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去世之後兒女為什麼要守孝三年

2021-05-23 09:42:34 字數 839 閱讀 8586

1樓:匿名使用者

早年在喪事中有許多陳規陋俗,守孝三年就是其一。

做官的要告「丁憂」回鄉守孝,孝服滿後再陳請復職。「三年」守孝中不能參加宴會應酬,夫婦不能**,家屬不能生孩子,否則經人告發就要辦罪。民間雖沒有這許多限制,但在守孝中是不能婚娶的,週年之內也不喜歡參加喜慶。

如遇必須婚娶的,可在百日之內操辦,叫做「借孝」。官家也有借孝之例,如當年曾國藩守孝掛帥,就是由咸豐皇帝下旨借孝的。 實際上在「三年」守孝之中,有逐漸淡化親屬思念的含意,由七七到六旬,由六旬到百日,由百日到週年,由週年到三年,逐漸拉長,也就逐漸淡忘。

最後只有每年的「忌辰」(逝世紀念日了)。

2樓:戴首聖

孩子們生下了三年,才能稍離父母的懷抱;所以子女為父母守孝三年,乃是天下大家共同遵行的道理!

3樓:擺渡達人

為什麼是「三年」?——論語中數字化問題研究!

希望對你的問題有所解釋

4樓:隆吾蝟

槍神趙雲說「因為三是虛數,是指盡心就行 後來演變成真的三年」是非常正確的。《論語》形容1個人孝就看其是否「3年無改父之志」,是虛指,長時間的意思,後人慢慢就成習慣了。其實3年太長,人生有幾個3年啊,父母想必也不願意看自己兒女大好時光耗在這上面…

5樓:槍神趙雲

因為三是虛數,是指盡心就行

後來演變成真的三年

6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種習俗,以表達對去世的親人的哀思。

古人為什麼是守孝三年,有何深意,古代為什麼要守孝三年?

古代父母逝世後,子女要守孝三年,這是長久以來的規定,從孔子開始,就極力提倡孝道,百善孝為先嘛,你連父母都不孝順,也不知道你能做什麼其他的事了,在古代當官,如果家中父母逝世,作為兒子不立馬請假回鄉,是會遭到 的,除非正在外出征戰,但是回來之後還是要守孝。因為古代的人認為自己在出生的時候受到了父母的三年...

為什麼有些父母要重男輕女呢,為什麼父母要重男輕女呢?

因為父母老了以後是要靠兒子來養老,而女人大了就要嫁人,是別人家的人,要養別人的父母,所以有些父母就重男輕女。這與我國多年的封建傳統觀念有關。兩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提出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可見傳宗接代觀念在我國是多麼 緣源流長 男孩子天生就被認為是傳宗接代的主體,無論社會如何變革,這個觀點也很能修正...

為什么父母要反對,為什麼父母要反對?

我想知道你男友是否真的愛你,如果是真的,他應承擔一個未來丈夫的責任,你們才是主動的一方,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幸福,你男友應該主動得去多接觸你的雙親,相信精城所致,金石為開。綜上所述,是你父母的錯。不應該因為這些而反對,那些理由的接近荒唐。你還是要有耐心,反正現在還年輕,先不急著結婚。先和他以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