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火星鼠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樓:匿名使用者
贈汪倫作者:李白【唐】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遊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於是李白寫這首留別。這首有明顯的民歌風味的詩詞自然質樸,清新流暢。
詩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
譯文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註釋①踏歌:民間的一種唱歌形式,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拍子,可以邊走邊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一統志》謂其深不可測。
③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誇張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寫深情厚誼,十分動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倫:李白的朋友。李白遊涇(jīng)縣(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時,附近賈村的汪倫經常用自己釀的美酒款待李白,兩人便由此結下深厚的友誼。
歷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詩三百首》、《全唐詩》註解,都認定汪倫是李白遊歷涇縣時遇到的一個普通村民,這個觀點一直延續至今,今人安徽學者汪光澤和李子龍先後研讀了涇縣《汪氏宗譜》、《汪漸公譜》、《汪氏續修支譜》,確知「汪倫又名鳳林,為唐時知名士」,與李白、王維等人關係很好,經常以詩文往來贈答。開元天寶年間,汪倫為涇縣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別」(詳見《李白學刊》第二輯李子龍《關於汪倫其人》)。按此詩或為汪倫已閒居桃花潭時,李白來訪所作。
李白於公元754年(天寶十三載)自廣陵、金陵至宣城,則此詩當不早於此前。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一首送別詩,詩中敘事的兩句
3樓:芸芸眾生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唐朝)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前兩句是詩中敘事的句子。
4樓:陽光文學城
①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②孤帆遠去,漸漸在碧空消逝,只看見浩浩蕩蕩的江水向天邊奔流。(意思對即可)
5樓:匿名使用者
黃鶴樓送孟含之外這是唐代唐代李白寫的一首送別詩繼續的兩句是啥寫景的兩句是啥
6樓:匿名使用者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是敘事的兩句。
兩首送別詩,「送別朋友時那種依依惜別之情」在李白的詩中是哪一句?
7樓:life無明小魚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我正乘上小船,剛要解纜出發,忽聽岸上傳來,悠揚踏歌之聲。看那桃花潭水,縱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倫送我之情。
2、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擴充套件資料
1、《贈汪倫》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桃花潭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別詩。
此詩前兩句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
後兩句先用「深千尺」讚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襯托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雖僅四句二十八字,卻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
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這是一首送別詩,寓離情於寫景。首句點出送別的地點:一代名勝黃鶴樓;二句寫送別的時間與去向:「煙花三月」的春色和東南形勝的「揚州」;
三、四句,寫送別的場景:目送孤帆遠去;只留一江春水。
詩作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為背景,極盡渲染之能事,繪出了一幅意境開闊、情絲不絕、色彩明快、風流倜儻的詩人送別畫。此詩雖為惜別之作,卻寫得飄逸靈動,情深而不滯,意永而不悲,辭美而不浮,韻遠而不虛。
8樓:大古變光
第一首:
《贈汪倫》
(唐朝)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第二首:
《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朝)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其中第一首,「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表達了李白送別朋友時那種依依惜別之情。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樑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9樓:匿名使用者
還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光無故人。」
10樓:四月芳菲
!一一一二三四十分鐘後天
《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哪兩句話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依依不捨,不忍分別的情感
11樓:金牛咲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兩句看起來似乎是寫景,又不單純是寫景。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嚮往,正體現在這富有詩意的神馳目注之中。
這一場極富詩意的、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對李白來說,又是帶著一片嚮往之情的離別,被詩人用絢爛的陽春三月的景色,將放舟長江的寬闊畫面,將目送孤帆遠影的細節,極為傳神地表現出來。
唐代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原文為: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友人在黃鶴樓向我揮手告別,陽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揚州。
他的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見滾滾長江在天邊奔流。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年),李白東遊歸來,至湖北安陸,在此住了有十年之久。也就是寓居安陸期間,李白結識了長他十二歲的孟浩然。孟浩然對李白非常讚賞,兩人很快成了摯友。
開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託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區)相會。幾天後,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送別時寫下了這首詩。
主旨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寓離情於寫景。首句點出送別的地點:一代名勝黃鶴樓;二句寫送別的時間與去向:「煙花三月」的春色和東南形勝的「揚州」;
三、四句,寫送別的場景:目送孤帆遠去;只留一江春水。
詩作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為背景,極盡渲染之能事,繪出了一幅意境開闊、情絲不絕、色彩明快、風流倜儻的詩人送別畫。
這首詩,表現的是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是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為這次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繁華的地區相聯絡,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著詩人李白的嚮往,這就使得這次離別有著無比的詩意。
12樓:夢漫田
詩的第三、四句正是寫李白送別詩友時的惜別深情。「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表面看來這兩句詩全是寫景,其實卻有著詩人鮮明的形象。
「孤帆」絕不是說浩瀚的長江上只有一隻帆船,而是寫詩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隻帆船上。詩人在黃鶴樓邊送行,看著友人乘坐的船掛起風帆,漸去漸遠,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點影子了,最後終於消失在水天相接之處,而詩人仍然久久佇立,目送流向天際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託付江水,陪隨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這兩句詩表達了多麼深摯的友情,然而在詩句中卻找不到「友情」這個字眼。
詩人巧妙地將依依惜別的深情寄託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描寫之中,將情與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餘味無窮。
13樓:匿名使用者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一句表達詩人對朋友依依不捨不然分別的情感。?謝謝採納。
14樓:匿名使用者
孤 帆 遠 影 碧 空 盡 ,惟 見 長 江 天 際 流 。
芙蓉樓送辛漸這是一首送別詩,寫的是詩人在江邊與朋友什麼依依惜別時的情景?
15樓:凌風而行
《芙蓉樓送辛漸》的主要這種分別是體驗了多少對資訊在他那兒呢?有緣的牆外邊演出有人之間離別的那種傷感之情,可以說它是一種非常啊,西別的動作沒事。
16樓:匿名使用者
有緣的牆外邊演出有人之間離別的那種傷感之情,可以說它是一種非常啊,西別的動作沒事
17樓:匿名使用者
芙蓉樓送辛漸
[ 唐 ] 王昌齡
hányǔliánjiāngyèrùwú
寒雨連江夜入吳,
píngmíngsòngkèchǔshāngū平明送客楚山孤。
luòyángqīnyǒurúxiāngwèn洛陽親友如相問,
yīpiànbīngxīnzàiyùhú
一片冰心在玉壺。
18樓:匿名使用者
芙蓉樓送辛漸,這是一首送別詩寫的是詩人在江邊女朋友什麼一惜別的情景寫了詩人在江邊與朋友難捨難分的惜別情景。
芙蓉樓送辛漸不僅是一首送別詩,還表達了詩人的 思想感情
19樓:手機使用者
送孟浩然之廣陵(唐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20樓:手機使用者
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的深厚感情
21樓:冰激凌de回想
這首送別詩實際上是表明詩人高潔的品質。
22樓:綠意玲瓏
早在六朝劉宋時期,詩人鮑照就用「清如玉壺冰」《代白頭吟》來比喻高潔清白的品格。自從開元宰相姚崇作《冰壺誡》以來,盛唐詩人如王維、崔顥、李白等都曾以冰壺自勵,推崇光明磊落、表裡澄澈的品格。王昌齡託辛漸給洛陽親友帶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報,而是傳達自己依然冰清玉潔、堅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據《唐才子傳》和《河嶽英靈集》載,王昌齡曾因不拘小節,「謗議沸騰,兩竄遐荒」,開元二十七年被貶嶺南即是第一次,從嶺南歸來後,他被任為江苧丞,幾年後再次被貶謫到更遠的龍標,可見當時他正處眾**毀的惡劣環境之中。 詩人在這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正是基於他與洛陽詩友親朋之間的真正瞭解和信任,這決不是洗刷讒名的表白,而是蔑視謗議的自譽。因此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23樓:**滴雪花
對朋友依依不捨得思想感情
李白,高適,王維離別而不悽楚纏綿的送別詩有 5
24樓:三國之長空
一、離別而不悽楚纏綿的送別詩:
1、李白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高適詩:《別董大二首》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3、王維詩:《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賢。
二、擴充套件知識:詩詞簡介
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這是一首送別詩,寓離情於寫景。首句點出送別的地點:
一代名勝黃鶴樓;二句寫送別的時間與去向:「煙花三月」的春色和東南形勝的「揚州」;
三、四句,寫送別的場景:目送孤帆遠去;只留一江春水。詩作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為背景,極盡渲染之能事,繪出了一幅意境開闊、情絲不絕、色彩明快、風流倜儻的詩人送別畫。
此詩雖為惜別之作,卻寫得飄逸靈動,情深而不滯,意永而不悲,辭美而不浮,韻遠而不虛。
2、《別董大二首》是唐代詩人高適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是高適與董大久別重逢,經過短暫的聚會以後,又各奔他方的贈別之作。作品勾勒了送別時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現了詩人當時處在困頓不達的境遇之中,但沒有因此沮喪、沉淪,既表露出詩人對友人遠行的依依惜別之情,也展現出詩人豪邁豁達的胸襟。
3、《送梓州李使君》是唐代詩人王維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創作的一首詩。詩人想象友人為官的梓州山林的壯麗景象以及風俗和民情,勉勵友人在梓州創造業績,超過先賢。此詩選取最能表現蜀地特色的景物,運用誇張手法加以描寫,氣象壯觀開闊。
全詩沒有一般送別詩的感傷氣氛,情緒積極開朗,格調高遠明快,是唐詩中寫送別的名篇之一。
宋代詩人蘇軾寫過一首讚美杭州西湖風景的詩是什麼
宋代詩人蘇軾寫過一首讚美杭州西湖風景的詩是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於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七年 1071 1074 任杭州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西湖景物的詩。這組詩作於熙寧六年 1073年 正 二月間。飲湖上初晴後雨 其一 朝曦迎客豔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譯文 天色朦朧就去迎候...
求一首詩人北島的詩求推薦一首詩人北島的詩
網註明 太有遠見 穿透力十足。生活的網來自於約束,而約束造就了希望的網孔。詩人在被束縛的網中盼望網孔中那可以看到的希望。是一種掙扎與無奈的交融。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冰川紀過去了,為什麼到處都是冰凌?好望角發現了,為什麼死海里...
高爾基寫過一首散文詩是什麼,高爾基寫過一首散文詩是什麼
春天的旋律 是高爾基的一篇獨特的散文詩,由於沙皇檢查機關的否決,當時沒有正式發表,僅以油印本和膠印本在讀者中祕密流傳。其結尾部分就是著名的 海燕之歌 是因為檢查機關 漏審 才得以單獨發表。海燕 是高爾基的散文詩,曾受到列寧的盛讚。估計是說的 海燕之歌 吧,其他還有 母親 童年 在人間 我的大學 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