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的代表性樂器有哪些,少數民族的代表樂器,有哪些

2021-05-13 10:23:33 字數 5082 閱讀 9752

1樓:吳連海

維吾爾族傳統**中,有著品種繁多的樂器,如:木笛、葦笛、嗩吶、薩塔爾、艾捷克、彈布林、都塔爾、熱瓦甫、卡龍、手鼓等,可以說是吹、拉、彈、打,應有盡有。有些樂器在日常生活中,在農民舉行的「麥西熱甫」裡,在盛大的節日集會上,甚至精彩的雜技表演時都是必不可少的。

這些樂器伴隨著維吾爾族人民的精神生活,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道路,較為廣泛使用的樂器主要有:

1,熱瓦普

熱瓦普多為木製,外形獨特,上部是細長的琴身,頂部彎曲,最下方是一個半球形的共鳴箱,琴面用驢、羊或蟒皮蒙裹,有5-7根弦,通常用最外一弦彈奏旋律,其餘各弦作為共鳴弦,用它彈奏出的**音色清亮、純淨,表現力強,所以大多用於獨奏。熱瓦甫不但有美妙的氣韻更有美觀大方的外形,琴身由很多的牛角片或骨片鑲嵌出形式多樣的並帶有規則性的紋路和圖案,顯得美觀大方且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2,都塔爾

傳統的都塔爾,構造與彈布林相似,外形像個長柄的大水瓢,由共鳴箱、琴頭、琴桿、絃軸、琴馬和琴絃等部分組成,製作材料多采用經過自然乾燥的桑木、杏木或核桃木,

規格尺寸按照男士、女士和兒童的不同分類而定,通常分為大、中、小三種。大的柄上用絲絃纏17個品位,小的有14個品位,適合男女彈奏。演奏時右手五指並用,缺一不可,或撥或挑,或挑或掃,彈奏出來的琴音聲音雖小但音色卻很柔美,彈奏者儘可通過琴聲淋漓盡致的抒發感情,所以維吾爾族的婦女尤其喜歡用都塔爾自彈自唱。

都塔爾是一個伴奏極佳的樂器,它除了在古典**《十二木卡姆》中作主要伴奏外,還演奏過有名的曲目《木夏烏熱克木卡姆間奏曲》、《艾介姆》和《幸福的時代》等。

3,彈布林

彈布林是維吾爾族所有樂器中最長的樂器,樂器長達1米多,琴體像半個水勺,琴體和琴頭用桑木或紅木做成,用鋼絲絃五根,內二絃及外二絃調成同度音,與中弦成四五度關係,音色明淨,十分動聽。琴身木製,音箱較小,成瓢形。琴身修長,以絲絃纏成16至20餘品位。

有鋼絲絃五根,內二絃與外二絃調成同音,與中弦成五度關係。音域寬廣,音色清脆,富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常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是「麥昔若普」和演奏古典**《十二木卡姆》主要樂器之一。

」4,卡龍

卡龍是維吾爾樂器裡弦最多的古老彈撥樂器,代史籍中稱七十二絃琵琶、「喀爾奈」,形狀酷似揚琴,發出的聲音清脆悅耳,近似古箏,但比古箏的音色更明亮,是演奏古典**《十二木卡姆》中不可缺少的樂器。它盛行於新疆的麥蓋提、喀什、和田、莎車一帶和哈密等地。

5,艾捷克

拉絃樂器艾捷克又名哈爾扎克,源於古代波斯樂器卡曼賈。現盛行於新疆的南疆一帶,主要用於演奏民間歌曲和古典**木卡姆的曲調。

艾捷克外型獨特別緻,琴筒呈球形,琴的內側用蟒皮蒙裹,使共鳴體形成兩個半球形,在它的周圍有發音孔,音域約三個八度,有1─3根主奏弦,在琴桿下兩端設有5~10根共鳴弦,音色具有板面振動與皮面振動相結合的效果。演奏時,將底柱立於左腿之上或夾於兩腿之間,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拉奏,因演奏的手法上吸收了提琴、二胡的指法和弓法,所以可奏出多種美妙好聽的滑音、泛音、和絃和裝飾音。

6,薩塔爾

拉絃樂器薩塔爾,波斯語「薩」為「三」、「塔爾」是「弦」,意思是3根弦的樂器。薩塔爾的外形與彈布林相似,因音色明亮,常常用於獨奏、合奏或做為演唱古典**「十二木卡姆」的伴奏樂器。據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撰寫的《樂師史》(古維文手抄本)中記載,早在十

四、十五世紀,維吾爾族民間就有了這種樂器,到20世紀50年代,薩塔爾已遍佈全疆各地,併成為維吾爾族人民喜愛的拉絃樂器。薩塔爾是維吾爾族民間藝人演唱古典**「十二木卡姆」的主要伴奏樂器,拉奏薩塔爾的藝人大多席地盤腿而坐,將琴放置在左腿之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馬尾弓在弦外拉奏,由於指板較長,音位寬,左手常以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按弦,小姆指使用的較少,食指在演奏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是級進還是跳進的旋律,演奏者都習慣用它按弦。在拉奏過程中,弓、指法的技巧既多又豐富,但最常用的弓法主要有連弓、分弓、長弓、短弓、頓弓、跳弓和碎弓,指法主要有揉音、擻音、打音和滑音等。

7,胡西塔爾

胡西塔爾,原名「艾西塔爾」,是維吾爾族的拉絃樂器。「胡西」維吾爾語是「歡樂」或「非常悅耳好聽」的意思,「塔爾」的譯文是琴絃,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悅耳的絃樂器」。久已失傳,音色脆亮,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

波斯語為八條琴絃之意的「艾西塔爾」是新疆皈依佛教時期的維吾爾樂器。其外形與古代印度、尼泊爾一帶流行的「薩朗吉」非常相像。有些學者認為它們和小提琴同出一源。

長久以來,「艾西塔爾」被歷史煙雲所湮沒,是新疆早已失傳的維吾爾族古老的樂器。直到20世紀70年代,維吾爾族著名的器樂演奏家、民間樂器製作改革家吐爾遜江才將其復甦,並使它成為一種效能優良的維吾爾族系列拉絃樂器。

8,嗩吶

嗩吶別稱「喇叭」,最初流傳於波斯、阿拉伯一帶,是波斯語"surnā"的音譯。它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後經過不斷髮展改進,不但豐富了演奏技巧,而且提高了表現力,現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並廣泛應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的伴奏中。

9,達甫

達甫亦稱手鼓,也譯為「達卜」, 是新疆維吾爾族人民最喜愛的打擊樂器之一,並被譽為維吾爾樂隊中的「靈魂」,鼓框木製,圓而扁平,周圍裝有許多小鐵環,表面蒙以羊皮、牛皮或蟒皮,其中以蟒皮音色最好。它的發音清脆響亮,聲音力度變化幅度較大,技巧靈活,可以起到烘托各種不同樂曲情緒的作用。有了它一切都有了激情。

手鼓的發音清脆響亮,在樂隊中起著統一節奏和速度的作用,是名副其實的總指揮。同時它的聲音力度的變化幅度較大,技巧靈活,攜帶方便,可以起到烘托各種不同樂曲情緒的作用,因此,維吾爾族尤為喜愛。

10,納格拉

納格拉即「鐵鼓」,在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因鼓身用鐵鑄成,故稱「鐵鼓」,又有「冬巴」之稱。據說古代人們把它系在馬鞍上當作戰鼓。大約在9世紀以後,它才成為維吾爾族的打擊樂器。

納格拉鼓形狀看起來像一個花盆,鼓面蒙有駱駝皮或牛皮,六個納格拉為一套,每套分大中小三組,每組兩個,一奏高音,一奏低音,相差4—5度,用木捧敲擊。每逢喜慶的節日,彈奏者便會登上屋頂,敲起歡快的納格拉,吹起嗩吶,伴著鼓聲人們翩翩起舞,跳起狂熱的薩瑪舞。這鼓聲不僅為節日增強熱烈的氣氛,且極富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2樓:**創可貼

維吾爾族傳統樂器比較多,其中較為廣泛使用的樂器主要有:

都塔爾:是維吾爾族唯一的指彈彈絃樂器。這種樂器音色柔美,可獨奏,也可與手鼓一起為歌舞伴奏。

熱瓦甫:是維吾爾和烏茲別克等少數民族所喜愛的彈絃樂器,比較普及。彈奏時左手握頸斜滑走弦,右手持牛角片或竹片彈撥演奏。

彈布林:為彈絃樂器,其聲鏗鏘、悅耳,十分獨特。彈布林常用作獨奏樂器,在家慶宴樂中與熱瓦甫、手鼓等樂器組臺,為歌舞伴奏。

達卜:漢語稱手鼓,是維吾爾族廣泛使用的古老的打擊樂器。為合奏和伴奏不可缺少的樂器,它聲音脆亮,在樂隊中起著統一節奏和速度的作用。它是波斯阿拉伯文化東傳的產物之一。

納格拉:是以木槌敲擊演奏的對鼓,漢語稱鐵鼓。主要用於盛大節日和婚禮。它與嗩吶相配合,創造出一種歡快喜悅的氣氛,令人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

少數民族的代表樂器,有哪些?

3樓:關鍵他是我孫子

彝族民間曲調提煉出來的彝族樂器有葫蘆笙、馬布、巴烏、口弦、月琴、笛、三絃、編鐘、銅鼓、大扁鼓和克些覺黑等。水族民間樂器主要有銅鼓、大皮鼓、蘆笙、胡琴、嗩吶等,多在節慶與喪葬時使用。滿族最有名的民間樂器是源自清朝的八角鼓。

蒙古族最有特色的樂器是馬頭琴。

1、獨絃琴

獨絃琴,又稱匏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樂器。它結構簡單,但音色優美,音調豐富,曲音清雅,多有變化。獨絃琴用大半個竹筒(或用幾塊木片拼成長方形的木匣)做成琴身,長約二尺半,一端插上一根圓木柱子與琴身成直角,另一端安上一個把手,上系一條絃線,連線到小圓柱上,用一塊小竹片撥弄絃線,便可彈出娓娓動聽的樂音。

2、馬頭琴

馬頭琴是一種兩弦的絃樂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馬頭形狀的琴柄,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樂器。馬頭琴,是蒙古民間拉絃樂器。蒙古語稱"潮爾"。

琴身木製,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呈梯形,聲音圓潤,低迴宛轉,音量較高。

3、葫蘆絲

葫蘆絲,又稱"葫蘆簫",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葫蘆絲髮源於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主要流行於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雲南德巨集、臨滄地區,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葫蘆絲可分為高、中、低音三種型別。其音色獨特優美,外觀古樸,柔美,典雅,簡單易學,小巧易攜帶,受到廣大**愛好者及中外遊客的喜愛。

4、冬不拉

冬不拉又名東不拉、東布拉,是北亞和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族的傳統彈撥樂器,在哈薩克、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以及中國新疆、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地區的哈薩克族、鄂倫春族中尤其流行。音箱是用松木或樺木製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桿細長,上面有8-10個品位,兩根絲絃或鋼絲絃,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5、侗笛

侗笛,是侗族獨特的吹口氣鳴樂器。侗語稱介各、濟各斯。又稱各笛、草笛。

流行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從江、黎平、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和黔、桂、湘三省毗鄰的廣大地區。

4樓:匿名使用者

1、葫蘆絲

葫蘆絲又稱葫蘆蕭,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吹奏樂器,它是生活在中國西南部地區的傣族、阿昌族、佤族等少數民族最喜歡、最常用的樂器之一。 葫蘆簫和其它簫類樂器一樣,音量比較小,但是,它的主管發出的音色柔潤而纖秀,在兩根副管持續音的襯托下,給人一種含蓄、朦朧的美感。由於它吹出的顫音有如抖動絲綢那樣飄逸輕柔,因此,有人又被稱為「葫蘆絲」。

2、馬頭琴

馬頭琴是中國少數民族-蒙古族拉絃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而得名。馬頭琴是適合演奏蒙古古代長調的最好樂器,它能夠準確的表達出蒙古人的生活,馬頭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樂器,不但在中國和世界樂器在家族中佔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間藝人,牧民家中所喜歡的樂器,馬頭琴所演奏的樂曲,具有深沉粗獷,激昂的特點,體現了蒙古民族的生產、生活和草原風格。

3、冬不拉

冬不拉,是哈薩克族的民族樂器。琴桿細長,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兩種。一般用松木或樺木製作,琴頸即指板,過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發音小孔,張羊腸弦兩根,琴身有羊腸弦品位。

4、達卜

「達卜」是維吾爾、烏孜別克、塔吉克等族的手鼓,流行於新疆。維吾爾語稱「納格曼達卜」或簡稱「達卜」。鼓身扁平圓形或八角型,單面蒙羊皮或驢皮,框周圍嵌有若干銅或鐵製小銅鈸,故名。

直徑20-50釐米不等。歷史悠久,四至六世紀敦煌北魏壁畫中早已出現。

5、蘆笙

蘆笙,為西南地區苗、瑤、侗等民族的簧管樂器。蘆笙,是少數民族特別喜愛的古老樂器之一,逢年過節,他們都要舉行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蘆笙會,吹起蘆笙跳起舞,慶祝自己的民族節日。蘆笙,也是文山苗族的主要樂器之一,是苗族文化的符號和象徵,是表達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紐帶,和苗族人民奮進向上的精神支柱。

寫出我國藏族 蒙古族 維吾爾族具有代表性的節日(包括節日名稱

藏族 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曆為陰陽合曆,以 五行 指木 火 土 金 水 陰陽配合十二生屬系年,每60年一週,以陰火兔年 丁卯 為始年,月有大 小建,一般三年置閏 藏曆元旦是最重要的節日。藏曆正月十五,當地群眾有觀酥油花燈的習俗。4月15日紀念佛誕和唐文成...

亞洲主要有哪些樂器,亞洲的代表性樂器有哪些

鑔 小鑔 碰盅 碰鈴 小鈸 鐃 大鼓 手鼓 海螺 鹿笛 長號 嗩吶 橫笛 橫笛 短簫 洞簫 葫蘆絲 蘆笙 排笙 巴烏 三絃 東布拉 月琴 馬頭琴 二胡 京胡 板胡 高胡 阮 琵琶 古箏 揚琴 壎 箜篌這些是我比較熟悉的了。亞洲的代表性樂器有哪些 古箏 琵琶 二胡 板胡 笛子 葫蘆絲 山丹丹花開紅豔豔...

少數名族的節日有哪些,少數名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啊?

中國少數民族有哪些節日。我來答 分享 舉報。18個 熱議 謝娜模仿李尖尖不好惹,她還有哪些神還原?閣樓中的女孩 高能答主。2019 09 29 為你講述那些人的感情故事。關注。中國少數民族節2113日 蒙古族的那5261達慕 傣族的潑水節 傈僳族的4102刀杆節 彝族的火把節 白1653族的三月街 ...