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獨酌》的詩意,李白 月下獨酌的詩意

2021-03-30 15:20:46 字數 3229 閱讀 4067

1樓:穆子澈想我

一、詩意

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

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亂。醒時一起歡樂,醉後各自分散。我願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二、原文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三、作者

唐代詩人李白

一、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時李白在長安,正處於官場失意之時。此詩題下,兩宋本、繆本俱注「長安」二字,意謂這首詩作於長安。當時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

但他面對黑暗現實,沒有沉淪,沒有同流合汙,而是追求自由,嚮往光明,因有此作。

二、賞析

這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意表明,詩人心中愁悶,遂以月為友,對酒當歌,及時行樂。組詩運用豐富的想象,表達出詩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複雜感情。

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深處卻有無限的淒涼。

全詩筆觸細膩,構思奇特,體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曠達樂觀、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豪放個性。

三、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天寶三載(744年,注:天寶三至十五載、至德年號期間稱「載」而不稱「年」)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在這裡,他遇到了杜甫。

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此時,李白已名揚全國,而杜甫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

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但他並沒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也嗜酒」、「結交皆老蒼」的杜甫,也沒有在李白麵前一味低頭稱頌。兩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在洛陽時,他們約好下次在樑宋(今開封、商丘一帶)會面,訪道求仙。

同年秋天,兩人如約到了樑宋。兩人在此抒懷遣興,借古評今。他們還在這裡遇到了詩人高適,高適此時也還沒有祿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

三人暢遊甚歡,評文論詩,縱談天下大勢,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憂。這時的李杜都值壯年,此次兩人在創作上的切磋對他們今後產生了積極影響。

這年的秋冬之際,李杜又一次分手。李白到濟州(今山東濟南一帶)紫極宮請道士高天師如貴授道籙,從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儀式,成為道士。其後李白又赴德州安陵縣,遇見這一帶善寫符籙的蓋還,為他造了真籙。

此次的求仙訪道,李白得到了完滿的結果。

天寶四載(745年)秋天,李白與杜甫在東魯第三次會見。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他們兩次相約,三次會見,知交之情不斷加深。他們一道尋訪隱士高人,也偕同去濟州拜訪過當時馳名天下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

就在這年冬天,李杜兩人分手。

李白 月下獨酌的詩意

2樓:匿名使用者

月下獨酌----李 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賞析 這是一個精心剪裁出來的場面,寫來卻是那麼自然。李白月下獨酌,面對明月與影子,似乎在幻覺中形成了三人共飲的畫面。在這溫暖的春夜,李白邊飲邊歌舞,月與影也緊隨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彷彿也在分享他飲酒的歡樂與憂愁。

從邏輯上講,物與人的內心世界並無多少關係。但從詩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也正是中國詩歌中的「興」之起源。

它從《詩經》開始就一直賦予大自然以擬人的動作、思想與情感,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愁月」「悲風」等等。李白此詩正應了這「興」之寫法,賦明月與影子以情感。正如林語堂所說:

「它是一種詩意的與自然合調的信仰,這使生命隨著人類情感的波動而波動。」

但在詩之末尾,李白又流露出一種獨而不獨,不獨又獨的複雜情思,他知道了月與影本是無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面對這個無情物,李白依然要永結無情遊,意思是月下獨酌時,還是要將這月與影邀來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雲漢」,也在所不辭。可見太白之孤獨之有情已到了何等地步!

斯蒂芬·歐文曾說:「詩歌是一種工具,詩人通過詩歌而讓人瞭解和歎賞他的獨特性。」

李白正是有了這首「對影成三人」的《月下獨酌》,才讓我們瞭解和歎賞他的獨特性的。

今天,無論男女老少,任何一箇中國人,只要他舉杯淺酌,都會吟詠「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以表他對所謂風雅與獨飲的玩味。而這首詩的獨特性,早已化入我們民族的集體無意識之中了。

3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愛飲酒作詩。月下獨酌本是極孤獨苦悶極寂寞無聊的事,作者卻又歌又舞又醉飲,煞是熱鬧!月、影本是無知無情之物,作者偏把它擬人化,視為知己,引為同調,與卑鄙齷齪的塵世相比,真可謂是無情勝有情了。

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手中一壺酒,只能是「獨酌無相親」,於是他舉杯,邀約自己畢生最喜歡的明月,再加上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於是冷冷清清的場面熱鬧起來了。

可是明月畢竟只是天邊的皎潔一片,它不能解善飲的詩人之意,而影子也不過是隨身而伴,不通人情。

此時,漸入醉鄉的詩人酒興發起,於是且歌且舞。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彷彿靜聆佳音;地下靜默的影子也轉動著彷彿與詩人共舞。醒時月影交歡,直到酩酊大醉才相互分散,彷彿月、影都與詩人一往情深,於是又深情地許諾: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詩的題目是《月下獨酌》,而李白豐富的想象,描述了一個孤獨而又不孤獨的場面,表面看來,詩人真的能夠自得其樂,而背景則是無限的淒涼。詩的整篇,都給人一種撼人心魄的力量。可能正是這種無與倫比的孤獨感成就了這位千古奇才。

4樓:匿名使用者

月光下一個人喝酒

何等灑脫

5樓:〞謃宇心願

我喜歡其中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大氣之作.

6樓:匿名使用者

月下獨酌 按字面意思就是在月光下一個人喝酒

7樓:匿名使用者

zefrefrugrrty

8樓:匿名使用者

知道來合夥人教育行家 推薦於 2017-09-21月下源獨酌的詩意

準備bai一壺美酒擺du

在花叢之間zhi,

分析李白《月下獨酌》,李白的月下獨酌賞析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註解 將 偕,和。相期 相約。雲漢 天河。韻譯 準備一壺美酒,擺在花叢之間,自斟自酌無親無友,孤獨一人。我舉起酒杯邀請媚人的明月,低...

月下獨酌賞析,李白的月下獨酌賞析

這首詩寫詩人由政治失意而產生的一種孤寂憂愁的情懷。詩中把寂寞的環境渲染得十分熱鬧,不僅筆墨傳神,更重要的是表達了詩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曠達不羈的個性和情感。此詩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 無相親 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

李白的《月下獨酌》全文是什麼,李白的《月下獨酌》是什麼意思?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主要內容 花叢中一壺美酒散發芳芬,我自斟自飲沒有遠交近親。舉起酒杯邀請天上的明月,對著身影恰好成了三人。月兒既不懂得與人暢飲,影子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