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淵之盟的歷史意義

2021-03-04 00:23:40 字數 1430 閱讀 7790

1樓:普玟玉畢熠

意義:國內:1.

暫時緩解了當時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2.有一個和平的環境促進了當時北宋經濟的發展3.大量的貨幣外流導致了北宋經濟負擔日漸沉重國外:

1.北宋給遼國大量的貨幣,同時也促進了遼國經濟的發展2.促進了邊遠地區的開發

綜合意義:促進兩國的和平與交流

2樓:叢樂芸愈澍

【影響與意義】 澶淵之盟,當時除了極少數主戰派,滿朝上下都勸真宗要遷都避戰,真宗本來御駕親征的意圖也就此作罷。但寇準無可匹敵的勇氣終於讓他下了決心,親臨戰陣達成澶淵之盟,30萬的歲幣和遷都比起來,代價簡直不值一提。(當時宋年收入1億以上,而宋當時一場中等規模的戰事所耗費的軍費就高達3000萬以上)而歷史走向證明一切,此戰之後,北宋邁向顛峰——宋仁宗朝就算稱為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顛峰,都不為過。

遼國關南之地得而復失,但年三十萬歲貢再加上日後富弼允諾的二十萬,這些錢帛對於經濟拮据的契丹來講,無疑是天上掉的大餡餅。不過契丹上下因此而與宋交好達百年之久,契丹鐵騎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

對於北宋來說,「澶淵之盟」是個平等的合約,微不足道的歲幣換得北宋幽燕地區的和平,可以將主要的精力實力放在內政建設和西北的戰事上(西夏)。對於遼來說也是一個很合適的條約,當時的遼內部暗流湧動,及時從南方宋政權的糾纏中脫身是明智之舉。從整個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來看「澶淵之盟」有其積極的一面它結束了遼宋之間幾十年的戰爭,使此後遼宋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有利於邊境地區的生產和發展,從長遠來看,有利於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統一。

弊端:澶淵之盟之後,宋朝統治集團「忘戰去兵」,「武備皆廢」,馬知節、曹瑋、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擠,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權,內部鬥爭加劇,宋王室又重現一片歌舞昇平,不知居安思危。王欽若和陳堯叟深獲寵幸,以至於導致慶曆增幣。

「自此河湟百姓,幾四十年不識干戈」。

3樓:鬱惠君祝笛

澶淵之盟對於宋遼來說都是有積極意義的,至此對於宋來說,遼停止南下,避免了更大規模的戰爭,經濟得到了更快的發展,至仁宗朝,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巔峰。對於遼來說,歲幣緩解了遼經費緊張的麻煩,而雙方開商埠互市,更是對雙方都有好處的。至澶淵之盟以後,宋遼100餘年不曾發生戰爭。

4樓:陰浩浩零睿

澶淵之盟,當時除了極少數主戰派,滿朝上下都勸真宗要遷都避戰,最後依靠寇準無可匹敵的勇氣終於達成澶淵之盟,30萬的歲幣和遷都比起來,代價簡直不值一提。(當時宋年收入1億以上,而宋當時一場中等規模的戰事所耗費的軍費就高達3000萬以上)而歷史走向證明一切,此戰之後,北宋邁向顛峰——宋仁宗朝就算稱為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顛峰,都不為過。遼國關南之地得而復失,但年三十萬歲貢再加上日後富弼允諾的二十萬,這些錢帛對於經濟拮据的契丹來講,無疑是天上掉的大餡餅。

不過契丹上下因此而與宋交好達百年之久,契丹鐵騎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

澶淵之盟的作用如何評價澶淵之盟的歷史作用?

一 澶淵之盟積極作用 1 結束了宋遼之間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此後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2 宋朝節省了鉅額戰爭開支,歲幣 30萬 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費用 3000萬 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長年戍邊的造成的過量徭役和朝廷賦稅壓力,以極少的代價換取了戰爭所難以獲取的效果。3 促進了宋遼之間的經濟文化...

澶淵之盟的作用實質和內容澶淵之盟的作用?

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是北宋與遼經過多次戰爭後所締結的一次盟約。北宋景德元年 1004年 遼承天皇太后和遼聖宗耶律隆緒以收復瓦橋關 今河北雄縣舊南關 南十縣為名,發兵南下,連破宋軍,十一月已抵達黃河邊的重鎮澶州城北,威脅宋都東京,宋朝野人心惶惶。宋朝大臣王欽若主張遷都升州 今江蘇南京 陳堯叟主張遷都益州...

澶淵之盟應當怎樣評價澶淵之盟應當怎樣評價?

澶淵之盟是北宋與遼在多年征戰互相不能取勝的情況下,簽訂的和平條約。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 維持了宋遼之間長期的和平,對老百姓來講,是絕大的福音,他使邊區的人名能夠逐步恢復生產,享受和平,也使國家能夠致力於內部建設,而不用揹負戰爭的負擔。2 北宋向遼每年交納歲幣,看似屈辱,但是歲幣的支出不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