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晴雲茶煙
大秦是古代中國對羅馬帝國及近東地區的稱呼。古時中國似乎從未直接到達羅
版馬,最接近的大概是生於東漢權時期的班超與甘英。班超於公元97年率領70,000士兵到達裡海,並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而甘英最遠到達地中海西岸,準備渡海去羅馬帝國的首都時,被安息人阻止。
隨著公元前2世紀絲綢之路的開通,東西方文明交流逐漸加速,而羅馬正位於**路線上的終點,當時的中國把它命名為「大秦」。《後漢書·西域傳》:「大秦國一名廣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國。
地方數千裡,有四百餘城。小國役屬者數十。以石為城郭。
列置郵亭,皆堊塈之。有松柏諸木百草。」《後漢書·西域傳》亦記載了當時羅馬的政治、風貌及特產:
「其王無有常人,皆簡立賢者。國中災異及風雨不時,輒廢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
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在**,終點又在**?
2樓:匿名使用者
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在長安或洛陽,終點在大秦。
絲綢之路的起點,一般來說是在長安。因為打通絲路的第一人張騫是西漢人,而當時西漢定都在長安,所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我們都認為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在長安。然而到了東漢時期,由於東漢定都在洛陽,所以東漢時期絲路之路的起點在洛陽。
和絲路的起點不一樣,絲綢之路的終點,都在大秦。但此大秦非彼大秦。它不是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國。
這裡我們說的大秦是中國古時候對羅馬帝國及近東地區的統稱。但是事實上,中國古代並沒有達到過羅馬。在東漢時期,公元97年,班超率領約七千人出使西域,達到裡海一帶。
班超在裡海停了下來,讓部下甘英繼續往西方走。
於是甘英就一路達到地中海西岸,和羅馬帝國隔海相望。但是當時安息國是中國絲綢和羅馬之間的中轉站,他們從中壟斷謀取暴利。因此安息國害怕中國和羅馬之間的商路直接打通會影響他們的利益,因此對甘英渲染海上思土戀慕的傳說,令甘英望而卻步,因此他並沒有直接達到過羅馬。
擴充套件資料
「絲綢之路」名稱是德國人「發明」
「絲綢之路」這個名稱是100多年前一個德國人的「發明」,他的名字叫費迪南·馮·李希霍芬。
李希霍芬於2023年在卡爾斯魯厄出生。自幼就對地質學著迷的他畢業於柏林大學的地質學專業。大學畢業後,他渴望前往他認為極富探索價值的東亞。
在2023年到 2023年之間,李希霍芬曾在亞洲的許多地方,如錫蘭、日本、臺灣、印尼、菲律賓、泰國和緬甸等地旅行。2023年到2023年間,他轉到中國做了七次遠征。李希霍芬去過景德鎮,考察完燒瓷的工藝後將景德鎮瓷土命名為高嶺土,這一個世界上唯一以地名命名的礦藏得以公認。
2023年,李希霍芬回國,他用後半生大部分精力撰寫了一部5卷鴻篇鉅著:《中國—親身旅行和據此所作研究的成果》。正是在2023年出版的 《中國》第一卷中,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了「絲綢之路」的概念,並在地圖上進行了標註。
這一術語後來被廣泛採納。
「絲綢之路」始於史前時期
考古學專家王巍通過大量史實告訴人們:「絲綢之路應始於史前時期。」
王巍說,距今2023年至2023年,西亞地區發明了冶金術,以及培育出了綿羊、黃牛、小麥等一些種養殖種類。而這些東西,通過河西走廊,傳入了中原。期間,居住在中亞到新疆地區中部及以北的安德羅諾文化的人們,成為了連結黃河流域和西亞地區交流的重要媒介。
在《穆天子傳》中記載了周穆王與西王母的會見。王巍說,這可能就是中原與西域交流的一個佐證。當時,羌人與周人通婚,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快,形成了關中地區以西的羌戎文化和寺窪文化。
這時候,該地區的人們就成了中原與西域交流的媒介。
春秋時期,西域地區活躍著烏孫、月氏等部落,他們將西亞出產的玻璃器和歐亞草原風格的青銅器傳入了中原。此後,關中地區的秦人勢力逐漸強大,秦逐漸控制了河西走廊,使西戎臣服。隨之,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在全國建立馳道,設定郡縣,為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奠定了基礎。
「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演變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起點主要是廣州,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在陸上絲綢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絲綢之路。它主要有東海起航線和南海起航線。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動脈。
自漢朝開始,中國與馬來半島就已有接觸,尤其是唐代之後,來往更加密切,作為往來的途徑,最方便的當然是航海,而中西**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這就是我們稱為的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通道在隋唐時運送的主要大宗貨物是絲綢,所以大家都把這條連線東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絲綢之路。到了宋元時期,瓷器的出口漸漸成為主要貨物,因此,人們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時,還由於輸入的商品歷來主要是香料,因此也把它稱作「海上香料之路」。
3樓:淡聊祭
古絲綢之路,起自中國古代都城長安(今西安),經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里。
4樓:亦木靜汐
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在西漢首都長安,終點分別是姑臧,張掖。
古代絲綢之路共三條:
1.北線由長安沿渭河至虢縣,過汧縣,越六盤山,沿祖厲河,在靖遠渡黃河至姑臧
2.南線由長安沿渭河過隴關、上邽、狄道、枹罕,由永靖渡黃河,穿西寧,越大斗拔谷至張掖
3.中線與南線在上邽分道,過隴山,至金城郡,渡黃河,溯莊浪河,翻烏鞘嶺至姑臧。
5樓:匿名使用者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陸路路線 玉門關 絲綢之路一般可分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 東段:從長安到玉門關、陽關。(漢代開闢)
中段:從玉門關、陽關以西至蔥嶺。(漢代開闢)
西段:從蔥嶺往西經過中亞、西亞直到歐洲。(唐代開闢)
以下為絲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稱(括號內為古地名)。東段東段各線路的選擇,多考慮翻越六盤山以及渡黃河的安全性與便捷性。三線均長安或者洛陽出發,到武威、張掖匯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
北線:從涇川、固原、靖遠至武威,路線最短,但沿途缺水、補給不易。
南線:從鳳翔、天水、隴西、臨夏、樂都、西寧至張掖,但路途漫長。
中線:從涇川轉往平涼、會寧、蘭州至武威,距離和補給均屬適中。 西安(長安):
須彌山石窟、麥積山石窟、炳寺石窟 武威(涼州) 張掖(甘州) 酒泉(肅州) 敦煌(沙州):莫高窟、榆林窟
公元10世紀時期北宋**為繞開西夏的領土,開闢了從天水經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為宋以後一條新的商路。 天水 西寧 伏俟城 索爾庫裡盆地(索爾庫裡)中段往返於絲綢之路上的商隊。
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內的諸線路,它們隨綠洲、沙漠的變化而時有變遷。三線在中途尤其是西四鎮(640年設立)多有分岔和支路。
南道(又稱于闐道):東起陽關,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經若羌(鄯善)、和田(于闐)、莎車等至蔥嶺。 陽關 若羌(鄯善) 且末 尼雅(精絕),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 和田(于闐)
中道:起自玉門關,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經羅布泊(樓蘭)、吐魯番(車師、高昌)、焉耆(尉犁)、庫車(龜茲)、阿克蘇(姑墨)、喀什(疏勒)到費爾幹納盆地(大宛)。 玉門關 樓蘭(為鄯善所兼併,現屬新疆若羌縣) 吐魯番(高昌):
高昌故城、雅爾湖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焉耆(尉犁) 庫車(龜茲):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千佛洞 阿克蘇(姑墨) 喀什(疏勒)
北道:起自安西(瓜州),經哈密(伊吾)、吉木薩爾(庭州)、伊寧(伊犁),直到碎葉。 哈密,水道縱橫盛產哈密瓜 烏魯木齊,迴文意思解作美麗的草原 伊寧(伊犁) 碎葉西段自蔥嶺以西直到歐洲的都是絲綢之路的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線分別與中段的三線相接對應。
其中經裡海到君士坦丁堡路線是在唐朝中期開闢。
北線:沿鹹海、裡海、黑海的北岸,經過碎葉、怛羅斯、阿斯特拉罕(伊蒂爾)等地到伊斯坦布林(君士坦丁堡)。 烏魯木齊 阿拉木圖(哈薩克) 江布林城(怛羅斯,今哈薩克城市) 托克瑪克(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城市) 薩萊(俄羅斯) 薩克爾 伊斯坦布林(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
中線:自喀什起,走費爾幹納盆地、撒馬爾罕、布哈拉等到馬什哈德(伊朗),與南線匯合。 喀什或喀什葛爾 白沙瓦:
哈拉和林大道 喀布林 巴米揚:著名的巴米揚大佛在2023年被塔利班摧毀。
南線:起自帕米爾山,可由克什米爾進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從白沙瓦、喀布林、馬什哈德、巴格達、大馬士革等前往歐洲。 馬什哈德(伊朗) 薩卜澤瓦爾 赫卡託姆皮洛斯(hecatompylos,番兜,和櫝,可能位於如今的伊朗達姆甘和沙赫魯德之間。
) 德黑蘭 哈馬丹 克爾曼沙汗 巴庫拜(伊拉克) 巴格達 阿布哈里卜 費盧傑:沿幼發拉底河至阿列頗。 拉馬迪 阿列頗(敘利亞) 大馬士革 阿達納(土耳其) 科尼亞 安條克 布林薩 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林)。
絲綢之路一般可分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東段:從長安到玉門關、陽關。
(漢代開闢) 中段:從玉門關、陽關以西至蔥嶺。(漢代開闢) 西段:
從蔥嶺往西經過中亞、西亞直到歐洲。(唐代開闢) 以下為絲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稱,括號內為古地名。東段 東段各線路的選擇,多考慮翻越六盤山以及渡黃河的安全性與便捷性。
三線均從長安出發,到武威、張掖匯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北線:從涇川、固原、靖遠至武威,路線最短,但沿途缺水、補給不易。
南線:從鳳翔、天水、隴西、臨夏、樂都、西寧至張掖,但路途漫長。 中線:
從涇川轉往平涼、會寧、蘭州至武威,距離和補給均屬適中。 參見 西安(長安):須彌山石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 武威(涼州) 張掖(甘州) 酒泉(肅州) 敦煌(沙州):
莫高窟、榆林窟 公元10世紀時期北宋**為繞開西夏的領土,開闢了從天水經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為宋以後一條新的商路。參見 天水 西寧 伏俟城 索爾庫裡盆地(索爾庫裡) 中段交河故城 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內的諸線路,它們隨綠洲、沙漠的變化而時有變遷。
三線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鎮(640年設立)多有分岔和支路。南道(又稱于闐道):東起陽關,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經若羌(鄯善)、和田(于闐)、莎車等至蔥嶺。
陽關 若羌(鄯善) 且末 尼雅(精絕),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 和田(于闐) 中道:起自玉門關,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經羅布泊(樓蘭)、吐魯番(車師、高昌)、焉耆(尉犁)、庫車(龜茲)、阿克蘇(姑墨)、喀什(疏勒)到費爾幹納盆地(大宛)。
玉門關 樓蘭(為鄯善所兼併,現屬新疆若羌縣) 吐魯番(高昌):高昌故城、交河故城、雅爾湖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焉耆(尉犁) 庫車(龜茲):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千佛洞 阿克蘇(姑墨) 喀什(疏勒) 北道:
起自安西(瓜州),經哈密(伊吾)、吉木薩爾(庭州)、伊寧(伊犁),直到碎葉。 哈密,水道縱橫盛產哈密瓜 烏魯木齊,蒙古文意思解作美麗的草原 伊寧(伊犁) 碎葉 西段敦煌壁畫中,描繪了往返於絲綢之路上的商隊。 自蔥嶺以西直到歐洲的都是絲綢之路的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線分別與中段的三線相接對應。
其中經裡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線是在中唐時代開闢的。北線:沿鹹海、裡海、黑海的北岸,經過碎葉、怛羅斯、阿斯特拉罕(伊蒂爾)等地到伊斯坦布林(君士坦丁堡)。
烏魯木齊 阿拉木圖(今哈薩克城市) 江布林城(怛羅斯,今哈薩克城市) 托克瑪克(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城市) 薩萊(俄羅斯) 薩克爾 伊斯坦布林(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 中線:自喀什起,走費爾幹納盆地、撒馬爾罕、布哈拉等到馬什哈德(伊朗),與南線匯合。 喀什或喀什葛爾 白沙瓦:
哈拉和林大道 喀布林 巴米揚:著名的巴米揚大佛在2023年被塔利班摧毀。 南線:
起自帕米爾山,可由克什米爾進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從白沙瓦、喀布林、馬什哈德、巴格達、大馬士革等前往歐洲。 馬什哈德(伊朗) 薩卜澤瓦爾 赫卡託姆皮洛斯(hecatompylos,番兜,和櫝,可能位於如今的伊朗達姆甘和沙赫魯德之間。) 德黑蘭 哈馬丹 克爾曼沙汗 巴庫拜(伊拉克) 巴格達 阿布哈里卜 費盧傑:
沿幼發拉底河至阿列頗。 拉馬迪 阿列頗(敘利亞) 大馬士革 阿達納(土耳其) 科尼亞 安條克 布林薩 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 其他 此外,還有多為遊牧民族使用的草原絲綢之路、主要與南亞交流的南方絲綢之路以及沿海路行進的海上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有關的古地名,絲綢之路的由來
長安,河西走廊 武威郡 張掖郡 酒泉郡和敦煌郡 玉門關,陽關,甘肅,西域 樓蘭 西域都護 蔥嶺 天山南路 崑崙北路 大秦羅馬帝國,西亞。絲綢之路的由來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 前202年 8年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 今西安 為起點,經甘肅 新疆,到中亞 西亞,並連線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
唐朝和漢朝的海陸絲綢之路路線是怎樣的
唐朝陸上絲綢之路 東面的起點是的首都長安 今西安 或東漢的首都洛陽,經隴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 今蘭州 然後通過河西走廊的武威 張掖 酒泉 敦煌四郡,出玉門關或陽關,穿過白龍堆到羅布泊地區的樓蘭。漢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兩道的分岔點就在樓蘭。北道西行,經渠犁 今庫爾勒 龜茲 今庫車 姑墨 今阿克蘇 至疏...
絲綢之路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中國的絲綢之路是什麼時間開始的?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 公元前202年 公元8年 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 今西安 為起點,經甘肅 新疆,到中亞 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這條道路也被稱為 西北絲綢之路 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 絲綢之路 名稱的交通路線 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