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輪明月,蘇軾和沈周的感慨是不一樣的 試說說二人各有著怎

2021-05-16 19:38:32 字數 5655 閱讀 2845

1樓:沐雨蕭蕭

面對一來輪明月,蘇軾和源沈周的感慨是不一樣的。試說說二人各有著怎樣的感慨。

答:蘇軾:感慨自己是「閒人」,「閒」中透露出在貶謫中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沈周:感慨月光籠罩下的景色優美、神奇,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水調歌頭 蘇軾 當時寫作背景

2樓:

1、寫作背景

這首詞是公元2023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

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

公元2023年(熙寧七年)蘇軾差知密州。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公元2023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

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2、原文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qǐ]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3樓:匿名使用者

水調歌頭是蘇軾四十一歲中秋節時懷念弟弟蘇轍而做的詩,當時蘇軾與其**由已經六七年不見了。蘇軾當時正任密州知府,官場失意.全篇充滿蘇軾貫有的浪漫主義色彩,一首被廣為流傳的中秋節詩歌.

4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詞是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這一時期,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展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

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這一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後,轉眼已七年未得團聚了。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很明顯,這首詞反映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說明作者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當時雖已41歲,並且身處遠離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對現實、對理想仍充滿了信心;另方面,由於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實現,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對現實產生一種強烈的不滿,滋長了消極避世的思想感情。不過,貫穿始終的卻是詞中所表現出的那種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5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蘇軾懷念自己的親弟弟蘇轍下而寫的一首懷念親人的詩歌。

6樓:匿名使用者

與朋友乘酒作興的時候寫下的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東坡借這首詞表達了對誰的思念之情

7樓:楊必宇

只願互相思念的人可以長長久久,即使相隔天涯,也能共享一輪明月,藉著天上的一輪月亮抒發思念之情。可以說,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之夜,對一切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願。

8樓:apple喵喵喵喵

這首詞表達了蘇軾、蘇轍兄弟分別的依依不捨之情,同時勸蘇軾早日退隱,實現「相約」早退的約定。這要從這首詞創作的前一年說起,蘇軾兄弟情意甚篤,蘇軾作《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時,與蘇轍已徐州夜色有六年沒見面了。時至中秋,蘇軾望月思弟,生出無窮悲歡之感,故有此作。

全詞以明月為線索,處處詠月,同時也處處在抒發人的主觀情感,生髮人生感慨,是對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深思考。詞中貫穿著情感與理智的矛盾,波瀾起伏,跌宕有致。最後以曠達情懷收尾,是詞人情懷的自然流露,境界壯美,融抒情、寫景、說理於一爐,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9樓:1天_堂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話原本來自蘇軾的《明月幾時有.>他原本是寫給自己的弟弟,中秋時節對其弟弟的思念,因為是政治原因,二人分在兩地,不能一起過節日.用這首詞倆寄託他對他弟弟的想念和希望他們在政治道路上面少點波折.

用簡單的語句訴說了自己的政治觀點和自己的無奈和心情.

10樓:下雪的憧憬

蘇轍的思念之情。

蘇轍(2023年3月18日—2023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2023年),蘇轍登進士第,初授試祕書省校書郎、商州軍事推官。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留守推官。此後隨張方平、文彥博等人歷職地方。

宋哲宗即位後,入朝歷官右司諫、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等職,因上書諫事而被落職知汝州,此後連貶數處。宰相蔡京掌權時,再降朝請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築室於許州。政和二年(2023年),蘇轍去世,年七十四,追復端明殿學士、宣奉大夫。

宋高宗時累贈太師、魏國公,宋孝宗時追諡「文定」。

11樓:匿名使用者

對子由。

子由是蘇軾的弟弟蘇轍的字三蘇名列唐宋八大家蘇洵,字明允,號老泉眉。蘇洵和他兒子蘇軾、蘇轍被合稱為「三蘇」。他的散文主要是史論和政,他繼承了《孟子》和韓愈的議**傳統,形成自己的雄健風格,語言明暢,理反覆辨析,很有戰國縱橫家的色彩;有時不免帶有詭辨氣息,是其短處。

著有《嘉 集》。蘇軾(1037-1101),字子膽,號東坡居士,生於四川眉山。北宋大文學家、書畫家。

世稱蘇東坡。蘇轍(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號欒城,晚號穎濱遺老,四川眉山人。他在父兄的薰陶和影響下,自幼博覽群書,抱負巨集偉。

宋徽宗繼位,他遇赦北歸,寓居穎昌,閉門謝客,潛心著述,過了十二年閒適而孤獨的生活。政和二年病逝,終年七十四歲。著有《欒城集》、《欒城後集》。望採納

12樓:油條來了

蘇軾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公元2023年(熙寧七年)蘇軾差知密州。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

公元2023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蘇軾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蘇軾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文言文「沈周」的翻譯

13樓:珈藍睿博

記雪月之觀·(明)沈周

丁未之歲[1],冬暖無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2],五日始霽[3]。風寒冱而不消[4],至十日猶故在也,是夜月出,月與雪爭爛,坐紙窗下,覺明徹異嘗。

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樓。樓臨水,下皆虛澄[5],又四囿於雪,若塗銀,若潑汞,騰光照人,骨肉相瑩。月映清波間,樹影滉弄,又若鏡中見疏發,離離然可愛[6]。

寒浹肌膚[7],清入肺腑,因憑欄楯上[8]。仰而茫然[9],俯而恍然[10];呀而莫禁[11],眄而莫收;神與物融,人觀兩奇,蓋天將致我於太素之鄉[12],殆不可以筆畫追狀,文字敷說[13],以傳信於不能從者。顧所得不亦多矣!

,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與月當有神矣。我思挾之以飛遨八表[14],而返其懷。汗漫雖未易平[15],然老氣衰颯[16],有不勝其冷者。

乃浩歌下樓,夜已過二鼓矣[17]。仍歸窗間,兀坐若失[18]。念平生此景亦不屢遇,而健忘日,尋改數日[19],則又荒荒不知其所云[20],因筆之。

註釋:[1]丁未: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

[2]戊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

[3]霽:這裡謂雪停放晴。

[4]冱(hù)寒冷凝結。

[5]虛澄:空虛清徹。

[6]離離然:歷歷分明的樣子。

[7]浹(jiā):透。

[8]欄楯(shǔn):欄干。縱為欄,橫為楯。

[9]茫然:迷濛不明。

[10]恍然:模糊不清。

[11]呀(xiā):張大了口。

[12]太素:素淨。

[13]敷:鋪陳。

[14]挾:依仗。八表:謂八方之外,指極遠的地方。

[15]汗漫:沒有邊際的。

[16]衰颯:衰落。

[17]二鼓:二更天。

[18]兀坐:獨自端坐。

[19]改:更。

[20]荒荒:暗淡不明的樣子。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年十一,遊南都,作百韻詩上巡撫侍郎崔恭,面試《鳳凰臺賦》,援筆立就。及長,郡守欲以賢良薦,周筮《易》,得循之九五,遂決意隱循。

巡撫王恕、彭禮先後禮敬之,欲留幕下,並以母老辭。

沈周是明代著名的書畫家。書學黃庭堅;畫擅山水,兼工花鳥,與文徵明、唐寅、仇因合稱「明四家」。其詩學白居易、蘇軾、陸游,文學《左氏傳》,併為世所重。

詩文著作有《石田詩選》、《沈石田先生詩文集》。

本文選自《沈石田先生詩文集》卷九。文章作於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時作者六十二歲。

吳地連下兩天大雪,天氣特冷,雪幾天都沒有融化,這在江南是少見的。文章以畫家特有的眼光,詩人的氣質,生動地再現了月光照躍下的雪景,如「若塗銀,發潑汞,騰光照人,骨肉相瑩」。好個「骨肉相瑩」,把人都淨化了。

這是一篇很美的散文。

翻譯:(在一位資深的語文教師部落格找到的)

丁未這一年冬天,天氣暖和未降雪。第二年(戊申年)正月初三開始下雪,正月初五天氣放晴。但依然寒風肆虐,冰封雪凍,直到正月初十大地依然銀裝素裹。

當晚,明月**,雪月相映,我坐於紙窗之下,感到明亮無比。於是新增衣服出門,登上溪水西側的小樓。小樓臨著溪水,(溪水)清澈見底,四周覆蓋著皚皚白雪,如同塗上了一層**,又如同水銀潑了一地,晶瑩閃耀,人的肌膚也被映照得晶瑩潔白。

明月映照著寒冷的水波,樹影在水中搖曳,如同鏡子中映照著的頭髮,歷歷分明。清冷的寒氣透入肌骨,沁入肺腑,我扶著欄杆而上。仰視,茫然無際;俯視,混沌一片。

不覺間呀然驚歎不止,久久地凝視著不願收回自己的目光。人的精神與外物融為一個整體,自己同周圍的環境都變成了一份神奇的景觀。上蒼將我放置於宇宙之間,這份景緻竟然無以用筆畫來傳達,也不便用文字來鋪陳、傳達於沒有親臨這份情景的人。

這樣看來,自己得到的不也很多嗎!同時我也想到,天下名山大川此刻應該比這裡更為壯觀,那裡雪月輝映的精緻應當更為神奇。我的思緒因之而馳騁於四面八方,很久才回過神來。

茫無邊際的思緒無法平抑,可是因為年老身體衰落,我已禁不住寒冷的侵襲。於是便放聲歌唱走下小樓,此時已過二更。回到窗前,獨自端坐。

想到這輩子這樣的景緻並未多見,並且一天天地淡忘,一天天地被改變著,很多都已經茫然與模糊。於是我用筆記下了這次經歷。

【思考與訓練】

一、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文言是實詞,並寫出一個含有此字的成語或短語。

①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

②五日始霽

③月與雪爭爛

④骨肉相瑩

二、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與現代意義或用法最接近的一項是( )

①離離然可愛

②覺明徹異常

③俯而恍然

④殆不可以筆畫追狀

三、作者所描述的「雪月之觀」極富詩情畫意,請簡要說明。

四、作者寫作該文時已六十二歲,因此他筆下的感受也打下了年齡的印記。試想,如果是一位風華少年,臨此雪景當是日、如何感慨?老年沈周的心境又是如何體現的?

五、將「是夜月出……因憑欄楯上」一段話改寫成現代文。

【參***】

一、①下雨,下雪;風雨大作。②天放晴;雲銷雨霽。③燦爛,明亮有光彩;春光燦爛。④明淨、純淨;晶瑩美麗。

二、②三、月映積雪,雪月交輝,如畫;情景交融,融合了作者滄桑的心境與獨特的人生體驗。

四、作為血氣方剛的風華少年,其特定的年齡印記應該是熱情、奔放、飄逸、浪漫;老年沈周的心境則如從容平淡中流露滄桑與茫然心境,美麗中孕含著淒寒,快樂中孕含著茫然與無奈。

五、要體現改寫特點,糅合自己感受、體驗與想象。

調子和浮生賦的調子是一樣的歌詞不一樣都是古風歌曲很久以

鍾情 作詞是恨醉 鍾情 記困倚危樓 繞指柔 曲子 jewel 演唱 小圍 唸白 風華無雙 後期 鹽助 文案 阿倫 作詞 恨醉 文案 放眼望這萬丈紅塵,紅線繾綣纏繞指尖千年,過往溫柔纏綿盡成雲煙,一回眸便恍若隔世,但你卻始終佇立原地,一襲長袍溫潤如玉,而你一直勾脣淺笑。歌詞 提筆將眉目細細描畫 脣間施...

s和sh讀音不一樣,怎麼睡和歲我讀是一樣的,讀出來感覺是字音,一直沒搞懂s和sh,z和zh

英語單詞中的字母 s 和 sh 發音與中文漢語拼音 s 和 sh 不一樣。如果說 s 和 s 還有可比性,sh 和 sh 則完全不一樣。英語的 sh 發音類似漢語拼音的 x 國際音標是 如 sheep i p 很像中文 西普 xi p u 的音.英語 s 的音在單詞中出現在母音前和子音前,其音素質量...

聽人說 姓孟和姓孔的輩字一樣而輩分不一樣,是這樣嗎?有依據嗎

孟子是孔子孫子子思的學生,所以同字的姓孟的比姓孔的小三輩 孔氏輩分 希 言 公 彥 承 弘 聞 貞 尚 衍 興 毓 傳 繼 廣 昭 憲 慶 繁 詳 令 德 維 垂 佑 欽 紹 念 顯 揚 孔姓 德 字輩,和孟姓 兆 字輩同輩,和曾姓 凡 字輩同輩,和顏姓 祥 字輩同輩。千真萬確 是平輩,我是孟繁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