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春圖這幅畫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2021-03-28 10:29:32 字數 1403 閱讀 2625

1樓:匿名使用者

遊春圖這幅畫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之情。 畫家用青綠重著山水,用泥

金描繪山腳,用赭石填染樹幹,遙攝全景,人物佈局得當,人在畫中游的感情。

此圖描繪了江南二月桃杏爭豔時人們春遊情景《遊春圖》是一幅春天的場景,四處點綴著春天點染出的綠色,那些尚未長葉的樹枝,也似乎感受到陽光的暖意,正欲萌芽。這幅畫怎麼看也是一幅春天的場景,整幅畫浸透著一股陽光般的暖意。水的這邊兩個閒人在走馬,水的那邊兩個人在看水,湖中三位可能標緻的女子,乘船閒話中,正在渡河。

畫面中,有一座溪上的小撟,山中還有古剎。。全畫以自然景色為主,放目遠眺:青山聳峙,江流無際,花團錦簇,湖光山色,永波粼粼,人物、佛寺點綴其間。

筆法細勁流利。在設色和用筆上,頗為古意盎然,山巒樹石皆空勾無皴,但線條已有輕重、頓挫的變化。以濃烈色彩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機。

這幅畫的技法特點是以線勾描物象,色彩明麗,人物直接以粉點染。其雙勾夾葉法和點花法等對唐李思訓一派青綠山水產生很大影響。

《遊春圖》的出現,結束了「人大於山和水不容泛、樹木若伸臂布指」的早期幼稚階段,使山水畫進入青綠重彩工整細巧的嶄新階段。

2樓:匿名使用者

有時亦畫貴公子、鞍馬屏障,對亭臺、林木、花鳥,皆窮其妙。可見張萱是一位很有才能的畫家。特別是所畫仕女,豐頤厚體的形象,開盛唐「曲眉豐頰」的畫風。

線條的運用,則從周密中脫胎出來,加以提煉,簡勁而流動。賦色豔麗而不蕪雜,鮮明而不單調。 《虢國夫人遊春圖》是一幅高51.

8釐米,長148釐米的畫卷,畫在極其細密、平滑如紙的宮絹之上。畫中這八騎人馬包括一女孩共九人,在行進的行列中,從頭至尾,充滿了舒情,閒適,勃勃生氣。畫家通過人物的主從關係,通過前疏後緊的構圖方法和人馬在行進中的姿態,匠心獨運地表現了虢國夫人在全畫中的突出地位。

全畫氣脈相連,節奏鮮明。 題為「遊春」而不畫春的環境,這是作者在藝術處理上的高明之處。張萱是用「繡羅衣裳照暮春」的手法表現畫的主題的。

試看畫面人物所穿的都是輕薄鮮麗的春衫,線條勾勒得挺勁流暢。色彩桃紅嫩綠相互輝映,加上人物輕鬆的動態,馬蹄的輕舉緩步,使人自然地感受到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春天氣息。這種表現手法,具有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

虢國夫人是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的三姐,她的生活奢侈、豪華。畫家在這方面的表現極為精到:紅裙,青襖,白巾,綠鞍,騎鞍上金縷銀絲精細的繡織,都顯得十分富麗。

夫人的體態丰姿綽約,雍容華貴,臉龐非常豐潤,具有『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的特色。這些足以看出作者的非凡才能和高超的藝術技巧,也說明了作者對生活的細密觀察和創作的嚴謹態度。 在張萱之前,專畫婦女的人物畫很少見,而象顧愷之《女史箴圖》一類的畫,大都是宣揚封建道德的。

從這一角度講,張萱畫現實生活中婦女題材,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我們看到的這幅《虢國夫人遊春圖》,雖然是宋徽宗趙佶的摹本,但在不可能見到原作的情況下,它對我們研究張萱的藝術成就,也是一個比較理想的依據。

夜巡這幅畫表達了作者當時什麼樣的心情

此畫可以說是倫勃朗藝術和生活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此畫是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連隊畫的一幅回群像。射手們每人出一百弗羅侖 荷幣 各自認為自己理所當然地與別人佔在同等的位置。然而,倫勃朗卻沒有按照這些人的要求和趣味,把射手們安排在豪華的宴會或歡快的娛樂中,去表現每個人物的多少帶有些做作的豪情和風姿,如哈爾期常...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畫表達了什麼意思看了電影那些不懂

這幅畫被譽為東方的蒙娜麗莎,雖然不同於蒙娜麗莎般的神祕與美麗,但是作為一位僕人卻恰恰展現出質樸大方的氣質,沒有絲毫的做作。自問世以來,這幅畫一直吸引和疑惑著世人,吸引是因為畫中人的 平凡脫俗,疑惑的原因則與蒙娜麗莎相同,不知其真實身份與故事,以及畫家作畫時的心境和想法。電影是由同名 改編而成,試圖描...

《女史箴圖》這幅畫表現的是什麼內容

女史箴圖 原有十二段,因年代久遠,現存九段。現存的第一段 玄熊攀檻 馮媛趨進 應為第四段,描繪馮媛以身阻熊,護衛漢元帝的故事,一念之間的心意,往往最令人感戴。現存第二段畫漢成帝班婕妤辭輦的故事,插題箴文 班婕有辭 防微慮遠 后妃之德也令人動容。第三段畫岡巒重疊,人物射獵于山間。插題箴文 道罔隆而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