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aaa**王
道教是在中國形成並傳播的一種多神宗教,在中國古代影響僅次於佛教。道教被認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組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為其追求目標,道教因此而得名。
道教是在中國古代道家思想理論的基礎上吸收神仙方術、民間鬼神崇拜觀念和巫術活動而形成。它主張清靜無為,長生不老,得道成仙。
淵源道教雖奉老子為祖師,但其主張與老子、莊子的思想並不完全一致,而更多得益於漢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道養壽的黃老道。道教的另一淵源是始於戰國、盛於秦漢的方仙道。此外,亦可遙追殷商的鬼神崇拜。
道教在其逐漸形成的過程中,與當時正進入中國的佛教的互動(佛教對道教的影響以及道家對佛教中國化的影響),也很值得注意。
發展歷程
道教的發展一般分為漢魏兩晉的起源時期、唐宋的興盛、元明期間全真教的出現和清以後衰落四個時期。
道教的形成是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作為道教最終形成的兩個標誌性事件,一是《太平經》的流傳,一是張道陵的五斗米道。東漢順帝時(126年-144年),于吉、宮崇所傳的《太平清領書》(即後來所謂《太平經》)出世,得到廣泛傳播。
到東漢靈帝時,張角奉《太平清領書》傳教,號為太平道,自稱大賢良師,信徒遍佈天下九州,已是頗有影響。後來黃巾起義失敗,太平道日趨衰微。同樣是在東漢順帝時,張陵學道於蜀郡鵠鳴山,招徒傳教,通道者出米五斗,故稱五斗米道。
其孫張魯保據漢中多年,後又與最高統治當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響從西南一隅播於海內,遂為道教正宗。
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煉丹術的盛行和相關理論的深化,道教獲得了很大發展。同時道教也吸取了當時風行的玄學,豐富了自己的理論。東晉建武元年,葛洪對戰國以來的神仙家理論進行了系統地論述,著作了《抱朴子》,是道教理論的第一次系統化,豐富了道教的思想內容。
南北朝時,寇謙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援下建立了「北天師道」,陸修靜建立了「南天師道」。
到了唐宋,唐高祖李淵認老子李耳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極其崇通道教,道教因而備受尊崇,成為國教。此時出現了茅山、閣皁等派別,天師道也重新興起。在理論方面,陳摶、張伯端等人闡述的內丹學說極為盛行。
金朝時,在北方出現了王重陽創導的全真道。後來,王重陽的**丘處機為蒙古成吉思汗講道,頗受信賴,並被元朝統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權力。而同時,為應對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龍虎山天師道、茅山上清派、閣皁山靈寶派合併為正一道,尊張天師為正一教主,從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南有正一兩大派別的格局。
明代時,永樂帝朱棣自詡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對祭祀真武的張三丰及其武當派大力扶持。此時,道教依然在中國的各種宗教中佔據著主導的地位。
清代開始,滿族統治者信奉藏傳佛教,並壓制主要為漢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從此走向了衰落。
2樓:悠鹿開心瓜瓜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
「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
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2023年曆史。
道教以道家學說為主幹,講求長生不老,畫符驅鬼。
"道"及"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迴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教義系統的。天,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
天界號稱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門,內有瓊樓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騎有天馬,飲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將、天女。其奉行者為天道。地,既指現實的地球和萬物,又指鬼魂受難之地獄。
其執行受之於地道。人,既指總稱之人類,也指侷限之個人。人之一言一行當奉行人道、人德。
鬼,指人之所歸。人能修善德,即可陰中超脫,脫離苦海,姓氏不錄於鬼關,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義思想的偶像體現。
道教是一種多神教,沿襲了中國古代對於日月、星辰、河海山嶽以及祖先亡靈都奉祖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複雜的神靈系統。
道教在中國發展的幾千年來,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道教文化極其高雅,極其通俗。亦其中一部分已演化為民間世俗,成為勞動群眾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
根據2023年零點公司所做的中國人精神生活調查,大約1.73億人自稱信奉道教,其中大約1200萬人是明確的道教徒;還有大約2億多人信奉祖宗神靈,大約1.41億人信奉道教財神,大約2億人信奉海神;大約1.
45億人相信風水堪輿,大約3.62億人相信命理相學。根據2023年南嶽國際道教論壇上的介紹,大陸正規的全真住觀道士有近3萬多人,散居道士約6萬多人,登記備案的道教活動場所3萬多座,其中道教宮觀約9000座,還有數不勝數、難以計數的民間信仰祠廟。
道教的創立史載黃帝一邊打仗一邊學仙,道教所用的道歷,就是從黃帝紀年開始的。今(公元二零一四年)是道歷2023年。老子著《道德經》,奠定了道教的理論基礎。
道教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道教與儒家思想有很多不同之處,但二者都肯定人生的美好。只是儒家比較側重於人生的社會性一面,強調處理好與自己有關的各種社會關係。
而道教則更側重於祈求自然生命的改良和永久,而對社會生活中美好的東西如愛情婚姻,都希望在另一個世界即仙境中得到延續,對待人間的婚姻,道教的絕大多數派別都持肯定的態度。他們的理由是:天地之間的事物皆由陰陽結合而成,男陽女陰,相互配合和諧才能體現天道[2] 。
什麼是道教?道教文化的基本意義
3樓:醉酒笑紅顏彳
道教是發源於中國古代的傳統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被認為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佔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實踐方法。
道教的稱呼在形成初期有所不同,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中許多人都曾經以「道」來稱呼自己的理論和方法。儒家、墨家、道家、陰陽家甚至佛教都曾經由於各種原因自稱或被認為是「道教」。儒家最早使用「道教」一詞,將先王之道和孔子的理論稱為「道教」。
佛教剛剛傳入中國時,把「菩提」翻譯成「道」,因此也被稱為「道教」。而到了東漢末年出現了五斗米道(天師道),自稱為「道教」,取「以善道教化」之意。自此,其他各家為了以示區別,也就不再以「道教」自稱,而成為五斗米道(天師道)的專稱。
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
什麼是道教,道教文化的基本
4樓:使用者名稱用
道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東漢時形成,到南北朝時盛行起來。道教徒尊稱創立者之一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後又分化為許多派別。
道教因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故名「道教」。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五斗米道」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時宗教形式逐漸完備。奉老聃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
以《道德經》(即《老子》)、《正一經》和《太平洞經》為主要經典,奉三清為最高的神。道教的第一所國家級道觀位於洛陽上清宮。
道教文化有什麼作用跟意蘊
5樓:苦海碼頭雲真子
最根本的社會核心作用就是勸人超越道德準線,提升人性的善性,讓世界更加和諧與和平。
道教文化是怎樣產生的?有什麼現實意義?
6樓:匿名使用者
仰觀宇宙,俯察品類,道教文化自然而生。
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男為陽,女為陰;生為陽,死為陰。
道教的意義,在於使人從生的歡樂與死的恐懼中超脫出來。
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莊子:生,時也;死,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而不能入也。
7樓:豆丁
沒現實意義,如果厭倦現實了就出家,沒厭倦就好好生活
8樓:我
道教文化是起源於道德經,就是一個善字
什麼是道教
9樓:李家思
道教是在中國形成並傳播的一種多神宗教,在中國古代影響僅次於佛教。道教被認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組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為其追求目標,道教因此而得名。
道教是在中國古代道家思想理論的基礎上吸收神仙方術、民間鬼神崇拜觀念和巫術活動而形成。它主張清靜無為,長生不老,得道成仙。
淵源 道教雖奉老子為祖師,但其主張與老子、莊子的思想並不完全一致,而更多得益於漢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道養壽的黃老道。道教的另一淵源是始於戰國、盛於秦漢的方仙道。此外,亦可遙追殷商的鬼神崇拜。
道教在其逐漸形成的過程中,與當時正進入中國的佛教的互動(佛教對道教的影響以及道家對佛教中國化的影響),也很值得注意。
發展歷程
道教的發展一般分為漢魏兩晉的起源時期、唐宋的興盛、元明期間全真教的出現和清以後衰落四個時期。
道教的形成是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作為道教最終形成的兩個標誌性事件,一是《太平經》的流傳,一是張道陵的五斗米道。東漢順帝時(126年-144年),于吉、宮崇所傳的《太平清領書》(即後來所謂《太平經》)出世,得到廣泛傳播。
到東漢靈帝時,張角奉《太平清領書》傳教,號為太平道,自稱大賢良師,信徒遍佈天下九州,已是頗有影響。後來黃巾起義失敗,太平道日趨衰微。同樣是在東漢順帝時,張陵學道於蜀郡鵠鳴山,招徒傳教,通道者出米五斗,故稱五斗米道。
其孫張魯保據漢中多年,後又與最高統治當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響從西南一隅播於海內,遂為道教正宗。
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煉丹術的盛行和相關理論的深化,道教獲得了很大發展。同時道教也吸取了當時風行的玄學,豐富了自己的理論。東晉建武元年,葛洪對戰國以來的神仙家理論進行了系統地論述,著作了《抱朴子》,是道教理論的第一次系統化,豐富了道教的思想內容。
南北朝時,寇謙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援下建立了「北天師道」,陸修靜建立了「南天師道」。
到了唐宋,唐高祖李淵認老子李耳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極其崇通道教,道教因而備受尊崇,成為國教。此時出現了茅山、閣皁等派別,天師道也重新興起。在理論方面,陳摶、張伯端等人闡述的內丹學說極為盛行。
金朝時,在北方出現了王重陽創導的全真道。後來,王重陽的**丘處機為蒙古成吉思汗講道,頗受信賴,並被元朝統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權力。而同時,為應對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龍虎山天師道、茅山上清派、閣皁山靈寶派合併為正一道,尊張天師為正一教主,從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南有正一兩大派別的格局。
明代時,永樂帝朱棣自詡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對祭祀真武的張三丰及其武當派大力扶持。此時,道教依然在中國的各種宗教中佔據著主導的地位。
清代開始,滿族統治者信奉藏傳佛教,並壓制主要為漢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從此走向了衰落。
何為道教及基本信仰是什麼,道教文化 何為道教及基本信仰
張道陵把著太上老君的道家修為之道,創立的宗教 道教。基本信仰 悟真 修仙.道教文化 何為道教及基本信仰 思想跟宗教不同的,一般學術界認為,影響中國文化幾千年的主要是儒家的思想和道家的思想,而道教,是道家思想宗教化的產物,儒教的話呢,一般學者不認為存在,而只是古代中國的一種思想和倫理道德而已,但是也有...
為什麼有人說佛教是道教的分教,佛教與道教的區別是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古已有之。道教產生於東漢,早期的道教分為張道陵的五斗米道和張角的太平道,後來又衍生出許多流派。比如宋代有全真道,上清道,金丹道,正一道等等。各派主張學說不同,有的學說借用道家哲學中的黃老思想主張順其自然。有的則是純粹的蠱惑人煉丹藥,求長生。其實道教是在吸收了道家學說,沿用了方士之術後逐漸...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嗎?道教和佛教有什麼關係
我們都知道,道教是中國一隻歷史悠久,有著輝煌過去的宗教,現如今,也是在全國範圍內,有著不少的信徒。道教,當年是蜀中人士,號稱 初代天師 的張道陵,融合了多家理論之後,發明出來的宗教 道教,是板上釘釘的中國本土宗教。當然,嚴格意義上來說,道教和道家沒有太大的關係,老子,莊子這兩位被道教封成 太上老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