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誇獎對孩子很重要,為什麼說只誇孩子「聰明」,他遲早要吃虧?

2021-05-23 18:40:46 字數 5160 閱讀 9050

1樓:

誇獎屬於鼓勵機制,有助於對孩子心理成長,懲罰機制或多或少就是起反作用,但不是一味的誇獎,獎懲機制應該多有,要獎得多才好

2樓:匿名使用者

鼓勵比批評來的快,哄死人是不償命的,你若給人家批大了,後果會很糟?

為什麼說只誇孩子「聰明」,他遲早要吃虧?

3樓:小男人奔

如果票選最常用來誇獎孩子的詞,

「聰明」絕對榜上有名。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

「你家孩子真聰明!」

「孩子挺聰明,就是不用功。」

「這孩子聰明著呢,就是不把心用在正道兒上。」

其實,總這樣泛泛的誇孩子真的一點兒好處都沒有!

甚至還可能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攔路虎。

為什麼我們喜歡誇孩子「聰明」?

每個成年人的社交習慣,

很大程度上都在模仿自己的父輩。

自小耳濡目染,

我們的爸媽在看到別人家孩子時,

就總是誇「你家孩子真聰明」,

於是我們在自己教育孩子,

或是遇到別人家的小孩時,

也就不自覺在複製同樣的話術。

而本質上,

「你真聰明」是一種「無腦」的「表揚和客套」,夸人者不需要費力去考慮誇獎孩子哪些行為,

也不需要自己組織語言,

一句「你真聰明」,

就可以將孩子的好行為一概而過。

而「聰明」這個詞,

天然的帶著一種「智力優越感」,

不僅表揚了孩子,

連帶著還誇了孩子父母的遺傳基因,

一箭雙鵰,孩子和父母都受用得很。

雖說這是一種善意,

但誇孩子「聰明」對於孩子來說,卻危害極大。

許多人覺得自己是在表揚孩子,

鼓勵孩子的進步,增強孩子的自信,

但恰恰是這樣的表揚,

讓孩子產生了錯誤的認知,讓孩子覺得:

「聰明比努力重要。」

「我很聰明,所以不需要努力。」

為什麼不應該誇孩子「聰明」?

我一起長大的朋友小美,

是從小被誇獎「聰明」的孩子。

她的姥姥、奶奶都是小學教師,

所以在上小學時,

小美實際上已經掌握了非常多

二、三年級的知識。

所有人都不停的誇獎小美聰明,

於是她也就沉溺在別人的誇獎中:

「小美就是聰明,不怎麼學就考那麼高分。」

當進入重點高中的尖子班後,

小美突然發現自己不是全班最聰明、成績最好的那個人了。

面對困難,有些同學會選擇加倍努力,

向老師、同學請教,

可小美卻選擇完全放棄,開始逃課看**,

和許多學習不好的學生混在一起,

在他們中尋求「智力優越感」,

用「我就是不愛學,要是學了一樣考高分」作為藉口,其實就是不願承認自己「沒那麼聰明」。

斯坦福大學行為心理學教授

――卡羅爾德韋克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在十年時間裡,

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

第一輪測試,非常簡單,

在孩子們完成後,一組孩子得到的誇獎是:

「你真聰明,真有天分。」

另一組孩子得到的誇獎是:

「你剛才一定很努力,所以做得很棒!」

第二輪測試,由孩子們自由選擇難度。

被誇獎努力的孩子,

90%都選擇了難度大的測試。

而被表揚聰明的孩子,

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測試。

第三輪測試,難度非常大,

所有孩子都失敗了。

被誇獎努力的孩子,

認為失敗的原因是自己不夠努力,

所以一直在積極尋找各種方法,

並很樂意接受挑戰,

認為「這是我最喜歡的測驗」。

被誇獎聰明的孩子,

認為原因是自己不夠聰明,

因此他們在測試中一直陷入自我否定中,

解不出問題來時表現得十分沮喪,

產生了對測試的牴觸。

第四輪測試,和第一輪一樣簡單,

但被誇獎努力的孩子,

在這次測試中的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

而那些被誇獎聰明的孩子,

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卻退步了大約20%。

德韋克教授的實驗重複了很多遍,

她發現,無論什麼家庭背景的孩子,

都受不了被誇獎聰明後遭受失敗的挫折感,

男孩女孩都一樣,

特別是成績好的女孩,遭受打擊的程度最大。

德韋克教授說:

「誇獎孩子努力,孩子會認為,

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

誇獎孩子聰明,孩子會認為天賦是成功關鍵,

不自覺的看輕努力的重要性。

孩子會認為:

我很聰明,所以不用那麼用功,

甚至認為,努力很愚蠢,

等於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

誇獎方式,影響的是孩子的思維方式

不同的誇獎方式,

會導致孩子對成就的歸因不同。

簡單來說,

歸因就是指人們如何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推理和解釋。

誇獎孩子聰明,

會導致孩子將自己的成就歸因於「天賦」,

而「天賦」是孩子不可控的因素,

一旦遇到挫折,孩子很容易自暴自棄,

認為無法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狀,

進而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

而事實上,

孩子遇到挫折時,並不是「真的不行」,

而是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

這種心理會讓我們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放棄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

俗稱的「破罐子破摔」,比如:

學習成績差就是因為自己笨,沒法改了。

失戀是因為自己本身就令人討厭,沒有人會喜歡我。

上司批評,就是因為自己不適合幹這項工作,只能辭職。

這也是德韋克教授在實驗中所定義的「固定型思維模式」。

而誇獎孩子努力,

孩子在遇到難題和挑戰時,

會傾向於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

如果失敗,也會認為是自己努力不夠,

認為想要解決問題,只要更加努力就好。

這就是德韋克教授所定義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在天賦相差無幾的情況下,

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孩子,

顯然更容易獲得成功。

遇到別人誇孩子聰明,不需要緊張

不管我們多麼委婉,

沒有成年人願意欣然接受他人的「糾正」,

事前給親朋好友和學校老師打「預防針」,

讓他們知道孩子家長對這件事情的堅持,

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事後溝通的尷尬。

如果發現有人在誇孩子「聰明」,

我們也沒必要緊張。

人是很奇妙的生物,

我們的思想和行為不是一夕之間形成的。

孩子的思維模式自然也不是別人誇幾句「聰明」或「努力」就能建立的。

所以我們也不需要焦慮,

時時防著別人如何誇孩子。

如果遇到有人隨口誇:

「你家孩子真聰明。」

我們可以補上一句:

「您過獎,

我家孩子聰明程度和其他孩子都差不多,

不過確實比較努力,做事很認真。」

我們在平日生活中就可以潛移默化地幫助孩子認識到:

「比聰明更重要的,是努力程度。

大家天賦都相差無幾,

決定成功的,有很多要素,

但只要努力了,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很多。」

一旦孩子認同了這樣的觀念,

旁人隨口說的一句「你真聰明」,

對孩子也不會產生特別大的影響。

有一句話說得好:

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還輪不到拼天賦。

表揚孩子的「天賦」,

不如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這才是決定孩子能否成功的關鍵要素。

附:如何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模式」?

卡羅爾德韋克教授給出的最重要的一點建議是:

「讚美孩子的努力、策略和選擇,而不是天賦。」

有美國小學老師根據德韋克教授的這條原則,

擬出了15句話,用來代替表揚孩子「聰明」:

1.你很努力啊,完成的真好!――表揚努力

2.雖然很難,但你一直沒有放棄,真棒!――表揚堅毅3.你在做這件事情時態度很端正,很認真。――表揚態度4.你在這一點上進步了很多!――表揚細節

5.這個方法真有新意,我都沒有想到!――表揚創意6.你和小夥伴們共同解決了這個問題,合作得真棒!――表揚合作精神7.這件事情你負責得很好!――表揚領導力

8.你一點都不怕困難,太難得了!――表揚勇氣9.

你幫別人完成了任務,真不錯!――表揚熱心10.你把自己的房間/書收拾整理得真好。

――表揚責任心和條理性11.我相信你,因為你一直都是說話算話的孩子。――表揚信用12.

你今天參與活動非常積極,這很棒!――表揚參與13.你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這點做得非常好!

――表揚開放虛心的態度14.你的選擇非常好。――表揚選擇

15.你能記得這一點,真棒!――表揚細心

ps:記得儲存下來,會有用的~

――――――――

怎樣誇讚孩子才是正確的

4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舒心苑4

表揚孩子不能說「你真聰明」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很容易犯一些錯誤,比如在誇獎孩子時,我們的很多父母、老師、長輩都會說一句,「這孩子一看就很聰明」,有很多專家也警告家長,千萬不要用這句話來誇獎孩子,但是多數家長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句話的危害,我最近從《為什麼大猩猩比專家高明》(東方出版社)一書中找到了合適的論據,現摘錄如下,以供家長們警醒。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花了幾十年的時間證明,教育成功的要素是從錯誤中學習。不幸的是,人們教育孩子的方式卻恰恰相反,他們經常表揚一個孩子的先天智力(聰明),而不是後天努力。

德韋克已經證明這種鼓勵實際上適得其反,因為它引導學生把錯誤看成愚蠢的表現,而不是構建新知識的基石。最終結果是,孩子永遠學不會如何學習。德韋克的實驗是在紐約12所學校做的,參加實驗的是400名五年級學生。

研究者從課堂上一次請一個孩子出來,讓孩子做一個相對容易的測驗,這個測驗包括數個非語言類題目。孩子完成測驗後,研究者告訴他得了多少分,然後簡單地表揚他一句。一半的孩子受到的表揚是「你在這方面一定很聰明」,這種說法是稱讚他的智力;另一半孩子受到的表揚是「你解題時一定很用功」,這種說法是稱讚他的努力。

美國的研究人員讓幼兒園孩子解決了一些難題,然後,對一半的孩子說:「答對了幾種有效的表揚方式:注意事項

尊重很重要,為什麼尊重很重要

確實尊重非常重要,其實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無論你是什麼職業?無論是有錢有勢,還是一貧如洗,都值得每一個人去尊重,只有你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而得到尊重也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需求。尊重,是與人交往的基礎,有尊重才有理解,有理解才能做進一步的溝通和交流。如果你打從心底裡就不尊重一個人,那你就沒有辦法以一...

為什么早餐很重要,為什麼早餐很重要?

俗話說 早餐要吃飽,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為什麼要這麼安排呢?每當我們吃過飯後,大約經過4個小時,食物通過在體內的消化吸收,將全部排空。因此,為了不斷給人體補充能量,必須4 6小時安排一次用餐。早晨,當我們經過8個小時的睡眠後,會感到特別的精神,自然上午的工作 學習效率要比下午的要高。但是,許多人...

人生的意義很重要,為什麼

人生下來是哭著的 帶著一絲罪孽一絲憐惜 所以死去時一定要笑著面對 只有你的人生有意義的時候死去時才飽滿 才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惋惜 所以人生要有意義 最重要的是為了實現個人的生存價值,為了證明你的存 在給自己所處的這個世界帶來了有用的東西。人生如夢卻不是夢,雖然有時候讓人怎麼也琢磨不透,但是我們仍然要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