普及的名字還是鬼節。鬼節有的地方過七月十四,有的地方過七月十五,比如吃貨省廣東,就過七月十四的居多,而隔壁省廣西的客家人就過七月十五的居多。
2樓:龍龍
其實就基本上是一回事啊!! 農曆七月十四/十五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七月十四/十五日包容的節俗比較複雜,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僧道俗三流合一。
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彙報。三官分別以正月十
五、七月十
五、十月十五為誕辰,這三個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神仙、凡人、動物們的表現,勾勾畫畫,赦罪免刑。民間在中元節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動,拯救那些孤魂野鬼,應當與地官的赦罪有關。
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蘭盆節。據說釋迦牟尼有個叫目連的**,其母雖然年輕漂亮,卻無嘉言懿行,愛財小氣,尤其仇視僧人,死後被打入惡鬼行列,目連按佛組指點,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準備百味五果,各種用具,裝入盆中,供養十方僧眾,其母才脫離惡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鑑於此,推而廣之,要求佛門**盡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蘭盆,施佛及僧,報答父母恩情。
佛家盂蘭盆會的意義與 農曆7月14/15日是陰間最大的節日——鬼節,又稱中元節或盂蘭盆節,是我國三大冥界重要節日之一。民間有陽間過元宵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據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並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願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
因此,我國許多地方界時將舉辦祭祀、參佛、淨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七月十四/十五,鬼門關大開之日。不管是燒紙錢送祝福,還是捧雛菊寄哀思 ,或者網際網路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燈,今天活著的人一起思念過去的人,共同送去對先人的祝福,是人靈性的自發,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
而且同時「活著的人要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不要愧對社會和朋友,不要愧對了已經永遠離去的親人。因為,總有一天我們要和他們相見,到時候,你可以自豪地說,在人間是好漢,在陰間也要做鬼雄!」 按照道教的文化邏輯,一年的時空應該分成上下陰陽兩半,而且,中國道教認為養育世界萬物的三個基本元素,是天、地、水。
所以,道教將上半年看成是天官,下半年是地官。這裡需要說明一點的是,這裡說的「官」,不是指人間**的「官」,而是指意時空流動過程中的節段,類似於中國圍棋對奕中的「官子」的那個「官」。 中國道教主要產生在中國農業文明發達地區,所以,中國道教一向認為天玄地和地玄天,地生萬物,水為生物之本,且地含水。
這就是說,由於中國農業文明注重地水兩元素對人類萬物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中國道教文化理念中一直蘊涵著以地為中心去觀察世界的「本體論」和「認識論」及其「方**」。按照道教這種世界觀,道教習慣將一年的「天官」(上半年)的正月的十五稱之為「上元節」;下半年的地官節段的七月十五,則叫做「中元節」;由於地含水,水作用地,所以,地官下半年中段的十月十五則是「下元節」。這上、中、下三元,則組構出了道教對世界的三元一體系統認識。
中國道教不同於世界上的的許多宗教。世界上的許多宗教都是神人合一的,或者就像**教那樣講究「道成肉身」的三位一體,這使得宗教傳播者往往被高度神化。中國道教傳教的目的很明確,道教傳播者不是神而是人,所以,道教傳播道德倫理是「因材施教」的。
對智慧高的人,就明示《道德經》的道理,對那些智慧不夠或者沒有多少時間去深入反省自身道德倫理建設的人,就採取編寫故事去說明道理,「寓教於遊樂」,就是**於中國道教的傳教方法。 中國道教的「中元節」,其實主要是傳播道德倫理的節日,也就是倡導人們在這天注重修德。中元節這天,有思想和有時間的人就要集中在一起一起共同學習老子的《道德經》,且要互相交流和沉思反省自身。
而對於一般教眾,道教則創造了一些故事去「寓教於遊樂之中」。比如,道教杜撰出有有個叫做陳子禱的人與龍王女兒結婚,分別在正月十
五、七月十
五、十月十五這三天生下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個孩子,這「三官」主管人間的賜福、赦罪、解厄三個任務,他們法力無邊,分別要在這三天到人間巡遊,檢察人們的道德品質是否好還是壞,對於那些道德品質好的人,他們就給予賜福,否則,他們就要降罪。但是,中國道教又是一個很寬容和隨時給予人轉變更新自己的機會的宗教,所以,「中元節」並不僅僅是個獎勵善良和懲罰惡劣的的節日,而主要是個「赦罪節」,所以,「中元節」又是中國節日中的「懺悔節」和「贖罪節」,一年中有罪過的人可以在中元節這天通過各種儀禮去檢討自己和請求天地人的寬恕。 佛教稱之為「 盂蘭盆節 」傳說,有個叫做目蓮的人做夢,他夢見自己去世的母親淪落在餓鬼行列中,於是,他送飯給母親,卻屢屢不行。
木蓮將此事告訴佛,佛勸他供養僧眾多行善事,以解脫母親在陰間的罪孽,木蓮在七月十五這天作盂蘭盆(梵意為「解救倒懸」),於是,佛教僧眾集體為木蓮母親唸經超脫,使得其母脫離了苦海。由此可見,佛教的七月十五的盂蘭盆節,有兩層涵義,一是教育人們要供養宗教僧眾,二是教育人們多做善事超脫先人罪孽,並提倡孝道。
3樓:蘇瑾年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但是在有些地方,尤以中國南方,是七月十四日,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
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部分客家人的稱謂,相對於中秋為八月半)。節日的慶祝活動從農曆七月初一開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長達一個月。
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鬼節、地官節,日期為夏曆七月十五,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
4樓:帥帥帥
在我國每年的七月十四是鬼節,而七月十五便是中元節,但是這兩者其實基本上就是一回事,只不過節日的時間不同,所出現的節日傳統也不同。
農曆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節,民間舊稱鬼節。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開啟,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有主的回家去;沒主的就到處遊蕩, 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找東西吃。
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裡以誦經作法等事舉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區在這一天有普度的習俗。
相傳原來的南方是沒有中元節的,這是古代漢人南遷下來的。
有這樣一種說法:大約在宋代,北方戰亂,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一批漢人倉促南逃。但就在逃走的時候考慮到了一個問題。
按傳統,只有在除夕、清明、重陽和中元節祭奠祖先時,祖先們的亡靈才會聚攏回家,跟著靈牌走。那時趕著逃離,而離中元節還有一天,他們已經不能等了,但為了聚攏祖先們的亡靈,所以他們決定提前一天過中元節,把祖宗亡靈集中起來,然後帶著他們的靈牌逃至南方。
後來為了紀念這個日子,逃亡南方的漢人就把中元節改為每年七月十四過,所以現在七月十四就成了很多南方人的鬼節。
5樓:精緻的
都是鬼節,只是部分也有在七月十四日過,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中元節在農曆的七月十五日。
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後來隨著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因而固定於這一天。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是本土文化的產物。在梁武帝時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清乾隆《普寧縣誌》言:
"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雖貧無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盡,須更衣防寒,與人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在20世紀20-40年代,中元節遠比"七夕"、"清明"熱鬧。
6樓:葉子一
按傳統,只有在除夕、清明、重陽和中元節祭奠祖先時,祖先們的亡靈才會聚攏回家,跟著靈牌走。那時趕著逃離,而離中元節還有一天,他們已經不能等了,但為了聚攏祖先們的亡靈,所以他們決定提前一天過中元節,把祖宗亡靈集中起來,然後帶著他們的靈牌逃至南方。 後來為了紀念這個日子,逃亡南方的漢人就把中元節改為每年七月十四過,所以現在七月十四就成了很多南方人的鬼節。
7樓:基泥太妹
兩者是同一概念。
中元節俗稱鬼節,盂蘭盆節.它是在每年農曆的七月十五.
清代文人王凱泰的詩《中元節有感》便描寫了福建一帶過中元節的習俗。
中元節有感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農曆七月十五這天,同是佛道兩家總結批評的日子,兩家都相應的考籍講評活動;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彙報指向民眾,即校籍辰。佛家的總結講評則在內部進行。
不管是對外的校籍辰還是內部的批評會,都說明佛道兩家對七月十五日的重視。
或者說明這個日子在佛道節日中的重要。再加上民間的所謂鬼節,這個時日更顯得多彩多姿。校籍辰和自恣日僅只是這個時節俗活動中極小的一部分,此外尚有祭祖薦新、放燈照冥、盂蘭盆會等在一年中也屬重要的節俗活動。
盂蘭盆會是佛教歲節儀規中重要的儀式,例在每年有七月十五舉行,因此中元節也有「盂蘭盆節」之稱。
「七月半,鬼亂竄」,中元節都有什麼說法
農曆七月十五,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節,民間稱作 鬼節 俗稱 七月半 據中國民間的說法,七月半這天,地宮開啟地獄之門,無數鬼魂湧到陽間度假,陽間便成為他們的散心地,可謂 陰氣沖天 因此,在七月半,民間有拜祭地官 祭祀祖宗和普度亡魂的風俗。拜祭地官是尊奉神靈 祭祖是為了盡孝 普度,是為仁義。其本...
七月半禁忌有哪些,七月半中元節,民間有什麼禁忌和避諱?
中元節每個地方的叫法不同,它還有鬼節 七月半 七月十 四 祭祖節 盂蘭盆節 地官節之稱。在民間過中元節的時候還會有很多禁忌和避諱。下面就和大家說說這幾禁忌和避諱吧。最常見的禁忌是八字輕的人在七月半這天不要夜晚出去玩,否則只會自找麻煩,另外還要記住金紙是燒給神的,冥紙是燒給鬼的。如果燒冥紙祭奠先人,那...
請問閏七月閏的是七月還是七月,請問閏七月閏的是第一個七月還是第二個七月?
閏七月是指會有2個農曆7月 農曆是我國固有的歷法,又稱陰曆,在傳統社會中,農民多喜用此歷,並依此作為耕種時節的準繩。農曆是依兩次相同月形的時間為一個月,共29天半,比實際太陽年少了11天多,故以每十九年加七個月的方式減少誤差。陽曆閏月的計算方式 一年四季變化是地球在地球繞太陽的軌道上執行的位置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